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华人网移动版

主页 > 福音 > 疑难问答 >

“你在哪里?”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每日圣经故事),每日推送精彩主内好文,微信公众号搜索:meirijidujiao 加关注



经文:创3:1-13


上帝按着自己的形像和样式创造了亚当和夏娃,并赋予他们极大的权利——“使他们管理海里的鱼、空中的鸟、地上的牲畜和全地,并地上所爬的一切昆虫”(创1:26)。然而,亚当和夏娃似乎并不满足于这些权利,他们竟然在撒但的怂恿下,违背了上帝所设的唯一禁令——“只是分别善恶树上的果子,你不可吃”(创2:16-17)。亚当和夏娃犯罪之后,“耶和华上帝在园中行走”,他的出现本是要像往常一样,见到他所深爱着的亚当和夏娃,因为犯罪之前亚当和夏娃一直与上帝保持着亲密的关系。可是,已经犯罪的亚当和夏娃却无法以往常的心态面对上帝,加之他们犯罪之后发生了一连串始料未及的事情(如“知道自己是赤身露体”、“天起了凉风”等),致使他们手足无措。为了企图逃避自己的责任,他们在听到上帝的声音时,选择了“藏在园里的树木中,躲避耶和华上帝的面”。而就在此时,“耶和华上帝呼唤那人”——“你在哪里?”上帝的呼唤虽然只有短短的一句话,但却意味深长,发人深思,对今天的我们,依然有着深刻的教训和重要的启发。以下,就让我们一起思考这句话带给我们的教训与启发。

一、充满慈爱的呼唤

“你在哪里”的呼唤,首先让我们感受到上帝的慈爱。当上帝“在园中行走”时,他所念念不忘的是亚当和夏娃的景况,当他发出“你在哪里”的呼唤时,正表明他对亚当和夏娃有着无尽的爱与牵挂。

上帝创造了亚当和夏娃,又把他们安置在伊甸园中,这些事实向我们显明,上帝对亚当和夏娃怀着极大的爱心,同时也寄托着无限的希望。可是,此刻的亚当和夏娃已经偏离了上帝的道路,走上了歧途,所以上帝愈发为他们操心,他要尽快将他们找回。看到“你在哪里”这几个字时,我们就会有一种“如临其境”的感受,我们仿佛看到了上帝寻找亚当和夏娃的场面:他步履匆匆,心急如焚,一边行走,一边张望,一边呼唤,就像父母在公园里寻找自己走失的孩子。尽管亚当和夏娃没有遵行上帝的旨意,但上帝并未因此放弃对他们的爱,而且还主动寻找他们,向他们发出慈爱的呼唤。令人感到不解的是,面对上帝的呼唤时,亚当和夏娃竟然“藏了”。他们没有领会上帝的爱,更没有回应上帝的爱。用这样的态度面对上帝的慈爱,这是多么可悲呀!

今天的我们,都是上帝所爱的儿女,他对我们同样寄托着无限希望。纵然我们不能严格按着上帝的要求生活,但他的慈爱也永远不会离开我们,即便我们走上错路,他也要设法把我们挽回,他的慈爱一生都不会离开我们,上帝说:“你们一出生,一出母胎,我就关心你们。我是你们的上帝,我要看顾你们,直到你们头发斑白的时候。我造了你们,也要养活你们;我要帮助你们,拯救你们。”(赛46:3-4,《现代中文译本》)然而,我们也时常像亚当和夏娃一样,总是对上帝的爱不以为然。只有我们在经历中感受到上帝的慈爱时,才会对上帝的慈爱有刻骨铭心的理解。摩西的人生悲喜无常、跌宕起伏,有过颠沛流离的流亡生涯,也有过统率三军的辉煌历程;有过面见上帝的荣耀时刻,也有过击打磐石的致命错误。不过,总的来说,摩西的人生是丰富多彩的,是积极向上的,原因是他一直相信上帝的慈爱,并时刻盼望上帝的慈爱。“求你使我们早早饱得你的慈爱,好叫我们一生一世欢呼喜乐。求你照着你使我们受苦的日子和我们遭难的年岁,叫我们喜乐。”(诗90:14-15)这便是摩西对上帝的慈爱的深刻理解。上帝说:“妇人焉能忘记她吃奶的婴孩,不怜恤她所生的儿子?即或有忘记的,我却不忘记你。”(赛49:15)又说:“大山可以挪开,小山可以迁移,但我的慈爱必不离开你,我平安的约也不迁移。”(赛54:10)上帝对人类的爱就是如此,始终不渝。不过,只有经历过上帝之爱的人,才会对这些经文有更加深刻的领悟。

上帝发出“你在哪里”的呼唤,是要向我们显明他的慈爱,并藉此唤醒我们对上帝当有的爱。听到这个呼唤时,我们应当深刻地省察自己,看看我们是否忽略了上帝的慈爱,成为忘恩负义之人。

二、充满宽恕的呼唤

“你在哪里”的呼唤,也让我们感受到上帝的宽恕。当上帝“在园中行走”时,亚当夏娃已经犯了罪,无所不知的上帝早已知道此事,但他依然发出慈爱的呼唤,目的是向他们表示宽容和饶恕,使他们不至惧怕,不至失望。

设立伊甸园之时,上帝就严肃地颁布了禁令,并指明了违背禁令的严重后果。然而,亚当和夏娃却将上帝的话视作耳边风,并未放在心上。面对撒但的诱惑之时,他们没有断然拒绝,为撒但留下了可乘之机,以致落入彻底的失败之中。亚当和夏娃如此明知故犯,实在令人气愤!按着我们的思维,得知他们犯罪之时,上帝一定会暴跳如雷,怒不可遏,直接拿亚当和夏娃问罪。可是,上帝并未如此,当他发出“你在哪里”的呼唤之时,表明他对亚当和夏娃有着极度的宽容和饶恕。可是,亚当和夏娃的反应如何呢?当我们阅读圣经时,发现亚当和夏娃并没有在意上帝的宽恕,亚当说:“我在园中听见你的声音,我就害怕。”上帝向他们发出呼唤,就说明上帝对他们已经有足够的宽恕,不会完全按着他们当受的惩罚报应他们,但他们还是“害怕”,这说明他们对上帝的宽恕缺乏正确的理解。

“世人都犯了罪,亏缺了上帝的荣耀”(罗3:23),按着上帝公义的要求,没有一个人可以在他面前站立。不过,上帝在坚持他的公义原则的同时,也彰显了他对世人的宽容与饶恕,诗人说:“主耶和华啊,你若究察罪孽,谁能站得住呢?但在你有赦免之恩,要叫人敬畏你。”(诗130:3-4)这就是上帝对一切世人的宽恕之爱。我们的上帝是公义的,“万不以有罪的为无罪”(出34:7),但我们绝不应单纯地把上帝想像成毫不留情的审判官,时刻都在准备惩处犯罪的世人。对于我们的罪,他当然也用严厉的手法惩罚,但更多的是用他温和的饶恕来感化我们。使徒彼得的经历是一个很好的例证。这位使徒曾经信誓旦旦,“众人虽然为你的缘故跌倒,我却永不跌倒”,“我就是必须和你同死,也总不能不认你”,但当他面对一位柔弱女子的质问时,竟然三次不敢认主,连说“我不认得那个人”。就在彼得身旁的耶稣,当然亲耳听到了得意弟子的背叛,但我们的主并未与其对质,只是“转过身来看彼得”。主耶稣的这一看,不是责备,而是宽恕,他在告诉彼得,不要因此灰心,也不要因此过度惭愧。与基督的目光碰撞时,“彼得便想起主对他所说的话:‘今日鸡叫以先,你要三次不认我。’他就出去痛哭”(参太26:69-75;路22:54-62)。彼得感受到了基督的宽恕,所以会为自己的行为悔改。经上说:“耶和华有怜悯,有恩典,不轻易发怒,且有丰盛的慈爱。他不长久责备,也不永远怀怒。他没有按我们的罪过待我们,也没有照我们的罪孽报应我们(诗103:8-10)。这一定是所有基督徒共同的心声。

上帝发出“你在哪里”的呼唤,是要向我们显明了他的宽恕,使我们对上帝有更加坚定的信心。不能理解上帝的宽容,我们的生活就会陷入惶恐之中,使原本精彩的生活成为心灵的重负。因此,我们需要深刻理解上帝的宽恕。

三、充满期待的呼唤

“你在哪里”的呼唤,还让我们感受到上帝的期待。上帝明知亚当和夏娃身在何处,却并不直接找到他们,而是向他们发出呼唤,他要用这样的举动提醒他们,主动到上帝面前悔改,他正在等待他们悔改。

亚当和夏娃犯罪之后,他们也意识了自己的过错,可是他们并没有悔改的意思。为此,上帝要敦促他们悔改,“你在哪里”一语中,流露出的是上帝对他们的期待。亚当和夏娃的犯罪,一定会遭到上帝的惩罚,但上帝依然给了他们机会,这个机会并不一定就可以免去他们本应承当的惩罚,但如果他们承认了自己的过错,至少就不会有后面的抵赖和狡辩,以致罪上加罪。上帝给了他们这样的机会,他们却毫不在意。面对“你在哪里”的呼唤,他们闪烁其词、答非所问,甚至百般狡辩、万般抵赖。亚当避重就轻地说“我赤身露体”,却忽略实质性的问题———为什么赤身露体?为此,上帝进一步追问:“谁告诉你赤身露体呢?莫非你吃了我吩咐你不可吃的那树上的果子吗?”亚当见掩饰罪恶已经无效,于是又改用推脱责任的办法,他把责任推给了夏娃,而夏娃又把责任推给了蛇。有罪却不认罪,他们如此执迷不悟!

作为基督徒的我们,应该尽量避免犯罪,但犯罪的事情又是在所难免的。当我们“偶尔被过犯所胜时”,上帝期待我们的悔改,也乐意赦免我们的罪。上帝说:“你们的罪虽像朱红,必变成雪白;虽红如丹颜,必白如羊毛。”(赛1:18)有了这样的应许,我们就不必有任何顾虑,只管坦然无惧地来到基督的面前,祈求他的赦免。遗憾的是,我们时常让主失望,不但不悔改,反而像亚当和夏娃一样躲避上帝,妄图瞒天过海。可是,无所不在的上帝是我们躲避不了的。大卫作诗说:“我往哪里去,躲避你的灵?我往哪里逃,躲避你的面?我若升到天上,你在那里;我若在阴间下榻,你也在那里。”(诗139:7-8)这是他实实在在的经历。大卫曾犯奸淫和谋杀之罪,但却一直不愿悔改,直到先知拿单藉着一个故事当面指出他的过错时,方才认罪悔改,有学者称,其时距犯罪时已有将近一年的时间。这段时间里,大卫经历了罪所带来的痛苦,而在认罪之后又经历了赦罪的平安,《诗篇》32篇中,大卫流露了这个经过:“我闭口不认罪的时候,因终日唉哼而骨头枯干。黑夜白日,你的手在我身上沉重;我的精液耗尽,如同夏天的干旱。我向你陈明我的罪,不隐瞒我的恶。我说:‘我要向耶和华承认我的过犯。你就赦免我的罪恶。’”(诗32:3-5)经上说:“我们若说自己无罪,便是自欺,真理不在我们心里了;我们若认自己的罪,上帝是信实的,是公义的,必要赦免我们的罪,洗净我们一切的不义。”(约壹1:8-9)此刻,上帝正在向你呼唤:“你在哪里?”“背道的儿女啊,回来吧!”(耶3:14)上帝发出“你在哪里”的呼唤,是要向我们显明他的期待,提醒我们及时悔改,以便得到上帝的赦免。不愿及时悔改的人,必然要承受罪所带来的一切后果;而真正懂得悔改的人,必要经历赦罪之后的平安。

“你在哪里?”这一句极其简单的话,向我们启示了重要的真理。上帝用这句话激励我们,让我们知道他的仁爱;用这句话安慰我们,让我们知道他的宽恕;用这句话提醒我们,让我们知道他的期待。发出这个呼唤后,上帝静待我们的回应,你将如何回应他的呼唤呢?

【作者简介】 李世峥,男,汉族,1979年1月生于陕北农村。受家庭熏陶,自幼跟从基督。曾先后在两所基督教神学院攻读神学五年,2001年起在教会全职侍奉,2004年接受教师(副牧师)圣职,2010年接受牧师圣职。现任一基督教杂志责任编辑,并参与基督教图书出版事工。同时,在一教会参与讲台侍奉及圣事,亦在圣经学校做兼职教师。博主向来爱好写作,成为传道人之后,对文字事工有所看见,亦有所托付,因而一直致力于文字侍奉。1998年以来,已在全国主要教会刊物发表文章160余篇,共约60万字。 

(责任编辑:admin)

奉献支持

您正在访问的是基督教华人网简易移动版网页,请记住我们的主内域名(www.jiduai.com)使用电脑端访问我们的网页会有更丰富更完善的主内音乐、讲道、在线圣经,在线祷告,主内书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