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文:赛53:7;太27:12-14;可15:4-5;路23:8-9
人子耶稣沉默了,在受难周的第四天(圣周三),经上没有记载他说过一句话,被称为“静默日”,在他生命中最需要向他人倾诉的时候,他选择了沉默;人子耶稣沉默了,在被审判的那一晚,面对各种人的挑衅、各样假见证的控告,他默然无声,在他生命中最需要为自己申辩的时候,他选择了沉默。这是两次匪夷所思的沉默,在人生最为关键的时刻,人子耶稣竟然选择不说一句话。“静默日”的那种无声,令世人深感惊奇;“受难夜”的那种无言,令巡抚甚觉稀奇。如果说他的无声是为了预备好心灵以迎接“暴风雨”的来临,那么他的无言又说明了什么呢?
人子耶稣是上帝为世人的罪孽而预备的赎罪羔羊,33年的人间之旅,他四处奔波,为要传讲天国的福音,他是一只“口吐恩言的羊”;在他人间旅程的最后一晚,他被押送至审判官前,面临仇敌的诬陷与咆哮,却连一句话都不说,他是一只“沉默的羔羊”。他不说话,并不表示他懦弱、畏惧,没有为自己申辩的勇气,事实上,他可以毫无惧色地与审判官对峙(参太27∶11);他不说话,并不表示他理屈、该死,没有为自己申辩的供词,事实上,审判他的人都见证他是无罪之人(参路23∶4)。
他不是不说话,只是该说的话他都说了;他不是不说话,只是不必说的话他不说;他不是不说话,只是该说的时候他会说;他不是不说话,只是不必说的时候他不说。
他不说话,是不想博得人的同情;他不说话,是不屑与恶人作无谓的争辩。他不说话,因为知道这些事是必须担当;他不说话,因为知道这些事是出于神(参诗39∶9)。
他不说话,显示他面对邪恶力量的坦然与镇定;他不说话,表明他受刑罚、挨鞭伤、背苦架的甘心与自愿(参约10∶18)。他不说话,以示喧闹世界的浮躁;他不说话,以示黑暗心灵的邪恶。他不说话,彰显了神之爱的深沉;他不说话,印证了神之爱的默然(参番3∶17)。
行动是最美的语言,受伤是最佳的述说。救恩不需要口舌之争,需要的是行动与实践。在那一晚,他不说一句话,却用血肉的身躯去承载恶人内心的苦毒与嫉恨,代受罪人的刑罚与鞭伤;在那一晚,他不说一句话,却用忠实的行动去履行救赎大功的残酷与凄苦,担当世人的痛苦与忧患。当众人用言语控告他的时候,他用无声回应他们的无知;当审判官用言语审判他的时候,他用无语见证自己的无罪。他向恶人关闭自己的口,却向世人敞开自己的心;他向众人“吝啬”自己的语言;却向罪人献出自己的生命。原来,他在用身体述说他的无比大爱;原来,他在用生命表达他的至死忠诚。他虽不语,却不与恶人作对,不向强权低头;他虽不语,却不以艰难为惧,不辜负父神所托。
无语的深沉远胜多言的轻浮。天地无声,却用“无言”述说、传扬创造神的奇妙作为;人子无语,却用行动遵行、实践永恒者的救赎计划。他没有多余的话,却有真实的行动;他没有申辩的话,却有甘愿的受伤。这“沉默的羔羊”,令人稀奇的无语,令人诧异的“述说”。两千多年前的受难夜,人子不说话;两千多年后的今天,人子要“说话”,他要对你我的心灵说话,我们能否在这喧嚣的世界聆听到他的“说话”?我们能否在这匆忙的世界捕捉到他的“说话”?我们能否在这迷茫的世界解读出他的“说话”?
……他被欺压,在受苦的时候却不开口。他像羊羔被牵到宰杀之地,又像羊在剪毛的人手下无声,他也是这样不开口(参赛53∶7)。他被祭司长和长老控告的时候,什么都不回答。彼拉多就对他说:“他们作见证告你这么多的事,你没有听见吗?”耶稣仍不回答,连一句话也不说,以致巡抚甚觉稀奇(参太27∶12-14;可15∶4-5)“希律看见耶稣,就很欢喜,因为听见过他的事,久已想要见他,并且指望看他行一件神迹。于是问他许多的话,耶稣却一言不答。”(路23∶8-9)
(责任编辑:jiduji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