新闻
国内
海外
社会
祷告 学习 进深 资源 文艺 诗歌 小品 笑话 |
福音
初信
讲章
资料
见证 科学信仰 疑难问答 音乐 小羊 赞美 天韵 |
舞蹈
广播剧
祷告吧
生活 感悟 妙语 心灵 圣经 在线圣经 圣经朗读 |
生活
恩典
亲子
婚姻
讲道 吴勇 宏洁 崇荣 教堂 每日灵粮 恩典365 |
在线祷告
欢迎投稿 在线查经 老版网站 奉献支持 基督书库 |
“爱是不嫉妒”,嫉妒的人没有爱,却有自卑感,又不欢喜别人比自己强。在普通人的观念中,总是以为爱与嫉妒是分不开的,所以我们会为自己的嫉妒辩护;但圣经给我们看见,真正的爱是不嫉妒的,因为真正的爱,必定喜欢所爱的人得到好处,而且得的愈多愈好。
“爱是不自夸,不张狂”,自夸、张狂,跟嫉妒的人心理刚刚相反。嫉妒的人常常自卑,而自夸张狂的人内心却常自尊、自大,宣扬自己。但爱是不自夸的,不想把别人显得渺小,也不愿意叫别人难堪。
“张狂”是自夸的一种狂态表现,可以说是一种粗野而完全没有约束的自夸。
“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十三5)
“害羞的事”,就是暗昧、不合乎真理、不能够见光的事,含有羞耻的成分。可是爱是“不作害羞的事”的,所以“爱”不包容罪恶,也不庇护暗昧的行为。
“不求自己的益处”,就是不自私自利,因为爱是一味给予,而不是要从人那里接受好处的,所以爱当然是不自私的。
“不轻易发怒”,就是不随便发怒。在这里没有说爱是不发怒的,而是说“不轻易发怒”。神也不是不发怒的,但祂不轻易发怒,有丰盛的慈爱和怜恤。我们如果以为神是爱,所以不发怒,这是错的。神是爱,祂还是会发怒的。主耶稣在世上的时候曾经发怒,在圣殿里赶出兑换银钱和买卖牛羊鸽子的人。
“不计算人的恶”,就是真正饶恕人的恶,不把人的亏欠计算在心里。爱是不记人的“坏账”的。
“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十三6)
这节经文比上一节更清楚的说明爱的含义是甚么。真正的爱是在真理里面,是选择真理的,决不包容不义的事情。如果有人以为他有爱心,看见他的弟兄或他所爱的人有错误,不但不加以劝戒忠告,反而替他遮盖,这不是爱。有很多作妻子的,替丈夫的错误遮盖,却没有加以忠告劝戒,这也不是爱。看见不合真理的事情装作不知道,就不是爱。爱只“喜欢真理”。所以真正的爱心必定在真理里面,绝对不会包庇罪恶。
“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十三7)
“凡事包容”,是在上一节“只喜欢真理”的范围里,绝不是包容罪恶的事。
“凡事相信”,不是随便甚么都信,而是说爱不存恶意疑惑人,总是从好的方面相信。
“凡事盼望”,爱总是积极地向好的方面期望,不轻易放弃盼望,就像慈父对浪子那样,总是盼望他会回转得救。
“凡事忍耐”,本节的忍耐原文hupomeno跟第四节的忍耐makrothumeo不同字。四节的makrothumeo新约共用过十次,太十八章二十六、二十九,和合本都译作“宽容”;路十八章七节译作“忍了”(忍了多时,岂不终久给她伸冤么?);林前十三章四节另译“恒久忍耐”;来六章十五节译作“恒久忍耐”;雅五章七、八节共用过三次,都译作“忍耐”(农夫忍耐等候),彼后三章九节译作“宽容”。按这十次的用法都不是指忍受苦难方面。但本节所用的hupomeno,新约共用十七次,其中有十二次明显是指“忍耐”或“忍受”苦难方面(太十22,二十四13,可十三13,罗十二12,来十32,十二2、3、7,雅一12,五11;彼前二20)。有三次译作“忍耐”,却不明显是否指忍受苦难(林前十三7,提后二10、12),有一次译作“仍旧”(路二43),另一次译作“住”(徒十七14)。
所以本节“忍耐”偏重于受苦方面的忍耐。“爱”是我们为主忍受各种苦难的力量。
三.爱的永存(十三8-13)
1.爱、先知讲道、说方言(十三8-10)
“爱是永不止息;先知讲道之能终必归于无有;说方言之能终必停止;知识也终必归于无有。我们现在所知道的有限,先知所讲的也有限,等那完全的来到,这有限的必归于无有了。”(十三8-10)
“爱是永不止息”,因为爱是永活之神的本性之一。“神就是爱”,不是指人间的爱,而是神的爱。爱怎么是永不止息的呢?下文用“先知讲道之能”和“说方言之能”拿来跟爱比较,解释爱是怎样“永不止息”的。
“先知讲道之能,终必归于无有”。先知本着神的话解释神的奥秘,这种恩赐终必归于无有。因为有一天大家都到神跟前,那时就用不着作先知讲道的来替我们讲解神的话语了。虽然作先知讲道,在今天是工作上最大的恩赐(按职分说最大的恩赐是使徒),但有一天这恩赐会变成没有用处,但是“爱”却不会停止。“说方言之能,终必停止”,为甚么这里单提起先知讲道和说方言两种恩赐呢?这是下文十四章的伏笔。十四章中,保罗详细地把先知讲道跟说方言作比较。因为哥林多教会太偏重于说方言这种恩赐,所以保罗在这里特别提起这两种恩赐。虽然作先知讲道远比说方言重要,但这两种恩赐也终必归于无有。圣灵根据工作的需要赐下恩赐,所以恩赐是可能因没有需要而停止的。
“知识也终必归于无有”,保罗没有指出这里“知识”的范围,到底是属世的还是属灵的。按上下文看来,似乎是偏重于指真理的知识。所有的知识有一天都要成为没有用处。到天上的时候,属世的知识固然毫无用处,就是属灵的知识,像我们对神的认识,对圣经真理的知识,到那时都变成没有用处了。因为那时所知道的,比今天我们竭力寻求要知道的更清楚。所以有一天这三样都会过时,没有用处。唯有爱是不会过时的。我们今天需要爱,到了天上还是一样的需要爱。爱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是永不止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