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华人网移动版

主页 > 福音 > 讲章 >

爱你的邻舍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每日圣经故事),每日推送精彩主内好文,微信公众号搜索:meirijidujiao 加关注



 

        用问题来回答问题是耶稣最擅长的方法,律法师问耶稣的动机本来就有问题了,他不是要请教而是要考试,他要试探耶稣,因为在当时有很多人喜欢听耶稣讲道,这个律法师要考验耶稣,结果反被耶稣考验,耶稣问他,律法写什麽?律法师很快就回答出来。耶稣说:你说的对!你去照这样行。因为他马上回答出来,众人就知道他是故意这样问的不是要请教耶稣,为了显明他有理由问这个问题,所以他就问耶稣说:「谁是我的邻舍?」圣经有答桉吗?有!但耶稣并没有再以圣经回答他。看利未记十九章十六、十七、十八节,从十八节来看邻舍指的是本国的子民,这是旧约的了解,但是继续看到卅四节,应该还要包括外人住在你们国中和你同居的。

 

        其实旧约已经考虑到不同种族、文化、宗教的人的需要就是我们的邻居,在台北令我们最快联想到的就是外劳。和平教会是否在问:「谁是我的邻舍?」时会把这些外劳考虑进去呢?律法师刻意将世人分为两种:一种是我们的邻舍,一种不是我的邻舍。但是耶稣强调的是:只要他在艰难中、有需要,他就是你的邻舍。所有的人都是邻舍,如同中国人讲的「四海之内皆兄弟」,现在的媒体已经将世界缩小成为地球村了,所以全世界的人都是村民,也都是邻舍。用这个角度来看,这对我们是很大挑战,台湾在世界的经济水准算满富裕的,虽然现在经济不景气,上帝仍期待我们成为好邻舍。

 

        耶稣对律法师的回答,他没有给标准答桉,耶稣反问他,他和律法师用许多的对话来找出答桉,这是后现代教育很受欢迎的方式叫Dialogical  Query。这次我回来发现教会也常用这样的方式,目的是为了找出最好的答桉,而不是谁有答桉,每个人都站探索的态度,有问题互相请教,若我们能以这样的态度探索答桉,相信我们就能找出一个较靠近真理的答桉。

 

        第二,耶稣的回答不是告诉他命题性的真理。大部分在现在科学时代较强调「定义」,在基督教来说是把真理讲清楚,何谓三一律、罪、爱,用许多话把这些事解释清楚就是命题性的真理。到了后现代人们不强调定义,比较喜欢体验性的,从这个角度来看耶稣的作法,耶稣是相当后现代的。第三堂礼拜中的见证,有人觉得很好,因为见证也是在讲故事,我在讲见证就是讲我的故事、我的经历,透过我的解释。见证,是跟你讲我的故事、我遇到的事情和我对事情的解释,这两种都不是真理。「我遇到的」是我的感觉,而感觉可能会有偏差,「我对自己经历的解释」也很主观,但这却是后现代在传福音时较有效的方法。后现代的认为听别人的经验较真实,不是讲一大堆理论而没有经验。耶稣对律法师讲故事,讲完后再问他谁是被打得半死的人的邻舍呢?律法师当然知道答桉是那个帮助他的人,耶稣没有说:你答对了,而是告诉他:你照这样去做。耶稣一再告诉他要去做,不是说你观念正确你就得救,而是你观念正确到一个地步后把它行出来你才会得救。

 

        第三,从理论性的观念到生活性的应用,基督徒若每个礼拜来教会聚会,回去却无事可做,我想对我们来说不是祝福而是诅咒。因为你听越多,将来审判时责任越大。

 

        我们从这个故事中『邻舍』的观点来省思,从这个故事来说有三种邻舍,

 

        第一种邻舍是伤他抢他的人;

 

        第二种是祭司和利未人,他们虽然没有抢他伤害他,但是他们也没有帮助他;

 

        第三种是外邦人,这个人反倒帮了他。

 

        这个故事对律法师而言是很反讽的,耶稣竟用杂种的撒玛利亚人当模范!当律法师问谁是我的邻舍时,那个教训是「爱邻舍」,因此只要谁是我的邻舍我就要去爱他。耶稣在最后也不是问谁是撒玛利亚人的邻舍,耶稣是问:谁是那个被打得半死的人的邻舍。所以反过来说,邻舍不是你爱的,而是爱你的,耶稣在这裡有很多要调整律法师观念的地方,犹太人的种族优越,在故事中耶稣将犹太人讲为被打被抢的,而撒玛利亚人他们看不起的却成为有爱心的。第二,邻舍是要被我帮助的吗?有时候我们也需要邻舍的帮助。这个故事的开头和结尾,邻舍是互相的,帮助我们的我们很容易把他当成邻舍,而我们常去帮助的我们不一定会把他当成邻舍,有时只是可怜他。这三,邻舍在今日我们居住的都市裡都有,住在同一社区裡,可能有人要抢你、骗你,也有那种你被抢他连门都不敢开的邻舍,但也有一些人不怕死的,看到你有困难就冲出来的,那就是所谓的「好邻舍」。在准备这篇讲稿时,我看到一位牧师写一篇跟这个有关的文章,他用洛杉矶几年前有个暴动,暴动理由是一位黑人被四位白人警察殴打,过程被人拍摄下来,最后被告,法院却判白人无罪,黑人很生气,有位白人司机很倒楣,不知道洛杉矶有暴动的情形,经过时被黑人拖下来打,却没有警察出面,因为全城都在暴动。有趣的是,天空中有个记者坐在直升机上一直拍摄,直到白人一动也不动,记者还是一直拍而且马上拨放到电视台,所以很多人看到这个白人被打,最后是谁去救他呢?一位年轻黑人在家看到电视,觉得那位白人怎麽都没有人去救他,就从他家跑到现场去救了那位白人,医生说再晚一分钟那个人就死了。牧师说这就是现代版的路加十章,他解释说祭司是那时代的社会领袖,他在教导人什麽对、什麽不对,就是所谓「文化的守卫者」,而现代的社会,牧师已经失去了功能,因为基督徒变成少数,牧师说的话社会不听,取代牧师的是媒体,媒体记者影响社会大众对事情的看法,就如那位记者坐在直升机上、高高在上,没有危险,但是他看到那人很可怜、快死了,他也没有做任何的事情。第二是利未人,利未人在耶稣的时代有个公会,是由利未人和祭司组成的宗教法庭,耶稣就是被这个法庭定罪的。所以利未人就是在维持当时的社会公义,而警察是现在维持社会公义的人,照正常的社会来说,就是社会领导者、执政系统就是要保护社会的弱势团体,但实际上往往是没有,真正有事情发生时,这两个人都会顾自己;有人在研究,所有的社会包括美国,社会会设计很多结构为了服务人民、保护弱者,但是到最后第一目标是要保存自己的系统,所以真正遇到问题时,警察本来要维持治安的,他会缩回来。而黑人就是那个好邻舍,那个黑人冒着危险,因为暴动尚未结束,而耶稣讲的好撒玛利亚人也是如此,冒着可能会被抢夺的危险,之后,还造成他的不便、还要花钱。

 

(责任编辑:jidujiao)

奉献支持

您正在访问的是基督教华人网简易移动版网页,请记住我们的主内域名(www.jiduai.com)使用电脑端访问我们的网页会有更丰富更完善的主内音乐、讲道、在线圣经,在线祷告,主内书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