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徒的苦难观
当基督徒谈论起苦难时,常常会面临困惑。就是为什么全知、全能、慈爱的上帝世界会允许苦难存在?无数的哲学家针对基督教信仰提出:假如上帝对恶无所知,那么他就不是全知;假如上帝知道恶,但不能阻止它,那么他就不是全能的;假如上帝知道恶,也能阻止它,但却没有阻止它,那么他就不是全善的。一些基督教神学家也试图用理性的语言进行言说,全知、全能、慈爱的神与恶害的关系(苦难),我们也知道一些人放弃了对全知、全能、慈爱的上帝的认同,过程神学就是其中之一,但这不是正统的基督教信仰。 奥古斯丁早期对神正论的回应是:恶是自由意志的代价。恶的行为是由人的选择直接造成的;自然的恶是由人的选择间接导致的。假如我们选择了听从上帝的话,那么上帝本是不会允许遇到恶的。但奥古斯丁到了晚年时,他对神正论的理解又诉诸于人智慧的有限,上帝眷顾了约伯,并展示给约伯不可穷究的智慧。(周伟驰著:《奥古斯丁的基督教思想》,中国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北京,2005年,第195页。)连大哲学家康德也认为:上帝回绝了约伯的那些虚伪的朋友们关于苦难的理性化尝试,并将约伯的诉求姿态诠释为正直。所以上帝的智慧在义人的受苦中有着神秘不为人知的运作。在康德看来,约伯的信仰实质上是怀疑信仰。他仅仅因为找不到自己受苦的根源,就开始怀疑上帝的正义性。但是他并没有在苦难中背弃上帝,他愿意坚守对上帝的忠诚,直到生命之终极。神正论对康德而言并非其学术任务,则更多的是信仰范畴的事情。(罗德斯著、张宪译:《康德与约伯的安慰》,北京,华夏出版社,2004年,第81页。) 所以我们面对此问题,不得不承认人理性的有限。因为在圣经中上帝并没有一个清楚明了的答案告诉约伯。我们只发现约伯在苦难这个经验中对上帝有了更深入的体验。为此本文仅提供《圣经》教导基督徒对待苦难的态度。 一、苦难——世界的悲痛之穴 1、圣经讲述苦难的由来 圣经清楚地讲到苦难最初是因着人的罪,女人才有“怀孕的痛苦,生产的阵痛。”男人才有“终生辛劳才能生产足够的粮食,汗流满面才吃得饱。你要工作,直到你死,归于尘土”的痛苦;才有该隐“受诅咒,再也不能耕犁田地;即使你耕种,土地也不生产。你要成为流浪者,在地上到处流荡。”的悲惨结局。 耶稣也告诉我们:“在世上你们有苦难,但你们可以放心,主已经胜了世界。”这个世界就是充满苦难,连上帝的选民犹太人也是一个多经苦难,他们的历史就是一部血泪史,但同时也是一部上帝的救赎史。 2、历史——一部苦难的书卷 早期基督教的历史就是一部苦难史。当我们阅读罗马帝国迫害基督教徒的文字让我们触目惊心,斗兽场、钉十字架、剥皮等等令人发指的行为。罗马皇帝马可奥热流(MarcusAurelius)下召将基督徒的产业归给告发他们的人。基督徒在各处被搜查出来,遭到严审及杀害,他们的财产也同时归给了告发者。但当那些逼 -/迫者发现没有任何刑罚可以叫基督徒否认信仰时,他们便将有罗马公民身份的基督徒斩首,其他基督徒则抛给竞技场内的猛兽。反对基督教的人从远近各地涌进竞技场观赏,欢乐地看着基督徒步向死亡。他们还将殉道者的尸首焚烧,把灰烬洒在隆河里,并讥讽地说:“这下,且让我们看看,他们的身体还会不会复活?”但是基督教最终以爱和饶恕征服了罗马的暴力、仇恨。 社会学家威尔金森在《苦难:一种社会学的引介》明确指出,苦难与痛苦始终是现代社会无法忘却的阴影。这既指在克服苦难与痛苦的问题上,与之前的社会形态比,现代社会并不能够证明自己更为进步——苦难以及痛苦始终伴随着现代社会;也指现代社会在这个问题上的悖论:以理性以及快乐原则为主导的现代社会,苦难与痛苦并无存在的意义,但是在否定苦难与痛苦的意义的同时,又不得不面对它们的存在。灾难的确伴随着人类,单单在20世纪我们就可以罗列一些人类的悲剧:第一次世界大战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大约有6500万人参战,1000万左右的人丧生,2000万左右的人受伤;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争中军民共伤亡9000余万人,纳粹德国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的种族清洗活动中屠杀了近600万犹太人;1968年7月,香港突然暴发流感,发病人数多达50万,至少波及世界55个国家和地区,造成全球150万到200万人死亡。 人类在这些苦难面前显得那样无助,软弱。我们也无法明白上帝如何允许这些事发生,但有一些苦难源于人性的败坏。 二、苦难——耶稣的人生之旅 1、耶稣的苦难之旅 耶稣的出身本身就经历了苦难,出生前马利亚和约瑟经历了悲痛的伯利恒之行,临产前栖身在一家客店的马棚中,他的家人感受到无助、凄凉、悲伤。接着他们一家又开始的埃及的逃亡之旅,好几年后才回到自己的家乡加利利拿撒勒,生活在社会底层的家庭,没有固定的收入,养父约瑟早年离世,。耶稣很早就要承担养活家庭义务,帮助母亲照顾弟妹们,以做木工为生,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耶稣备尝艰辛之苦。 30岁后耶稣开始他的侍奉,传讲上差派他而来的事工,宣告上帝的福音。一方面我们看见耶稣满有上帝的能力与智慧,有很多人跟从他,拥护他,另一方面我也看见处处充满了危机。五饼二鱼的神迹,让无数人惊讶耶稣奇妙的能力和权柄,另一方面耶稣讲到他是生命的粮,无数的群众因这件事都离他而去,只剩下少数几个门徒,因为众人并不理解耶稣的使命。耶稣对门徒发出:“你们也要离去吗?”耶稣经历失意之苦。 当耶稣与门徒相处二年之久后,他问“你们说我是谁?”,门徒们竟然无从回答,对耶稣的身份,对耶稣事工根本不了解,门徒还活在自我价值实现的梦境中,就是可以出人头地,可以被耶稣封官加爵。当耶稣被钉十字架时,没有人支持他这样的想法,最后连他最爱的门徒彼得也逃之夭夭,最后这一群渔夫回到事业的起点——打鱼。耶稣经历不被理解之苦。 耶稣很乐意接纳不被犹太人接纳的撒玛利亚人,但是他们却拒绝他。耶稣医治无数的没有指望的人,但那个时代宗教领袖却不接纳他,处处刁难耶稣。那个政zh i领袖会联合起来要钉他十字架,他被鞭打、被羞辱。耶稣经历不被接纳之苦。 2、耶稣对待苦难的态度 (责任编辑:jiduji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