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
海外
社会
祷告 学习 进深 资源 文艺 诗歌 小品 笑话 |
福音
初信
讲章
资料
见证 科学信仰 疑难问答 音乐 小羊 赞美 天韵 |
舞蹈
广播剧
祷告吧
生活 感悟 妙语 心灵 圣经 在线圣经 圣经朗读 |
生活
恩典
亲子
婚姻
讲道 吴勇 宏洁 崇荣 教堂 每日灵粮 恩典365 |
在线祷告
欢迎投稿 在线查经 老版网站 奉献支持 基督书库 |
《诗篇》第44篇的标题指出,本诗是“可拉后裔的训诲诗”,但由于“可拉后裔”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加之这篇诗歌的写作背景一直没有定论,所以我们无从知道本诗出自可拉的哪位后裔。从诗中那些低沉的句子可知,作此诗时,以色列人正在经历敌国的侵扰,并且在反抗斗争中一直处于下风。因此,解经家一致认为,本诗属于一首集体哀歌,可称为“民族哀歌”或“国家哀歌”,范甘麦伦(Willem A. VanGemeren)就曾指出:“《诗篇》44篇是篇国家哀歌,反映了战争中的挫败。”(《麦种圣经注释:诗篇〔上〕》)然而,诗中提到的那次战争具体发生于何时,解经家却没有统一的看法。早期教父认为,是在马喀比时期(约公元前170年),持这一看法的有狄奥多尔(Theodore of Mopsuestia)、屈梭多模(Chrysostom)等;宗教改革时期的解经家则认为,是在被掳时期(约公元前586年-538年),持这一看法的有加尔文(John Calvin)等;近代解经家又认为,是在波斯时期(约公元前345年),持这一看法的有帕克(H. M. Parker)等。不过,当代越来越多的解经家认为,上述观点都不正确。他们指出,从诗歌的用词习惯可以推测,本诗应当写于较早的时期。比如,诗歌对“以罗欣”的使用,就可以证明它不可能写于被掳之后,因为其时的诗歌极少以这个词称呼上帝。因此,这些解经家认为,诗中提到的那场战争应该发生在被掳之前,其背景极有可能是《历代志下》第20章,时间约为公元前701年。当时,“摩押人和亚扪人,又有米乌尼人,一同来攻击约沙法”。这样的局面让约沙法及整个以色列民族极为尴尬,所以他们“定意寻求耶和华,在犹大全地宣告禁食”。于是,“犹大人聚会,求耶和华帮助,犹大各城都有人出来寻求耶和华”。(参代下20:1-4)诗人在这样的危机时刻写下本诗,可谓合情合理。尽管我们无法确定这种说法是否正确,但这个推测可以帮助我们理解诗人作诗时的心情。
整体来看,本诗显得极为低沉,但若仔细品味,我们则可以从中看到诗人对上帝忠贞不渝的信靠,即便在最痛苦、最软弱的时候,他也依然能够“终日因上帝夸耀”,这是多么令人钦佩的信心!因此,笔者就以“我们终日因上帝夸耀”为本篇浅析的标题。
本诗共有26节,可分为三段:1至8节为第一段,诗人追忆过往的胜利,藉此激发自己和同胞的信心;9至16节为第二段,诗人描述当前的窘境,藉此宣泄自己和同胞的痛苦;17至26节为第三段,诗人祈求将来的拯救,藉此坚定自己和同胞的心志。
一、追忆过往的胜利(1-8)
作此诗时,诗人的国家正在经历敌人的攻击,他们残忍的进攻让包括诗人在内的以色列人深感难以招架,但诗人在下笔作诗时却没有立即描述国家的处境和同胞的命运,他以用词简单却内容丰富的句子重温以色列人出埃及以来的历史,追忆上帝过往对他们的拯救,以此提醒自己和同胞重拾对上帝的信心和盼望。这样的追忆,可以使后面的祈祷更有信心,更有底气。
1至3节,诗人重温历史,追忆胜利:“上帝啊,你在古时,我们列祖的日子所行的事,我们亲耳听见了;我们的列祖也给我们述说过。你曾用手赶出外邦人,却栽培了我们列祖;你苦待列邦,却叫我们列祖发达。因为他们不是靠自己的刀剑得地土,也不是靠自己的膀臂得胜,乃是靠你的右手、你的膀臂,和你脸上的亮光,因为你喜悦他们。”第1节,诗人笼统地追忆历史。诗中的“古时”,即“列祖的日子”,《现代中文译本》译为“往昔”,这是一个非常宽泛的时间概念,可以用以追溯历史上的任何一个时刻。因此,诗人提到上帝“古时”的作为时,是指上帝在历史中施予以色列人的每一次拯救。诗人向上帝表示,他之所以知道上帝在“列祖的日子所行的事”,是因为“亲耳听见”过“列祖”的“述说”。犹太民族保持着一个良好的传统,就是非常注重家庭教育。为人父母者,会把自己的宗教信仰及人生经验毫无保留地传递给子女,目的是使他们虔诚地侍奉上帝,乐观地面对生活。(参出12:26-27,13:14-16;申6:4-9、20-25;书4:6-7;诗78:3)。这个过程中,“述说”上帝在“列祖的日子所行的事”,是一项必不可少的内容。诗人追忆“古时”的胜利,原因是他相信上帝的权能和慈爱永不改变——他在“古时”施行的拯救,也必实现于现在。先知弥迦在祈祷中说:“你(上帝)必按古时起誓应许我们列祖的话,向雅各发诚实,向亚伯拉罕施慈爱。”(弥7:20)这是所有以色列人共同的信念。第2节,诗人具体地追忆胜利。笼统地追忆胜利之后,诗人以具体的例子回顾上帝的拯救。这一节运用了希伯来诗歌的同义平行体:“外邦人”与“列邦”同义,都是指以色列人的敌人;“赶出”与“苦待”同义,都是指上帝对敌人的打击;“栽培”与“叫……发达”同义,都是指上帝对选民的拯救。解经家一致认为,这里所说的“列邦”,是指迦南诸族。因此,诗人所说的“赶出外邦人”,就是指约书亚带领以色列人征服迦南的往事。进入迦南之前,约书亚曾向同胞宣告:“他(上帝)必在你们面前赶出迦南人、赫人、希未人、比利洗人、革迦撒人、亚摩利人、耶布斯人。”(参书3:10-11)众所周知,约书亚的宣告最终成为事实,这个历史事件一直激励着整个以色列民族,每当民族、国家到了危急时刻,他们都会追忆这段历史,目的是从中体认上帝的权能与慈爱,从而可以在困境中坚持对上帝的信赖。第3节,诗人细心地分享心得。追忆列祖所经历的胜利时,诗人不由发出感慨:“他们不是靠自己的刀剑得地土,也不是靠自己的膀臂得胜。”征服迦南地时,以色列人的确使用过武器,也的确使用过战术,但他们最终所取得的胜利却不是来自武器和战术,而是来自上帝的帮助,诗中提到的“靠你的右手、你的膀臂,和你脸上的亮光”,均是指上帝具体而真实的帮助。诗人对上帝的帮助有着如此深刻的认识,所以才会有下文中那些充满信心的祈祷。
4至8节,诗人祈求帮助,表达信心:“上帝啊,你是我的王,求你出令使雅各得胜。我们靠你要推倒我们的敌人,靠你的名要践踏那起来攻击我们的人。因为我必不靠我的弓,我的刀也不能使我得胜。惟你救了我们脱离敌人,使恨我们的人羞愧。我们终日因上帝夸耀,还要永远称谢你的名。”4至5节,诗人祈求帮助。想到上帝对以色列人的历次拯救时,诗人由衷地向上帝作出回应:“上帝啊,你是我的王。”旧约时代的以色列人,上至君王,下至百姓,大家有一个共同的认识,就是上帝才是真正的征服者和统治者,没有一个国家和个人可以与他分庭抗礼。身处逆境之时,诗人依然坚信上帝的拯救,这是对信心最好的诠释,正如威尔克(Michael Wilcock)所言:“他们对上帝的回应反映出他们真正的信心。他们不但相信别人告诉他们的、在过往所发生的事,他们也相信,同样的原则对他们同样真实。他们按着那些法则行事,也发现上帝的确让他们得胜。关于上帝自己和他施恩的事实,以及那个永远不应该被遗忘的故事,其真实性,对于他们来说,绝对不下于他们的祖宗。”《圣经信息系列——诗篇〔上〕》)诗人对上帝的权能有着如此深刻的认识,所以他祈求上帝“出令”(“发出命令”之意)。诗人坚信,只要上帝“出令”,选民就必然“得胜”。第5节运用了希伯来诗歌的同义平行体:“敌人”与“起来攻击我们的人”同义,都是指以色列人正在面对的强敌;“推倒”与“践踏”同意,都是指上帝对他们的惩罚。诗人相信,上帝“出令”之时,以色列人的敌人必被上帝“推倒”,必被选民“践踏”。6至8节,诗人表达信心。追忆历史时,诗人非常清楚,列祖所经历的胜利,没有一场是靠着自己的实力取得的,所以他在祈求上帝的拯救时特别指出:“我必不靠我的弓。”这句话很好地表达了诗人的信心,因为这句话既表示他对自己的有限有清楚的认识,又表示他对上帝的权能有深刻的理解。因此,接下去,他便写道:“惟你救了我们脱离敌人,使恨我们的人羞愧。”写到第8节时,诗人信心高涨,斗志昂扬,所以他要“终日因上帝夸耀”。从国家的处境来看,此刻的诗人似乎没什么值得夸口的,但从上帝的视角来看,他有足够的理由夸口,因为他不是因自己夸口,乃是“因上帝夸耀”。一位诗人写道:“我们要因你的救恩夸胜,要奉我们上帝的名竖立旌旗。”(诗20:5)这正是诗人此刻的心声。
二、描述当前的窘境(9-16)
追忆过往的胜利时,诗人心潮澎湃,激动不已,“我们终日因上帝夸耀,还要永远称谢你的名”,这是他在追忆胜利时最真实的心情。然而,面对残酷的现实,诗人又不得不为之哀叹,一句“但如今”,道出了他心中的悲凉与无奈。敌人持续不断的疯狂进攻,让整个以色列民族陷入极大的危机。因此,这一段中,诗人开始向上帝描述国家和同胞的现实处境,期待他及早介入。
9至14节,诗人描述外在处境:“但如今你丢弃了我们,使我们受辱,不和我们的军兵同去。你使我们向敌人转身退后,那恨我们的人任意抢夺。你使我们当作快要被吃的羊,把我们分散在列邦中。你卖了你的子民,也不赚利,所得的价值,并不加添你的资财。你使我们受邻国的羞辱,被四围的人嗤笑讥刺。你使我们在列邦中作了笑谈,使众民向我们摇头。”“古时”,以色列人南征北战,所向披靡;如今,却节节败退,溃不成军。他们的处境为何有如此之大的反差?诗人认为,这是因为上帝故意“丢弃”了他们。这一段中,诗人用六个“你使我们”作为每一节的开始,以此证明上帝真的“丢弃”了他们:(1)“你……使我们受辱”:敌人面前的溃败,无疑是一种奇耻大辱,更何况以色列人向来被称为“耶和华的军队”(参出12:41)。因此,诗人认为,他们“受辱”,是因为上帝没有在军队出征时与他们“同去”。(2)“你使我们向敌人转身退后”:强大的以色列人竟然如此不堪一击,他们无力迎战敌人,只能选择“转身退后”,落荒而逃,而这个举动的代价,是被敌人“任意抢夺”。(3)“你使我们……分散在列邦中”:以色列人向来被称为上帝的羊群,但现在却不得不被敌人掳去,“分散在列邦中”,颠沛流离,不可终日。那个曾经抱团的羊群被敌人赶散,成为一只只“快要被吃的羊”。多么令人惋惜!(4)“你卖了你的子民”(《现代中文译本》译为“你把你自己的子民廉价卖掉”):这显然只是一个比喻,用以说明上帝有意“丢弃”以色列人。按理说,买卖都是有利可图的,但上帝卖掉他的子民时,并不“赚利”。由此可见,上帝卖掉他们,并不是为了获利。那么,上帝究竟为何如此呢?张国定给出了十分精彩的答案:“为何神明知赔本,还是要作出这种得不偿失的买卖呢?答案是显而易见的,神出售以色列民,并非是为了谋利;乃是要惩罚和教训他们(伯5:17;箴3:11-12;来12:6-8;启3:19)。神使他们被掠为奴,在失去自由的时候,能够好好深切地反省,以致回转,忏悔,改过,至终能够诚心地归向神(赛52:3)。”(《天道圣经注释——诗篇〔卷二〕》)(5)“你使我们……被四围的人嗤笑讥刺”:本节所指的“邻国”和“四围的人”,是指与以色列人争战的国家之外的其他相邻的国家,比如以东、摩押、推罗、亚玛力、非利士等等。以色列人遭遇战败时,周围的国家幸灾乐祸,落井下石,给他们平添了几分烦恼。诗人一口气用了三个语气强烈的词语——“羞辱”、“嗤笑”和“讥刺”,以此说明他们所受的伤害是何等之深。(6)“你使我们在列邦中作了笑谈”:这一节继续上一节,依然在谈“邻国”对以色列人的羞辱。这些人把以色列人的失败当作“笑谈”,以连连“摇头”的方式表示对他们的不屑。本诗没有任何有关忏悔的内容,可见诗人对自己和国家的无辜都有十足的把握。尽管诗人和同胞的遭遇不是由犯罪带来的惩罚,但他还是认为自己的遭遇与上帝有关。包忠杰指出:“诗人认为他们所遭遇的,乃是出于神,神把他们放在仇敌的手下,让仇敌来锻炼他们。……信徒遭遇患难的时候,若能如此认定神的手,不怨天,不尤人,那么,神的手既带领他进入试炼,神的手亦必领他从试炼中出来。”(《诗篇注解》)
15至16节,诗人描述心灵处境:“我的凌辱终日在我面前,我脸上的羞愧将我遮蔽,都因那辱骂毁谤人的声音,又因仇敌和报仇人的缘故。”对于诗人而言,上述六种遭遇,是他心中长久的伤痛,既是“凌辱”,又是“羞愧”,因为“辱骂毁谤人的声音”一直在他的耳际回响。这种积压于心灵深处的伤痛,是一种难以承受的压力,若非上帝介入,无人可以自拔。
三、祈求将来的拯救(17-26)
描述当前的窘境时,诗人心里充满悲愤,眼中充满泪水,但他没有将这种悲观的情绪持续下去。诗歌的最后一段,诗人开始用虔诚的心向上帝祈祷。从诗人的祈祷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并没有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尽管他所遇到的困难超出常人的承受范围。
17至22节,诗人表明自己的无辜:“这都临到我们身上,我们却没有忘记你,也没有违背你的约。我们的心没有退后,我们的脚也没有偏离你的路。你在野狗之处压伤我们,用死荫遮蔽我们。倘若我们忘了上帝的名,或向别神举手,上帝岂不鉴察这事吗?因为他晓得人心里的隐秘。我们为你的缘故终日被杀,人看我们如将宰的羊。”祈求上帝之时,必须保证自己无罪,这是上帝对他子民的要求。一位诗人写道:“我若心里注重罪孽,主必不听。”(诗66:18)作此诗的诗人虽然未必读过这个诗句,但他一定懂得这个道理。因此,开始祈祷之前,他首先向上帝表明自己和国家、同胞的无辜。诚然,许多人的患难是由犯罪引起的,但这不是一个绝对的道理,因为好些人即便没有犯罪,也会遭遇患难。诗人懂得这个道理,所以他说:“这都临到我们身上,我们却没有忘记你。”他的意思是,“临到我们身上”的这些患难,不是因为我们犯了罪。这一段中,诗人提到了六样罪:(1)“忘记你”:《申命记》说:“你要谨慎,免得忘记耶和华你的上帝。”(申8:11)“忘记”上帝,是忘恩负义之举,是极大的罪。(2)“违背你的约”:我们和上帝之间有一份盟约,上帝始终“守约施慈爱”,所以也要求我们“守约”。因此,“违背”这份“约”即是极大的罪。(3)“退后”:上帝说:“他若退后,我心里就不喜欢他。”(来10:38)可见,“退后”显然是罪。(4)“偏离你的路”:经上说:“你们要照耶和华你们上帝所吩咐的谨守遵行,不可偏离左右。”(申5:32)“偏离”上帝所指示的路,会走入错误的深渊。(5)“忘了上帝的名”:即忘记上帝的名字及他的名字所象征的荣耀。(6)“向别神举手”:经上说:“不可敬拜别神,因为耶和华是忌邪的上帝,名为忌邪者。”(出34:14)“向别神举手”,即“敬拜别神”。本段的叙述中,诗人向上帝声明,他和他的同胞都与这六样罪无关。他以“上帝岂不鉴察这事”为由,向上帝申诉,期待上帝能够宣告他无罪。诗人和他的国家均没有犯罪,但他们还是陷入了极大的痛苦之中,这个该怎么解释呢?威尔斯比(Warren W. Wiersbe)指出:“对于上帝的子民,不论是旧约或新约,都有一个不变的原则:凡为上帝的缘故付出生命的,都是征服者,不是受害者。就算表面看来是失败的,仍然可以荣耀上帝。”(《生命更新解经系列——尊崇真神:诗篇》)
23至26节,诗人祈求上帝的帮助:“主啊,求你睡醒,为何尽睡呢?求你兴起,不要永远丢弃我们。你为何掩面,不顾我们所遭的苦难和所受的欺压?我们的性命伏于尘土,我们的肚腹紧贴地面。求你起来帮助我们,凭你的慈爱救赎我们。”正式开始祈祷之时,诗人称上帝为“主”,表明他相信上帝是宇宙万物及世上万国的主宰。诗人无法面对也无法理解自己和国家当前的处境,所以他要将这一切交由上帝处理。诗人相信,作为万国主宰的上帝,一定会惩罚敌人,一定会拯救选民。因此,接下去,诗人便有三个祈祷:(1)“求你睡醒……求你兴起”:称上帝为“主”之后,诗人似乎在责备上帝——“求你睡醒,为何尽睡呢?”无辜的以色列人为何遭遇患难?无人知道答案。诗人以他独到的思维想到一个原因,那就是上帝可能在以色列人争战的时候临时睡着了,所以需要他去叫醒。诗人如此祈祷,并非嘲讽上帝,因为他一定晓得“保护以色列的,也不打盹也不睡觉”(诗121:4)的道理。诗人如此用笔,其实是要表达他祈求上帝之帮助的心情非常迫切。诗人相信,只要上帝“睡醒”,就必然会“兴起”,就必然会帮助以色列人战胜敌人。(2)“你为何掩面”:“掩面”,表示不理睬、不接纳,“不顾我们所遭的苦难和所受的欺压”,即是上帝“掩面”的具体体现。诗人以这样的句子祈祷,是因为他相信上帝必定不再继续向他“掩面”。一位诗人为上帝作见证说:“他没有藐视憎恶受苦的人,也没有向他掩面;那受苦之人呼吁的时候,他就垂听。”(诗22:24)诗人一定拥有这样的信念!(3)“求你起来帮助”:诗人相信,无论遭遇何种患难,只要专心倚靠上帝,就必能得着上帝的“帮助”,因为他坚定不移地相信上帝的“慈爱”。诗人笔下的“慈爱”,是一个盟约用语,意指订立盟约的双方均以忠诚的爱共同守约。因此,诗人所说的“凭你的慈爱救赎我们”,是恳求上帝按着盟约的条文,对以色列人施行拯救。
《诗篇》第44篇,是一位诗人在国家遭遇患难时代表同胞写下的集体哀歌。诗人在追忆历史的过程中获得了巨大的信心,所以把心中最为真实的想法和盘托出,向慈爱的上帝倾诉。虽然全诗结束时,诗人低落的情绪依然没有发生较大的变化,但我们可以从诗歌中看到诗人始终不变的信心,因为他坚定地相信,那位曾在历史中不断施行拯救的上帝,必然也会在任何时代拯救他的百姓。对于今天的读者而言,这是一个极其重要的启示。徐松石指出:“我们众基督徒今日的属灵快乐,和将来的属灵希望,根据耶和华神以前对待我们的态度。耶和华神是信实的,他的救恩计划,自创世以来即已规定,永远不会改变。过去他曾经拯救他的选民,现在他亦能够拯救,将来他必定继续赐助,这是一条非常肯定的道理。《哥林多后书》1章9和10节说:‘我们不靠自己,只靠叫死人复活的神。他曾救我们脱离那极大的死亡,现在仍要救我们,并且我们指望他将来还要救我们。’耶和华神的救恩,过去、现在和将来,总是贯彻而不变的。”(《诗篇赏析》〔上〕)
【作者简介】 李世峥,男,汉族,1979年1月生于陕北农村。受家庭熏陶,自幼跟从基督。曾先后在两所基督教神学院攻读神学五年,2001年起在教会全职侍奉,2004年接受教师(副牧师)圣职,2010年接受牧师圣职。现任一基督教杂志责任编辑,并参与基督教图书出版事工。同时,在一教会参与讲台侍奉及圣事,亦在圣经学校做兼职教师。博主向来爱好写作,成为传道人之后,对文字事工有所看见,亦有所托付,因而一直致力于文字侍奉。1998年以来,已在全国主要教会刊物发表文章160余篇,共约60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