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灵粮 2016年04月23日 静默观察
神的应许
The Pro
mises of God
应当一无挂虑,只要凡事藉着祷告、祈求和感谢,将你们所要的告诉神…… ——腓4:6 Don't worry about anything; instead, pray about everything; tell God your needs and don't forget to thank him for his answers. —Philippians 4:6 (TLB)
历史学家称我们所处的时代为“焦虑的时代”。当我们把希望建立在神之外的物质上,自然会产生焦虑的结果;我们把神之外的物质做为我们的目标,必然会遭遇挫折,历经失败。虽然我们比上一代人有更少的担忧,但现实中我们仍然有很多担忧;虽然我们比我们的祖先更安逸,实际上我们仍然有很多不安;虽然我们没有理由焦虑,但我们内心还是充满焦虑。长满茧子的双手是开拓者的标志,紧皱的眉头是现代人的特征。 ![]()
(罗马书八章31-39节)
然而靠著爱我们的主,在这一切的事上,已经得胜有馀了(37节)。
弟兄胜过他,是因羔羊的血和自己所见证的道,他们虽至于死,也不爱惜生命(启十二11)。
约瑟虽然被卖到埃及为奴隶,但他尊敬神,对神忠贞,过分别为圣的生活,所以他能得胜主母天天的引诱。他说:「我怎能作这大恶,得罪神呢」(创卅九9-11)?
该隐犯罪后,神教训他说:「你若行得好,岂不蒙悦纳?你若行得不好,罪就伏在门前,它(指罪言)必恋慕你,你却要制服它」(创四7),神早把制伏罪恶之权赐予人类,罪并不能勉强人,圣徒有得胜的力量,人人应过得胜的生活。
但以理的三位朋友对神忠贞,绝对不拜巴比伦王所立的金像,也不惧伯王命,即使为神牺牲,仍意志坚定,心志坚强。巴比伦王把他们抛进火中,以加七倍的烈火要把他们烧为灰烬,但对他们的信心和敬神爱神的心,丝毫无损。事实证明他们大有信心,所以能「灭了烈火的猛势」(来十一34),「头髮也没有烧焦,衣裳也没有变色,并没有火烧的气味」(但三17-19、37),足以证明信心是得胜极大的力量。
主耶稣到世上来负有极大的使命,祂怎能向撒但屈服呢?祂能战胜肉体的试探(太四1-11)。祂当时饿了,祂以人子的身份得胜试探,照样我们也应效法主耶稣而得胜。我们要靠著羔羊的宝血和自己所作的见证,胜过那昼夜控告我们的仇敌(启十二10-11)。我们始终是得胜的,敌人一定失败,是可断言的。可惜很多信徒给魔鬼留地步,未能得胜试探。
---------------------------------
摘自《天人灵修》苏佐扬牧师短讲集 --------------------------------- ![]()
---------------------------------
![]() 时间囊(Time Capsule)是一个储存特别资料和物件的东西,把它埋藏在某个地方,日子久了,可能被人遗忘,惟有在某次机遇裡再次被发现,则展现它蕴含的信息和意义。早于1937年,"Time Capsule"一词开始被使用,人类把重要的文化物品收藏于时间囊裡,预定某个特定的时间再度开啓。大自然也在有意无意间製造了时间囊:古代火山爆发,把成千上万的恐龙埋在地穀裡,待考古学家把骸骨发掘出来,从而推敲出远古动物的生态。西元79年维苏威火山爆发,大量的火山灰掩盖了古罗马庞贝古城(拉丁语:POMPEII),大量的人类历史文化,因此被保留下来。埋了近1800年,直到18世纪时才被发现。庞贝古城保留下来完整的构造,成为人类文化的共同遗产! 时间囊不只记录了人类的文明,也可封存段段恋人的感情。你还记得与她相识的那一天,发生了甚麽事呢?结婚那天有甚麽东西值得留念?她替你诞下孩子的那天,是如何度过?把种种的事情记下,连同特别的礼物放在时间囊裡,等待银婚纪念那天,和她一起开启那段超越时间的爱情。 ------------------------------------ 摘自《365天谈情说爱》陈钧陶著 ------------------------------------
“各从其类”这句话,在创世记第一章里反复出现好几次,它代表统管整个生物界的繁殖定律。然而这定律却不能辖制属灵的世界。人类一代复一代,“各从其类”地繁衍子孙,然而有一件事是确定的:基督徒不能“生出”基督徒子孙!即使父母双方都是基督徒,生下的子女也不是天生就是基督徒。不,甚至连第一代子女也不是。
肉身生的就是肉身,从圣灵生的就是灵。每次神要使某个人成为真正属祂的儿女,祂都得重新动工。
--------------------------------------- 转载自《喜乐的心》 -------------------------------------- ![]()
问:我快失业了,因为别人欠我的钱不还,难道他们这样做对吗?他们声称等我要账的时候他们会偿还,可是现在他们根本不还。或许我不应该继续让他们借款,但是又害怕失去这些客户。
答:关于商业上的事情我没有什么好的建议,但是我了解人性,你应该谨慎,以免被人利用。可能大部分人会按时偿还,但是难免有一些人不想偿还。你真的需要这些客户吗? 拒绝偿还所欠的债务有什么错吗(无论公司还是个人)?当然是错误的。你从他们那里借钱,自己一直留着不还,实际上就相当于你从他们那里偷钱。圣经教导我们说“你们不可偷盗,不可欺骗,也不可彼此说谎”(利19:11)。我知道可能会有些情况出现导致人们没办法偿还债务,但是当我们可以偿还的时候,我们有义务偿还。 你有没有想过神跟你一样关心你的事业,甚至比你更关心?确实这样,因为他关心你和你的家庭。人们常常认为,神只关心我们的属灵生命,但不是这样的。他关心我们生活的每一部分,他想让我们在一切所做的事情上都荣耀他。 把你的生活和事业都交托给神,求他给你智慧去面对事业上的困难(或者听取别人的建议),能够公正地去应对困难。
-----------------------------------------
转载自《葛培理布道团》
-----------------------------------------
![]()
当摩西死了
作者:查思博牧师
我怎样与摩西同在,也必照样与你同在。
约书亚记1∶5
别再认定神总是使用、祝福别人多一点。神使用摩西向子民说话、与法老争辩,并行奇迹,但摩西也难免一死;然而,有些事只有等摩西死去才会发生。约书亚想知道神是否也愿意与他同在,神说∶“我愿意。”多麽信实的神!身边的人来去匆匆,周遭环境瞬息万变,你每天也要面对龙卷风似的遭遇向你击来,你可能正考虑彻退,又或者怀疑自己是否有能力继续前进,但当你哭泣之际会听到神应许∶“我怎样与摩西同在,也必照样与你同在。”
耶稣说∶“匠人所弃的石头已作了房角的头块石头。这是主所做的,在我们眼中看为希奇”(马太福音21∶42)。被遗弃的竟可成为“主所做的”,简直难以相像!神会把痛苦的遭遇挪开,使之成为“在我们眼中看为希奇”的事情。你是否为神没有安排,也没有施恩挪走某些痛苦的遭遇而伤心欲绝呢?你应该从神的角度来思想这个问题!这样,你就会意识到即使是最糟糕的逆境也是主所做、所安排的,而这逆境更会於瞬间在你眼中看为希奇。
坚强起来,因为他与你同在。
![]() 黃瑞西牧師 不要轻忽所得的恩赐。 (提前4:14) 伯乐本来的名字叫孙阳,是春秋秦穆公时人。他很懂得识别马的好坏。伯乐本来是天上一个星宿的名称,传说这星专管天马,因为孙阳很会相马,所以人们叫他伯乐。 有一天,孙伯乐路过虞阪,看见一匹瘦马拉着盐车,他一眼就看出,这是一匹真正的千里马,不禁睁着眼睛凝望着它。这马也对着他嘶叫起来。伯乐看到那么一匹好马,却无人赏赐,拿它当劣马使用,要它去拉盐车,感到十分痛心,只觉得一阵悲哀涌上心头,禁不住号啕痛哭,泪下如雨。这马仿佛知道伯乐同情它,也直向着鼻子,喷出白沫,突然又振鬣长嘶起来,声动天地。 人们常把具有识别人才的眼力的人比拟作伯乐,而把有用的人才比拟千里马。 【灵训】 所谓「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就是说,人世间有不少有用的人才,可惜没有人赏识他们,使用他们,都给埋没掉了。 一个领袖是否成功,往往在于能否用才。今天教会不能复兴,是因许多恩赐被埋没,就像耶稣的比喻中,那个领一千银子的仆人将主人交代他的银子「埋藏在地里」(太25:25) 有恩赐没被发挥出来,有时候是出自领袖的忌才所致,这是违背圣经的教训。神赐下各样「百般」的恩赐给教会,是为了彼此服事和建立。 (彼前4:10)。 「适得其所」的服事,使服事者和教会都受益。让我们尊重各人从神所领受的恩赐,彼此配搭以荣耀神! -------------------------- 摘自《成语灵训》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 ![]()
夕阳西沉
黃瑞西牧師
Abide with Me
Henry f. Lyte, 1793 – 1847 ... 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 (太 28:20)
每个人都有一天要来到人生旅程的终点站,仿佛日薄西山,即将面对的黑暗,令人生畏,又必须独自前往,亲友不能陪同,顿觉孤单无助。
这首常用在追思礼拜中的诗歌,表达了基督徒对死亡的无惧并使许多人得到了安慰、鼓励、和希望。主耶稣应许与我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祂带领我们经过黑夜,并且为我们预备了新天新地,祂亲自与我们同住,感谢赞美主! 本诗作者Henry F. Lyte 一七九三年六月一日生于苏格兰,毕业于爱尔兰都柏林三一大学。众所周知,其一生体弱多病,但信心灵命却坚毅如铁。气喘病和肺结核是其致命伤,尽管如此,他仍马不停蹄地为主奔劳,他说:"宁愿耗尽,也不愿锈坏",无论到何处事奉,总是受到大家的尊敬和爱戴。 当Henry F. Lyte 写这首诗的时候,在英格兰Lower Brixham 一座穷僻困苦渔村已牧会廿三年了。繁重的教牧工作,以及潮湿的海洋气候,使他身体无法支撑。乃被迫遵医嘱咐要去温暖的意大利疗养。 1847 年9 月4 日是动身的前一日,正值主日,亦是最后一次讲道,已病入膏肓的Henry F. Lyte 勉强爬上讲台,作了临别赠勉,当日黄昏在海边面对夕阳,即作此首诗歌。次日在往罗马之途中,死于法国之Nice,实在是竭诚为主的典范。
1. 夕阳西沉,求主与我同居;黑暗渐深,求主与我同居;
求助无门,安慰也无求处,常助孤苦之神,与我同居。 2. 渺小浮生,飘向生涯尽处,欢娱好景,转瞬都成往事; 变化无常,环境何能留住?恳求不变之神,与我同居。 *人若认识永恒这个事实,即使领会有限,也足以令整个人洋溢喜乐,
心中充满盼望,手所作的工有真正的意义。 ── 詹姆斯。密勒
------------------------------------
摘自《岁首到年终》美国荣主出版社出版
大纲:
大卫王离世与所罗门登位 王上一至二章
所罗门的智慧和富强 王上三至四章
所罗门建造圣殿 王上五至八章
所罗门声名远播 王上九至十章
所罗门的堕落 王上十一章
王国分裂 王上十二至王下十六章
亚述攻陷以色列国 王下十七章
巴比伦打败犹大国 王下十八至廿五章
列王纪上五至七章
重点:所罗门建造圣殿和王宫。
钥节:他将两根柱子立在殿廊前头:右边立一根,起名叫雅斤;左边立一根,起名叫波阿斯。(七21)
所罗建造圣殿的时候,特别差遣人往推罗去,将户兰召了来。他是拿弗他利支派中一个寡妇的儿子,他父亲是推罗人,作铜匠的。他继承了父亲的铜艺,所罗门请他负责圣殿的一切铜器工程。
首先铸造的是二根非常高大的铜柱,立在殿廊前头,入口的左右,并给这二根铜柱起了名字,右边的一根叫雅斤,左边的一根叫波阿斯。雅斤的意思是祂必坚定,祂要建立;波阿斯的意思是能力在乎祂,在祂裡面的是能力。
这两柱巨大铜柱立在那裡,就是提醒每一个来到神面前的人,都要尊崇祂,敬拜祂,认识祂是全能的神,是至荣耀的神,权柄能力都在乎祂。祂叫有,就有;祂命立,就立。
是谁立了地的根基?是神。是谁建立教会?是神。是谁给我们生命?是神。一切都在乎祂,我们只有俯伏下拜。
此外,两根柱子也让人想起在旷野时的云柱火柱,见证神的同在和引导;是给每一个朝见神的人的应许和安慰。
默想: 所罗门建造的圣殿表达了甚麽?今天神的丰富藏在哪裡?
----------------------------
转载自《读经日引》 ---------------------------- ![]()
万有是神所创造的,神又是那充满万有的,所以我们认识神不只是在圣经中,就是我们每日所接触的事上,和所看见的一切受造之物,都可以看见神,认识神。
农夫在田间可以看见神;学生读书可以看见神;医生在病房中可以看见神;科学家在研究室中可以看见神;商人在商场中可以看见神;工人在工厂中可以看见神;妇女在家庭中可以看见神,在白昼可以看见神;在黑夜可以看见神;在晴日可以看见神;在阴雨可以看见神;在喜乐中可以看见神;在忧伤中可以看见神;在外面可以看见神;在心中可以看见神;在高处可以看见神;在低处可以看见神;在平安中可以看见神;在危险中可以看见神。不但神随处可以看见我们,我们也可以随处看见神。 看见神就得著神的同在。我们所喜欢的是神看顾我们,处处看顾我们,时时看顾我们;但神所喜欢我们的,是我们看见神,处处看见神,时时看见神。看顾我们,是我们外面的保障和避难所,我们看见神,是我们心中的力量和喜乐;神看顾我们是要紧,我们看见神也是要紧。 诗人到处看见神:「我往那里去躲避祢的灵?我往那里逃躲避祢的面?我若升到天上,祢在那里;我若在阴间下榻,祢也在那里。我若展开清晨的翅膀,飞到海极居住;就是在那里,祢的手必引导我,祢的右手,也必扶持我。我若说:黑暗必定遮蔽我,我周围的亮光必成为黑夜;黑暗也不能遮蔽我使祢不见。」(诗一三九7至12) ---------------------------
转载自<<活水>>
---------------------------
![]()
经文:
尼八 1~13
钥节:
以斯拉称颂耶和华至大的上帝,眾民都举手应声说:阿们,阿们,就低头,面伏於地,敬拜耶和华。(尼八 6)
参考经文
诗四十 7,8;约四 34
提要
经过十餘年的努力耕耘,以斯拉在百姓中间,作上帝话语的扎根工作,他预备人心,等候下一波属灵復兴的到来。当上帝兴起祂的僕人尼希米,带领第三次的犹太人从被掳之地归回,重建耶路撒冷撒冷城墙时,他们成為同工与密友。城墙完工之日,以斯拉被邀请来宣读宝贵的圣经。圣经记载:「……七月初一日,祭司以斯拉将律法书带到听了能明白的男女会眾面前。在水门前的宽阔处,从清早到晌午,在眾男女一切听了能明白的人面前,读这律法书;眾民侧耳而听。……以斯拉站在眾民以上,在眾民眼前展开这书;他一展开,眾民就都站起来。以斯拉称颂耶和华至大的上帝;眾民都举手应声说:阿们、阿们,就低头,面伏於地,敬拜耶和华。……他们清清楚楚的念上帝的律法书,讲明意思,使百姓明白所念的。」(尼八 1~8)这是多麼美的画面,因為百姓欢喜上帝的律法,看重上帝的话,圣灵在他们当中,使他们心中充满火热的灵。
圣经提到:「省长尼希米,和作祭司的文士以斯拉,并教训百姓的利未人,对眾民说:今日是耶和华你们上帝的圣日;不要悲哀哭泣;这是因為眾民听见律法书上的话都哭了。又对他们说:你们去喫肥美的、喝甘甜的,有不能豫备的,就分给他;因為今日是我们主的圣日;你们不要忧愁,因靠耶和华而得的喜乐是你们的力量。於是利未人使眾民静默,说:今日是圣日;不要作声,也不要忧愁。眾民都去喫喝,也分给人,大大快乐,因為他们明白所教训他们的话。……从掳到之地归回的全会眾就搭棚,住在棚裡。从嫩的儿子约书亚的时候,直到这日,以色列人没有这样行;於是眾人大大喜乐。从头一天,直到末一天,以斯拉每日念上帝的律法书。眾人守节七日,第八日照例有严肃会。」(尼八 9~13)一切属灵的復兴,必定是从上帝的话开始的,爱慕上帝的话、研读上帝的话、遵守上帝的话,必然带来永恆的喜乐。亲爱的,让我们也能天天浸沐、等候在上帝的话语中。 默想
1.「……你们不要忧愁,因靠耶和华而得的喜乐是你们的力量。」(尼八10)上帝所赐的喜乐是信徒内在力量的源头。喜乐被列在圣灵的果子之中,并没有律法禁止。对等候的信徒来说,即使是在悲哀和困难的环境之中,仍然有喜乐存在的,它让我们的生活,超越於环境之上。在死亡恐怖中,哈巴谷仍能满了喜乐;保罗、西拉与彼得,虽受迫害、毒打、下狱,也依然喜乐,这是主赐给一切等候中信徒的应许。
2.以色列回归的百姓,有幸有一位以斯拉这样熟悉上帝话语的领袖,藉著他的教导和劝勉,使得眾百姓降服在上帝的面前。当百姓渴慕等候上帝的话,就会带来热忱的祈祷和敬拜,上帝的心也因此得著满足。亲爱的,要时刻渴慕等候主的话。 等候的金言
1.安静等候就是力量的表记,喧嚷既不是口才也不是能力,唯有安静等候所带出的力量影响至為深刻。──J.R. Miller
2.等候的祷告需保持心灵的警戒状态,呆滞消沉的心思会拦阻祷告等候的果效。──Curtis Mitchell──C S Lewis
等候的应许
1.知道向祢欢呼的,那民是有福的。耶和华阿,他们在祢脸上的光里行走。(诗八十九 15)
2.我们的祖宗倚靠祢,他们倚靠祢,祢便解救他们。他们哀求祢,便蒙解救,他们倚靠祢,就不羞愧。(诗廿二 4,5) 3.我们若照祂的旨意求什麼,祂就听我们。这是我们向祂所存坦然无惧的心。既然知道祂听我们一切所求的,就知道我们所求於祂的无不得著。(约壹五 14,15) 等候中的祷告
亲爱的主阿,教导我们如何懂得照祢的旨意祈求,如何存坦然无惧的心来到祢施恩座前。因為祢是垂听我们祷告的主,惟独祢知道我们一切所需。奉主耶穌基督圣名,阿们!
-------------------------------
载自<<读经日程>> ------------------------------- ![]() ![]()
书十一16-23(另请参阅书廿一43-45)
16约书亚夺了那全地,就是山地、一带南地、歌珊全地、高原、亚拉巴、以色列的山地,和山下的高原。17从上西珥的哈拉山,直到黑门山下黎巴嫩平原的巴力.迦得,并且擒获那些地的诸王,将他们杀死。18约书亚和这诸王争战了许多年日。19除了基遍的希未人之外,没有一城与以色列人讲和的,都是以色列人争战夺来的。20因為耶和华的意思是要使他们心裡刚硬,来与以色列人争战,好叫他们尽被杀灭,不蒙怜悯,正如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21当时约书亚来到,将住山地、希伯崙、底璧、亚拿伯、犹大山地、以色列山地所有的亚衲族人剪除了。约书亚将他们和他们的城邑尽都毁灭。22在以色列人的地没有留下一个亚衲族人,只在迦萨、迦特,和亚实突有留下的。23这样,约书亚照著耶和华所吩咐摩西的一切话夺了那全地,就按著以色列支派的宗族将地分给他们為业。於是国中太平,没有争战了。 ![]() 在连年的争战中,对约书亚来说甚麼是最甘美的得著? ![]()
「我觉得神的旨意好像柔软的枕头,在任何环境中,我躺在上头,就找到平安和安息。」
Fletcher ![]() ![]() 明显地,约书亚一生的努力争战,确為以色列百姓带来丰厚的战果,為他们奠定发展的基础,主要有两方面 — 一、 夺了那全地:就是夺了那本由迦南人所控制的地方。约书亚按神的心意,惩罚并除灭这些拜偶像、偏行邪慾的诸国,使这些地归入神的名下,成為以色列人的基业。 二、 太平没争战:就是為眾以色列人赶出和灭去拜偶像的民族,使百姓能在应许地上建立自己的家园,能享受其中丰富的物质生活,并可专一敬拜神的灵性生活。 今日,我们的救主耶穌基督,藉著十字架上的争战,已為我们赢取了一切属灵的基业,我们只须凭信心就能踏取。另一方面,祂已一次过復和了我们与神的关係,因此真正的安息与平安已临到,只要我们与神的相交畅通无阻,心中充满敬拜与顺服,就必有满足的平安。 转载自《生命福音事工》 ------------------------------
------------------------------------
![]()
我们要到基督面前求饶恕,因为我们常想凭藉律法的能力来制服我们的罪。保罗这样责备我们说:“无知的加拉太人哪,耶稣基督钉十字架,已经活画在你们眼前,谁又迷惑了你们呢?我只要问你们这一件:你们受了圣灵,是因行律法呢?是因听信福音呢?你们既靠圣灵入门,如今还靠肉身成全吗?你们是这样的无知吗?”把你的罪带到基督的十字架那里,因为旧人只能在那里被钉死:我们与他一同被钉。制胜罪的惟一的武器是用刺破主肋旁的枪。举一个例来说吧:你要胜过你的坏脾气,你用什么方法呢?你尝试多次但总不知解决怒气的正确方法乃是把它带到耶稣那里,这是很可能的一件事。我怎样得到了救恩呢?我不过是赤裸裸地来到耶稣面前,并信靠他的拯救罢了。我必可用同样的方法治死我的怒气,这是治死它的惟一方法。我必须把它带到十字架那里,对耶稣说:“主啊!我靠赖你救我脱离它。”惟有这样才能给它致命的打击。你有贪心吗?你感到世界迷惑你吗?你与它之间的争斗是不会终止的,它总是一种缠累你的罪,你若不藉着耶稣的血,就没法能摆脱它的。把它带到基督那里对他说:“主啊!我已信靠你,你的名字叫耶稣,因为你必把你的百姓从罪里救出来。主啊!这里是我的罪,救我脱离它!”一切礼仪若没有基督都归失效。你的祷告、你的悔改和你的眼泪——把它们都算在内——若离了他都算不得什么。除了耶稣以外谁也不能帮助无依无靠的罪人,或是圣徒。若你要得胜,你必须靠着那爱你的得胜。我们的荣冠必须用他在客西马尼园中的橄榄枝编成。
--------------------------------- 转载自《清晨甘露》司布真
-------------------------------------
![]() 《竭诚为主》4月22日 褪去的光 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林后三18) 神的仆人必须时常独处,以致不觉得自己是孤单的。在信徒生活的初期,很容易灰心失意,本来是领导的人黯然消失,本来与我们一起事奉的人离开了。我们必须视为寻常,以致不觉得自己是孤单的。[没有人前来帮助,竟都离弃我…..惟有主站在我旁边。](提后四16-17)。我们的信心,不是建立在会熄灭的光上,乃是在那不灭的光。我们会为[伟人]逝世而伤心,除非明白他们是命定要过去的。那不能消逝的,只有一件,就是仰望神的脸。 别让任何事物阻碍你仰望神,从他的面光中,去正视你自己和你的信念;每次讲道之前,记得先仰望向神,把事情全摆在他脸光之下;这样,必一直有他的荣光。主的工人必须不断的与神面对面,然后才去向人传道。基督工作的特色,就是有那不自觉的荣光同在。[摩西不知道自己的面有荣光,因耶和华和他说话而使他发光。] 神从没有叫我们把疑惑显示出来,也没有叫我们把与神相交的喜乐张扬。神工人生活的秘诀,就是一直与神保持和谐的关系。 祈祷◆ 噢,主,我的神,你是何等的奇妙和大有能力,让我知道救赎是伟大地把启示实现。 ![]() 《灵命日粮》 4月23日 出于感恩 读经: 使徒行传20章22-24节 金句: 「你们务要坚固,不可摇动,常常竭力多做主工,因为知道你们的劳苦,在主里面不是徒然的。」(哥林多前书15章58节) 世界上哪本小说最好?很多人会说是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这本小说,有的版本甚至超过1000页。这么厚的一本小说写完之后,托尔斯泰还是继续写,写到筋疲力尽、无法入睡、甚至到了崩溃的边缘。 有一天朋友问托尔斯泰说:「你贵为俄罗斯伯爵,家财万贯,又有奴仆任凭使唤,未来无忧,干嘛还要这么拼命写作呢?」 托尔斯泰说,他心里被某种力量驱使着,好像骨鲠在喉,不得不吐;要真是停下笔来,那他非发疯不可。 使徒保罗也有类似的经历,但差别在于保罗的动力来自神。正如保罗对哥林多友人所说,是「基督的爱激励我们」(哥林多后书5章14节)。因此,保罗所经历的,是情感上的熊熊烈火,是灵里的澎湃巨浪,让他不得不与人分享耶稣死而复活的福音。 历世历代以来,有许多信徒怀抱着同样的热情,来追随主耶稣。巴不得那把火,也同样点燃你我的心! VCG
我主我神!充满我灵,
从里而外,称颂你名; 全心全人,高声宣扬, 主是真道,我愿遵行! 福音乃大好消息,理当共享,岂可私藏? ![]() 灵修单元:亲爱的
标 题:4月23日
经 节:“马利亚说:'我心尊主为大;我灵以神我的救主为乐。因为他顾念他使女的卑微,从今以后,万代要称我有福。那有权能的,为我成就了大事,他的名为圣。'” (路加福音一46-49)
亲爱的弟兄姊妹:
论到谦卑像小孩与主同行,马利亚是最值得我们学效的榜样。马利亚得知自己将要怀孕生耶稣时,正值少女时期,她的回应正好淋漓尽致地表达了我们昨天说的孩子心,以主(父母)为大,以主(父母)为乐,好像幼儿渴望和父母一起,其他吗?一切听命顺从。
马利亚会被拣选成为耶稣之母,必然是一位明白天父心肠旨意的人。因此,她明白,她所信靠的主是有权能的,会为她成就大事。既然如此,虽然是超乎常理常情的事(圣灵感孕生子),俗世眼看是未婚生子,她也不多问,只是甘心情愿遵从;又好像约书亚,耶利哥一役前夕,有主使者来,他得知这是耶和华的元帅,便二话不说,完全听命不动刀枪,率众绕城。这在常人看似非常愚拙的行动,大将军约书亚没有多问,便绝对听命而行。因他是将领,深明行军之道,战情急迫时,刻不容缓,最重要的是上下同心从命。
以上二位人物,其行动骤看似幼稚万分,草率妄行,其实只要了解他们与神的关系,便晓得这回应其实一点也不轻率;反之,却是非常具有勇气与信心的决定,更重要的是,对他们所信靠的主的至死相随,愿意摆上生命。
今日,耶稣正需要这样的人与祂同行,你愿意吗?或许你说,我心灵愿意,却过不了理智这关。我明白,这是人之常情。
再举一例:“蝴蝶效应”------又称混吨效应,是气象学的理论,意味一些不起眼的事情或现象,在混乱和不可预测的现象中,极可能扮演非常关键的角色。据说,曾经试过一只在中国北京的蝴蝶拍动翅膀,轻微改变了气压,这拍动竟改变了附近地区的气压,一传十、十传百地连锁传开。一个月后,太平洋对岸的美国芝加哥,因气压改变而下雨。
信心非凭眼见,等同蝴蝶效应反映的:其实许多事情与世情现象,其成因后果,非我们可以推测想像,却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 教会是基督的身体,要基督身体健全活泼完全地在地上彰显耶稣的荣耀,就需要许许多多愿意效命的“蝴蝶”,按主心意,被圣灵感动,随时随地乐意振翅回应主。今日,你愿意学效小小的蝴蝶,非为酬劳,非为奖赏,甘愿为主振翅,使春雨秋雨从上浇灌,属天清泉沛然而降吗?
(责任编辑:jidujiao)
思想:“那时,他们看见人子有能力,有大荣耀驾云降临。”(路加福音二十一27)
![]() 本书是撒母耳记的延续,记录王国在大卫、所罗门的全盛期至沦落到王国分裂、最后灭亡的历史,是从与神立约的角度来描述;国家与君王的福祉,端视他们是否忠心遵行记载于摩西之约上的义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