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对蒙恩的夫妇(2)
这事也提醒我们,苦难也并非都是罪恶的缘故。撒迦利亚夫妇没有孩子,不一定是他们的生活比他人更糟糕、更罪恶。反而,他们更加努力地追求圣洁,在神前敬虔度日。可,神没有赐他们孩子,也许他们祷告也很迫切,但就一直不见成就。神的作为我们无法测度,所以,不要轻易诊断定罪他人。
细想一下,没有孩子,会给他们夫妇带来什么?
情绪的冲击…… 从憧憬、渴求、等候、失落、绝望。
人间的羞耻……在那年代,又是以色列民,没有孩子的羞耻会有多大。哈拿的眼泪是最好的实证。
生活的残缺……
信仰的挑战……祷告、质问、怀疑、信靠。
在这样的考验中,他们依然事奉,且是坚定地事奉,特别是以利沙伯,从她对神的称谢中可见。“主在眷顾我的日子,这样看待我,要把我在人间的羞耻除掉。”她深知神没有把她们丢弃,一直在眷顾着。他们的年纪老迈,他们的生命越发老练。
信仰的日子里,不可能没有风浪。若你是抱着“我信了,我不会受苦”的心态来相信神,恐怕你会失望而归。若你能信靠神,紧紧把握神的应许,会让你跨越风浪,行在水面上。
四、他们是特别的哑人
21-25节,“百姓等候撒迦利亚,诧异他许久在殿里。及至他出来,不能和他们说话,他们就知道他在殿里见了异象,因为他直向他们打手式,竟成了哑巴……他的妻子以利沙伯怀了孕,就隐藏了五个月,……”
1、撒迦利亚的哑巴:因不信
为什么撒迦利亚对天使的消息会持怀疑不信的态度呢?
也许是幸福来得太突然了。N年的祷告不见成全,当夫妇年迈,失去生育能力的情况下,恩典却意外地来临。并且是先知玛拉基所预言的那一位“行在主面前,有以利亚心志”的使者要由他们家庭而出。这真得令人难以置信,就像门徒们面对耶稣的复活,是“喜得不敢信”。
或许是在圣殿的事奉,日久后,成了一种习惯,成了一种仪式。想不到,神真的在此,并对他说话。当神圣的礼仪成为宗教活动时,人心不再有敬畏感,对神的作为并不敏感,甚至不再相信有神迹。
也许是因为失望太久,加上自身的情况,令他对孩子已不再抱有任何希望。所以对于天使所传报的,他怀疑不信。他忽略了“在人不能,在神凡事都能”,他们的祖宗亚伯拉罕就是在毫无指望的时候,因信仍有指望,就从神那里得着以撒。
哑巴了,是神对他不信的一个管教,也是一种恩典的提醒。给他这样一个确据,使他深知神的奇妙,好让他在今后养育孩子时,记得神的旨意,顺服在其中。
在信仰的旅途中,怀疑与信心其实是在不断的交织中。信仰需要去寻求理解,但绝不能陷于知性中。因为他是神,是那位无所不能者,惟愿单单仰望。
2、以利沙伯的销声:因谦卑
以利沙伯怀孕后,就隐藏了五个月。她以另一种方式“哑巴”了——销声匿迹,为什么呢?圣经没有说法,只能用常理去猜测。
其一,对年长的孕妇而言,需要更多的保养与安静。
其二,面对意外之喜,终于可以在人前扬眉的试探会不期而至,需要在神前保持一颗平常之心,离开人群是一种很好的方法。
其三,撒迦利亚一定会同她分享个人在殿中的异象,即或言语不通(无法开口),可以用手势或文字。就算没有,从丈夫的突然哑巴再到自己的意外身孕,定会意识到神作为的奇妙,安静地在人后去寻求神的旨意,是必要也是紧要。
在神前若有特殊的经历,不必急于在人前炫耀。重要的是要去寻求神藉此(异象、异梦或其余)吩咐我做什么,因为这些个人性的经验非对大众,只是神对你个人的引导,不是突出你比他人更属灵,所以学会像以利沙伯那样安静,是可取的。也惟有如以利沙伯这样安静在人后,才能成为他人生命的供应与激励(马利亚见了天使,就过到以利沙伯这里寻求帮助)。
结语:基督来到世上,圣经首先记录的是这一对夫妻的预备,先锋约翰由他们而出。看他们事迹的记录,虽是简单,但已足够。因为短短的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到他们对神信仰的持守与坚定,领受特别恩典时那种生命的从容——对神的高举。学效他们吧。 (责任编辑:jiduji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