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华人网移动版

主页 > 福音 > 讲章 >

爱是什么?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每日圣经故事),每日推送精彩主内好文,微信公众号搜索:meirijidujiao 加关注



  圣经:约翰福音13:31-35

他既出去,耶稣就说:“如今人子得了荣耀,上帝在人子身上也得了荣耀。上帝要因自己荣耀人子,并且要快快的荣耀他。小子们,我还有不多的时候与你们同在,后来你们要找我,但我所去的地方你们不能到。这话我曾对犹太人说过,如今也照样对你们说。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

奉圣父、圣子、圣灵的名。阿们。

曾有一组专业人员向一群四到八岁的孩子问了这样一个问题:“爱是什么意思?”结果所获得的答案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之外。

八岁的丽贝卡说,“我奶奶得了关节炎,再也不能弯下来涂脚趾甲。于是我爷爷总是给她涂,甚至当他自己的手得了关节炎也是这样。这就是爱。”七岁的诺艾尔说,“爱就是当你告诉一个男孩你喜欢他的衬衫,他就每天都穿着它。”六岁的妮卡说,“如果你想学着爱得更好,就应该从爱你所恨的人开始。”四岁的爱玛丽·安说,“爱就是你一整天扔下你的小狗狗不管,而它却仍然舔你的脸的时候。”六岁的马克说,“爱就是当妈咪进卫生间看到爹地在里面,而她却并不觉得恶心的时候。”还有一个四岁的劳伦说,“我知道我姐姐爱我,因为她把她所有的旧衣服都给了我,而她却不得不出去买新的。”

我想,若是叫成年人也同样回答这个问题,依然会有各种各样不同的答案。古希腊哲学家柏拉图(Plato,主前427-347)说:“人类的一切失误皆源于过分的私爱。如果想让自己成为伟大的人,他所爱的不应当是自己和自己的东西,而应当是一切正确的事,不管它是自己还是他人做的。”印度教的宗教改革家罗摩克里希纳(Sri Ramakrishna,1836-1886)说:“爱有三种:无私的爱、相互的爱、和普通的,即自私的爱。无私的爱是最高境界的爱。怀着这种爱的人,仅仅谋求他所爱的人的幸福,却不在乎自己是否承受着痛苦和磨难。第二种爱是相互给予的爱,怀着这种爱的人在追求所爱之人幸福的同时,也关注自己的幸福。而自私的爱是最低级的。它使一个人无视他所爱的人的感受而只着眼于自己的快乐。”

对我们基督徒来说,一提到爱,自然会想起圣保罗在哥林多前书十三章所写的爱的诗篇。“爱是恒久忍耐,又有恩慈;爱是不嫉妒,爱是不自夸,不张狂,不作害羞的事,不求自己的益处,不轻易发怒,不计算人的恶,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凡事包容,凡事相信,凡事盼望,凡事忍耐。爱是永不止息。”(林前13:4-8)但是,也正是因为我们对这段经文太过熟悉了,以至于我们没有更深的去思考、理解过这些话语,也没有认真、切实的遵行。爱不是空洞的口号,乃是一种实实在在的行动。正如圣约翰所言,“小子们哪,我们相爱,不要只在言语和舌头上,总要在行为和诚实上。”(约壹3:18)

爱到底是什么?对于我们基督徒来说,只有真正认识上帝,才能理解并实行爱。使徒圣约翰就指出,“没有爱心的,就不认识上帝,因为上帝就是爱。”(约壹4:8)

一、爱是三位一体上帝的本质

上帝就是爱(约壹4:8、16),当我们提到这句话的时候,我们必须要从三位一体的角度来理解,因为三位一体的上帝就是永恒之爱的团契。真正的爱是给予而不是自爱,若是一个人只对自己爱,根本谈不上是爱。当我们谈及上帝之爱的时候,往往是从他的创造与救赎的角度来论述,但难道上帝在没有创造与救赎之前,他就不是爱了吗?显然不是的。因为上帝是三位一体的,独一之上帝并不是一个孤立的存有,而是有三个彼此相爱的位格,圣父、圣子和圣灵。也正是这样,哪怕在没有创造与救赎之前,上帝就是爱。故此,若是不承认三位一体的真理,就无法接受上帝是爱的真理。

1、父爱子,赐子生命,并把万有交托与子

圣约翰指出,“父爱子,已将万有交在他手里。”(约3:35)主耶稣也说过,“父爱子,将自己所作的一切事指给他看,还要将比这更大的事指给他看,叫你们希奇。父怎样叫死人起来,使他们活着,子也照样随自己的意思使人活着。父不审判什么人,乃将审判的事全交与子,叫人都尊敬子如同尊敬父一样。不尊敬子的,就是不尊敬差子来的父。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那听我话、又信差我来者的,就有永生,不至于定罪,是已经出死入生了。我实实在在地告诉你们:时候将到,现在就是了,死人要听见上帝儿子的声音,听见的人就要活了。因为父怎样在自己有生命,就赐给他儿子也照样在自己有生命;并且因为他是人子,就赐给他行审判的权柄。”(约5:20-26)

很多牧师在讲述创造的时候喜欢宣讲上帝对人的爱,而为人预备了这个美好的世界,这并没有什么不对。但是,我们要进一步思想的是,圣经已经告诉我们,万有都是藉着基督造的(约1:3),又是为基督造的(西1:16),这个万有,包括“天上的、地上的、能看见的、不能看见的,或是有位的、主治的、执政的、掌权的。”之所以要强调这一点,乃是要我们深深了解,世界一切都是属于基督的,上帝创造我们人类,是要我们与基督一同治理世界,我们是世界的受托人,而不是拥有者,唯独基督才是万有的元首。我们也当牢记,人类一切的所蒙的福分都需要藉着基督,离开了基督,也就是离弃了恩典的源头。

2、子爱父,顺服父的旨意,并施行救赎

子对父的爱,表现在他对父的顺服,圣保罗在歌罗西书中就说过,“他(基督)本有上帝的形像,不以自己与上帝同等为强夺的,反倒虚己,取了奴仆的形像,成为人的样式。既有人的样子,就自己卑微,存心顺服,以至于死,且死在十字架上。”(西2:6-8)基督完全顺服天父的旨意,愿意成就天父救赎罪人的计划,甘心情愿的死在十字架上,在十字架上的基督,也把上帝伟大的爱,向这个有罪的世界显明出来。圣约翰就写道,“上帝爱世人,甚至将他的独生子赐给他们,叫一切信他的,不至灭亡,反得永生。”(约3:16)

圣保罗在罗马书中说,“因我们还软弱的时候,基督就按所定的日期为罪人死。为义人死,是少有的;为仁人死,或者有敢作的。惟有基督在我们还作罪人的时候为我们死,上帝的爱就在此向我们显明了。”(罗5:6-8)他又在加拉太书中说,“我已经与基督同钉十字架,现在活着的不再是我,乃是基督在我里面活着;并且我如今在肉身活着,是因信上帝的儿子而活,他是爱我,为我舍己。”(加2:20)

基督对世人的爱透过十字架的救恩完全表达了出来。圣彼得也说过,“因基督也曾一次为罪受苦(‘受苦’有古卷作‘受死’),就是义的代替不义的,为要引我们到上帝面前。按着肉体说,他被治死;按着灵性说,他复活了。”(彼前3:18)

3、圣灵的爱,将上帝的爱浇灌我们

正如我在前面所讲的,爱的本质是要付出自己的,爱不是以自我为中心的,三位一体的爱就是如此,永恒的圣父在永恒中生了圣子,圣父与圣子又在永恒中发出了圣灵。圣灵又将上帝的爱浇灌所有被上帝拣选,被基督救赎的子民。

圣保罗说,“我们既因信称义,就藉着我们的主耶稣基督得与上帝相和。我们又藉着他,因信得进入现在所站的这恩典中,并且欢欢喜喜盼望上帝的荣耀。不但如此,就是在患难中也是欢欢喜喜地。因为知道患难生忍耐,忍耐生老练,老练生盼望,盼望不至于羞耻,因为所赐给我们的圣灵将上帝的爱浇灌在我们心里。”(罗5:1-5)

圣灵也无时无刻的帮助我们,正如圣保罗所说的,“圣灵亲自用说不出来的叹息替我们祷告。”(罗8:26)圣灵恩赐我们爱,就是要我们也效法上帝去传递他的爱,用基督之爱去爱你的弟兄,爱你周围的人。圣约翰说,“主为我们舍命,我们从此就知道何为爱,我们也当为弟兄舍命。”(约壹3:16)故此,真正出于圣灵的爱,乃是效法基督之爱。

改革宗神学家于尔根·莫特曼(Jvrgen Moltmann,1926-)说,福音的故事“是父、子和圣灵的伟大的爱的故事,是一个神圣的故事,我们所有的人与天地一起都参与到其中去了。”

二、爱是新世界的秩序

主耶稣对门徒说,“我赐给你们一条新命令,乃是叫你们彼此相爱。我怎样爱你们,你们也要怎样相爱。”(约13:34)为什么这是一条“新”命令呢?在旧约摩西五经中就提出要“爱人如己”(利19:18)。那这条命令又新在哪里呢?被称为解经王子的摩根(Campbell Morgan 1863-1945)指出,“这里的‘新’字是指某件事情是新鲜的,和‘衰残’相对。当他说他们要像他那样爱人时,他的话含有某种事情的结果的意思,因他说过‘我怎样……’。既然他是那样的爱人,若是我们要爱人的话,我们的爱就要和他的爱相同。那就是事情该有的顺序。但其要点乃是,耶稣说:我给你们的之所以是个新命令,是因为其灵感是新的。既然我爱你们,就要让我的爱感动你们,使你们也彼此相爱。其结果是,很自然的,你们的爱和我的爱的性质就完全相同了。”

可见这个“新”的意义在于,爱的源头与榜样是新的,这样源头与榜样就是主基督,主怎样爱我们,我们也要怎样相爱。

我们知道,当罪进入世界之后,人世间哪怕最亲密的夫妻之爱,也受到了玷污,亚当为了推卸自己偷吃禁果的责任,就对上帝控诉说,“你所赐给我、与我同居的女人,她把那树上的果子给我,我就吃了。”(创3:12)在“你所赐给我、与我同居的女人”这个刺耳的称呼面前,亚当原来对夏娃的那种爱慕之情一扫而空,于是他们的夫妻关系就不再处于互相委身的信任之中。而紧接下来的就是,亚当的儿子之间发生了手足相残的事件(创4:1-16)我们从圣经中可以看到,以后的世界,虽然物质文明极大的发展,但是人心却充满的强暴,以致上帝不得不用大洪水毁灭这个世界。

现在基督已经来临,他的国就在我们中间(路17:21),主的教会就是天国的预演与彰显,故此,教会中的肢体的爱其实就是反映出将来天国的光景。使徒圣保罗写给腓利门的书信,是新约圣经中圣保罗唯一的一封私人信函,在这封书信中圣保罗为一个奴隶阿尼西母求情,通篇书信中,圣保罗从未指出当时罗马帝国的奴隶制度是如何的惨无人道,他也没有私自释放奴隶,相反,他却差遣潜逃的奴隶阿尼西母从罗马回到歌罗西的主人腓利门那里去。他只提出一个要求,就是要作为基督徒,也同时是奴隶主的腓利门视阿尼西母为兄弟,他说,“不再是奴仆,乃是高过奴仆,是亲爱的兄弟。在我实在是如此,何况在你呢!这也不拘是按肉体说,是按主说。”(门1:16)

由此可见,因着福音的缘故,一切的关系在基督里都会获得极大的改变,大家同享基督的生命,大家都是弟兄姊妹。想到这一点的时候,我就在思考,现代教会中一些诸如“工商团契”等所谓特殊的团契是否有必要。难道因为他们的特殊身份,就需要有特殊喂养吗?那以后是不是教会也要按不同的身份而分类呢?如只接纳专业人士的教会,或是只能有博士学位的人士参加的教会?哪那些处于社会底层的人士怎么办呢?农民工教会?保姆教会?乞丐教会?那教会中如何体会合一、相爱的见证呢?因为我看到有些教会如此分门别类,带有非常强烈的功利主义色彩,这是我们应该警惕的。

三、爱是门徒的记号

主耶稣说,“你们若有彼此相爱的心,众人因此就认出你们是我的门徒了。”(约13:35)我曾看到过一个故事,非常令人感动,就是罗马的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us I Magnus,272-337)有一次途经米兰的一座大教堂时,他想进去祈祷。恰好那时,有一位衣衫褴褛的乞丐正跪在祭台前的石阶上,皇帝的侍从看到了,就要驱逐这个乞丐。君士坦丁大帝阻止了侍从,然后走过去,跪在乞丐的旁边,与他一同祈祷。

在基督徒中虽然有身份的差别、地位的悬殊,但是在主基督耶稣里因着爱,我们都成为了平等的弟兄姊妹,彼此相爱是基督徒身份的记号。在基督徒的团契中,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每个人在个体上具有很大的差异,我们的习惯,看法也都是不同的,但是这并不代表我们不能相爱,爱既然意味着要付出,那就是我们要要舍己,所谓的舍己并非要求你为弟兄舍命,而是要我们包容那些与我们不一样的意见、习惯、看法。

当然,这并非是没有界限的,真正的爱不是泛爱,乃是出于真理之爱,正如圣保罗所说,爱是“不喜欢不义,只喜欢真理。”(林前13:6)也是圣彼得所讲,“你们既因顺从真理,洁净了自己的心,以致爱弟兄没有虚假,就当从心里彼此切实相爱(‘从心里’有古卷作‘从清洁的心’)”(彼前1:22)也是圣约翰所言,“爱你们是为真理的缘故,这真理存在我们里面,也必永远与我们同在。”(约贰1:2)

彼此相爱若是离弃了真理,就是邪情私欲。盼望上帝怜悯,叫我们真正认识到爱是什么。

但愿荣耀归于圣父、圣子、圣灵,起初这样,现在这样,以后也这样,永无穷尽。阿们。

(责任编辑:jidujiao)

奉献支持

您正在访问的是基督教华人网简易移动版网页,请记住我们的主内域名(www.jiduai.com)使用电脑端访问我们的网页会有更丰富更完善的主内音乐、讲道、在线圣经,在线祷告,主内书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