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父的事为念就不能……
经文:路2:49 路2:41-52记载主耶稣12岁时,与父亲一同上耶路撒冷守逾越节,守满节期后,他父母回去了,他却留在圣殿与教师辩论,他父母回来找他时,他说:“为什么找我呢?岂不知我应当以我父的事为念吗?”耶稣不仅这样说,一生也这样做。我们来看《以父的事为念就不能……》 一、不能与魔鬼妥协 太4:8-10魔鬼又带他上了一座最高的山,将世上的万国与万国的荣华都指给他看,9对他说:“你若俯伏拜我,我就把这一切都赐给你。”10耶稣说:“撒但退去吧!因为经上记着说:‘当拜主你的神,单要侍奉他。’” 魔鬼只要耶稣向他拜一拜,但耶稣却绝不与魔鬼妥协。 约一2:15-16不要爱世界和世界上的事。人若爱世界,爱父的心就不在他里面了。16因为凡世界上的事,就像肉体的情欲,眼目的情欲,并今生的骄傲,都不是从父来的,乃是从世界来的。 雅4:4你们这些淫乱的人哪,岂不知与世俗为友就是与神为敌吗?所以凡想要与世俗为友的,就是与神为敌了。 二、不能看重“情” 太12:46-50耶稣还对众人说话的时候,不料,他母亲和他弟兄站在外边,要与他说话。47有人告诉他说:“看哪,你母亲和你弟兄站在外边,要与你说话。”48他却回答那人说:“谁是我的母亲?谁是我的弟兄?”49就伸手指着门徒说:“看哪,我的母亲,我的弟兄。50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 初看上去这句话有些费解:耶稣怎么能不认识自己的母亲和弟兄呢?但冷静下来,你会发现耶稣传达的是一个深刻的道理。 人活着为了什么?有人有这样的回答,有人有那样的结论。看似五花八门,其实只有一个答案:为了一个“情”字!不论这个“情”是亲情、爱情、友情,或者是其它形式的“情”,都是一个“情”。 人都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某种需要、达到某个心愿而奋斗着。即使某些人追求的是物质、权力(即名利情之类),他的目的也不真在这些物质权力上,而在于这些物质权力所赋予他的心理满足之上。这就是“情”。可能有人会说;这个“情”字也没什么不好呀!我们并不否定这个“情”字,但这个“情”却实实在在是狭隘的,在某种意义上,还是自私的。也就是它存在的客观合理性是有限的。 人的“情”之所以是狭隘的,就在于如果一个人喜欢某个人,就很可能意味着排斥其他人。由于“情”的缘故,这个人可能对某个人表现得很“善”,但这种“善”却是不纯净的。“情”可以使人满足。但当人的“情”被限定在一个狭小的范围之内,他也就必然远离真理了——这是“情”的最致命之处。因为“情”已经满足了你的一切需要,你还会去“额外”地追求真理吗? 执著于“情”者,毫无疑问只是小生命而已;只有追求真理的人,才可能成为伟大的生命。所以,当人们对耶稣的话感到疑惑之际,耶稣指着门徒说:“看哪,我的母亲,我的弟兄。凡遵行我天父旨意的人,就是我的弟兄姐妹和母亲了。” 这句话中有一种博大的慈悲,一种无私的爱。你只爱自己的亲人,就只能是一个家庭的角色;只有当你博爱世人的时候,你才真正成为一个社会的角色。 当你只为了狭隘的亲情活着时,你会为了它不惜一切代价,抛弃你的社会责任,甚至将真理置之脑后!当人沉溺于欲望(即“情”)之中时,正是失去理智和判断力的时候。“有所欲即有所蔽”,欲越强则蔽越深。沉湎于“爱”河之中,其实质就是一叶障目,不见其它;用一种生活状态来取代其它一切生活状态。这显然是荒唐的和有悖情理的。关注局部,就必然忽略整体;执著亲情,就必然忘记真理。 因此,耶稣随后讲出一句真理:“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耶稣并不是说家人是仇敌,而是说对“情”的执著是获得真理的最大障碍。太10;37爱父母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爱儿女过于爱我的,不配作我的门徒。 儒家为了维护人类的道德,从亲情入手,教化百姓,使得人不容易做大坏事。这也无可厚非。但基督教对人类道德水准的要求更高。基督教广传福音、使人回归天国的理论,必然会冲破儒家原来的“亲情”之说。 这其中的原因很简单:当你过分爱家人时,就很难爱耶稣、爱真理了;你过分重“情”,就会忽视“理”。但是,当你热爱真理、并得到真理时,你发现,你不仅爱家人,也会爱世人。你原先狭隘的爱变成了博大的爱、无私的爱。这样难道不好吗? 太10:35-36“因为我来,是叫人与父亲生疏,女儿与母亲生疏,媳妇与婆婆生疏。人的仇敌,就是自己家里的人。”过去,许多人对这段话感到迷惑。如果我们能够审视到“情”的局限,也许就不难理解耶稣的话了。 三、不能体贴人的意思 太16:21-23从此,耶稣才指示门徒,他必须上耶路撒冷去,受长老、祭司长、文士许多的苦,并且被杀,第三日复活。22彼得就拉着他,劝他说:“主啊,万不可如此!这事必不临到你身上。”23耶稣转过来,对彼得说:“撒但,退我后边去吧!你是绊我脚的,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 从人之常情看,彼得关心耶稣的安危,本无可厚非,但耶稣却严厉批评了他。因为耶稣要来世人为人们成就救恩典,就必需以父的事为念。“在耶稣看来,彼得的话是违背了天父意志的行为,是有悖于天道的。但耶稣随后的话语中,在许多人眼里,很可能有不近人情的因素:“撒但退我后边去吧。”因为在我们寻常人的理解中,彼得无论如何与撒但也挂不上钩,为什么耶稣要这样批评彼得呢?其实,耶稣从来没有将彼得与撒但等同起来。“撒但退我后边去吧”这句话是对着支配彼得此刻思想的特定生命所讲的,而“你是绊我脚的。因为你不体贴神的意思,只体贴人的意思”这句话才是对彼得本人说的。前一句是斥责,后一句是说明事情缘由。随后的“若有人要跟从我,就当舍己,背起他的十字架”一段话则是借机给弟子们讲这一事件背后的道。 (责任编辑:jiduji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