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nbsp;代nbsp;教nbsp;会nbsp;史(5)
康德的门徒莱乔尔(Albrecht Ritschl:1822-1889)拒绝黑格尔的形而上学。他认为知性思辨的形而上学不是宗教的焦点,而道德的价值才是宗教的焦点。莱乔尔拒绝并否认末世论。世界的最终目标在于道德的社会应用,所以他提示了社会福音运动(social Gospel)和解放神学(Ligberation theology)的神学根椐。 他在其著作《虔敬主义的历史》中批判了虔敬主义,也批判了神秘主义。认为神秘主义是基督教最腐败的面貌之一。神秘主义使个人远离世界、逃避道德的责任。 并且解释神秘主义破坏了信徒之间的共同体意识。并且他单单强调慈爱的上帝,没有理解忿怒的上帝,不提超越的上帝。比起上帝的超越性(transcendence),更强调上帝的内在性(immanence)。 与上帝的和解不是从纯粹的个人角度,而看作是在生命的协作状态、人类存在里面彼此相爱,彼此服侍的关系。并且,拒绝客观的法律上的赎罪论,力求主观的赎罪论的现代化,即不讲单纯的基督的客观赎罪恩典,而是强调为赎罪,人类的责任和爱的行为。最能表达出这种思想的莱乔尔著作是《称义和和解的教义》(The Christian Doctrine of Justification and Reconciliation)。 康德的另外一个门徒是哈尔纳克(Adolf von Harnack: 1851-1930)。哈尔纳克提出教义(dogma)是什么的问题。他认为教义是受使徒保罗和初期教会共同体的影响,培植于希腊哲学土壤中的灵知主义的、科学的、知性的、思辨的形而上学,所以批判保罗关于耶稣基督的教义,说保罗接受了太多的希腊式概念。 福音是什么?他理解是耶稣所宣布的上帝的国。他认为“关于耶稣”(about Jesus)不是福音,而"耶稣的福音"(of Jesus)才是福音,所以他呼吁人们不应回到保罗的神学(对基督的解释)(not theology of Paul),而应回到耶稣的宗教(religion of Jesus)。上帝的国不是外向的超越之意义,而是内在的渐进过程中实现的地上天国(路 17:21)。社会福音的现在统治(撒种的比喻,珍珠的比喻等)才是上帝的国。 因此,他的基督论不是希腊化概念上的基督论,而是将焦点置于历史上的耶稣(historial Jesus--活在历史上的耶稣)。在其主要著作《基督教是什么》中表现出了这种思想。 扼要阐明一下康德神学,可以分析为它是对道德神学、自由主义神学、社会的关心、形而上学教义的正统主义的挑战,是历史上的耶稣,是对恩典和启示的弱化,是神国的内在性(理想国)等。
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1831)将历史从上帝的管理史观(奥古斯丁的历史观)中世俗化,解释为绝对精神的自我实现(self-presentation of absolute spirit),而且认为历史向实践完全的自由进步。 历史在东方开始的幼儿期(childhood)时,只有王一个人是自由的,当越过地中海的青年期(youth)时,不仅王连罗马和希腊的元老阶级和贵族阶级等都有自由,到了历史的成熟期(maturity)时,普罗希亚王国(德国)所有的人都得到自由,历史的完成将由德国民族来实现。 并且,这自由不是物质的运动而是精神的运动。将这历史的精神自由运动以正(These)、反(Antithese)、合(Synthese)的辨证法(dialectics)来解释。但是黑格尔Y p的卡尔·×××(Karl Marx)将其用唯物论的辨证法来解释。墨格尔Y p的马思·维伯尔(Max Weber)用精神的辨证法来解释。 对黑格尔来说,真理不在历史之后,或超越历史,而是历史本身。历史的研究是对最终存在,纯粹的伦理实际存在(reality)的研究。黑格尔的绝对精神进步产出了达尔文的进化论和×××的唯物辨证法。这种黑格尔的历史哲学性思想在他的著作《历史哲学》(Philosophy of History)中很好的体现出来。 黑格的门徒包尔(Ferdinand Christian Baur:1792-1860)发展了历史的批评方法。他综合神学思考和历史思考,强调基督教信仰不是神迹或奇迹,而应以历史事件为基础。 他将教会史和普通历史看为一个,救赎史和世俗历史也看为一个,还将作为意义的历史(Geschichte)和作为事实的历史(Historie)理解为一个,所以可以说他是综合了客观性和主观性。 因此他批判施莱尔马赫的神学主现主义(Subjectivism)。他的这种批判式研究方法导致了用黑格尔的辨证法来分析初期教会。 根据他的辨证法的历史批评,将初期教会的彼得引导的犹太基督教共同体和神学看成为“正”(These),将保罗引导的外邦人基督教共同体和神学看成为"反"(Antithese),而且到了第二世纪其矛盾得到克服并达到和协的天主教解释成是"合"(Synthese)的发展。 并且,他还研究了关于历史的耶稣问题,解释为信仰要素与历史要素同在基督里面。即基督里面的信仰要素和历史要素即不统一,又不分离。认为上帝和人类的统一的观念(idea)回到历史的现实性(reality)中。在耶稣的人性中可以看出他的神性。 宗教的信仰是历史现象,信仰因历史的研究而被流传被试验。他的这种历史批评式的神学方法论在其著作《基督教历史》(Geschichte der Christlichen Kirche)中很好的体现出来。 施特劳斯(David Friedrich Strauss:1808-1874)即是黑格尔的门徒,也是包尔的门徒。他认为依据历史批评方法应当使教义正当化,即对教义的正确批判才能成为历史的信仰(die wahre Kritik des Dogma ist seine Geschichte)。 他认为神迹不是历史事实而是观念(idea),批判福音书中出现的神迹要素,并且批判神迹属灵的要素最多的约翰福音的历史考据性。他的主要著有《耶稣传》(Das Leben Jesu)。 (责任编辑:jiduji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