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
海外
社会
祷告 学习 进深 资源 文艺 诗歌 小品 笑话 |
福音
初信
讲章
资料
见证 科学信仰 疑难问答 音乐 小羊 赞美 天韵 |
舞蹈
广播剧
祷告吧
生活 感悟 妙语 心灵 圣经 在线圣经 圣经朗读 |
生活
恩典
亲子
婚姻
讲道 吴勇 宏洁 崇荣 教堂 每日灵粮 恩典365 |
在线祷告
欢迎投稿 在线查经 老版网站 奉献支持 基督书库 |
因为他们倾向于崇拜他们的老师,低年级的学童在受人批评时会觉得十分难堪。尽可能常给他积极正面的加强,把你消极的反应留到学生犯了非学习方面的错误时才用。非常重要的是,要避免嘲讽,并且非常谨慎的提出带有讽刺性的话语。
3.在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童急于取悦老师。他们喜欢帮忙、享受责任并且想要在功课上有好表现。
长久以来,要满足学生这种强烈想要帮忙的办法就是轮流指派学生任务(例如,清洁板擦、倒垃圾桶、分发纸张)。在以下的空格,你可以填上其它能够帮忙平均分配工作机会的办法。(例如,还记得在小时候你特别喜欢的工作吗?)
或者你对这种方法有所非议,觉得完成任何工作只为了一博成人的肯定,如此一来,爱心将变为成人用以讨价还价的工具?如果你不使用一些带有感情的表现(例如,一个微笑、轻拍背部、几句好话),那你使用那一种增强学习的方法?
心智发展的特点
1.一般而言,初小级的学童非常渴望学习。
教导初小级学童的一项最过瘾事情,就是他们内在已有的学习动机。老师的问题只是如何让这项特质发挥最大功效。
2.学童们喜欢谈话,他们说话的能力比写字的能力熟练。他们很热衷于回答问题,不管他们是否了解正确答案或意义。
只有高年级的老师,而不是低年级的老师,会遇到如何激励班级自愿参与学习的问题。低年级的老师遇到的真正问题是,如何管理学童,在被叫到名字时才说话。老师需要经常提醒学童轮流说话,并成为一位好听者。甚至在你觉得已能把握这点时,你可能还是会因为叫一位努力挥了半天手的学童回答问题,但他却答非所问,而觉得有点担心。你或许需要想些亲切、幽默的词句,来响应那些错误或风马牛不相及的答案。如果你能想到这样的词句,不妨写在以下的空格。
另外一项说明二年级学童对明显缺乏关连性的学习特点,是出于他们本身强烈喜欢回答的特质。造成学童说些和主题没关系的原因,可能是他举手想回答的答案,是和五分钟以前讨论有关,但和现在无关的主题。本来他想说的是和讨论主题有关的,只是经过几番讨论之后,主题已渐偏离。这时候,学童有三个选择:(1)他可以说,"算了吧"; (2)他可以忘掉本来想说的,勉强说些和现在主题有关的事情; (3)他可以不顾一切,就说他在五分钟前准备说的。
Baker的研究结果显示高年级的学童倾向于第一、二类的选择。但也有争论认为第三种选择也有它的优点。如果你坚持在班上所说的任何一件事,都必须和前面所说的连贯一致,那你是在帮助或是阻碍学童心智方面的探索?当你考量如何掌握所谓"不相关"的事情时,值得考量这三种选择对学生的意义。
3.在发现语言的力量之外,不少学童也在实验使用粗话。他们知道讲粗话所得的反应,虽然他们并不全然知道其所以然。
或许,你听到粗话的第一个反应必须是听而不闻,藉此期望粗话能因缺乏强化的作用,而自动消失。如果这样行不通,找带头的孩子谈谈应该可以达到目的。另一个有效的办法,就是直接了当说明这些字听起来令人不舒服,所以不要用这些字。这样一来,你就可以技巧的绕过进一步解释这粗话的困扰。例如,你想想以下可能的反应,当你尝试解释这些粗话不好,讲这些话的人都不是好人,于是你就听到一个学童回答,他的爸妈都说这种话。如果你能找到其它控制粗话的方法,何妨写在以下空格内:
4.对与错的观念正在发展。对错的观念在形成初期,对错的观念通常都是和特定事物连在一起,后来才逐渐类化。公平的观念隐约的出现,"骗人"是最常见的埋怨。常说长道短的倾向,可能也是整体重视规则的表现。
有关伦理观念发展的研究认为,帮助这个年龄学童获得较宽广伦理道德了解的最佳办法,就是当一些具体的伦理行为产生时,便针对这些行为进行讨论。鼓励学童思想为什么这样的行为是好或不好。光是回答"规则"或类似的作法,并无太大效益,因为学童无法思考抽象的观念,而且常不明白规则条文的意义。
你如何管理学童的说长道短?
初小级学童间的说长道短非常普遍。一个解释认为这是为了让人注意。另一个解释则认为,他刚有个新发现的规矩观念,他服从这些规矩,他要确定别人也是一样服从。
你如何管理学童的说长道短呢?一个老师把犯规的学童留下来,写十次合理的悔过书;有一位说他要学童写一百次"我不再说长道短";另一位则要学童戴上写有"我是位说长道短的人"的牌子;还有一位老师甘脆在班上组个秘密间谍,鼓励每位学童注意同学是否犯规,只要被抓到,就记分。你有没想到其它的办法?你可以使用什么办法管理学童的说长道短、闲言闲语?
在面对学童犯规时,保持一贯的处理态度是非常重要的。它的理由是,Piaget发现这个年龄阶段的学童仍是道德实在主义者,他们不容易了解不同情况中事渐的错综复杂特性。如果有些学童因为前后不一致的处理,而觉得沮丧,你或许可以尝试指出规则有时必须应地制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