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祷告
讲道内容 讲题:母亲的祷告 经文:马太福音15:21-28 主讲:蔡维伦牧师
一、前言
母亲的爱和爱的源头是上帝,有很多的共通点。而在教会中,我们也接纳成为母亲节的礼拜,透过儿童献诗、配戴康乃馨,让这份爱的表达在我们当中,实际上我们也真的不擅常对人表达爱,特别是对亲人,所以需要有这样的一个主日,来提醒我们,也给我们有机会表达。
如何形容你眼中的母亲?
在进入今天圣经经文之前,牧师要先让大家花些时间预备心,问大家一个问题,你想想看自己,会用怎样的言词或形象,来形容你的母亲呢?你还记得以前小学的时候,曾经在国语的作文中写过「我的妈妈」,我们都写过。或是在美术课的时候,想必也都曾经画过「我的妈妈」。如果是「现在」再一次用写的或用画的,会怎样来形容或表达你的母亲?她是一位怎样的女性呢?记得怎样深刻的场景和对话?在母亲节的时刻,我们能回顾成长过程中的母亲,在你眼中的母亲是怎样一位?在母亲眼中的你,又是怎样一位?
二、旧约圣经中几位母亲
1. 以利、哈拿和撒母耳
(撒上1:1-28、2:18-21)
提起旧约圣经中的母亲,最常看到「母亲」的角色,我想大家特别有印象的,是撒母耳的母亲哈拿。他的经历是—虽然她有一位爱她的丈夫,他曾因为没有生孩子而在家裡受欺负,有一次去献祭的时候,他将这样的深切的盼望向上帝祷告,却被当时的老祭司以利看见,看见他口中迫切地念念有词,还以为是一位喝醉酒的女性。但当以利知道他的心愿,就祝福他上帝将垂听祷告,而撒母耳就是他向上帝求来的小孩,出生后就将撒母耳献给上帝,之后上帝更继续赐福他,让他再生了3个儿子2个女儿。
2. 以利亚和西顿的寡妇
(王上17:8-24)
旧约圣经中除了这个撒母耳的母亲哈拿的故事之外,旧约中还有其他的母亲,将他们的需要带到先知们面前,先知以利亚和以利沙都曾遇过。以利亚祈祷天不下雨后,当时亚哈王要抓拿他,上帝要以利亚逃到北边的西顿,在那里投靠一位寡妇,上帝透过神蹟供给他们全家的需要。后来却因为寡妇的孩子重病,以利亚透过祷告医治这寡妇的儿子。
3. 以利沙帮助穷苦寡妇(王下4:1-7)、书念妇人(王下4:8-37)
以利沙也曾帮助一位穷苦寡妇,她先生是先知的门徒,已经过世。以利沙让家裡的容器都装满油,解决寡妇的生活需要。除此还有一个贵妇,这贵妇家裡有产业,她和先生商量后,乐意提供一个住处给先知,后来却有一天孩子突然死了,贵妇急忙要人去请以利沙来,最后同样得到医治。儘管这两位「母亲」没有互相认识,彼此有着截然不同的经济状况,却同样深信上帝的僕人先知会医治他的儿子,而上帝果然也这样行。这两件神蹟发生的地点,不管是西顿或是书念,这两个地方都恰巧位于加利利海附近,而也正好跟今天经文中,另外一位外邦的母亲,有着相类似的经验,这位母亲他勇敢地来到主耶稣的面前。
三、一位来到耶稣面前的母亲
我们来看这位来到耶稣面前的母亲,从某个方面来看,曾有各式各样的人来到耶稣面前,但许多人却有同样的需要,就是希望能得到耶稣的医治,而这位出现在耶稣面前的外邦女子也是这样。说他是勇敢的不是没有原因,经文中他勇敢越过性别、种族等的偏见和障碍。但这个记载一开始更让我们好奇的,是耶稣的态度。从经文中我们感觉到耶稣对他的态度似乎不友善。圣经记载耶稣退到推罗西顿的境内去,是暂时离开向以色列百姓传福音、医治的忙碌生活。而让这位迦南妇人认出他来,一直跟在他和门徒这群人的背后,大声呼喊「主啊,大卫的子孙,可怜我! 我的女儿被鬼附得甚苦。」耶稣却一句话也不回应,直到门徒进前来,求耶稣说,这个妇人在我们后面喊叫,请叫他走吧。也有版本更直接翻说门徒要耶稣同意「把他赶走」。接着耶稣对他说「我奉差遣,不过是到以色列家迷失的羊那里。」妇人不管耶稣刚说的话,就来到耶稣跟前拜他,说「主啊,帮助我」。耶稣却又说「不好拿儿女的饼丢给狗吃」。什麽?耶稣如同当时以色列人习惯称呼外邦人为狗,野狗,不洁淨的动物。但那妇人并没有因此走掉,他反而回答耶稣说「主啊,你说的没错。但狗也吃他主人桌子上掉下来的碎渣儿」。当那妇人如此回答时,我们好像可以看见耶稣,定睛有温柔地注视着这位母亲,对他说「妇人,你的信心是大的,照你所要的,给你成全了吧。」从那时候,他女儿就好了。
不同的学者,为要解决叙述中耶稣的态度,试着提出好些解释,为要了解耶稣怎麽这样回答那妇人,那种好像拒人于千里之外的态度,或是神学上耶稣传的福音不是说要传给万民的,耶稣怎麽说只给以色列家?有的圣经学者从耶稣说的措辞,发现这裡用的「狗」字,不是当时一般所用的野狗,而是指家庭中的小狗,有去软化耶稣说这句话的态度。也有学者认为,虽然在所用的字眼表达让人感觉不友善,但看见耶稣最后同意医治,以及接续本段在15:29-31节,耶稣后来再到靠近加利利的海边,耶稣医治许多请求医治的人,这段记载的最后一句「他们就归荣耀给『以色列』的神」,可见当中好些不是「以色列人」,才会说归荣耀给以色列的神。耶稣既然也愿意医治那麽多的外邦人,表明耶稣在此与迦南妇人的对话,是让这妇女表达出对大卫子孙的信心,并勇敢将母亲对女儿的爱表达出来,使我们看到的是一位母亲深切渴望—这位跪在耶稣脚前拜他的母亲,想尽各样的方式,就是希望耶稣医治拯救他在受苦中的女儿。 (责任编辑:jiduji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