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的不剩,少的不缺(2)
一九九六年三月,中国在台湾海峡举行飞弹演习,对台湾的安全造成很大威胁,许多人积存食物,像居住在金门的人就把米和其他乾粮抢购一空,因为怕会发生战争,担心没有东西吃。食米价钱因此大涨,速食麵也是如此。「不安全感」的声音在大街小巷中处处可闻。这景况在台湾也差不多,只是没有如同金门地区严重而已。
现在,上帝要以色列人民绝对不能捡拾超过一天所需的食量,就是要他们对上帝有绝对信靠的心,上帝用这种方式训练他们。
另一方面,上帝也在这裡明确地说明守安息日的重要性。我们知道为了确实遵守安息日的严格规定,后来的犹太人发展出一套严谨的规律,明订安息日必须遵守的各种事项,包括拿多少重量的东西,走多长的路,吃多少的食物,吃怎样的食物等等,这些规律都一一写在一本名叫「米示拿」(Mishna)的书中。
第七节和第八节看起来是重複的语句,但都在说明一个重要的主题—埋怨上帝的忠实僕人,等于是埋怨上帝。现在以色列人民埋怨摩西和亚伦,摩西则警告他们,要他们知道这种埋怨等于是埋怨上帝,上帝会听见以色列人民埋怨的声音。
第九至十二节:摩西对亚伦说:「去集合全体人民站在上主面前,因为他已经听到了他们的怨言。」当亚伦对全体人民讲话的时候,他们转头向旷野观望,忽然看见上主的光辉在云端显现。上主对摩西说:「我已经听见以色列人的怨言。你要告诉他们,在傍晚,他们有肉吃;在清晨,他们有足够的食物。这样,他们就知道我是上主,是他们的上帝。」
第九节等于再次强化第七和八节所说的,以色列人民对摩西和亚伦发出的怨言,上帝已经听到且非常清楚,上帝将会亲自解决这件造成他们埋怨的事—飢饿。上帝解决的方式就是出现「光辉」来照耀他们,让以色列人民因看见光辉,进而知道上帝已经出现,转移他们对摩西和亚伦的不满,因为上帝亲自出现,并且处理以色列人民飢饿的问题。
第十三至十六节:傍晚,一大群鹌鹑飞来,多得把全营都遮盖了。清晨,营的四围都是露水;露水一蒸发,在旷野的地面上有一层薄薄像霜一类的东西。以色列人看见这东西,不知道是甚么,就彼此询问:「这是甚么?」
摩西对他们说:「这就是上主给你们的食物。上主曾经吩咐,每人各取所需,每家的每一个人只可捡取两公升。」
从开始预言自天上要降下食物,现在终于出现了!
鹌鹑,这是每年九月、十月间从欧洲大陆因着气候而移居的飞禽鸟类。牠们因为飞越地中海时,通常会因疲倦而在西奈半岛、红海的海边等地带栖息。这种情形就像每年冬季有大量伯劳鸟会过境台湾的恆春半岛一般,数量之多有时也会令人误以为是乌云出现一样,密密麻麻的,多到不能数算。民数记第十一章卅一至卅四节记载这种鹌鹑,飞来的时候,「离地面只一公尺高。牠们停在营地和四周,到处都是,东西南北,绵延好几公里。」诗篇的作者说这是因为上帝行奇妙的作为所致:
「他使东风吹起;他又运用威力激起南风。他使飞鸟像沙尘降落,给他们肉食多得像海滩上的沙。」(诗篇七十八:26—27)
这种景观确实也像台湾东部的兰屿岛一样;在每年三、四月间,都会有大群的飞鱼就像这样飞越该岛,雅美族人用一切方法捕捉飞鱼做为他们的主食。
「一层薄薄像霜一类的东西」(十四节),「以色列人把这食物叫吗哪」(卅一节);
吗哪,这个字原来的意思乃是:「这是甚么?」
也就是第十五节以色列人民看到吗哪时彼此所发出的询问句,是从亚兰文语音翻译过来的。民数记的作者说那是:「形状像芫荽子,色近乳白,…把它磨碎或捣碎成粉,然后煮一煮,做成饼。它的味道像用橄榄油烤的饼。」(民数记十一:7—9)芫荽子,意思是芳香的胶状物。有学者说这种吗哪是一种名叫柽柳树的植物,可能是因一种昆虫的针刺作用,流出分泌物的液体,形成胶状。通常盛产于六月间。阿拉伯人喜欢将这种东西收藏起来,煮开,当作蜜糖吃。
诗篇的作者说,吗哪这种东西是「天使的食物」(诗篇七十八:25),可以想像那是多么好吃、可口。可是这种东西却是他们有生以来从未见过的食物,连他们的祖先也不曾见过吗哪这种食物(申命记八:3)。因此他们才会彼此问说:「这是甚么?」吗哪的意思就是这样来的。
第十七至廿三节:以色列人照着吩咐做了,有些人捡得多,有些人捡得少。量的时候,捡多的没有剩,捡少的也不缺;每一个人所捡的刚刚是他所需要的。摩西对他们说:「不准有人把食物留到第二天。」可是有些人不听摩西的话,留下一些。第二天早晨,这些留下的都生了虫,而且有霉味。摩西对他们生气。每天早晨,人人按照自己的食量捡取食物;太阳发出热气的时候,食物就融化了。
到第六天,他们捡取了双倍的食物,每人四公升。民间所有的领袖向摩西报告这件事。摩西对他们说:「上主已经吩咐了,明天是安息的日子,是该向上主守的圣安息日。今天你们把要烤要煮的都弄好,剩下的留在明天吃。」
整个吗哪和鹌鹑神蹟故事的重点就是在第十七、十八两节这裡;这两节经文说出真正的问题所在:人是否对上帝真的有信心?人是否真的倚靠上帝在带领?从这两节经文可以看出来。基本上这两节经文说出人生命的真实现象:积存财宝多的,不会剩;没有积存财宝的人,在生命中也不会有所缺乏。
第二十节说出人心的「不安全感」,因此他们有人多捡了一些留下来。这可能是他们曾经因为经验到飢饿之痛苦的缘故。但是,也可以看出人贪婪的心从这裡表露出来。在一个团体裡,如果有人想多拿一些,就会使团体的秩序受到严重破坏。因为多拿会造成不均。一九四○年代在飢饿的中国,中国×××能够很快窜起,并在五○年代取得统治政权,就是严厉实施「共有」的财产制度,使得原本统治者的国民党一败涂地,原因就是在国民党统治下的中国有严重的贫富差距。四○年代××××会盛行在许多贫困的地区,例如非洲、亚洲,尤其是中南美洲,原因就是和社会的贫富差距大有关。 (责任编辑:jiduji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