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
海外
社会
祷告 学习 进深 资源 文艺 诗歌 小品 笑话 |
福音
初信
讲章
资料
见证 科学信仰 疑难问答 音乐 小羊 赞美 天韵 |
舞蹈
广播剧
祷告吧
生活 感悟 妙语 心灵 圣经 在线圣经 圣经朗读 |
生活
恩典
亲子
婚姻
讲道 吴勇 宏洁 崇荣 教堂 每日灵粮 恩典365 |
在线祷告
欢迎投稿 在线查经 老版网站 奉献支持 基督书库 |
泰晤士报》曾经向一些作家邀稿:“这个世界哪里出了错?”。切斯特顿(G.K.Chesterton),也就是那位影响刘易斯(C.S.Lewis)最深的天主教作家,简洁地投稿说:“编辑大人:是我。切斯特顿敬上”。这是一位真正了解耶稣信息的人所说的话。
彼得·谢佛(Peter Shaffer)写的舞台剧(后拍成电影《莫扎特传》)《阿马迪斯》(Amadeus,取自莫扎特的中间名字)描写安东尼奥·萨列里(Antonio Salieri)和莫扎特之间的恩怨。虽然可能不符史实,但却是剧情生动,发人深省。
电影《莫扎特传》中的萨列里
剧中的萨列里从小爱好音乐,禀赋过人。他年轻时与上帝这样地办交易:
我愿意就一个孩子所能献上最大胆、最秘密的方式,向你祷告:“主啊,愿你使我成为一个伟大的作曲家。让我用音乐庆祝你的荣耀,也因此成为对我的庆祝。亲爱的主啊,让我成名,让我成为不朽。在我去世以后,但愿人们永远用爱纪念我的作品。为了回报你,我发誓,此生的每时每刻,我都献上至高的贞洁、勤劳和最深的虔诚,我也要尽力地乐意助人。阿门、阿门。”
萨列里守住了他的诺言。尽其一生他不沾染女色,专心致力于音乐,免费教导许多青年音乐学子,更是尽他的力量周济穷人。他的音乐事业也蒸蒸日上,做到了宫廷乐队长,让他感觉上帝也履行了他的“诺言”。
然而,莫扎特出现了,他的音乐天赋远超过了萨列里。这样的异禀一定是从上帝来的,“阿马迪斯”就是“被上帝所爱”的意思。可是,莫扎特是个言语粗鄙,生活放纵的人。简直不可思议!为了要配得上帝的恩宠,我在这里辛苦地拒绝自己一切的欲望。但是,莫扎特这个小子,虽然已经订了婚,还是毫不检点,放荡无拘。这不公平!
最终,萨列里对上帝说:“从现在起,我们是敌人了。”他于是设计谋杀莫扎特。这位本来自以为是热爱上帝,热心助人,相当自得的人。但是莫扎特的出现,改变了这一切,显现出他内心的真相。原来他的牺牲,他的奉献,这一切其实还都是为了自己。
这让我想到耶稣所讲的一个很生动的故事《浪子归家》(路加福音15章11-32节)。很多人或许因为太熟悉了,反而成为认知的障碍。故事中有三个主要角色,一个是无良、败家的浪荡子,一个是充满慈爱的老父亲,一个是守规矩而内心不平衡的哥哥。
萨列里就好像是那位“大儿子”,莫扎特就好像是“小儿子”。这位“小儿子”所表现出的才华,所受到的欢迎,让这位“大儿子”产生了信仰危机。连他的反应也与“大儿子”非常相近。
在萨列里的眼中,莫扎特是失落的,上帝是不公平的。他认为,上帝应当站在他这边,反对莫扎特那边。但是在上帝眼中,这两种人都是失落的,都站在上帝的对面,也都需要上帝的拯救。可惜的是,萨列里看不见。他可能比莫扎特还更盲目。
在《魔戒》里头,哈比人曾经问老树精:“你到底站在哪一边?”老树精说:“我并不站在任何一边,因为没有人站在我这边。、、、当然,有些事我是绝对不会去支持的。”在实际生活中,除了美国的林肯总统,有这种见识的人似乎还不多见。
谁站在上帝这一边?
当耶稣向着那批自以为虔诚的法利赛人讲《浪子归家》这个故事的时候,他们比我们更听得懂。他们有道德心,有宗教信仰,不像那些放荡无拘的异教徒和无神论者(或同性恋者?吸毒者?性工作者?异议分子?)。他们的世界没有彩色,就只有黑色与白色两种。
可能我们今天很难体会,当基督教起初传开的时候,它并没有被看作是个宗教,它是“非宗教”。想想看,如果邻居问到早年的基督徒:你们的圣殿在哪里?他必会回答:我们没有圣殿。如果被问到;你们的祭司是谁,他也只好回答,我们没有固定的人间祭司。那么,你们献给神明的祭物在哪里呢?基督徒还是只好说:我们不献祭,耶稣是我们的圣殿、祭司和祭物。
这种概念能够让人服气吗?所以罗马人把基督徒叫做“无神论者”,因为基督徒所信奉的,与当时所有的宗教观不同。耶稣口里浪子回头的故事,正好证明了法利赛人的控诉:耶稣所传的简直是“无神论”。
这与今天的情况似乎有许多共同点。对大多数美国人而言,基督教就是宗教和道德观的化身,基督教的对面就是多元化的世俗主义。这种二分法并非耶稣当时所传的。耶稣所传的不是宗教与道德观,乃是不同于宗教的“另类”。这是为什么他要向那批法利赛人挑战。
关键点是:当时有宗教心的人,就是那些相信圣经(旧约)的人,他们经常被耶稣所冒犯。反倒是那些被认为是没有宗教心,和道德上的放逐者,受到了耶稣的吸引。这样的例子在福音书中所在多有。例如,路加福音第7章的妓女,第18章的税吏,和19章的撒该,都是大家耳熟能详的故事。为什么耶稣的教训这样地不可思议?
“耶稣说,我实在告诉你们,税吏和娼妓倒比你们先进神的国。”(马太福音第21章31节)
今天的教会好像不是这样,那些被耶稣接纳的人,今天不太容易受到教会的吸引。我们吸引的反倒是那些比较保守的人,他们有传统的道德观,自视很高。而那些放肆的、激进的、自由心强的,和被社会边缘化的,他们避免来教会。他们往往是被教会唾弃的一群。
切斯特顿尖刻地说:“整个现代世界被分割成两边,一边是保守的,一边是进步的。进步人的职责就是不断地犯错,保守人的职责就是拦阻这些错误被修正。”
我猜想他的意思是说,进步人以独立自主为标的,所以不断地犯错误。他们是站在上帝对面的。相反地,保守人自以为站在上帝这边,不断地挞伐、定罪自由主义者,使得他更不愿改变。如果教会今天无法吸引当年耶稣所吸引的那批人,那表示,无论我们怎样以“效法基督”自许,我们的信息和做法并没有模仿耶稣,我们把耶稣挡起来了,让别人看不见,甚至给人错误的印象。
这种宗教上和道德上“自由”与“保守”两种势力的对立和冲突,往往因为两极化而变得更为尖锐。2001年,美国拥护同性恋的杂志《倡议者》(Advocate)的编者们出了一本书,书名是《完美的敌人》(Perfect Enemies)。在书中,作者分析保守和自由阵营的极端分子如何炒作一些争议性的议题,以制造人们惧怕、不信任、愤怒的心理,好获得更多的捐款,或是选票。
美国社会心理学作家哈佛尔(Eric Hoffer)曾在名著《真信徒》(The True Believer)中讲过一句名言:“一个运动不需要上帝就可以生存。例如,纳粹主义,GC主义。但是,如果没有恶魔,没有运动可以生存。”例如,极左派的人把“宗教Y p”塑造成恶魔。极Y p的人把“同性恋者”塑造为恶魔。让我们这批并不极端,但期望表达上帝慈爱的人很为难,不知道如何能够把基督的爱表达得有意义。
伦勃朗,浪子与娼妓(以自己与夫人做模特,以表明自己需要上帝的救恩)
在耶稣那个《浪子归家》的故事里,“大儿子”与“小儿子”一样,都是失落的,也都站在上帝的对面,需要拯救。我们很会说:“我们是爱罪人,痛恨罪。”我们真的那么痛恨自己的罪吗?如果有一位同性恋者生活潦倒,你愿意接济他吗?我想,耶稣肯定会。
再思大儿子
“仆人说,你兄弟来了。你父亲因为得他无灾无病的回来把牛犊宰了。大儿子却生气,不肯进去。他父亲就出来劝他。他对父亲说,我服事你这多年,从来没有违背过你的命。你并没有给我一只山羊羔,叫我和朋友,一同快乐。但你这个儿子,和娼妓吞尽了你的产业,他一来了,你倒为他宰了肥牛犊。父亲对他说,儿阿,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只是你这个兄弟是死而复活,失而又得的,所以我们理当欢喜快乐。”(路加福音15章27-32节)
世上大致有两种寻求快乐、追求理想的模式。一种是道德上的约束,一种是尽兴的自我实现。前者把遵行上帝的旨意或社区的福祉放在个人价值之上。这样的人,追求过着公正、有操守的生活。当然,他有时也会失败,但是就在失败中,他所表现忏悔的程度也肯定了他的真诚。这或许就是大儿子的人生观。这样的人不去做自己所想要的,而是去做传统和社会所期望他做的。他或许以为自己是在为上帝做,然而那不见得就是上帝所乐意的。
小儿子追求快乐的模式属于后者。这种人认为人应当有权利自由追求自己的理想,甚至是不顾传统的约束和社会的责任去追求。对他而言,如果除去了传统、偏见和威权,这将是一个更完美的世界。他认为唯有自己可以决定什么是对自己好的,选择过自己喜欢的生活,寻找自我的幸福和意义。
小儿子羞辱了自己和自己的父亲,他的失落是有目共睹的。那么大儿子呢?他要的是什么?
仔细去看,他与小儿子的差异到底有多少?他为父亲的做法愤恨不平,气得不肯进去,这在当时的社会是公开地羞辱自己的父亲。他虽然兢兢业业,凡事顺从,但是他所要的,一生所服事的,并非为了父亲自己,或是为了父亲的好处,而不过是为了满足他自己的意愿。
不但如此,从大儿子的口气中,我们可以看到他的自是和优越感,认为他的意愿就是父亲的意愿。他以为顺服给了他做决定的权利,可以告诉父亲应当如何对待“你这个儿子”(连弟弟都不愿称呼)。他向父亲挑战,“和娼妓吞尽了你的产业”的这个弟弟是不值得去接待的。甚至连父亲劝戒他的话:“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似乎都不能满足他。这个庆宴只不过更真实地刻画出他内心的状况罢了。反倒是父亲去将就他,为了爱他,亲自出来劝慰他。
有趣的是,这个故事就停在这里,耶稣并没有说明,大儿子是否听了父亲的劝。因为这个故事是讲给法利赛人听的,并且是与他们所有的是非观念相反的,它显然有其震撼性的作用。耶稣要他们反省,因为他们就是那心怀不平的大儿子。
对罪更深的认识
浪子回头的故事中,两个儿子虽然做法绝然不同,但都在利用父亲,用自己的方法来取得控制。没有人把父亲的快乐当作自己的快乐,一个期望用违反父亲的意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一个期望用遵行父亲的意旨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确实是一个很难理解的关键点。有些人离开耶稣因为他完全照自己的意思活着;有些人离开耶稣,因为在他的眼中,他一切的义务都尽到了,不犯罪了。他或许浑不自觉,但是他往往有着萨列里的心态。
在耶稣的眼中,他们都失落了,但是上帝同时也爱他们两个人。
在一般人的观念里,“罪”就是一组道德规则,违反了这些规则就是不好的,就是犯罪,遵守了这些规则就是好的,就不犯罪。但是,这不是耶稣的看法。从耶稣来看,罪就是人在心里要做自己的救主,自己拥有解释和判断真理和是非的权威。换句话说,这等人认为自己是“给瞎眼领路的,是蠢笨人的师傅”。他们的善行让上帝好像亏欠他们,他们所依赖的更多是自己在“功德坊”上排列的席位,或者是自己对“正统”和“真理”的把握,而不再是上帝的恩典。他们不再懂得谦卑,承认自己可能是有错的,是不完全的,是可以接受改正的。这或许才是今天许多基督徒应当多去思考的,不单是忙着批判,而是多作自省。我们是否更多让人看见耶稣?还是更多让人看到我们缺乏真诚的爱心?
耶稣说:“因为凡自高的,必降为卑,自卑的,必升为高。”(路加福音18章14节)
这就是浪子回头故事对基督徒的提示。大儿子的失落可能更深、更可怕,因为他通常不认为自己是失落的。
再换个角度来看,既然“你常和我同在,我一切所有的,都是你的”。或许耶稣对大儿子的要求更高。他希望大儿子能够更懂得他的心意,不至于去排斥小儿子,或是与小儿子争宠,能够用父亲一样的爱去爱他。可惜,他不懂,他看不见,因为他的眼睛在小儿子身上。
后记:原文写于2009年1月。本文作过许多变更,重新改写。文中多次引用Tim Keller, “The Prodigal God,” Dutton, 2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