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华人网移动版

主页 > 福音 > 感恩见证 >

一位牧师的爱与情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每日圣经故事),每日推送精彩主内好文,微信公众号搜索:meirijidujiao 加关注



  ——读周雁羽牧师新出版的《像生活一样朴素》散文集有感

  必须承认,在北方飘雪的日子里经历的这一次阅读,开始是烦躁不宁的。因为,一位牧师的作品里居然看不到一节经文,也捕捉不到一句祷告的词语,更难以见到挂在基督徒嘴上的“上帝”与“耶稣”这样圣洁的文字。我甚至怀疑这本书是否出自一位牧师之手。

  可是,不知不觉之间,这些看似朴实无华却潜藏着圣经真理深意的文字,让我的心不仅平静下来,继而莫名地兴奋起来。因为,我看见了一个对主敞开的心怀,看见了一个对主赤诚的灵魂,那么鲜活那么生动地跳跃在字里行间。

  事实上,不是所有基督徒的文章都能让你见字如面,尤其是在许多基督徒戴着面具信仰的当下。然而,周雁羽牧师的散文,可说是让你见字如面,见字如心。她坦露着,让自己的笔墨,自己的灵魂,在主宽广的怀抱里自由挥洒,承受着属天的温暖和热烈的照射。

  这让我很自然地想起主耶稣赐给人类的两大诫命,神与爱人如己。所以想到这个诫命,是因为周雁羽牧师的散文集《像生活一样朴素》这本书里,无论哪一篇作品无不闪耀着爱的光华。这里有母女之爱,父女之爱,朋友之爱,夫妻之爱,作家之间的文友之爱,师生之爱以及长辈与晚辈之爱。这种由爱所铸就的机缘,让牧师由所发,感有所致。既而率性为文,思风发于胸臆,言泉流于唇齿,使朴实无华的文字里汹涌出一股子浓浓的深

  周雁羽牧师,不仅仅是位牧师,也是一位作家。她的写作天地非常广阔,小说、散文、电影剧本都是她涉及的范围。她的勤奋也是一般作家所难以企及的,仅散文作品就已出版了八部,长篇小说出版了三部,中短篇小说集出版了一部,已被拍摄成电影的剧本一部。这是她作为作家所显示出的成就。作为牧师,除了讲章是必须写的之外,她还出版了两部自己的灵修作品集。可见,周雁羽牧师的勤奋与耐力是惊人的。

  然而,在她的散文集《像生活一样朴素》里,丝毫看不见牧师的矜持与作家的文雅,让人看到的却是一位身系围裙,切菜煮粥,忙于锅灶之间的家庭主妇的样子。而且是一位把锅碗瓢盆摆弄的错落有致,让女儿和老公总是露出甜蜜微笑的女人。这与当下那些搞国学的就穿长衫,搞美术的就扎小辫等装腔作势之辈相比,显得难能可贵。或许,这就是一位基督徒应有的平常本色。正是这些,让她的写作心境与话语的姿态,进入到一种平常的生活之中。恰如这本书的书名一样,像生活一样朴素。其中《煲一锅好汤》一文,作家写得非常细腻,几乎涵盖了整个的购买制作的过程。肋排汤、鸡汤、鱼汤都是作家经常制作的,因为女儿爱喝汤,每周一定要给女儿做一次。购买时的精心挑选,制作时的忙碌和劳累,这里一点蛛丝马迹也寻不到。有的是,“我喜欢看女儿眯起眼睛一副陶醉的模样儿。她会一边品尝,一边砸吧着小嘴,趁机篡改了古人的诗句,念念有词地说:‘此汤只应天上有,人间哪得几回尝呵。’”风趣的叙述语言,活脱出作家自己喜悦的心情。把自己对女儿的那种母爱全然勾勒出来。最后作家坦言了为什么要这么做的原因:“用好吃的菜好喝的汤,不动声色地拴住我爱的人,先拴住他们的胃,继而拴住他们的心。这样,我也就拴住了好生活。”把自己的爱心与普通的生活融成一体,表现了作家对生活的挚爱。

  朴素的生活,朴素的情感,朴素的话语构筑了周雁羽牧师朴素的创作风格。《像生活一样朴素》这本散文集带有一种强烈的纪实色彩,明显地取材于作家的人生经历。甚至可以说,这是作家自己的一本生活实录。如果把这本书修改与整理,让内容融会贯通,就是一本相当不错的自传。这里有对逝去的亲人的凭悼与追忆,有与亲朋故友之间的感情花絮。而散文集里收录最多的,也是被作家浓墨重彩的就是母女之情,夫妻之爱,一派祥和温暖,其乐融融的家庭图景跃然纸上。如此,便坦露出作家那种赠人玫瑰,手留余香的情怀。这种情怀恰是一个牧师或者说是一位基督徒应该拥有的。我们爱神,就是通过爱人如己来彰显出来的。而爱人,首先要爱自己的亲人和身边的人。如果对亲人与身边的人都爱不起来,又何谈爱神?

  歌德曾经说过的“人的历史就是人自己”。这话既针对整个人类,也针对每一个生命个体。与其他人不同的是,作家周雁羽的人生经历中最重要的精神支柱不是她的事业,而是她的写作。写作者的身份让她与众不同,对文学本能的热爱和对人生频繁的思考,让她的人生更加完整,让她的生命体验丰沛而富有深度。她用笔写下的这一段段的人生与社会,同样烛照着自己的灵魂。她之所以能够走向信仰基督之路,可以肯定地说,与此不无关系。此文集里不乏一些具有思辨味道的文章,《女儿被友情撞了腰》、《淘宝是一种生活态度》、《只有不合格的父母》等,均属于此类。在《女儿被友情撞了腰》一文里,女儿三番两次地被好友戏弄,最后伤心地哭了。作家没有什么怨恨,而且告诉女儿“任何一件事情的发生,我们都要在其中学习功课。我想,通过这件事情的一再发生,让我们学习单纯的仰望与信靠,让我们把心思集中在本职的学习上,也让我们从中认清人心的诡诈,虽然这个词,我真不想用在孩子们的身上,但是,谁能识透人心呢?”与其说这是在劝慰孩子,莫如说也是作家自己心灵的写照。这种宽容与大度,本就是一个基督徒所应该具备的品格。我们在欣赏作家这种宽容与大度的同时,会更深地进入一种思考,那就是“谁能识透人心呢?”。

  从整部文集的文字可以看出,作家在写作和思考时并不做作,更不矫情。她不追求语言外在的柔和光泽,也不规避对于平庸琐细的如实呈现,却能于平静处起波澜,在曲折中现跳跃,这是袒露着的情感和沉思的需要。其文字时而简单朴实,时而汪洋恣肆,时而顿挫沉郁,时而幽默佻达,但字里行间总透着一种灵魂步入自由之境时才能达到的自如潇洒。灵魂的张扬使得文字才能张扬,内在力量溢于纸面。这种文字间的力度是控制的力度,是精神的力度。正如陆机《文赋》所言,“或因枝以振叶,或沿波而讨源”,换句话说,就是作家以来自信仰的爱心作为枝干,提领生活,感悟生活,抒写生活。所以,笔到之处嫣红姹紫,让我们看到的总是生活里最美好的一面,那就是爱。

  这就是周雁羽牧师的这部散文集呈现出的艺术特色。

(责任编辑:jidujiao)

奉献支持

您正在访问的是基督教华人网简易移动版网页,请记住我们的主内域名(www.jiduai.com)使用电脑端访问我们的网页会有更丰富更完善的主内音乐、讲道、在线圣经,在线祷告,主内书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