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灵修生活20160418 假谦卑
![]() 出埃及记 3:11-15 “摩西对神说:‘我是什么人,竟能去见法老,将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呢?’” - 出 3:11 神教导摩西的功课当中,其中一项是谦卑。神在这方面,花了很多时间训练摩西。当摩西尝试靠自己能力拯救以色列人,结果被迫逃离埃及时(参看出埃及记2:11-15),就更加显出神的这个教导是何等重要了。同样的,在米甸牧羊的四十年,摩西也被这门功课所陶造,这是当初他身在法老家中所始料未及的事吧!
摩西学习谦卑,是不是学得有点过头了?嗯,或许吧。不过,摩面在燃烧的荆棘中问神的那个问题,的确显示了他对自己是否有能力带领以色列人出埃及有所怀疑。然而,只有谦卑的人才会这样看自己,不是吗? 事实上,按照神的标准,摩西的谦卑仍然学得不够彻底。他误以为他是要靠自己的能力带领以色人,因为按英文圣经版本,在他的问话中,“I”(我)字出现了两次。 我们不能说这是骄傲,或许称其为顽梗不信更为合适。这是假谦卑,因为摩西小看自己,以致他不能依赖神,反而抗拒神。 今天花些时间去想想你怎样看自己吧,你是否顺服主,以致于纵然感到能力不足,却仍然愿意回应神的呼召呢?当这个世界都觉得服从神是一件愚蠢的事时,你仍然愿意服从祂吗?你是否愿意依赖神,让衪加添你的能力,亲自鼓励你呢? 祷告 主啊,我的灵求助于祢,恳求帮助我倾尽所能去完成祢所差派的事,又为了祢恩慈丰富的装备而喜乐。奉耶稣的名祈求,阿们。 今天经文: 出埃及记 3:11-15 11摩西对神说:“我是什么人,竟能去见法老,将以色列人从埃及领出来呢?” 12神说:“我必与你同在。你将百姓从埃及领出来之后,你们必在这山上事奉我;这就是我打发你去的证据。” 13 摩西对神说:“我到以色列人那里,对他们说:‘你们祖宗的神打发我到你们这里来。’他们若问我说:‘他叫什么名字?’我要对他们说什么呢?” 14神对摩西说:“我是自有永有的”;又说:“你要对以色列人这样说:‘那自有的打发我到你们这里来。’” 15神又对摩西说:“你要对以色列人这样说:‘耶和华-你们祖宗的神,就是亚伯拉罕的神,以撒的神,雅各的神,打发我到你们这里来。’耶和华是我的名,直到永远;这也是我的纪念,直到万代。 --------------------------------
转载自<<每日箴言>> -------------------------------- ![]() BYJAMIE MORGAN
过去25年中,我每天都祷告,其内容、要求各不相同,然而其中有7段祷告可谓出类拔萃。虽然这些祷告本质上说都很简单,但神以大能回应其中每一个,让我的人生在属灵上取得极大长进。 如下就是改变我人生的七段小祷告:
1,“我人生的目标是什么?”
刚刚成为基督徒时我就开始这么祷告,每日如此,年复一年。当第一次这么祷告之后十年,神回应了我,当时他在我每日祷告中奇妙地遇见了我,召唤我投身事工之中。因为我持续不断地在关乎人生目标的祷告中寻求神,现在我将我的人生献给他的梦想。
2,“以我受召要做的事来膏我。” 神在我们能为他做的事情上给予的大能会带来超自然的结果。在我的受召真正显露出来之前很久,我就主动的这么祷告。我知道,无论我的目的如何,都需要神的大能来做成。我依然极其渴慕神的恩膏,所以继续每日如此祷告。
3,“我需要智慧和分辨能力。”
通过神的视角来看待他人和环境,这对精准解读、干预来说至关重要。我求神将与我所受召相适应的智慧和分辨能力赐给我。我以此作为每一天祷告的开始,也将此祷告贯穿于全天以及所需的时候。这是我最频繁的祷告需求。
4,“将一切自私与骄傲从我人生中清除出去。”
天国的反面就是以我为中心的国度,天呢,我是不是在重生的时候还保留着很多老我(骄傲依然晃着那丑陋的脑袋)!神用我生命中的人和环境回应了这祷告,让我向自己而死,行在基督一般的谦卑之中。这不断磨砺的过程总是非常痛苦,但为了带来更大的果子,这都是不可或缺的……这也带来的下一个祷告……
5,“提升我痛苦的耐受门槛”。 我们成为基督徒的水准与我们对痛苦忍耐程度相一致。我从来不想要在沙地上画根线说:“不要再有更多痛苦了!”如果我这么做了,那我会妨害自己的成长。没有痛苦就没有收获。我总想要在痛苦中生长,离开自己的安乐窝,得到必要的纠正。我也想要有能力去应对挑战性的变化,做出不同的选择并且努力拼搏。然后,还有拒绝的痛苦,有原谅那些错待你之人的痛苦、有迫害的鞭笞、有把自己的血肉钉在十字架上的痛苦等等,这列表可以很长很长。我如此祷告,祈求挪走我成长的一切极限。
6,我祈求你每天都给我一次属神的安排。
丰盛地收获灵魂永远是我的首要目标,我知道这需要每一次一个人一个人地去完成。哇,神回应了这个祷告!每天,神至少将我带往一个丢失的灵魂那里,使用我把他们带近耶稣一步。我惊叹于神在最不可能的场合下安排好了着神圣的会面(嗯嗯,这是未来文章的话题)。
7,“曝光需要曝光的,揭示需要揭示的,将暗中进行的带到光明底下。”
黑暗是魔鬼的乐园,因此求神暴露出仇敌的阴谋诡计对赢得属灵战争至关重要。当神将魔鬼对我人生的阴谋揭发出来,他就让看不见的变成看见的,让潜在的变成显现的。这样的祷告乃是决定胜败的关键。
我想要知道你有哪些改变人生的祷告。是什么鼓励你做出如此的祷告呢?神如何回应这些祷告?这些祷告对你的属灵成长又有什么影响呢?
(翻译:尤里)
--------------------------------
转载自《基督邮报》 -------------------------------- ![]() 标 题:4 月 18 日 经 节:因我─耶和华是不改变的...(玛拉基书三章6节) 美国康乃迪克州一间古老的农舍,门旁种著一丛白色的紫丁香,香气四逸弥漫在春天的空气中,不管风怎么吹,花朵总不改变它的香味。当初种花的人早已离开人世,那一对我所怀念的银发老夫妇被主接走后,我相信他们在天上,身旁四周的花是永不凋谢的。然而他们留在地上的花,却年复一年盛开,好像是对世人传讲,生命的主是我们永不改变的神。 当纪念复活节的音乐消失,复活节所献上的花圈凋谢,我们从庆祝复活节的高峰,回到往日平静的生活,好像跌落谷底。然而「福音永不改变」、与「主时刻与我们同在」的事实,希望能带给我们永无止境的喜乐。这位神从年初到岁末,不断赐下阳光雨水,把大街小巷借着各式各样的树木、五颜六色的花朵装饰得光鲜亮丽,祂又岂会忘记我们呢?当然,连我们最小的需要祂都绝不会忽略。祂的美善永远常新;祂的慈爱永远满溢;祂的怜悯超过我们所求的。祂一次又一次地赐下同样美丽的春天,因为祂是爱我们的天父、永不改变的主。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奔向日出》 --------------------------------- ![]() 标 题:给第二次机会的神 经 节:你们可以去告诉祂的门徒和彼得,说:「祂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在那里你们要见祂,正如祂从前所告诉你们的。」 神是否给失败者第二次机会呢?祂就是这样对待彼得的。彼得当初骄傲地告白自己是耶稣最忠实的信徒(马太福音廿六:33)。然而,彼得不仅在那危急存亡的一刻,与门徒四散逃跑,也厚颜无耻地否认自己认识耶稣(马太福音廿六:69~75)。彼得失败了,他悲惨地跑到外面痛哭(路加福音廿二:62)。复活的主是多么地怜悯彼得!在坟墓旁的天使给那几个妇人特别的指示,好叫彼得知道耶稣已经复活了。耶稣还特意把彼得带到一旁,让彼得再次肯定自己的爱与献身(约翰福音廿一:15~17)。复活主也选择彼得作五旬节的主要发言人,那天门徒的数目约添了三千人。神想要领你由现在的地方,到祂要你去的地方。当祂找到祂受挫的门徒时,耶稣第一句话是:「愿你们平安!」(约翰福音二十:19)当你失败,令耶稣失望时,祂对你说的第一句话也是:「愿你们平安!」耶稣会在你沮丧时带给你平安。然后,祂会让你再次两眼朝向祂,你会相信祂并跟随祂。如果你使你的主失望,不要灰心,牢记在彼得身上所发生的事。神尚未把你训练成门徒呢! ---------------------------------- 转载自《每日经历神》 ---------------------------------- ![]() 标 题:4月18日 经 节:『祂就必成全。 』(诗三十七篇五节) 我以前以为我祷告了之后,该负一个责任:按我所能作的尽力去作,来帮助神成全。后来,神亲自教导我、指示我,这是绝对错误的,这反能拦阻祂的工作。祂要我祷告了之后,完全相信,用赞美和感谢去等待祂的答应。坐着不动,单信靠神,未免太不稳妥罢;我们常会有极大的试探想去自己活。 我们都知道一个善于游泳者不能拯救一个溺者,如果后者不肯停止他自己的挣扎。神也照样不能替我们作什么,如果我们不肯停止我们自己的活动。并不是;神不肯,乃是神不能,我们的干涉反拦阻祂的工作。 --C.H.P. 属地的力在活动的时候,属天的力不能工作。 神答应祷告是需要时间的,我们常不肯给神相当的时间。神需要时间去昼一朵玫瑰,神需要时间去长一棵橡树,神也需要时间来供给我们面包:神先预备一块麦田、耕松、撒种、加肥料、降雨露、降日光、长嫩叶、生穗、结实、磨粉、烘烤、然后制成面包,使饥饿的人得着饱足。 每一部手续都需要时间,所以我们今天耕了地、撒了种,就应当等待、信靠,直到神的日期来到。我们应该给神相当的时间。让我们在祷告的生活中也学习同样的功课--神答应祷告是需要时间的。 -- j. H. M.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荒漠甘泉》 ---------------------------------- ![]() 属灵的认识
Wisdom to Understand 我也与你同在,你无论往哪里去,我必保佑你。 ——创 28:15 Behold, I am with thee, and will keep thee in all places whither thou goest. —Genesis 28:15 在约翰福音十四章前几节中,耶稣安慰门徒:“我往哪里去,你们知道;那条路,你们也知道”(约14:4)。多马对他说:“主啊,我们不知道你往哪里去,怎么知道那条路呢?”(约14:5)。耶稣的回答蕴含永恒的奥秘,看似简单深刻,令人深思,其字面意思大家都理解,但是深层的含义没有人能参透。耶稣说:“我就是道路、真理、生命;若不藉着我,没有人能到父哪那里去”(约14:6)。
耶稣的话不但解答了多马的疑问,也给众门徒带来了内心的安慰与平安。神儿子口中所出的话语带着权柄,使听到的人感到震惊,足以安慰那些处于困境中的人;足以满足那些渴望被理解的人;足以有能力促进伟大的基督教运动。 When Jesus uttered His words of comfort in the first few verses of the fourteenth chapter of John’s Gospel, concluding with, “And whither I go ye know, and the way ye know” (John 14:4), Thomas said unto Him, “Lord, we know not whither thou goest; and how can we know the way?” (John 14:5). Jesus answered him with a statement which has in it the ring of eternity. It was sublimely simple and yet profoundly deep. Its surface meaning was clear to all, and yet the great theologians have never completely sounded its mighty depths. This is that statement, “I am the way, the truth, and the life; no man cometh unto the Father, but by me” (John 14:6).
In one majestic sweep, these words silenced Thomas’ questioning tongue and brought reassurance and peace to the hearts of the other disciples. Within the marvel of that authoritative sentence from the lips of the Son of God, there was enough comfort to assuage the sufferings of the tormented, enough wisdom to satisfy those who yearned for understanding, and enough power to set the great Christian movement in motion. 今日祷告 主啊,你与我同在便是我最大的安慰! Prayer for the day Knowing You are with me is all the comfort I need, Lord. -------------------------------------- 转载自《葛培理》 ---------------------------------
![]()
膏油的香料
作者:查思博牧师
要取上品的香料,就是流质的没药┅┅调和做成圣膏油。
出埃及记30∶23,25 受膏的生活何等美善!制圣膏油的第一道香料就是代表更新的没药,能用以膏抹活人,也可为死人防腐,寓意重生之前必有一死。好像以利沙得蒙双倍恩膏之前,他必先弄破犁耙,要做到这点毫不容易,因为他是靠犁耙糊口,这也是他身分的象徵。然而,如果你想成为先知,就必须弄破你的犁。摩西是世界上最谦和的人(参见民数记12∶3),而种素质就是他在旷野生活的四十年磨练出来的。
叫更新如此困难的是别人的看法;很多教会只看到自己领受的异象,他们会为此欢呼,继而使之形式化,最终整所教会就停滞不前。所谓“不进则退”,要倒退,你只要在神动工时不动就行了。所罗门说∶“但义人的路好像黎明的光,越照越明,直到日午”(箴言4∶18),如果你继续维持现状,神就永不会呼召你。 在神里面还有你从未听过的道、从未去过之地、从未尝过的喜乐,你只要敞开心门,让他指引你路。
![]() 黃瑞西牧師 我倚靠神,必不惧怕,血气之辈能把我怎么样呢。 (诗56:4) 晋武帝时,有一个叫满奋的人,素来怕冷风,一到冬天,更视西北风如猛虎。有一次,他去见武帝,宫中朝北的窗子是用琉璃作屏,这屏做得很密实,但看起来却似很疏松那样。满奋看了,不禁先打了个冷颤,口中虽不敢说,面色上却已作出很为难的样子。武帝见到他这副尴尬的神气,不觉好笑。满奋不好意思的说:「臣犹吴牛见月而喘。」 在当时,水牛只有生长在长江、淮河一带,故称吴牛。在南方,天气很热,水牛是很怕热的,它到了南方,在晚上见到月亮便以为是太阳,很害怕,立即气喘起来。所以有「见月气喘」的说法。这故事出自「世说新语」。后人用「吴牛喘月」之成语,来比喻人遇事过份惧怕之意。 【灵训】 今天我们活在一个不安的世代,到如今,世界各地的战火不但未平息,反而变本加厉,世人的生命愈来愈没有保障。在这世事摇摆不定、变幻无常的境况中,属神的人因有稳固可靠的根基,可以享受主里的安息,安息在主的爱中,心中平安有如一条河,平稳地流着,无论什么事临到,属天的安息,总是源源不断地供应我们。 所以,当你做你该做的事时,不要怕任何人,只管勇往直前,那些抵挡你的人,会像压伤的芦苇、将残的灯光。很多时候,环境令我们害怕,因为我们自己先害怕,但在主里无惧的信心,可以让恐惧一扫而空。若非神的允许,没有人能害我们。神对保罗的应许??:「有我与你同在,必没有人下手害你。」(徒18:10)盼望也成为你我的安慰。 --------------------------------- 摘自《成语灵训》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 同来擘餠
黄瑞西牧师著
Let Us Break Brend Together
American Folk Hymn 到了坐席的时候,耶稣拿起餠来,祝谢了,臂开,递给他们。 (路 24:30) 「你们聚会的时候,算不得吃主的晚餐」(林前11:20),这是使徒保罗对哥林多的圣徒责备的话,值得我们警惕。我门不要忘记,圣徒虽然坐在主的筵席上,但可能在主的晚餐上没有份儿。就如哥林多的圣徒,他们奉着基督的名聚集,每主日都来到主的筵席,但他们自私和忘记了主晚餐的意义,于是落在混乱中,故此,保罗认为他们算不得吃主的晚餐。
林前11:26 「你们每逢吃这餠,喝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祂来。」说明了我们吃主的晚餐是记念祂曾死过──为我们的罪,死在十字架上。同时,这节经文也强调我们要不断的守住这记念主的事直等到祂来,喝新的那一日。在记念中,要看站在时间两端的主:一是过去钉十字架的主,一是再回来的主; 过去如何舍身流血,将来如何作王。死过的主是为我们的罪,使我们的罪可以得赦,使我们获得了新生命。但是那要来的主是王,是有权柄管理的。我们求祂赦罪,也求祂来管理。 下次领主的晚餐的时候,盼望我们在主的面前省察自己,求圣灵光照,好叫我们借着圣餐与神相交、与肢体团契,灵命得到更新。 这首「同来擘餠」乃美国著名的传统民谣圣诗,作者不详。
-------------------------------------
摘自《岁首到年终》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 大光宣教福音中心出版部 有一位传记作者,名字不详,他在死前曾为一位独特的历史人物立传,以下便是他的描述: 这个青年,出生在一个小村子裡,母亲是个农妇。他在另外一个村庄长大,在一间木匠店工作到三十岁。然后,有三年的时间,他成为巡迴的传道者。他没有写过书,没有任何办公室,没有自己的房子,没有家庭……。 他没有读过大学,没有到过大城市,从来没有去过离出生地二百英哩以外的地方。他从来没有做过任何自我宣传。他没有任何证书,只有自己……。 正值壮年的他遭遇到政府当局严厉的指责和反对。结果,朋友们离开他。他被交在敌人手裡,受到草率而轻蔑的审判。 他和两个强盗一起被钉在十字架上;他列在中间。他快要死的时候,行刑的兵丁竟抽籤决定谁能得到他在世上惟一的财产--他的裡衣。 他死后埋葬的坟墓,是一个朋友可怜他而借给他的。十九个世纪过去了,今天他成为人类的中心人物,更是全人类进步的导师……。 自有人类以来,全世界所有的陆军,所有的国会,所有的君王,全部加起来,对于人类生命的影响,都比不过这一位。 这个人当然是耶稣基督。祂不仅是一位伟大的领袖而已,上帝更藉耶稣基督表达对人类的爱。正如圣经上说的:「上帝爱世人,甚至将祂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衪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翰福音3章16节)
你已经认识耶稣了吗?祂是上帝的独生儿子:祂因人类的罪,代人类受罚,被钉在十字架上,所以祂是我们人类的救赎主;圣经上说:「祂的名称为奇妙策士、全能的神、永在的父、和平的君。」祂原有上帝的本质,有跟上帝同等的特权,但是祂甘愿成为人,到世上来做人的朋友。 你愿意让耶稣做你的救赎主和朋友吗?你只要在这样祷告:「天父上帝,我愿意接受耶稣做我的救主,谢谢你透过耶稣赦免我的罪,我现在就请耶稣住在我的心裡,做我生命的主。奉耶稣基督的名求,阿门。」(阿们是诚心所愿的意思) ------------------------------------- 转载自《特殊节日》 -------------------------------------
![]() 喇合靠赖探子的应许保全了自己。她看那两个探子是以色列人之神的代表。她的信心既诚笃而坚固,并且也很顺服。在窗户上系一条朱红线绳是一件小事,可是她却照办,不马虎,不疏忽,免得冒险。这里给我们一个教训,你曾留心遵行主的一切旨意吗?有时他的一些命令似乎并不重要,你也奉行不误吗?你对于信者浸礼和主的晚餐这二礼是否按着主自己的方式而行呢?你疏忽了这二者,就说明你的心并不爱主,也不顺服。因此要在一切事上都无可指摘,如果系红线是主的命令,那末就当遵从。喇合这一种行动给我们一个更大的教训。我们是否一心信赖耶稣的宝血呢?我们是否把这朱红线绳,像哥狄阿斯的结(Gordianknot,弗吕家王哥狄阿斯所编之结,极复杂难解,神话谓能解此结者当为亚洲主人,亚历山大不能解曾拔剑斩之)一样系在我们的窗上,好叫我们信靠的心永远不被移去呢?我能看到我的罪在死海,我的盼望在耶路撒冷,若我没有看到血并看到一切都与这可称颂的能力有关吗?若窗户上有这线,经过的人必看到它的明显的颜色;若我的生命已经被赎,一切看到的人都必认为是很明显的。那有什么可羞耻的呢?让人或鬼任意看吧。总之,主的血是我所夸耀、我所歌颂的。我的心哪!谁能看到那红线,在你信心软弱时连你自己也看不见;耶和华报仇的使者必能看见并越过你。耶利哥的墙倒塌了,喇合的房子就在城墙上,但却屹立无恙;我的生命建筑在血肉之躯上,当死亡来临时,我必平安稳妥。我的心哪!把鲜明的朱红线系在窗户上,然后你放心、安息吧!
------------------------------------ 转载自《清晨甘露》司布真 -----------------------------------------
![]()
![]() 《竭诚为主》4月18日 常作准备 神……呼叫说……他说,我在这里。(出三4) 神说话的时候,我们却像在五里雾中,毫无反应。摩西的回答,表示他站在某一岗位上。常作准备的意思,就是与神有正常的关系,又知道自己目前所站的岗位。我们往往很急切的告诉神,我们想到那里去。但那对神工作常作准备的人,呼召一临到,他们就夺得奖赏。我们总是等待特别的时机、特别的激情,当这临到,我们就会迅速回答:[我在这里。]耶稣基督被高举上升,我们就愿意与他一同上升;但对不为人所知的任务,我们往往不准备承担。 为神常作准备的意思,就是事无大小,我们都乐意去做。我们行事没有选择的余地;不论神的计划怎样,我们都乐于遵循。无论什么任务临到,我们听见神的声音,如同我们的主听见他父的声音一样。我们当存着活泼的爱,作好充分准备,随时待命而发。父怎样对待耶稣基督,他也盼望父照样对待我们。他可以任意差遣我们,叫我们承担愉快的任务,或卑微的任务;因为我们与主合一,正如父与主合一一样。[叫他们合而为一,像我们一样。] 要随时准备神突然来访。一个常作准备的人是不必再作准备的了。试想想神呼召我们后,我们花多少时间去作准备!那火烧的荆棘,正像征一个常作准备的心灵四周的景象,有神的同在,火烧得更熊。 祈祷◆ 噢,主啊,最能够感受你的,可能就是我自己,愿你的旨意能毫无障碍地在我里面,并透过我得以成就。 ![]()
思想:“耶和华是他百姓的力量,又是他受膏者得救的保障。求你拯救你的百姓,赐福给你的产业,牧养他们,扶持他们,直到永远。”(诗篇是二十八8-9)
大纲:
大卫作王 一至十章
大卫犯罪与悔改 十一至十二章
押沙龙的事蹟 十三至十八章
大卫重登王位与临终之言 十九至廿四章
撒母耳记下十九至二十章
重点:约押劝大卫;大卫返耶城;示巴叛大卫;示巴死。
钥节:我们膏押沙龙治理我们,他已经阵亡。现在为甚麽不出一言请王回来呢?(十九10)
押沙龙谋夺王位的时候,收买了以色列人的心,以致百姓都追随他。有人报告大卫说:「以色列人的心都归向押沙龙了!」(十五13)
叛乱平息,押沙龙死了,以色列众支派的人纷纷议论说:「王曾救我们脱离仇敌的手,又救我们脱离非利士人的手,现在他躲避押沙龙逃走了。我们膏押沙龙治理我们,他已经阵亡。现在为甚麽不出一言请王回来呢?」
耶稣基督是我们的王,曾几何时,我们听从撒但的声音,受世界的吸引,拒绝了主耶稣作王,爱世界多过爱主,爱父母、儿女多过爱主,爱金钱多过爱主,爱我们的地位、前途、事业多过爱主。
近年来,政治、环境、经济等各方面都起了大变化,我们以为可靠的都失去了;楼房、职业、财富、儿女??都不可以依靠。来吧!回到主耶稣那裡,再请耶稣进入我们生命裡,作我们的王,管理我们,带领我们。惟有祂是主,惟祂永不改变,惟祂是可依靠的。
默想: 我们有把救主耶稣作为生命之主?毫无保留的顺服祂、信靠祂?
“因为你曾以力量束我的腰,使我能争战;你也使那起来攻击我的,都服在我以下。”(诗十八39)
![]() 《撒母耳记下》记载神权政体下理想君王大卫的事蹟,以色列国得以兴盛,神的应许得以实现。其中也记录了大卫的软弱和犯罪,在神的恩典下,大卫治国之道成为日后列王的标准。 转载自《读经日引》 ---------------------------
----------------------------
![]() 经文:
拉五6~六15
钥节:
不要拦阻上帝殿的工作,任凭犹大人的省长和犹大人的长老,在原处建造上帝的这殿。(拉六7)
参考经文
拉四5,24;但六8;该一4,12~14;亚四6;提前二1~3;彼前二13~15
提要
大利乌一世(Darius BC521~486)歷史上又称為舒士他斯伯(Hystaspis),是波斯帝国第三任君王,圣经以斯拉记、哈该书、撒迦利亚书中所载的「波斯王大利乌」,就是有关他的事蹟。他是上帝兴起来帮助犹大人完成重建圣殿的推手。原来古列元年(BC536年)时,上帝激动古列的心,使他下詔让以色列百姓从被掳之地归回犹大地,在大祭司耶书亚及行政领袖所罗巴伯领导下,在耶路撒冷重建圣殿,但不久却遭受敌人的阻挠,以致长达十餘年完全停工,直到先知哈该及撒迦利亚的提醒及激励,才不顾敌人的反对继续重建的工程,当时的河西总督达乃见状,便写信上奏大利乌王想阻止此事。圣经提到:「神的眼目看顾犹大的长老,以致总督等,没有叫他们停工,直到这事奏告大利乌,得著他的回諭。」(拉五5)
上帝就在此时扭转大利乌的心,使大利乌一世找到从前古列王所下的詔书,发现建殿是经过先王同意的。(拉六1~5)於是大利乌不但没有阻止建殿之事,反而捐出大笔贡银,并且降旨如有人违令阻止建殿,将受绞刑。圣经记载:「现在河西的总督达乃,和示他波斯乃,并你们的同党,就是住河西的亚法萨迦人,你们当远离他们。不要拦阻上帝殿的工作,任凭犹大人的省长,和犹大人的长老在原处建造上帝的这殿。我又降旨,吩咐你们向犹大人的长老為建造上帝的殿,当怎样行,就是从河西的款项中,急速拨取贡银作他们的经费,免得耽误工作。他们与天上的上帝献燔祭所需用的公牛犊、公绵羊、绵羊羔,并所用的麦子、盐、酒、油,都要照耶路撒冷祭司的话,每日供给他们,不得有误;好叫他们献馨香的祭给天上的上帝,又為王,和王眾子的寿命祈祷。」(拉六6~10)何等奇妙,「王的心在耶和华手中,好像陇沟的水,随意流转。」(箴廿一1)他们都得降服等候在上帝面前。 默想 1.信徒在等候的事奉中,要提防撒但的拦阻和破坏。以色列人重建圣殿因為敌人(撒但)的拦阻,使得以色列人手软,建造的事工因此停顿了十餘年之久。信徒哪,当提防撒但的诡计,务要抵挡,用圣灵的宝剑对付从撒但而来的拦阻和破坏。仰望寻求主的帮助,必能得胜。
2.「王的心在耶和华手中,好像陇沟的水,随意流转。」(箴廿一1)大利乌一世虽是外邦的君王,却能顺从圣灵而来的感动,协助完成上帝的旨意。这能提醒上帝的儿女,不要耳朵发沉,内心矇蔽,拒绝倾听圣灵微小的声音。当时刻亲近主、随时寻求仰望主、顺服等候跟随主。 等候的金言 1.祷告等候是父上帝亲自邀请我们进到祂密室的请柬。──Heman Lai
2.祷告等候是上帝的儿女面对一切难题时,唯一得著满足的途径。──Sing Fai Lai
等候的应许 1.我劝你第一要為万人恳求、祷告、代求、祝谢。(提前二1)
2.为君王和一切在位的也该如此;使我们可以敬虔端正,平安无事的度日。(提前二2) 3.这是好的,在上帝我们救主面前可蒙悦纳。(提前二3) 等候中的祷告 亲爱的主阿,在信心中祷告,在祷告中等候,是我们能天天行在祢旨意中的良方。那怕我们正处在艰险的苦境裡,我们仍坚信不移地等候祢。奉主耶穌基督圣名,阿们!
--------------------------------
载自<<读经日程>> -------------------------------- ![]() ![]() 书八18-29
18耶和华吩咐约书亚说:「你向艾城伸出手裡的短鎗,因為我要将城交在你手裡。」约书亚就向城伸出手裡的短鎗。19他一伸手,伏兵就从埋伏的地方急忙起来,夺了城,跑进城去,放火焚烧。20艾城的人回头一看,不料,城中烟气冲天,他们就无力向左向右逃跑。那往旷野逃跑的百姓便转身攻击追赶他们的人。21约书亚和以色列眾人见伏兵已经夺了城,城中烟气飞腾,就转身回去,击杀艾城的人。22伏兵也出城迎击艾城人,艾城人就困在以色列人中间,前后都是以色列人。於是以色列人击杀他们,没有留下一个,也没有一个逃脱的,23生擒了艾城的王,将他解到约书亚那裡。24以色列人在田间和旷野杀尽所追赶一切艾城的居民。艾城人倒在刀下,直到灭尽;以色列眾人就回到艾城,用刀杀了城中的人。25当日杀毙的人,连男带女共有一万二千,就是艾城所有的人。26约书亚没有收回手裡所伸出来的短鎗,直到把艾城的一切居民尽行杀灭。27惟独城中的牲畜和财物,以色列人都取為自己的掠物,是照耶和华所吩咐约书亚的话。28约书亚将艾城焚烧,使城永為高堆、荒场,直到今日;29又将艾城王掛在树上,直到晚上。日落的时候,约书亚吩咐人把尸首从树上取下来,丢在城门口,在尸首上堆成一大堆石头,直存到今日。 ![]() 在整个战略中,约书亚手裡的短鎗有著什么作用? ![]() 「在属灵的争战裡,若不是有与敌人密切接触的行动,就不能称之為获胜,
因為那裡魔鬼的势力受到挑战,那裡的得胜就会开始。」 无名氏 ![]() ![]() 在一切战术部署后,约书亚听命神的吩咐向艾城伸出手中的短鎗。据说约书亚所举的短鎗(原文作Kidon),是一柄弯刀,刀身明亮发光,具战胜的象徵,在阳光的反射下,其所发的光芒远处可见。约书亚「伸出手裡的短鎗」这行动,有两个很重要的表示︰ 一、 是表示愿意接受神自己的工作,从神手裡接取艾城; 二、 是作為示意以色列军要进攻到底,赢取光明胜利的讯号。 约书亚没有收回所伸出来的短鎗。也许他在伸出的那一刻,就记起昔日在旷野的首场战争,摩西何时举手,亚玛力人就何时落在以色列人手中的事蹟。他谨慎地不收回,直至肯定彻底得胜為止。在争战的歷程裡,若要肯定胜利的战局,就必须恆久举起神给我们那得胜的武器,成功未到,则不罢休。 转载自《生命福音事工》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