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可比拟的耶稣
“信耶稣有饭吃吗?” “我想把孩子送到摩门教,因为他们不但烟酒不沾唇,而且禁戒咖啡和茶,我希望孩子能学好。” “我最崇拜某某印度大师,他和耶稣一样棒,甚至能叫死人复活!” “某某最近发现自己有癌症,你送他一本圣经罢。” 当我们和友人谈道,我们都会听见上边这类的话。 这样的话,是因为人总会从自己的角度看事情,先考虑自己的需要,什么上帝、耶稣、信仰,都得和自己有关联,对自己有好处。我们不能怪责他们,事实上,那些重生得救的基督徒也常犯同样的毛病。 假若我们问一个没有什么宗教信仰的人:“上帝应该是怎样的?”或者“你选择宗教信仰的标准是什么?”我相信绝大部分人的答案可概括为四类: (A)对我今天的生活有实际好处。 现在让我们从这四方面,看看基督徒所敬拜的耶稣,是否能胜出。 A. 对我今天的生活有实际好处 人总是现实的,免不了会问:信耶稣能帮助我解决生活困难吗?可以叫我升官发财吗?医治我的疾病吗?总而言之:信耶稣有什么实际好处? 几乎所有宗教的官方正统讲法都叫人不要贪图物质世界上的好处,尤其是财富,他们都认为贪财是罪恶,是陷阱。例如:《古兰经》三章14节:“迷惑世人的,是令人爱好的事物,如妻子、儿女、金银、宝藏、骏马、牲畜、禾稼等。这些是今世生活的享受。”至于健康,似乎一般都比较宽容,虽然他们未必像道教一样地强调养生之道,但都同情那些有病需要医治的人,或提供治疗法。《古兰经》也陈述一些民间医学,例如它认为蜂蜜能治病(第十六章)。 有时,他们又以健康和财富为奖赏,以鼓励或诱导信众遵守道德规章。例如《佛说十善业道经》说,信众若能遵守五戒十善,他们所得的善果包括:常富财宝、资财盈积、寿命长远、长寿无夭。 然而,大家心照不宣,很多宗教,尤其是民间宗教和迷信,都以财富、健康、成功为号召。中国人到庙里去求平安、求健康、升官发财、美满姻缘、早生贵子……管它是仙是佛,灵验就值得拜。所以中国人若留意,都会听过“长寿佛”、“黄财神”、“五路催财符”等。新纪元运动更是集中了所有宗教的秘术,东方的和西方的,瑜伽、冥想、禅座、催眠,及各种变化方式,以发展人类潜能,包括健康、成功、致富。 但是,圣经中那位耶稣不在这方面吸引人,他说:“人的生命,不在乎家道丰富。”(路加福音12:15)圣经说:“贪财是万恶之根。有人贪恋钱财,就被引诱离了真道,用许多愁苦把自己刺透了。”(提摩太前书6:10)但是他应许生活上的基本所需“吃什么,喝什么,穿什么……你们的天父是知道的”(马太福音6:31-32)。他也应许我们,虽然在世上有苦难,但在他里面有平安(约翰福音16:33)。 有时我们面临失业、生病,或有其他各种困难,基督徒都定然会祷告,求神帮助,甚至也劝说在同样情形下的未信者尝试祷告。虽然圣经没有应许我们每一个人都是百万富翁、生活丰足、事事如意,但另一方面,神是慈爱的、有恩典、有怜悯,所以我们常常看见他应允这样的祷告。 最重要的是,我们今天活在一个堕落、因罪受咒诅的世界里,“一切受造之物,一同叹息劳苦,直到如今”(罗马书8:22)。于是各种痛苦、贫穷、疾病,自然不能免,我们都“指望脱离败坏的辖制”(罗马书8:21)。所以,耶稣着眼于所有痛苦、贫穷、疾病的基本原因—罪恶。他为人钉死十架,成就救恩,就是为了解决这个终极问题。终于有一天在天上荣耀里,“神要擦去他们一切的眼泪;不再有死亡,也不再有悲哀、哭号、疼痛……”(启示录21:4) 基督教在这方面与其他宗教不同,它为人生提供了正确的答案。 B. 最高超的道德教训和智慧 一般人都能同意,上帝必须是良善的,以至社会也因而良善,人类才能幸福。所以很多人说:宗教都是劝人为善的。的确,绝大部分宗教的道德规守都非常相似,这是一个难于否定的事实。有一些稍微有研究的人甚至说:每个宗教都有它的“十诫”和“黄金律”。 很多宗教都有类似十诫的教训。回教《可兰经》六章151-52节说:“……你们应当孝敬父母;你们不要因为贫穷而杀害自己的儿女……你们不要违背真主的禁令而杀人,除非因为正义……你们当用充足的斗和公平的秤……你们应当公平,即使你们所代证的是你们的亲戚;你们当履行真主的盟约。” 佛教有所谓“五戒十善”,五戒就是:不杀生、不偷盗、不邪淫、不妄语、不饮酒;五戒引出十善,就是:救生、布施、梵行、诚实、和诤、爱语、质直、清净、慈悲、正见。 即使印度有不合理的社会阶级制度,和违反人性的烧寡妇等恶习,但是我们仍然可从梵经《摩奴法典》(Laws of Manu)找到近似十诫的道德教训:“知足、饶恕、节制、禁戒不公义、服从洁净规守、禁欲、智慧、知识、诚实、不愤怒,是谓十法令。”(六章92节) 耶稣说:“你们愿意人怎样待你们,你们也要怎样待人。”(马太福音7:12)今天人称之为“黄金律”,誉之为道德的至高无上原则。孔子也曾说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是黄金律的反面讲法,所以有人称之为“银子律”。 研究宗教比较的人也在其他宗教经典中找到相似于黄金律的教导。佛教《经集》#705: “对自己和别人一视同仁,即不伤害,也不引起伤害。”回教《圣训》的“为人处世的准则”#54:“爱人如爱己,才是真信士。” 十诫和黄金律都是好的,可惜人人都是罪人,没有人愿意主动先对别人好。你对我好,我也对你好;你先以道德待我,那么我才以道德待你。互馈互惠,免得吃亏。 圣经的道德观,虽然有十诫,也有黄金律,却不是互馈互惠的,因为耶稣教导我们“爱仇敌”(马太福音5:44)。我们偶然也可以在其他宗教找到类似“爱仇敌”的教导,虽然比较少,但仍是有。例如《可兰经》四十一章34节:“你应当以最优美的品行去对付恶劣的品行,那末,与你相仇者,忽然间会变得亲如密友。” (责任编辑:jiduji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