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
海外
社会
祷告 学习 进深 资源 文艺 诗歌 小品 笑话 |
福音
初信
讲章
资料
见证 科学信仰 疑难问答 音乐 小羊 赞美 天韵 |
舞蹈
广播剧
祷告吧
生活 感悟 妙语 心灵 圣经 在线圣经 圣经朗读 |
生活
恩典
亲子
婚姻
讲道 吴勇 宏洁 崇荣 教堂 每日灵粮 恩典365 |
在线祷告
欢迎投稿 在线查经 老版网站 奉献支持 基督书库 |
以基督徒的视角审读各类文章,自然要抛弃俗世的观念,更要抛弃名利地位之分,应以文章表现出的真面貌进行真实的评价。这才是基督徒文字事工所应取的姿态。所以,我觉得不仅上世纪三十年代的作家叶灵凤缺少一种信仰的灵性,就是当今的青年作家也同样缺少像罗博学那样的归向信仰的博大情怀。尽管很多作家很有名,书籍很畅销,但那都是迎合了俗世的庸俗观念的结果。这些,在基督徒的眼里都是不屑一顾的。
只具备了灵性的皈依及其信仰的情怀,但不一定就具备了相应的写作才华。更不能说,凡是基督徒写出的文章都是那么属灵或超凡脱俗。甚至这句话可以反过来说,即使不是基督徒同样可以写出属灵之作。这不是一个奥秘,因为基督徒都懂得神施恩典给基督徒,但也施恩典与非基督徒。神爱世人,这是一个颠覆不破的伟大真理。作为基督徒的罗博学,是一个很幸运的人,是被神赐福的人。神赐予他的福分就是写作上的技巧和才华。他的学识与才华铸就了他文章的个性特征,他对主的那份炽爱情感的奔流使他的文章显得气韵不凡,不仅文气饱满而且流动着一种磅礴之势。不仅可以使人一气读完,而且灌注在文章里的思想意识以及跳跃的灵性,如同一条藤蔓之根,在不经意的营造之中,不期然的连接分布于枝藤蔓叶,并使人惊异于所结出的一个个硕果。这样的技巧不是每个作家都能够做到的。但是,我惊异的不是他的写作技巧,而是惊异于他被神所赐的恩典。这样的恩典在他的身上,无异于是一种令人难以破解的神迹。真是被人羡慕和期盼。
我之所以把博学的文章定位于文化随笔,是就他文章内容里所表现的一些知识面而言。《信心创造财富》一文,是他读《当幸福来敲门》这本书的随笔。请读他在这篇随笔写下的一段文字:“成功的股票经纪人,美国著名黑人投资专家克里斯·加德纳的自传《当幸福来敲门》,可以看作‘用信心超越苦难,奋力赢得辉煌’的典型。自传的特点在于其内容和叙事的绝对真实,不掺杂丝毫杜撰,因而比一般的心理励志类著作更具有震撼力和感染力。我们在主人公的追忆和生命经验中,经历内心微妙的变革,也被他的泪水和欢笑,奋斗和努力,深深感动。在克里斯的经历中,他毫不遮掩的叙述着梦想的幻灭和崛起,希望的破碎与建立。”这里说明罗博学对心理学的书籍一定读过一些。再看,他在评述《漫长的人生归途》一书中这样写道:“与其说,这是纯粹的一部书,不如说,书中陈列的许多史上有名的仁人志士,他们在各自人生舞台上所演绎的悲欢离合,在作者机巧的文字中都已得到适当的展现,诸如叶芝、尼采、阿德诺、达尔文、爱因斯坦、伏尔泰、托尔斯泰、陀思妥耶夫斯基、梵高……还有很多在不同领域卓有建树的大师级人物,目前我并不能铭记。在作者独具匠心的概括中,这些史上的先辈,首先是作为“寻道者”的姿态出现,其中有无神论者、不可知论者、自然主义者、佛教徒、生长在牧师家庭最终又放弃宗教的、还有神秘主义者。”这段文字不多,但可以想见罗博学平时的阅读面是极为宽广的。不仅涉及哲学、宗教和历史,也涉及文学与绘画。实际上,我没有画蛇添足做解释的必要,因为他写过的100余篇读书随笔,足以证明他的阅读范围和他宽广深厚的知识面。怀揣了这深厚宽广的学识,在点染笔墨,营造随笔之文时,难免于自然流畅的叙述话语中,钩沉钓远,旁征博引,不仅使文章内蕴增加了一份厚重,更使文章在灵性的闪烁之间,汹涌出一股子磅礴大气,犹如一泻千里的浪潮,使读者读完其文,顿觉浑身酣畅淋漓。应该说,这就是罗博学在创作文化随笔上与众不同的艺术特色。
如果单一地界定罗博学的文章是文化随笔,也有不准确的一面。但我所以这么界定,完全是按照属世散文分类的规则作为依据的。如果抛开这种分类,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说,罗博学的文章就是我们常常提起的信仰随笔。因为,他的文章不仅要给非基督徒看,更要给基督徒看。他的各类文章集合起来,几乎每一篇文章都涉及到信仰。在我所编辑过的稿件中,他的唯一一篇风景散文《夜登华山,思与行共舞》,没有提及信仰。并且,他的读书随笔都是对信仰书籍的评述,所读之书,所述之语,所写之文皆与信仰有关。从这一层面上去看,可以想见,博学的心思意念及灵魂归属已经完全融入主爱的怀抱之中,其文章只是从主爱的恩典里散发出的一缕缕的信仰之光。这一点,才是真正能够打动我们感染我们的焦点。
从形式上看,罗博学的读书随笔颠覆了传统的写作模式,不是单一的对一本书的理解和评述,而是直接跨越了这个区域,把自己对一本书的评述当做一个引子,其用意却落脚于信仰这块土壤上。他的灵魂自由地徜徉在这里,他不仅要以自己的切身体验与情感来感动读者,而是首先要感动自己,进而促进自己灵性的增长。所以,他的文章他的话语方式,甚至他的遣词造句都赋予了极其浓厚的感情色彩。这就使他的文章出人意外地增强了一股震撼人心的力量。
莎士比亚说过:“神生下我们,是要我们当作火炬,不是照亮自己,而是普照世界。一支小小蜡烛,它的光照耀得多么远,一件善事也正像这支蜡烛一样,在这罪恶的世界上发出巨大的光辉。”
罗博学的信仰随笔,洋洋洒洒写了一百多篇,先后在海内外的报刊杂志上发表。如北美的《海外校园》、《国际日报》、《中信》,加拿大的《真理报》、以及大陆《西北电力报》、《青年文摘》、《家园》、《华夏散文精选》、《美文少年通讯》、《芥菜籽》等刊物,并常见于“人民网”、“信仰之门”、“神州网”、“一五一十”、“旷野呼声”、“爱思想”等思想文化网站。这些文章无疑都是一个个的小蜡烛,通过这些媒体的传播而闪耀于读者的心灵,给这弯曲悖谬的世界带来一缕缕亮光,虽然显得渺小显得微弱,但这却是一位基督徒本真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