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怜悯是应该的吗?
华姿 许多年前的一天傍晚,一个18岁的青年潜入我所住的那栋宿舍的二楼,他正在偷窃的时候被一个女生看见。女生喊叫起来。青年在慌忙之中从二楼窗口跳下,结果把腿摔断了。 同学说起这事时义愤填膺:这样的人是活该,怎么只摔断了一条腿,两条腿都摔断才好呢。但是,不晓得为什么,在一片凛然的讨伐声中,我对那个青年却充满同情。我嗫嚅道,其实他也可怜。话一出口,便立即遭到一阵义正词严的驳斥。我被认为是是非不分,善恶不辨,模糊人性。 我当然知道偷窃不对。但对这个只有18岁的摔断了腿的青年,我无论如何义愤不起来。虽然他的腿是因为偷窃而跌断的,但在一片声讨声中,我唯一的反应就是心软。 我只有闭嘴。我不知道如何为自己心中正在冉冉升起的那点怜悯辩护,而且,我也不知道这怜悯是应该呢?还是不应该?直到许多年后,我读到这个故事。 于是各人都回家去了,耶稣却往橄榄山去。清早又回到殿里,众百姓都到他那里去,他就坐下教训他们。文士和法利赛人带着一个行淫时被抓的妇人来,叫她站在当中。就对耶稣说:“夫子,这妇人是在行淫时被拿的。摩西在律法上吩咐我们,把这样的妇人用石头打死,你说该把她怎么样呢?”他们说这话,乃试探耶稣,要得着告他的把柄。耶稣却弯着腰用指头在地上画字,他们还是不住地问他,耶稣就直起腰来,对他们说:“你们中间谁是没有罪的,谁就可以先拿石头打他。”于是又弯着腰用指头在地上画字。他们听见这话,就从老到少一个一个地都出去了,只剩下耶稣一人,还有那妇人仍然站在当中。耶稣就直起腰来,对她说:“妇人,那些人在哪里呢?没有人定你的罪吗?”她说:“主啊,没有。”耶稣说:“我也不定你的罪,去吧!从此不要再犯罪了。”(约翰福音8:1—11) 律法是公正的,淫乱是可憎的。但是你们中间,谁有资格执行这律法的判决呢?你们自以为正义,但你们谁是没有罪的呢?没有一个人敢说自己是全然清白的,也没有一个人能够理直气壮地站出来说,我有资格执行这审判。所以,他们从老到少,一个一个地都出去了,最后只剩下耶稣和那个妇人。但耶稣对她说的却是:“我也不定你的罪。” 请看清楚了,我的朋友,耶稣并不是宣判她无罪,而是不定她的罪。这个世上最有资格定人罪的,却不忍心定人的罪。因为他怜悯这个罪人。他怜悯这个罪人,但他并不姑息这个罪。你听,他明明白白地对她说:“从此不要再犯罪了。” 我们为什么必须宽恕一个有罪的人?因为我们自己也正在被宽恕。我们为什么必须怜悯一个作恶的人?因为我们自己也正在被怜悯。人活在这世上,当然要有正义感,当然要分是非,辨善恶。但同时,人也要心怀宽恕与怜悯。如果只有正义感而没有怜悯心,就跟只有信而没有爱一样,人就有可能走向冷漠,甚至冷酷,变成一架冰冷的正义机器。 就在前天,我在网上看到一则新闻:有个16岁的女孩,因为饥饿偷了一个面包,店主非要告到她的学校,女孩求饶不成,最后绝望自杀。 就因为店主的决不宽恕,一个年轻的生命就这样终结了。 当人“决不宽恕”的时候,人心顿时变得比冷石还硬。当人“决不宽恕”的时候,人就只看见外在的恶,而看不见自身的恶,更看不见人生的那个赫然真相:其实自己也是需要被宽恕的,而且也正在被宽恕。 人就是这样,当他面对他人之恶的时候,总是双目炯炯,而一旦面对自己之恶,却立即耳聋眼花。他看到一个好人,并不因他的好而受感动,却反而因为他的好而生嫉恨。人类的情感就是这样的弯曲乖谬。 正义当然是一种美好的情感和德行,罪当然应该被惩罚。但是,如果只有正义,只有正义的惩罚,没有宽恕,没有怜悯,和谐社会是建不起来的;如果只有法律,没有爱,没有爱的原谅与和解,和平也难以临到。 曾有人对我说,你怎么能对罪温和呢?你怎么能对恶温和呢?我回答他:错了,朋友。我不是对这个罪温和,而是对这个生命温和。我不是尊重那个罪,而是尊重那个人,那个上帝以自己的形象所造的人。 不久前,有个熟人的个人生活成为办公室的谈资。说起那人的出轨,年轻漂亮的女同事极度地义愤填膺:“这样的男人,我以后话都不跟他说了。”以前,这种宣告总会令我睁大眼睛。因为我觉得,能如此宣告的人,通常都是爱憎分明而富有正义感的人。但现在,我开始对这种欠缺怜悯心的、有点自以为义的正义感,持谨慎的态度。 看吧,在这个世界里,有多少恶是假借正义的名义进行的呢?又有多少恶恰恰是在正义感的驱使下作成的?正义本身是善的,却在不知不觉中成了恶的帮凶。就比如,疾恶如仇的结果,竟把自己也变成了恶;而一次从正义出发的复仇,到了结尾的时候,受害者却惊人地变成了加害者。所以,有人说:当我们被复仇的心所胜,就是被恶所胜。一旦我开始恨,我就把自己降低了。 其实我们都在罪中,都在苦难中。罪性根深蒂固地长在人性里,谁能够幸免呢?放眼一看,有谁不是这个苦难的卑微的有罪的大军中的一员,时刻需要上帝的饶恕和赦免?也时刻需要他人的谅解和宽恕呢?谁又有资格凛然地审判他人呢? 就如同,假如我从没被饥饿和寒冷压迫过,从没在垃圾堆里拣过食物,那么,我有什么资格轻看那个偷窃面包的女孩呢?如果我是她,我会如何?我是比她好一点?还是跟她一样?抑或比她更糟?反过来,假如她处在我的环境里,有稳定的家庭,有稳定的收入,她会不会比我做得更好?大概8年前,当我批评一个下岗又离婚的姐妹消极懒散时,她就斜视着我,从牙齿缝里挤出一句话来:“我如果是你,我蛮好搞。” 饶恕是一门功课,是需要不断练习才能学会的。但饶恕也并不深奥,也许换位思考、将心比心,就是饶恕的开始。让我们从现在起,把用于义愤的时间和精力,分一点出来用于学习饶恕和宽赦。光学习饶恕他人还不够,被人饶恕也不够,还要学习饶恕自己。 曼德拉曾说:“生命中最伟大的不在于永不坠落;而是坠落之后总能再度升起”。饶恕一个犯错的人,就是给这个人一个再度升起的机会,也是给这个生命一个伟大的机会。 (责任编辑:jiduji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