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死”乃“睡”——保罗对丧家的安慰
非“死”乃“睡” ——保罗对丧家的安慰 经文:帖前4:13—18
各位来宾,主内弟兄姐妹! 我们奉主耶稣的名在这里聚集,为了亲爱的白希铨老长辈走完了今世的路程,蒙召归天,召开追思礼拜。 对于信靠基督耶稣来说,基督徒的丧礼再次肯定了对永生和复活的盼望。一位基督徒的丧礼,应该是加冕礼,是向世界作出有关他已得到永远生命的宣言。如果人生是一本书,全书的终局,必是作品最精彩的部分。神看圣民的死极其宝贵。我们是由神这位伟大作家所写成的一本书,最高潮见于全书的最后、最精彩部分。所以,亲戚好友来了,弟兄姐妹来了,诗歌班来了,共同来见证基督徒人生最后辉煌美丽的日落。 圣经说:“往遭丧的家去,强如往宴乐的家。”因为在丧礼中,哀悼之人能被吸引,更靠近主,经历他的安慰。我参加过、主持过很多丧礼,丧礼或追思礼拜,往往成为一些参加之人人生的转折点。很多时候,藉着去世者的生与死的见证,或家人所说的话,那些不知生存之意义为何的人,得以回转,愿把他们的生命转向慈爱的神。 从根本来说,丧礼是为活人,而不是死人而设的。 对于丧家的亲朋好友来说,亲人的生离死别是人间最痛苦的事,悲伤和流泪是人之常情。基督教不是冷冰冰的,基督徒也不是无情的。我们的主也与悲伤的人类表同情,在拉撒路坟前——“耶稣哭了!”他对失去亲人的痛苦感同身受。 虽然悲伤是一个事实,但是对于基督徒来说,有一个盼望的曙光,一个安慰的信息。这个信息,你在其他地方无法听到;这种安慰,你在其他地方不能得到。 宗教家告诉我们:“人死如灯灭。” 政治家告诉我们:“死后原知万事空。” 社会学家告诉我们:“人走茶凉。” 诗人说:“此恨绵绵无绝期。” 凡人说:“吃好、穿好、死了拉倒。” 所有的信息都告诉我们:人死了就没有指望了。 今天晚上,我们读了这一段满了盼望的经文,是使徒保罗对丧家的安慰,我们要分享的主题是——非“死”乃“睡”。我们的神是一位使人有盼望的神,在他的福音里,我们不是那些没有指望的人。我们留意这段话,保罗把“死”这个字从基督徒的字典里,删除了出去,代之的是一个充满安慰和甜蜜的字——“睡”。他说:“论到睡了的人,我们不愿意弟兄们不知道,恐怕你们忧伤,像那些没有指望的人一样。我们若信耶稣死而复活了,那已经在耶稣里睡了的人,神也必将他们与耶稣一同带来。” 有人说,“睡”与“死”差别那么大吗?俗话说:“大睡小死。”不是差不多吗?我们决不是在咬文嚼字,作文字游戏。“睡”与“死”,虽只一字之差,但可谓是“差之毫厘,谬之千里”。
一、死是刑罚,睡是享受 现代人在争论一个问题,就是“安乐死”是否合理。为什么要实施安乐死呢?因为死真是一个令人恐怖的事。死被称为“恐怖大王”。尽管医疗技术和止痛药迅速发展,却没有人找到一种减少人对死亡恐惧的方法。这恐惧并非新近出现,而是人类有史以来的通病。圣经称我们是“一生因怕死而为奴仆的人”,我们生活中的一切作为,从根本而言,都源于人对死亡的恐惧。 因为实在说来,死是刑罚,人在垂死前几乎都是痛苦不堪的。“我心在我里面甚是疼痛,死的惊惶临到我身。恐惧战兢归到我身,惊恐漫过了我。”(诗55:4—5) 死是罪的工价。 你是一个罪人,这是一个事实,是你的良心所告诉你的。罪是老板,你替它打工,它就付给你工价,你要也得要,你不要也得要。你必须接受这刑罚。 但是对于基督徒来说,死是睡着了。对于一个劳累了一天的人来说,睡觉是一个多么令人享受的事。启示录十四章十三节:“我听见从天上有声音说:‘你要写下,从今以后,在主里面而死的人有福了!’圣灵说:‘是的,他们息了自己的劳苦,作工的果效也随着他们。’” 死亡,不再令我们害怕,而是让我们脱去今世的劳碌奔波,脱离今世的劳苦重担,脱去今生的忧虑叹息,让我们息劳在主的怀里。 所以在离世与活着之间,基督徒真的不知道要挑选什么才好!正如保罗说:“因我活着就是基督,我死了就有益处。但我在肉身活着,若成就我工夫的果子,我就不知道该挑选什么。我正在两难之间,情愿离世与基督同在,因为这是好得无比的。然而,我在肉身活着,为你们更是要紧的。”(腓1:21—24) 上帝的儿女面对死亡时,其态度与世人大不相同: 德国第二任总统兴登堡氏,84岁病重于床。医生见他没有好转之可能,便幽默地说:“死亡快走到门口了!”他听后不慌不忙,伸手摸到放在枕边的圣经,翻到约翰福音十四章就吃力地慢读:“你们心里不要忧愁,你们……在我父的家里有许多住处……”读完了,对医生说:“快请死亡先生进来吧,我已经准备好了!” 美国政治家兼科学家、文学家富兰克林,自撰一句发人深省的话:“这是富兰克林的遗体,像一本破旧的书被虫蛀蚀,但此书本身永不磨灭,将来仍由原书的著者(指上帝)修订重版,焕然一新。” 国外一位宣教士这样对待他的离世:“我并不厌烦我的工作,也不厌烦这个世界。但当基督召我归家时,我就像小学生放学回家一样。死对于我并非突如其来的惊恐,我在基督里为大丈夫。” 本地有一位老长老,2004年10月离开人世。弥留之际,已不能进食,大小便失禁。儿子问:“父亲痛吗?难过吗?”他已不能说话,用笔写下两个字:“平安。”
二、死是阴间,睡是乐园 人生最要紧的,不仅是在今生活得怎么样,最重要的是死后往何处去。 当主耶稣钉十字架时,他的旁边有两个强盗。一个强盗拒绝他、嘲笑他,可想而知他是怎么样一步一步悲悲惨惨地下阴间。 另一个强盗看见这位无罪的主却鲜血淋漓地挂在十字架上,他因爱受了感动,就祈求主说:“耶稣啊,你得国降临的时候,求你记念我。”耶稣说:“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你今日就同我在乐园里了。” 看见了吗?当一个人死的时候,他是进入阴间极深之处,那里是幽暗死荫之地。所以,很多人要“开火光”。为什么要“开火光”?因为他们知道要往黑暗之地去。 死是阴间,睡是乐园。基督徒不怕死,因为我知道天堂的喜乐正等待着我。所以,我们最大的愿望是,一边过今天的生活,一边预期灿烂的明天,且准备好受欢迎地归回神永恒的天家。
三、死是结束,睡是开始 死亡是宣告生命的结束,但一个基督徒睡了却是永生的开始。 天堂是真实的,地狱也是真实的。一个人与永恒不外是一口气之差。 人的一生要经过三个世界: 一是混沌的母腹世界; 二是虚空的今生世界; 三是永恒的将来世界。 为什么要畏惧死亡呢?那是基督徒的第三个生日!第一个生日,我们从母腹里出来;第二个生日,我们蒙恩重生。假如有一个胎儿说,母腹太好了,我何必出来呢?那么,他就要失去蓝天、碧水、绿草、鲜花……只有当他出来时,才会发现:“哇,好大的一个世界!”慢慢的我们发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却也很无奈。“因为受造之物服在虚空之下,不是自己愿意,乃是因那叫他如此的。但受造之物仍然指望脱离败坏的辖制,得享 神儿女自由的荣耀。我们知道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叹息、劳苦,直到如今。不但如此,就是我们这有圣灵初结果子的,也是自己心里叹息,等候得着儿子的名分,乃是我们的身体得赎。”(罗8:20—23)。我们离世的那天,正是我们第三个生日。生日是一个喜庆的日子!我们在地上呼出最后的一口气时,就是我们的灵在天堂吸入第一口气之际。我们脱离肉身,立刻与主同在。在神的时间里,当基督第二次再来时,我们便会接受荣耀的身体。何等的喜乐!何等的荣耀! “即使我们容许自己的想象力驰骋在天堂的乐境,我们发觉自己的心思不可能明了天堂真正的情景。” 一个小女孩与他的父亲在乡村走路。没有霓虹灯,也没有汽车的车灯或街灯来搅扰那静谧的夜晚。她仰望深蓝色铺陈着钻石般闪烁星光的夜空,她说:“爸爸,如果天堂的外景已经这么漂亮了,你想它的内部是何等的美丽啊!” 有一天,所有的耶稣基督的信徒,都会看见天堂的“内部”。 我们今天如同蚕宝宝在茧里,苦苦挣扎,但是有一天我们要破茧而出,化为美丽的蝴蝶,在蓝天飞翔!耶稣基督的复活,保证有一天我们会有复活的身体,就像一条丑陋的虫翩翩化蝶。这是一个多么美好的应许!基督活着,我们也要活着。他有一个荣耀的身体,我们也是一样!这就是基督徒能够满怀盼望的原因。死亡被复活的荣耀所吞灭了。 这不是死亡——而是荣耀! 这不是黑暗——而是光明! 这不是绊跌,摸索, 甚至不是信心——而是眼见! 这不是悲伤——而是得以使我最后的一滴眼泪被抹干; 这是日出——我永生的早晨! (2008年8月16日晚,北岙,一位姐妹追思礼拜上的证道)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