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华人网移动版

主页 > 福音 > 讲章 >

超越自己的篱笆,拥抱普世的朝阳(2)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每日圣经故事),每日推送精彩主内好文,微信公众号搜索:meirijidujiao 加关注



  再看我们今天的中国教会,信徒有一千多万,或许再多一些,但相对于中国13亿的总人口,却是一个相当小的数目,基督教在中国仍处于一个极其小的范围内,从信徒的总体情况来看,正如有人曾经评析说,基督教在中国还处在“次文化圈”中。我想这种评论是有一定的道理的,是反映了中国教会的现实处境。假如我们仍然坚持在为中国教会树立篱笆的话,教会在中国可能继续会处在次文化圈中,基督教可能永远得不到中国文化的认同,得不到中国更多人的认同,可能也很难使基督教融入到中国文化中,使基督教成为中国人自己的基督教。

  (三)树立篱笆还会导致鸡犬之声相闻,而彼此老死不相往来的结果

  人若自己周围的篱笆越树越高,以致于对别人也越来越冷漠。这样树立篱笆的直接结果是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更可怕的是在心里、思想上树立篱笆,结果连自己也不信任了。在文学城网站上曾贴过这样一篇文章――在有的地区:人们之间的信用下降到左手不相信右手的地步。左手给右手挠痒痒,右手会怀疑:“你把我挠的这么舒服,安的是什么心?”右手给左手搓肥皂,左手会诘问:“你这么用力,使的是什么坏?”左右手端一碗汤,都怕对方不使劲,都端不住,结果要花更大的力气才能捏住碗。这话听起来似乎有些言过其实,或危言耸听,但从另一方面使我们可以看出在人与人之间树立篱笆,使人与人之间的隔膜所产生的危害是何等的大。

  同样树立篱笆还会限制福音的传播,也会限制和拒绝上帝的恩典,更是在拦阻上帝的工作。我们的上帝是昨日、今日、直到永远一直在作工的上帝,他广施慈爱,普降恩惠,他的大爱普及万千。“因为他叫日头照好人,也照歹人;降雨给义人,也给不义的人”(太5:45)。我们是谁?怎么能随便限制上帝的恩佑,限制上帝的工作和大爱呢?我们只不过是上帝的使者,上帝的仆人,我们该祝愿他的大爱与怜悯施给更多的人,使更多的人和物从我们身上能体会到上帝是一位慈爱的上帝。既然如此我们就该超越自己的篱笆。

  二、怎样超越自己的篱笆

  (一)摘除偏见
  人与人之间的篱笆,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往往是因偏见而生。在犹太人的眼中,外邦人似乎都该被放入地狱中,在他们的眼中,所有不信犹太教的人,似乎都该被除灭。这一方面是受他们历史的影响,因为他们曾经遭受过埃及人的奴役,曾受过他们的苦待,他们也受过周围外族人的歧视与苦待,因此在整个民族的心中渐渐地滋生了仇视外邦人的心理。在他们看来,外邦人都该被他们统治,我想这是由偏见所造成的。由此,在一代又一代的犹太人与外邦人之间就有了一堵厚厚的墙,是难以逾越的篱笆。但我们的上帝是创造宇宙的主,天地万物都是他手中的工作,外邦人也是他所造的,也是属于他的。他要犹太人打破偏见,他藉着耶稣基督的死,为要成就和睦,因此我们上帝要使彼得传扬,见证为要成就和睦的福音。上帝藉着异像催促彼得说:“上帝所洁净的,你不可当作俗物。”(徒10∶15)以此来使彼得摘除民族的偏见。古人说,“偏见害人”,偏见是人与人之间的隔膜和篱笆。感谢我们的主,使徒彼得顺服了上帝旨意,他摘除了对外邦人的偏见,他进了百夫长哥尼流的家中,接纳了这一家人作自己的弟兄姐妹,接纳他们成为上帝家中的一员。彼得是这样超越篱笆的,并且深有体会地见证到:“我真看出上帝是不偏待人的。原来各国中,那敬畏主行义的人都为主所悦纳”(徒10∶34-35)。

  我们也当效法彼得,摘除我们的偏见,以此来超越所树的篱笆。我想我们在座的每一位都能意识到中国教会与外界人士有一堵很高的篱笆所隔。不从别的来说,就从一些传福音的经验来看,我们知道在中国教会中,很多时候向不信的人传福音,一开始就对人进行否定,一直把人贬到一无是处,然后叫人接受耶稣基督作救主。认为这就是向人传福音的最好方法,其实不然,耶稣在世传福音也没有如此作,他乃是给人以鼓励,鼓起人的信心,然后把天国的信息告诉他,把福音传给他。我们更看到,在中国教会中,有许多信徒对不信的人更是贬的一塌糊涂,我们以为这就是福音,其实有许多时候是我们的偏见所致。难道还未接受福音的人真的就是那样的坏吗?像某些人说的一文不值吗?难道他们全都是该死该灭亡的族类吗?从圣经来看也不是如此,因为“不教而诛”并不是基督教的神学。但愿彼得的教训也能成为我们的教训,“我真看出上帝是不偏待人的,原来各国中那敬畏主行义的人都为主所悦纳”(徒10∶34-35)。

  (二)除去我们自以为是的心理
  犹太的传统不仅对外邦人存有偏见,同时他们还有自以为是的心理,在犹太人的心里他们一直以自己是上帝选民而骄傲,他们还认为只有他们犹太人把持着天国的门,只有他们才掌握天国的真理。认为他们是分别出来的人,他们是严守上帝律法的族类,是特别的一群。彼得是生活在这样传统之下的人,所以当他见了异像,他直接的反映是,这是不洁净的物,我从来没有吃过,彼得以此来与上帝论理,跟上帝强嘴,正如圣经所提到的,“这样一连三次,那物随即收回天上去了”(徒10∶16)。彼得以所持守的传统为唯一的真理,他自以为掌握了真理,但上帝要打破他的这种心理,打破他的这种观念,使他超越篱笆。

  我们何不是如此,许多时候我们知道了一点东西,我们自以为掌握了全部真理,以此来对待持不同意见和认识的人大势攻击和讨伐,以为我们就是真理本身,以为我们就掌握了衡量真理的标准,其实不然。我们所知道只不过是沧海一粟,有时还没有一粟。如果说我们已经掌握了真理,充其量也不过是牵住了真理的一个小角,我们不可能掌握全部真理,因为我们不可能透析上帝。我记得孔子的徒弟颜回在描述孔子时有这样一段话:“仰之弥高,钻之弥坚。瞻之在前,忽焉在后。夫子循循然善诱人,博我以文,约我以礼,欲罢不能。既竭我才,如有所立,卓尔。虽欲从之,蔑由也已”。对一个伟人作详尽的认识就这样的困难,更何况对我们的上帝作全面的认识。我们的上帝比孔子更为丰富,我们谁能认识他完全呢?你所认识的上帝,不一定是别人所经历的上帝。

(责任编辑:jidujiao)

奉献支持

您正在访问的是基督教华人网简易移动版网页,请记住我们的主内域名(www.jiduai.com)使用电脑端访问我们的网页会有更丰富更完善的主内音乐、讲道、在线圣经,在线祷告,主内书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