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
海外
社会
祷告 学习 进深 资源 文艺 诗歌 小品 笑话 |
福音
初信
讲章
资料
见证 科学信仰 疑难问答 音乐 小羊 赞美 天韵 |
舞蹈
广播剧
祷告吧
生活 感悟 妙语 心灵 圣经 在线圣经 圣经朗读 |
生活
恩典
亲子
婚姻
讲道 吴勇 宏洁 崇荣 教堂 每日灵粮 恩典365 |
在线祷告
欢迎投稿 在线查经 老版网站 奉献支持 基督书库 |
希伯来书9:27
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
古罗马的塞内加曾说:“死亡并不是人生的结束,它只是生涯的完成……死亡是生命的赏赐,我们静静地迎接它,就像玫瑰谢落了最后一片花瓣。”不知这位哲学家被尼禄皇帝割开血管处死时,是否还是如此地从容淡泊。即便是,恐怕也只有少数先哲能这般冷静地面对死亡。
世人对死亡的态度就是惧怕与厌恶。像我们华人,都尽量避免谈到死亡。实在避不开了,也想法掩饰,用诸如千古、驾鹤西去、升天、羽化、驾崩等好听的词汇来代替。人性从来就是爱走极端,不是躲避谈及死亡,就是热爱死亡。像印度教的苦行僧就用死者的骨灰来涂满全身,借以表明自己对肉体与死亡的态度。有的党派也不避讳死亡,别人死亡多少只是数字而已,甚至会不爱惜自己孩子的性命。这是因为他们原本不明白死亡的本质是什么,乃至误以为死亡离自己非常远,可以不用思考之。或者是轻视死亡,像维特根斯坦在《逻辑哲学论》中就写到:“你要习惯于相信死亡是一件和我们毫不相干的事,因为一切善恶吉凶都在感觉中,而死亡不过是感觉的丧失。”毫无疑问,以上两种态度无论是惧怕逃避还是轻视淡忘,都不符合圣经。
我们基督徒在面对死亡这个问题时的表现,有时就跟不信主的人差不多。紧张、害怕、绝望、逃避,甚至有人会接近放弃信仰。让旁观者觉得基督徒似乎不相信有永生,也不在乎天堂的美好。好像基督徒的一切盼望都在地上一般。如此,就轻看了所听的福音,真是遗憾加亏欠。我们需要从圣经来看死亡的本质和意义。
死亡从哪里来?
先祖在伊甸园里时本不知死亡。但亚当、夏娃犯罪后,罪就从一人入了世界。原来,死亡是从罪而来的,罪的工价乃是死。怪不得人们不喜欢死亡,还不仅仅因为死亡意味着冰冷、腐烂、蛆虫、坟墓与痛苦,而更是来自远古依稀的记忆(也许就存在基因里)告诉内心,死亡是来自上帝的惩罚。恐惧的不是死亡本身,而是死后的去处,人的内心知道这一点。许多宗教都有为死者祈福做法事就证明了这点。如果有人说上帝为何如此严厉,要用死来惩罚罪。须知,世上最早的死亡是由于人的嫉妒(创4:5-8),是人里面的罪直接导致了死亡,不管是嫉妒还是贪婪或是情欲。公义的上帝不能无视这一点。所以,人活再长寿数,终究也要死去。圣经说:“死是众人的结局”(传7:2)。圣经更明确宣告:“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来9:27)。从人人都有一死这个角度来说,可以看到上帝真是公平的,不管是被称呼万岁的独裁者,亿万富翁,还是印度的贱民,上海街头的流浪儿童,都会面临死亡。无人可以避免,无人可以逃脱。叔本华比喻道:“苍白的死神迈着同样的步伐去叩响茅屋的柴扉和王宫的殿门。”“都是出于尘土,也都归于尘土(传3:20)。多少人会因此哀叹、不眠呢?纵然再多的酒精也无法使之忘却。
死亡的意义是什么?
人若没有死亡,未信主之人会不断犯罪,且更加地诡诈;已信主之人会盼望落空,徒怀悲叹,白首已久,牙齿尽落,青春早逝,归天家何日?若没有死亡,恶人会越来越恶,穷人会越来越苦。幸而有死亡,人一切的行为都停止下来,或行善或作恶。有的死时恐惧战兢,有的开始明白真相(诗73:16-20)。凡事都有定期,死亡是上帝所定落幕的日子,所有人都要“谢幕”于上帝的面前(林前4:9)。那时,有人要与主一同在乐园里,也有的人需要为自己的愚顽付出没有止境的代价。那时,没有不信之人了,都得到神的面前来。所以我说,死亡是上帝智慧的体现,是上帝公义的落实,也是人生旅途的终点站。或能唤醒现今沉睡的人们,也让以为可以依靠自己之人心存些许的谦卑。
主耶稣如何看待死亡?
我们基督徒身为神的儿女,藉着基督耶稣的血得蒙救赎,已经连接于主耶稣了。所以看问题要从属天的角度来观察,以属灵的层面来思考。这是圣经反复告诉我们的(加2:20,林后5:17,西3:1-2)。“所以你们若真与基督一同复活,就当求在上面的事,那里有基督坐在神的右边。你们要思念上面的事,不要思念地上的事”(西3:1-2)。所以,我们要从圣经的角度来看关于死亡的含义。当主耶稣看到世上芸芸众生时,经上说“他看见许多的人,就怜悯他们,因为他们困苦流离,如同羊没有牧人一般。”因为耶稣看到我们人生终点时的可怕光景,他就满怀着怜悯,并且愿意为我们付上被钉十字架的代价。那么耶稣基督是怎样看待自己的死呢?他说没有人强迫他上十字架,他是自己情愿将生命为罪人倾倒的。耶稣基督是遵行父神的命令(约10:18)。耶稣降生就是为了受死,古今唯一为罪人而死以拯救他们,这是耶稣基督关于自己的死亡观。
使徒们如何看待死亡?
首先,使徒认为死亡因是罪的工价,其过程是痛苦的(罗7:24,8:2)。其次,使徒不怕死亡,甚至预备好迎接死亡。“我正在两难之间,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腓1:23)。第三,使徒不愿藉着死亡摆脱自己在地上的职责与使命(提后4:7,提前1:16,彼后1:13-15)。还有,使徒明白死后将进入永恒的荣耀。
我们通常是如何看待死亡的。这关乎内在的认识。我们国人往往故意忘记会有死亡,或加以美化的描述。培根在随笔录中写道:“睡眠只不过是一种短暂的死亡,而死亡又不过是一种长期的睡眠。”这是一种浪漫的说法,但不真实。或者先入为主地宣告死后没有灵魂、天堂、地狱,一切归于虚空。自然也没有复活和审判。卢梭就曾哀叹道:“活人走进坟地,死者永不能复活,自从苍穹运转时起,世界就是这般。”这当然也是错的。因为不认识真理,享乐主义,虚无主义,遁世思想就层出不穷了,只是隔些年改头换面而已。基督徒受世界的影响,有时也会错误看待死亡。心存害怕,故意遗忘,拒绝谈论,结果就是只顾眼前,选择性领受圣经中神的训诲。外在的行为是源于内在的领受。
死亡的本质是什么?
是上帝设计的下课铃声,告诉我们地上的学习有时间限制;是上帝命定的列车到终点站时的广播,提醒我们在地上不过是客旅是寄居的(彼前2:11)。是工厂下班的铃声,告诉蒙召的人们可以息了地上的劳苦,享受作工的果效了(启14:13)。是对作恶之中的狂傲之辈威严的宣告,时候已经满足,审判就要开始了(启20:12)。是出于至高者智慧的安排。因此,人们当对上帝心存敬畏,谨慎省察自己的内心。
死亡的最终结局是什么?
因为没有普通人从死里复活过(拉撒路的复活不属于这里所指的范畴),所以我们不应当听人关于死后如何的臆想故事。死后灵魂会面对上帝的审判,审判的标准就是我们手中的圣经。主曾亲口说过:“若有人听见我的话不遵守,我不审判他。我来本不是要审判世界,乃是要拯救世界。弃绝我、不领受我话的人,有审判他的,就是我所讲的道在末日要审判他。”(约12:47-48)。或上天堂,或下地狱。那时,不再有选择,而是永远而不同的结局。所以,想要靠自己的人需要思想,你靠自己是否能达到上帝圣洁公义的标准?
明白真理之后基督徒应有的反应:
1.人生苦短,应当爱惜光阴,免中魔鬼的诡计(伯14:1-2,弗5:15-16)。
2.不能再凡事凭着自己的经验与想当然,而要通过读神的话语来领受神的旨意。
3.既然将来要到主面前交账,那么凡事就当为神荣耀而行(林前10:31,太25:1-13)。
4.不断提醒自己,我们在地上是客旅是寄居的,不可贪爱这个世界(约壹2:15-175);今后面对自己的死亡时,要依靠主,最后时刻仍然为主作那美好的见证(太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