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知死,焉知生(2)
基督以十字架上的死,战胜了永远的死亡,我们今天在他的救赎恩典中,因信跨越了死亡,进入了永生,而这个永生全然是神的救赎所致,并非人为所致。因此,我们凭着信心在基督里宣告得胜,我们不再惧怕死亡,对于死会有一种无比坦然的心态。
信仰上帝的人虽然他的肉身也会死,但他们的死不是永死,乃是睡觉(参约11:11-13),当基督再临时,都要醒来。使徒保罗在《哥林多前书》中阐述复活真理时说:“就在一霎时,眨眼之间,号筒末次吹响的时候。因号筒要响,死人要复活,成为不朽坏的,我们也要改变。这必朽坏的总要变成不朽坏的,这必死的总要变成不死的。这必朽坏的既变成不朽坏的,这必死的既变成不死的,那时经上所记‘死被得胜吞灭’的话就应验了。”(林前15:52-54)
《使徒信经》最后二句宣信:“我信身体复活,我信永生。”蒙救赎的生命,超越了人自然的生命,更是越过了死亡,进入了永恒的荣耀中。保罗为此感叹说:“死啊,你得胜的权势在哪里?死啊,你的毒钩在哪里?”(林前15:55)今天,每一位已经接受耶稣作救主的人,都可以与保罗那样一同唱和这一胜利之歌。
三、敬畏上帝,珍爱生命
有几位青年人聚在一起谈天说地,说着说着,说到有关来生的问题,并且希望能弄清楚它。一个哲学家走过,听了一会儿,笑一笑,没有回答他们的任何问题。青年们想知道哲学家沉默不答的理由,难道他同我们一样的无知?突然,哲学家开腔了,他说:“你们观察到了吗?正是那些不明白如何过此生的人,才会特别关注于永恒来生的事。”“但你认为死后有生命否?”有一青年又问。哲学家反问:“活着有生命吗?——这是关键的问题!”
基督徒对今生与来生的态度应该是平衡的。关注来生,并不厌弃今生,不仅如此,而且是要更加激励我们今生能够积极地活着。偏面强调来生,则可能是逃避今生的一种遁词。没能在今生把基督生命活出的人,象一粒枯干的种子。即使在泥土里,它也不可能有复活的生命了。
使徒保罗说:“我们活着,是为主而活,死了,是为主而死。所以,活也好,死也好,我们都是属主的人。”(罗14:8)《现代中文译本》。这种对生活充满盼望的人生必然是快乐平安的,也充满着爱的力量,这就是我们信仰的核心所在。有一位著名学者曾经讲过这样一句名言:“单单理解死与生,不是基督教信仰的最终落脚点。战胜死,敬重生,才是基督信仰所关注的要点。”
人生最高的境界在于认识生命的意义,体现神创造的价值。当一个人解决了“死”的问题之后,他的“生”就显出其永恒的价值,他会以积极、乐观和勇敢的心态,度过自己的一生,认真对待人生。
生命是从神而来,其意义在于活出神的形象与样式,在生活中彰显神的美德,实现神在我们每一个人生命中的美好计划。传道书最后总结:“这些事都已听见了,总意就是敬畏神,谨守他的诫命,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因为人所做的事,连一切隐藏的事,无论是善是恶,神都必审问。”(传12:13-14)希伯来书的作者也警戒我们说:“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来9:27)这两段经文都在随时提醒着我们,要敬畏神,珍爱生命,对自己的人生负责,不可游戏人生,虚度光阴,放纵私欲,任意妄为;要追求一个以神为中心的人生,谨守他的诫命,把自己的信仰落实在日常的生活中,见证神的慈爱。
旧约的《传道书》又提醒我们说:“你趁着年幼、衰败的日子尚未来到,……当记念造你的主。”(传12:1)
那么,如何使我们的生命,活的更有意义,更有价值呢?
首先要珍爱生命。珍爱生命是上帝赋予我们的义务与责任,它包括顾惜自己的身体。使徒保罗说:“岂不知你们是的殿,神的灵住在你们里头吗?若有人毁坏神的殿,神必要毁坏那人,因为神的殿是圣的,这殿就是你们。”(林前3:16-17)那不规律的饮食起居会影响身体的健康,不良的嗜好更容易导致身体过早被摧毁。另外,不注意休息,过度劳作,也是不太珍爱身体的表现。有人说,人年轻的时候豁出命赚钱,年老的时候豁出钱去保命,这又何苦呢?请记住我们的身体是圣灵的殿,需要珍爱它。
再者,珍爱生命就是要关爱他人,因为我们的生命只有在关爱他人的时候,才显得更为伟大。我们固然要顾惜自己的生命,但决不能奉行“人不为己,天诛地灭,”“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等极端自私的处世方式。在关爱自己的同时,也要做到关爱他人,努力做到耶稣基督要求我们的“爱人如己”这一金律。
摩西曾向耶和华神祷告:“求你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诗90:12)这应该是每个基督徒的心声,因为只有在上帝的带领下,我们的人生才会更加充实,更能彰显神的荣耀。
一个美国青年农民,在工作中无意碰伤了一个人,那人后来死了,青年被判处无期徒刑。刚被判 x ing时,青年心中很痛苦,这么一位爱生命、能劳动,爱自由的人就此断送了一生,所以非常悲观。
他在狱中得到一本圣经,当他读到《约翰福音》11章26节:“凡活着信我的人必永远不死。”时,心中大受感动,从此也得了安慰。便主动要求管监狱的人,准许他在狱中作一些有益于人的工作,不要叫他整天闲着无事可作。这位心灵手巧的青年在狱中发明了世界亿万人所用的拉链,他的名字虽然少有人知道,他的身体虽然已经死去,但他因信基督,心灵已经得到自由,并把自己的人生贡献在人类的利益上,他是不死的人。
综观圣经在这方面的启示,便已确立了基督徒对“生与死”的基本观点。面对人生,我们必须正视死亡,而不避讳死亡的现实意义,且坦然面对;满怀永生的盼望而跨越了死亡,因为神在基督里已经为我们预备了永生的保障;珍爱生命,而不轻视生命的意义,以敬畏神的态度去善待生命,每一天都过着荣神益人的生活,见证神的创造之美。 (责任编辑:jiduji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