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胜死亡的秘诀(2)
一个人若顺服上帝,且知道感恩,就表明这个人晓得了生命的真相(来源与去处),脱离了生的焦灼和死的恐惧;他便像一个人一边在沙滩上悠悠漫步,一边欣赏蔚蓝的、一望无际的大海,时不时从心底里发出赞美的歌声。 三、献身 一个完全顺服上帝的人,自然淡漠死;一个感谢赞美上帝的人,已经超越死;而一个将生命都奉献给了上帝的人,就彻底战胜死了。 托尔斯泰有一篇小说《哪里有爱哪里就有上帝》,里面说:鞋匠马丁死了妻子不久,又死了儿子。有一天,马丁的一个同乡老翁来看他,马丁向他倾吐自己的悲伤: "虔诚的人啊,我甚至不想活下去了。我只求上帝让我赶快死掉。我在世上已经完全绝望了。" 老翁回答说:“马丁,你没有权利这么说。我们不该对上帝的所作所为妄加议论。只因为你活着的目的是为了自己幸福,才会这么绝望"。 马丁问:“那么咱们是为什么而活着呢?" 老翁答道:“是为了上帝。他赐给你生命,你就应该为他而活。倘若你能为上帝而活,你就不会再悲伤了,凡事你就都会感到惬意了。" 马丁沉吟了半晌,然后问道:“但是该怎样为上帝而活呢?" 老翁回答说:“基督已经教给咱们该怎样为上帝而活了。你识字吗?那么你就买本《福音书》读吧,你就能明白上帝要你怎样生活了。上面全写着呢。" 后来马丁按照耶稣的教导去生活,用爱心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上帝便在梦中对马丁说:你爱他们就是爱我,在爱中,我就向你显现了。 这个故事至少有三层含义:第一,一个献身上帝的人,就战胜了死亡。第二,一个献身上帝的人,就有无私的爱。第三,一个献身上帝、充满爱心的人,上帝就与他同在。 先说第一层含义。献身上帝,就是把生命当作活祭献给了上帝,这生命不再是自己的,乃是属上帝的了;既属了上帝,就可以"外其身而身存",不再死、不见死、不怕死,更不会自己寻死了。这就是战胜了死亡,活在永生里,所以马丁后来不自杀。 若生命只是你自己的,不献给上帝;或者,你将生命献给了某种属人的事(属人的事必有限、有分、有争、有胜败兴亡),不献给上帝,就是"出生入死:一生下来就进入了死亡过程",必死、怕死,甚至找死。这就是没有战胜死亡,活在死亡中,所以马丁当初想自杀。 "凡是要救自己生命的,必丧掉生命;凡是为我和福音丧掉生命的,必得着生命。"耶稣这句话,可谓情真意切、语重心长。 这个生命就是灵魂(原文是双义)。灵魂是上帝赐的"生命之气",肉身只是泥土(创世记)。耶稣说:“从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灵生的就是灵。肉身是无益的,叫人活着的乃是灵"。所以,所谓"得生命、胜死亡",就是灵魂在上帝的启示下苏醒过来,发现肉身的有罪有限有死,便不再体贴肉身速朽(因速朽而贪婪急切)的律,而是随从圣灵永活(因永活而雍容不迫)的律。 再说第二层含义。什么叫献身、什么叫活祭、什么叫为上帝而活呢?这是一句空洞的话吗?不,献身上帝,就是献身爱。因为"上帝就是爱",因为爱是"最妙的道",因为"若没有爱,既使万国的方言、天使的话语、先知的讲道、奥秘的知识、全备的信仰、移山的能力,都算不得什么",因为耶稣说上帝的全部律法就是爱:爱那当初造化我们、一直养育我们、首先爱了我们的上帝,爱上帝所爱的儿女们,即周围一切的人。(先后见《圣经》约翰一书、哥林多前书、四福音书) 上帝爱我们,我们爱上帝,我们彼此相爱──这是爱的内容。上帝爱我们,是大前提,因为上帝若不爱我们,就没有我们。我们爱上帝,是小前提,因为我们若不爱上帝,就难以彼此相爱。我们彼此相爱,是结论,是果子,是我们与上帝相爱的证据,因为"人若不爱他所看见的弟兄,怎能爱没有看见的上帝呢?"(圣经) 所以,献身上帝,就是献身上帝的爱;献身上帝的爱,就是无条件地爱一切人。在这种爱里,也只有在这种爱里,生死就弥合了,人神就合一了。 现在来看第三层含义。视之不见、听之不闻、无形无像的上帝,如何向人显现、与人相连呢?就是通过爱,就是在爱里。道的化身耶稣,就是爱的化身。他向世人展示了"神就是爱"这一真相。他的爱就像阳光普照。他为病人治病,为罪人赦罪,为敌视者祝福,为刽子手祷告,他没有恨过一个人。在十字架上,他将肉身交给了罪人,将灵魂交给了上帝,就建成了一座上帝通向罪人的桥梁。这是一座纯爱的桥梁。凡是跨上这座桥的人,就进入上帝,就进入纯爱,就在纯爱中经历上帝的同在。 以无条件的爱献身于上帝的人,就像一个人,他不仅是在沙滩上逍遥漫步,也不仅是欣赏赞美眼前的大海美景,且是跃身于生命的大海里去遨游了。 *** 可以这样说,顺服,就是轻松享受上帝之爱;感恩,就是衷心回报上帝之爱;献身,就是实际活出上帝之爱。 顺服、感恩、献身,一步又一步,人就可以在上帝之爱中,傲视死亡,热爱生命,直至活出一个人最高的价值。人最高的价值,在灵魂中,属于永恒,由耶稣展示出来,就是按照上帝造人的美好目的而活着;这样的活,便没有死。 "......你识字吗?那么你就买本《福音书》读吧,你就能明白上帝要你怎样生活了。上面全写着呢。" (责任编辑:jiduji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