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
国内
海外
社会
祷告 学习 进深 资源 文艺 诗歌 小品 笑话 |
福音
初信
讲章
资料
见证 科学信仰 疑难问答 音乐 小羊 赞美 天韵 |
舞蹈
广播剧
祷告吧
生活 感悟 妙语 心灵 圣经 在线圣经 圣经朗读 |
生活
恩典
亲子
婚姻
讲道 吴勇 宏洁 崇荣 教堂 每日灵粮 恩典365 |
在线祷告
欢迎投稿 在线查经 老版网站 奉献支持 基督书库 |
从2013年9月得知自己患淋巴癌,到2015年2月中旬回到北京,淡出公众视野17个月的李开复,携带新书《向死而生:我修的死亡学分》劫后归来,同时推出由高晓松导演的同名纪录片“筑梦者之李开复”——《向死而生》。
“如果不是癌症,我可能会循着过去的惯性继续走下去,也许我可以获取更优渥的名利地位、创造更多成功的故事。然而癌症把我硬生生推倒,这场生死大病开启了我的智慧,让我更真切地知道,生命该怎么过才是最圆满的。”李开复真诚地向人们坦露,对于他这样的成功人士,最难的其实不是走向下一个成功,而是学会停下脚步……
或许唯有疾病才能暂停脚步,而这可能正是疾病存在的价值之一。在病与死面前,人们才肯低下骄傲的头承认:人不过只是“人”。
疾病是上帝替工作狂踩下的一脚刹车。在纪录片的结尾,李开复用一句话总结这场病带给他最直观的改变,他调整了人生重要事物的先后次序:健康第一,然后是家人、爱,最后才是事业。
过度依赖社会环境的评价
当你亲眼看到一个工作狂的时间表,就不得不承认,不是有事业心就能成为工作狂的。通常,在成长过程当中有两类情形容易使人具有工作狂的心理潜质。一是孩子从小不被认可,因此成年后过度从工作中寻找自我价值,过度依赖社会环境的评价。
一个孩子在成长阶段一直希望从父母那里确认两个人生最重要的问题——我可爱吗?我能干吗?这两个问题可能决定了一个人终生内在的安全感和价值感如何。如果父母没有很好地回答这两个问题,将对孩子的一生造成影响:要么缺乏自信、消极退缩;要么就摆荡到另一端,极端进取,随时随处准备以胜过他人来证明自己。追求每一个外在表现都要华丽的冲动背后,其实是自我价值过低的反应。
走出自我中心的旋转模式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是家庭宠爱的中心,被毫不吝啬的赞美与鼓励所包围,则容易让孩子对自己产生不恰当的期许,TA的宇宙既不是地心说,也不是日心说,而是信奉“我心说”——世界围绕我运转,我不但筑自己的梦,我还能筑别人的梦,我成为如神一般的存在!这也是我们很多人的问题所在。
李开复在片中最动容的情形是,当他回忆已经离世的父亲时,在无法自抑的泪水中说出:不知道父亲在天上是否看到我今天所做的一切?一个工作狂最难学的功课,就是相信当我们什么也不做时,在上帝眼中也是可爱的。上帝无条件地爱我们,接纳我们;我们的价值并不取决于我之所做,而是关乎我之所是。
“曾经我追求每一件事情影响力最大化,我见聪明人,把自己一圈都变成社会最顶尖人士,但这样做丧失了一个非常重要的一点,就是人人是平等的。当我慢慢觉醒以后,我在反思自己凭什么说这个人是普通人,这个企业不会成功,这个创业者不行,我认为我们没有权利,也没有能力来做这个评估……”李开复的反省在这个点上是深刻的,因为他触及到了人类共通的骄傲、自爱、自是……而在疾病面前,终于人人平等。
人类至今没有把握对付的癌症,帮助如李开复一样的“社会最顶尖人士”醒悟,原来健康并不是人生运转的基本常数,而恰恰是需要感恩的部分。如果我们单单学会把健康摆在第一位就能拥有健康,那就不需要感恩了,我们会再次觉得是自己智慧过人、自律过人,在死亡的课堂上我依然是顶尖人士。
我曾经在癌症病房里遇到一对夫妻,他们一个躺在床上一个坐在旁边,每天都在郁闷同一件事:我生活这么有规律,常年注意饮食、坚持慢跑游泳,连烧烤都不吃,在同事眼中是最会保健的人,怎么也会得癌?!
现代社会快节奏的工作压力与情绪压力,使人心积累了太多负面垃圾。以自我为中心旋转的陀螺无法停下来,直到身体转出问题,眩晕、头痛、胃痛、失眠、抑郁、甚至癌症。最根本的改变方式,是走出自我中心的旋转模式。
当李开复在纪录片中走进寺庙、表情虔诚跪拜在佛像面前时,我想我们都被提醒,如果芸芸众生肉眼可见的生活之上另有一种存在,我们的生活可否经得起他注视的目光?若我们求的只是健康,不过是通过某种方式例如忏悔,企图隐秘地操纵这种力量来实现自己的目的,本质上仍然是在服务自己、膜拜自己。人生依旧是一场风险投资,当疾病与死亡不出场时,人们自信的以为自己可以接受任何投资失败的风险。
除了创造生命的上帝,我们把任何东西哪怕是自己的健康摆在第一的位置上,都会让自己失去真正的自由。因为最深地辖制我们的力量,恰恰是我们自己,是我自己的格局,成为我领受生命祝福的限制。当人不再把自己当作上帝,就不会凡事掌控,就会慢慢学会交托而不是焦虑,身心灵的健康反而容易获得。
一个外在表现都很华丽的人,就象一只孔雀每次转身都能让你看到它张开的彩屏而不是真实面,这并不容易,甚至可以说,非常消耗人,几乎可以把人的精力耗尽。追求外在华丽的彰显是比癌症更重的一种病。因为没有经过剪辑的真实人生不是这样的,否则就一定有人为此付出了超常的代价,可能是我们自己,也可能是我们的家人——他们出于爱或依赖,而甘愿被我们“剥削”。
人在死亡面前的真实忏悔
李开复真诚地忏悔自己对家人的亏欠——对于父亲,他后悔没有趁父亲在世时就表达对他的爱;对母亲,他承认自己只做到及格,“我曾经告诉朋友自己一放假就是陪着母亲,而实际上是我只拿出四周假期中的一周来陪她,一直到她失忆以后……一直到我自己面临死亡的时候我才知道我是多么的冷漠,我是用多么敷衍的方式表达了口中的孝顺”;对妻子,“对于太太的很多细腻付出和压力没有去了解”,他认为妻子“有付出的习惯”。可问题的真相是哪个女人在婚姻中不需要被爱?
通常人们对习惯的理解,是一种不得不做的力量,就象早晨起来不刷牙就浑身不自在一样,一个人不付出就不舒服,付出仿佛是一种自利的行为。李开复至少承认在婚姻关系当中,妻子是付出的一方。这段心路是不容易走的,比抗癌更难的是,让人面对自己的真相:我原来是一个自我中心的人。
人生只有一次大考,此前的不过是模拟。死亡这门课的难搞,就在于你无法确知自己是否已经修完了足够的学分,直到死到临头的那一刻。而那时想补课已经来不及。李开复的领悟帮助他站在人生真相的门口,在他眼中“所有的荣耀与骄傲、难堪与恐惧,都会在死亡面前消失,只留下真正重要的东西。如果觉察到自己沉溺于担心会失去某些东西时,‘记住你即将死去’会是最好的解药。”
在这个意义上,人生也只有一次转身,需要我们尽心尽力地预备:当死亡来临,我们站在此生的终点,无任何经验可以依凭的不可知的未来,就在死亡的窄门背后没心没肺地向永恒或者什么其他存在铺陈开去。此时,我们或许才能不再追求一个华丽的外在,而是关心自己怎样在转向不可知的永恒国度时不失尊严、心怀盼望。
李开复的反思是宝贵的,因他让自己的疾病具有了对他人的价值。他真诚地带着已经意识到的愧疚和未必意识到的矛盾,重新检视自我的真相。在《向死而生》的纪录片尾,李开复用一句话“没有后悔的人生多么无趣”,似乎在消解忏悔的必要。对被亏欠的人来说,有趣显然并不是他们第一位的心理需要。
人在死亡面前的愧疚,需要一个赦免者的存在,帮助我们真正得到释放。无论我们曾经如何悖逆,上帝依然愿意接纳我们,不是我们的死亡学分修满全A他才爱我们,而是在上帝面前,每个人考试都不及格,但只要谦卑回转到他面前,他依然会向我们敞开温暖而有力的怀抱,一个慈爱父亲的怀抱。
这个世界的逻辑是极其强大的,象一个吸盘,随时准备把暂停脚步的人,重新拉回它运转的轨道。愿上帝保守每个谦卑寻求他的孩子,让我们明白,死亡是一门无法自修的功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