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灵修生活2016年09月04日 你怎样看神
摘要:民数记 16:28-35“有火从耶和华那里出来,烧灭了那 … 二百五十个人。” - 民 16:35Ron和他父亲的关系非常恶劣。我只见过Ron的父亲一次,然而,他看上去并不像Ron口中那样像头喷火的恶魔。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Ron的父亲以为神就像一头喷火恶魔-或许是...... ------------------------------------------------------ ![]() 民数记 16:28-35 “有火从耶和华那里出来,烧灭了那 … 二百五十个人。” - 民 16:35 Ron和他父亲的关系非常恶劣。我只见过Ron的父亲一次,然而,他看上去并不像Ron口中那样像头喷火的恶魔。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Ron的父亲以为神就像一头喷火恶魔-或许是读过某段关于末日审判的经文吧。在圣经中,神有很多不同的形象,有些地方的确描绘了神对罪恶施行严厉的审判,还有些地方记载了神的先知带来骇人的警告。 在民数记16章这段经文中,提到背叛神就是犯罪。跟随神为衪而活不是一件容易或随便的事。然而我们不要忘记,同是这位神,差遣了衪儿子耶稣,亲身担当了我们罪的刑罚。 所以,因着耶稣的缘故,神给了我们一个超乎我们想像的形象-祂完全背负我们罪的刑罚,我们只需一个单纯的信心,就可以经历到祂作为我们的牧人,带领引导我们。因此,怀着孩童般的信心,我们能看到神的,就是祂那永远不变的慈爱。 Ron的父亲从来不明白这一点, Ron也不明白。神多么爱我们,藉着祂儿子耶稣,亲自担当我们罪的刑罚,这样的爱不可测度,但神真的这么做了。藉着神的爱,当我们在各种不同的境况中与耶稣同行时,也就逐步成圣了。 祷告 主啊,求祢藉着耶稣在我心中栽种祢的爱,并帮助它茁壮成长,愿这爱也能从我身上涌流到别人的生命里。奉耶稣的名祷告,阿们。 今天经文:民数记 16:28-35 28摩西说:“我行的这一切事本不是凭我自己心意行的,乃是耶和华打发我行的,必有证据使你们知道。 29这些人死若与世人无异,或是他们所遭的与世人相同,就不是耶和华打发我来的。 30倘若耶和华创作一件新事,使地开口,把他们和一切属他们的都吞下去,叫他们活活地坠落阴间,你们就明白这些人是藐视耶和华了。” 31 摩西刚说完了这一切话,他们脚下的地就开了口, 32把他们和他们的家眷,并一切属可拉的人丁、财物,都吞下去。 33这样,他们和一切属他们的,都活活地坠落阴间;地口在他们上头照旧合闭,他们就从会中灭亡。 34在他们四围的以色列众人听他们呼号,就都逃跑,说:“恐怕地也把我们吞下去。” 35又有火从耶和华那里出来,烧灭了那献香的二百五十个人。 ---------------------------------- 转载自<<每日箴言>> ---------------------------------- ![]() BYKEVIN PORTER 有人只为现在而活,活得好像他们不在乎死后会发生什么一样,然而葛培理牧师提醒说,这种心态愚蠢至极,因为天堂和永恒真实存在。 他周日在《堪萨斯城星报》(The Kansas City Star)出版,并同时在多家媒体发表的最新专栏文章中表示,这些人最终会“进入永恒,站在神面前,到那时就太晚了”。 葛培理援引希伯来书9章27节:“ 按着定命,人人都有一死,死后且有审判。” 这位葛培理布道团创始人解释说,当谈到思考他们的灵魂会发什么时,有些人故意视而不见,只定睛在他们眼前的东西。 “很多人固执地拒绝思考永恒,拒绝思考当他们去世时会发生什么。原因之一是因为他们只是想为当下而活,享受罪中之乐,或者醉心于日常中。” 葛培理解释说,有些人只是担心他们的生活方式必须要改变,如果他们开始严肃地思考神和永恒的话,但他们不想这么做。 “他们就像耶稣的比喻中的一个人,他拒绝超越今生之乐,他对自己说,‘只管安安逸逸地吃喝快乐吧’(路加福音12章19节)。” 葛培理提醒说,这种心态愚蠢至极。实际上,“神说那个人是傻瓜,因为那天晚上就要把他取走,那时就太晚了。” 这位布道家提醒读者生与死的真实性。“死亡真实存在,永恒真实存在,天堂真实存在,耶稣基督也是这样。” 他鼓励基督徒为非信徒祷告,这样神就打开他们“属灵的眼睛”,让他们确信他们需要基督,因为他为他们牺牲了生命,他爱他们,他希望他们永远地成为他家中的一员。 葛培理牧师还鼓励基督徒祷告,他们也会“成为基督爱和盼望的见证……往往对基督改变大能最强有力的见证就是改变的生命”。 --------------------------------- 转载自《基督邮报》 ---------------------------------- ![]() 标题:9月4日 经节:我未受苦以先走迷了路,现在却遵守你的话。 (诗篇一百十九篇67节) 有位隐喻大师讲了一个蜡烛抱怨的故事。当蜡烛受热,蜡油滴在下面的纸上,蜡烛抱怨说:「我这一生简直是莫名其妙!」 纸适时安慰它说:「不要难过,我想凡事都有它的道理。」 蜡烛又说:「我从来没有这么痛苦过!」蜡油仍继续在滴。 纸告诉它:「我发现这世界的设计,真是没有话说,我深信凡事的结局都是好的。」 蜡烛一时也回答不来,后来却发现蜡油竟能产生奇妙的效果,比方说拿印章盖在柔软的蜡上,就能得出相反的图样。 「啊,我终于明白了!」蜡烛说,此刻它已不再感到痛苦:「原来我被软化,为的是能留下美丽、持久的图样。」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奔向日出》 -------------------------------------- ![]() 标题:我绝不! 经 节: 至于我,断不停止为你们祷告,以致得罪耶和华。我必以善道正路指教你们。(撒母耳记上十二章23节) 我们有时候很想放弃,不理神的百姓!他们是那么不完美,可能罪恶深重,然而,他们是祂的百姓。撒母耳清楚地警告以色列人立王的危险性,但他们仍执意要像邻国一样,有王治理他们,并且愿意付上任何代价来立王。这些百姓一立了王,就知道自己有罪,只不过一切都太迟了。那么撒母耳做了些什么呢?他们曾经漠视他的警告,现在却又要寻求他的帮助。撒母耳大可拋弃他们,任凭他们承受行为的后果。撒母耳知道,诚如耶稣知道,神要祂的仆人去服事有病的,不是服事健康的(马太福音九:12)。撒母耳并没有把百姓的反应当做是他们的拒绝,他知道百姓的态度显示出他们与神的关系。撒母耳事奉的对象是神,不是以色列百姓。当神命令他要帮助他们,虽然他们拒绝他的信息,他还是帮助他们。有时候,人们并没有照着应有的反应,回应神藉着你说出的信息。不要因此而灰心,他们的态度反映出他们与神的关系。你是神的仆人。如果耶稣投注时间在那些灵性有需要的人身上,你可以预料,祂也要你做同样的事。不要对神的百姓失去耐心。要记得,神爱他们,诚如祂爱你一样。 ------------------------------------- 转载自《每日经历神》 ------------------------------------- ![]() 标题:9月4日 经节:『你们听见角声,众百姓要大声呼喊,城墙就必塌陷。各人都要往前直上。 』(书六章五节) 信心的呼喊不是踌躇的呻吟,也不是失望的哀泣。在许多『耶和华的奥秘』中,我不知道有其么比信心的呼喊更其宝贵。耶稣华晓谕约书亚说,『看哪,我已经把耶利哥,和耶利哥的王,并大能的勇士,都交在你手中』(二节)。祂不是说:『我将要把…』祂乃是说:『我已经把…。 』耶利哥城已经属于以色列人了;现在只叫他们去占领好了。但是问题是:如何占领呢?在人看来,这是不可能的事;于是神又详细说明了祂的计画。 没有一个人想到呼喊会使城墙倒塌。可是他们得胜的秘诀,却正在呼喊之中,因为这是一个信心的呼喊-一个敢在毫无胜利征兆的时候,单独凭神的话,向神索取所应许的胜利的信心!于是神照他们的信心给他们成全;当他们呼喊的时候,城墙果然倒塌了。 神说祂已经把耶利哥城交在他们手中了,信心就这样相信。数世纪后,圣灵还将这次信心的胜利记载在希伯来书上面:『因着信,围绕耶利哥城,七日城墙就倒塌了』(来十一章三十节)。 -司密斯(Hannah Whitall Smith) ----------------------------- 转载自考门夫人之《荒漠甘泉》 ----------------------------- ![]()
盼望超越死亡
Hope Beyond Death
义人临死,有所投靠。
——箴14:32
Therighteous hath hope in his death.
—Proverbs 14:32
我们不喜欢讨论死亡,这是我们这代人的禁忌话题。然而死亡对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真实的。有时候我在电视上看到由已过世演员主演的电影,在画面上他们看起来活力充沛,但却已经死去。他们中有些是我的好朋友。死亡是真实的,而当我们面对死亡,只能独自作战,那一刻无人陪伴。但大卫说他已经发现了能消除死之恐惧的答案。他说死亡有个答案,有个能够超越死亡的盼望。这盼望的中心就是复活的基督。保罗写到“离开肉体”就是“与主同在”。这样就消除了对死亡的恐惧。
We don’t like to talk about death; it’s theforbidden subject of our generation. Yetit’s real for all of us. Sometimes on television I see motion picturesfeaturing actors who are no longer living. They seem very much alive in thepicture, but they are dead. Some of them were my personal friends. Death isreal, and when we die, that is a battle we have to fight all alone. Nobody canbe with us in that hour, but David said he had found an answer that would takethe fear of death away. David said that there is an answer to death, there is ahope beyond death. That hope is centered in the risen Christ. Paul wrote thatto be “absent from the body” is to be “present with the Lord.” So the fear ofdeath is removed.
今日祷告
主耶稣,我带着完全的信心,盼望我的灵魂永远与你同在的那一天!
Prayerfor the day
LordJesus, with complete trust I look toward that day when my soul will be with Youfor eternity.
----------------------------
转载自《葛培理布道团》
----------------------------
![]() ![]() 诸葛孔明 号称足智多谋的诸葛孔明,是男人的表表者,在选妻一事上,必然有其独到见解。作为一个惊世的谋略家,美貌并不是他择偶的首要条件,诸葛亮需要一个性情贤惠、持家有道,而且能与他匹配的机伶女子。罗贯中于《三国演义》中形容黄氏:「有奇才,上通天文,下察地理。」又言:「武侯之学,夫人多所赞助焉。」闻说黄氏喜欢製造木头机关,用作春米、磨麵;也替诸葛亮研製出「木牛流马」,用以运输大量的军粮。又发明了一种武器叫做「连弩」,可以连珠抱发、出奇致胜。 黄氏外貌或有不足之处,却是诸葛亮深思熟虑之选。黄月英嫁给诸葛亮之后,家裡大小事务一手包办,让诸葛亮无须操心。后来诸葛亮跟随刘备出生入死,黄氏守在家中抚育孩子,又带领家人种植桑树八百株,养蚕取丝,果然真是一个持家有道的贤内助,让日理万机的诸葛亮可以全心为国为民,无后顾之忧。 妻子或许有种种的缺点;有些是外在的、有些是内在的。但是请不要忘记,男女最初是因为对方的特质而被吸引,以致缔结婚盟,愿意奉献自己为共同的目标而努力。丈夫与妻子各司其职,又互补不足,才能建立幸福的家庭。原来丈夫有妻子在背后支持与鼓励,才可以安心为家庭拼搏,发展理想,成就丰功伟绩。 娶妻求淑女,确实是明智之举, 诸葛亮果然渗透了婚姻的玄机。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