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
海外
社会
祷告 学习 进深 资源 文艺 诗歌 小品 笑话 |
福音
初信
讲章
资料
见证 科学信仰 疑难问答 音乐 小羊 赞美 天韵 |
舞蹈
广播剧
祷告吧
生活 感悟 妙语 心灵 圣经 在线圣经 圣经朗读 |
生活
恩典
亲子
婚姻
讲道 吴勇 宏洁 崇荣 教堂 每日灵粮 恩典365 |
在线祷告
欢迎投稿 在线查经 老版网站 奉献支持 基督书库 |
我们“看见”弟兄姊妹的“困苦流离”之时,是不是也会“怜悯他们”呢?没有“怜悯”,“看见”就没有任何意义!杨腓力(PhilipYancey)说:“我发现文字像块老肉,它们的含义会随着时间变得陈腐。”“怜悯”,就属于这一类词。《圣经》用它描述上帝的根本属性(参出34∶6)也用它描述基督徒的属灵品格(参西3∶12)由此可见,“怜悯”绝对是一个好词!可是,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这个词变味儿了,而且变得惨不忍睹!比方说,当你对某个人表示“怜悯”之时,完全可能遭到对方面红耳赤且义正言辞的呵斥:“走开!我不需要你的怜悯!”大概是为了避免刺激他人,并避免自讨没趣,当代基督徒也会刻意回避“怜悯”这个词语。可是,这种回避带出了一个自然后果,就是基督徒越来越缺少“怜悯”这种品格,教会也越来越缺少“怜悯”这种风气。这种情况下,我们需要重温《圣经》中关于“怜悯”的教导:“藐视邻舍的,这人有罪;怜悯贫穷的,这人有福。”(箴14∶21)“欺压贫寒的,是辱没造他的主,怜悯穷乏的,乃是尊敬主。”(箴14∶31)“那不怜悯人的,也要受无怜悯的审判,怜悯原是向审判夸胜。”(雅2∶13)
三、这个“看见”,呼唤“打发”
耶稣“看见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并且以实际的行动解决了那些人所遇到的困难。然而,他却并不满足于此,他希望有更多的工人与他一道,去“怜悯”那些“困苦流离”的犹太人。“于是对门徒说:‘要收的庄稼多,作工的人少。所以,你们当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出去收他的庄稼。’”在耶稣看来,“求主打发工人出去收他的庄稼”,是缓解犹太人“困苦流离”的最有效的方式。
耶稣具有超强的工作能力,但他不喜欢孤军奋战,威尔斯比(WarrenW.Wiersbe)说:“他不能单独工作,他也需要别人帮助。”所以,他吩咐门徒同他一起“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出去收他的庄稼”。法兰士(R.T.France)说:“门徒的人数从来都嫌太少,要他们求庄稼的主给他们增援新人的命令也始终没有中止。”有意思的是,耶稣吩咐门徒为增援工人祷告,但他的行动并没有停留在祷告之上,祷告的同时,他也尽上了自己的本分。吩咐门徒祷告后不久,“耶稣叫了十二个门徒来,给他们权柄”。一面为出现人才祷告,一面为培养人才努力,这才是正确的态度!
莱尔(J.C.Ryle)指出:“所有希望向尚未归主的那部分世人行善的基督徒,都有一种严肃的义不容辞的本分。他们当祷告求上帝兴起更多的人,为灵魂的归正做工。看来这应当是我们日常祷告的一部分,‘所以你们当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出去收他的庄稼’。”可是,今天有多少基督徒在为兴起工人祷告呢?特别是牧者这个群体!今天的有些牧者,或许也会“看见”弟兄姊妹的“困苦流离”,或许也能“怜悯他们”,但因私心牵绊,他们不会“求庄稼的主打发工人出去收他的庄稼”,更不会“叫了十二个门徒来,给他们权柄”,他们把自己的权威和权位看得比生命都重要。尽管有些时候,我们也能听到关于为兴起工人祈祷的呼吁,但若了解他们不肯为培养和善待工人出钱出力,就知道他们的呼吁不过是叶公好龙式的自欺欺人。曾在《天风》上看到一篇文章,文中提到这样一个个案:某个只有200多名信徒的教会,计划建一座造价1000多万的教堂。他们找到两会,希望寻求帮助时,两会负责人表示非常担心他们的经济承受能力,那位负责人说:“我们凭信心啊!”凭着信心,这话当然没错,但当两会负责人要求他们培养神学生时,那位“凭信心”的负责人睁大眼睛说:“培养人?我们要建堂,哪儿来的钱?”这样的牧者,不在少数!
教会的健康发展,当然要倚靠圣灵的工作,但并不否定牧者和信徒的本分。为了办好教会,今天的牧者必须站在时代的前列,成为教会的守望者,以敏锐的洞察力和高度的责任感去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否则,就会成为“瞎眼领路的”(参15∶14)。为此,我们应当像耶稣一样“走遍各城各乡”,以不同寻常的“看见”去发现教会存在的问题,并为解决问题而祈求上帝为教会“打发工人”。但愿每位牧者都能牢记上帝的教导:“圣灵立你们作全群的监督,你们就当为自己谨慎,也为全群谨慎,牧养上帝的教会,就是他用自己血所买来的。”(徒2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