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
海外
社会
祷告 学习 进深 资源 文艺 诗歌 小品 笑话 |
福音
初信
讲章
资料
见证 科学信仰 疑难问答 音乐 小羊 赞美 天韵 |
舞蹈
广播剧
祷告吧
生活 感悟 妙语 心灵 圣经 在线圣经 圣经朗读 |
生活
恩典
亲子
婚姻
讲道 吴勇 宏洁 崇荣 教堂 每日灵粮 恩典365 |
在线祷告
欢迎投稿 在线查经 老版网站 奉献支持 基督书库 |
一
网络时代容易给人造成一个假象:文字以及与文字相关的一切,比如阅读,都已经不合时宜,或者说,被网络时代迅猛的科技淹没了。这一假象,也曾使我陷入困惑中。那时,我注意到身边太多人,对传统阅读和写作兴趣骤减,人们想尽一切办法完善生活与生存的梦想,加上不断听闻传媒关于阅读率下降的统计报告,更是令自己看不到阅读和写作的未来,尤其在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盛行的年代,更是难以沉静伏案。
在这一假象中,有可能对文字的影响力,尤其对文字正面的影响力,渐渐忽略了。对每天至少面对八小时电脑的上班族来说,他会大声疾呼:“吾距机器人不远矣!”我身边就有许多这样可爱又无奈的兄弟们。
的确,网络时代的陷阱之一,企图将每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统统塑造成一个机械的人。机械人很容易成为网络的工具,成为被网络宰杀的对象,失去内在的感动和激情,久而久之,很多身体疾病逐渐衍生,比如颈椎病、不孕症、肥胖症等;很多心理疾病也浮出水面,如自闭症、网络依赖等,和长时间面对电脑大有关系。
但若仔细观察,可以看到星星之火并未绝迹。纵然网络时代,人们更倾向于“快餐阅读”和“文化消费”,但每天充斥于网络空间的无数资讯文章,仔细想来,同样是由每一个汉字,与每一个英文字母组成。无论时尚类网站、新闻门户网站、购物消费网站、人文社科网站……都是由最普及的中文和英文构成。人们自觉已告别对文字的依赖年代,然而我们一直活在一个语言规范的世界里。如此神奇。有人惊叹说:“不能想象一个目不识丁的人,把二十六个英文字母撒来撒去,就能撒出《莎士比亚全集》来。”“起点中文网”推出无数网络写手,同样是那些熟悉的汉字,却经由不同的作者组合为跳动的语句、一本书、一部作品,便各有千秋,风采各异。即便最具实用性的“说明书”,甚至最简单的名片简介,也可以看出文字具有的导向性的作用。
二
不可否认,文字的力量是巨大的。应当说,人类存在的一天,地球存在的一天,文字永不会消亡。自从生命诞生以来,文字便一直承载着人类瑰丽的梦想、现世的期盼、当下的追寻、与对永恒的猜测,形成科学、宗教、伦理、文学艺术的语言。
可见,文字与人类息息相关,休戚与共。
在旧约圣经的叙事中,记载了巴别塔事件。“巴别”的意思,就是“变乱”。诚然,如果以圣经救赎历史的角度,此事件也许并未发生,正如同它的本意“变乱”所要启示后人的:人类在修建巴别塔的过程中,经历了语言与文字的巨大变革,以至于形成割据八方的世界各等民族。
你会想到,如果这座塔当真会冒犯上帝,上帝完全可以令其倒塌,再让人类悲惨哀号,为什么要变乱人类的语言系统?其实,人类历史,正是一座以文字修建巴别塔的历史。当觉醒中的人突然意识到必死的现实,便穷尽一生著书立说,以文字的形式企图到达永恒、叩问终极。当人失去对神的敬畏时,文字崇高的意义也随之丧失,文字不再是追寻永恒的一种方式,而成为一个自设的偶像。这个偶像,不再带有温和的气度,而成为世间祸乱的始作俑者。
于是,你会想到,为什么文革期间的中国社会,《毛主席语录》翻天覆地掩盖了一个民族;为什么武则天以沉默的无字碑,向后世昭示功过是非;为什么中国历史上的文字狱层出不穷,直到如今……
三
在一个拒绝敬畏神的文化系统中,文字崇高的意义在网络时代的消解可被理解。人们发现,中国作家的作品,纵然文学技巧炉火纯青、文字功底游刃有余,但始终只是赤裸裸地描写此岸的动静与风貌,没有彼岸的叩问和探求,缺乏圣灵降临的文学语言。没有灵的文字如同冰冷的地窖,无法向一个有灵的活人说话;没有灵的文学的最高境界,曹雪芹也只能借由那一位“顽石宝玉”,诉说此世的荣耀与幻灭。
同时,人们渐渐发现一个现实:冰冷的文字与有情的人之间,存在某种巨大的张力。最典型的是,比如中国的“文人相轻”,互相轻视,互相抵挡,于是,便出现“文人自古皆寂寞”的无聊慨叹。这一互相轻视的背后,依然是心目中那不曾倒塌的文字偶像。每个人幻想着以自己的文字,代替神的圣言,或说以自己的文字承载的思想,代替终极真理,令每一位他者向自我臣服。这一人格背后,依然始于人对神的反叛造成的自我认知的偏颇。这一偶像非常重要,它严密地耸立在人的灵魂与天道的交界处,阻碍了人与神的沟通,阻碍了人与天的对话,影响了人与人的连结,使敬畏与谦卑不再可能,使爱与温情流于俗套。
或者,并不是文字失去了温度,而是有情的人拒绝以仰望与祈祷的胸怀,面对真实的自己,面对同样具有上帝形象的对方。于是,文字游戏在这块古老的土地,伴随着历史战场上的硝烟,演绎着人类自己的故事。
四
也有一个现象。文字并不成为真理的载体,一个理性处于局限和卑污中的个体,决定了他的生命处于相对狭窄的范围。他的所有言说,并不带有真理本身的内涵,尽管你以全然敬畏的心,描述着人与上帝、人与大地的故事,但只是捕捉到真理千分之一的闪光。真理的怜悯,使你流露出敬畏者自身的高度。
然而,如果人依然幻想着用文字建造自我世界的巴别塔,有一天,人会发现一项事实:文字与作者自身的生命状态与处事风格,很难调和。也就是说,作品与人品之间,有一个鸿沟。文字呈现出一个人崇高的一面,尽管最为真诚的文学,如发自肺腑的忏悔录,但是有可能作者自身,一旦经历现实中的人情往来,也并不如其文字所展示的那样。
有一个例子,当代很多基督徒对灵修大师卢云的作品非常喜欢,我也因其恩泽而获益不少。人们在他的作品中,发现了真实的信仰者的生命。但近期读了杨菲力《灵魂幸存者》中撰写卢云的篇章,文中揭示了令卢云一生感到苦恼的问题:他的痛苦和无法摆脱的同性恋情结有关。
我想,杨菲力并无意抹杀文字言说中卢云神圣高不可及的一面,他只是应和了卢云自身的期待,还原了一个有血有肉的,局限的,付出爱也同时需要被爱的真实的卢云形象。很多基督徒前往卢云生活与服事过的“黎明之家”,以默观与静祷,复合灵性的原貌。此时,大部分兄弟姐妹并不因卢云的崇高而前往,更多的,是被卢云自身的破碎和拥抱而深受吸引。
我宁愿相信,冰冷的文字与有情的人之间,如果要达成某种一致,依然决定于作者自身精神世界的高度,和生命的深度。当你深入敬拜者的深处,进入祈祷的密室,文字的偶像随之坍塌,你进入了一个真实的,坠落的人与救赎的主之间的相遇。
五
在这份相遇中,网络时代平面的阅读,极端冰冷的文字,暗示了背后存在一个个鲜活的生命。你不必因为跳跃于网络上的片面的文字、思想的争执、教义的对抗、观点的碰撞……而深感不安,或深感受伤。也不会试图以冰冷的文字,对抗这一切。你会穿越文字与屏幕,发现背后每一位文字录入者自身的困惑、局限、偏执、与理性的迷途。越是发现,你也越会看到自己的困惑、局限、偏执、与理性的迷途。于是,与救赎主相遇的人,那个在永恒中跋涉的有情之人,便学会以祷告的心灵,让彼此之间平面的交往,成为立体的情感的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