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每日圣经故事),每日推送精彩主内好文,微信公众号搜索:meirijidujiao 加关注
有个人过完了他的一生,他回首看着他一生所走过的路,他发现一路上都有两对脚印,他觉得很安慰因为上帝一直和他同在,但有一段最崎岖的路却只有一对脚印,他回头向上帝埋怨说:“主啊!你不是应许随时与我同在吗?为什么当我生命最痛苦的阶段你却不与我同在,离我而去呢?”上帝跟他说:“孩子,我并没有离你而去,在你最痛苦时那一对脚印是我的,因为我怕你无法承受,将你抱在怀中走过的。”没有苦难就是失去生命的成长体验如果一个父母因怕孩子跌倒,而不允许孩子独自走路,一直抱着孩子,一年又过一年。孩子始终没有行走的机会,父母们为不让孩子跌倒,而剥夺他走路的权力。孩子失去不仅仅是行走的能力,更是生命成长的体验,这使他的生命充满缺欠。无法任何的物质来填满,失去了永远无法回来。苦难是上帝给人成长的礼物,苦难在生命的路上带给人痛苦,却是生命不可或缺的恩典。在苦难的礼洗之下,使生命充满成长的欢乐。没有苦难生命会失去色彩生命苍白无力,苦难如同色彩在,在苍白有生命上挥洒着图案,最终绘成一副生命的图案。没有苦难的生命是苍白的,如同没有经过风吹雨淋的树木一样,根无法深扎在大地上。苦难的意义在于经过苦难的洗礼使生命成熟,就如穷人的孩子早当家的道理一样。苦难促成了生命的丰富,经过苦难之后的人,更有资格去帮助处在苦难之中的人们。苦难的经历是人生路上不可少的一笔财富。苦难使人痛苦,却与人有益。基督徒并不是逃避苦难,也是无法逃避苦难的面。苦难成为基督徒生命途中不可或缺的同行者。什么是苦难呢?苦难可以理解为失败、不顺、痛苦的经历、不幸的情况等等。苦难基本上不受人欢迎,却真实地伴随着人走过漫长的一生。为此,每一个基督徒要真诚地面对苦难,并在信仰中承受它。就如英国学者麦格夫(Rev.Dr.Alister McGrath)所说:“我们所面对的,不是一位对人类的有限、软弱和死亡毫不知情的上帝。他知道并且了解我们。所以,我们可以坦然无惧地来到施恩的宝座前(来4:16)。知道上帝当日确实在各各他,这点是极为重要的。十字架告诉我们,上帝已经走过死荫幽谷,经历生命黑暗的一面,就是痛苦及患难。所以当我们面对生命黑暗的一面时,我们可以仰望他,向他祷告,深信他知道我们在经过。这是我们在忧愁及痛苦时所作的祷告,成为过更有意义和更真实生活的帮助——这也是祷告的意义所在。”基督徒面对苦难时,会走向信仰最深处的瞻仰。仰望聆听人祈祷的上帝,从衪那里得到圣灵的恩助,使人有力量胜过苦难。当代伟大的神学家和圣徒潘霍华(Dietrich Bonhoeffer)有一首很美丽的诗,正是对基督参与人类苦难的最好注解:当人处境维艰,人们便走向神,向神祈祷,要求救助、抚慰和粮食,要求怜悯,为那些病人、罪人和死难的人。人人都这么做,基督徒和不信者都一样。当神处境维艰,有人便走向神,发现他凄惨、受辱,没有遮蔽和粮食,被重负压倒,为那些恶人、弱者和死难的人。在他悲痛的时光,基督徒站在神的一边。当人处境维艰,神走向每一个人,喂养人的肉体与精神,用自己的粮食,为着基督徒和不信者,他成了死难的人。他宽恕人的罪,对大家都一样。我们所处的世界是一个充满苦难的世界,随着基督再来的临近,苦难频繁地发生。苦难不断地变着脸谱而来,我们要用真理之道帮助基督徒承受苦难。最近在阅读《彼得前书》时,发现基督徒的生命经过苦难的锤炼而敬虔地活着;基督徒经过苦难的敲打而坚定不移。为此,从《彼得前书》中看到了苦难是上帝给人类变像祝福。只有信心的眼能看到上帝的心意。读完《彼得前书》,掩卷而思,发现《彼得前书》的信息带给21世纪的基督徒极大的意义:1、使基督徒活出敬虔的生命,一章13节的“所以”告诉每一个读者,苦难之后,基督徒的生命更加圣洁。2、第二章1节的“所以”,基督徒经历苦难之后,生命被操练成为上帝手中的器血,为此,基督徒的生命成为积极服事的生命。3、基督徒的生命是刚柔并济的,基督成为苦难的先锋,基督徒踏着耶稣走过的苦难之路,是一种朝圣,一种爱的体验,一种生命的力量。4、基督徒因行善而受苦,促使基督徒活在神的面前,并为神而活。为神而活造成基督徒与罪恶割断联系,活在神的原则之下。5、基督徒在世上经历各样的苦难,信仰成为走天路的方向,恩典成为走天路力量,盼望成为走天路的得胜。《彼得前书》可以称为基督徒盼望的书卷,本书不断地出现苦难的用词:1、试炼(一6、7,四12),共出现了三次;2、受苦(一11,二19、20、21,三17,四1、13、16、19,五9、10),共出现十一次。短短的五章圣经出现关于苦难的论述就多达十四次之多,没有一个基督徒的生命在“真空中”长大,温室里的信仰根本经不起现世的风浪,基督徒坚韧的信仰都是在苦难的处境中磨练出来的。从《彼得前书》让我看到基督徒与苦难的情缘,由于上帝的心意,悄然地在历史中相遇,走过的路上却留下恩典的痕迹。原文链接:http://blog.sina.com.cn/s/blog_4a84b5160100dz3j.html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