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五课 使徒行传 之二



题示:在研读这一课之前,再小心读一遍司提反向公会的申诉,他的殉道故事,并保罗三次旅行布道的事迹。



使徒行传的重要性

要衡量一本书的宝贵程度,有时最好的方法是想象一下假若没有了它又怎样,这是我们很官易体验到的。倘若使徒行传早早就失落了的话,今天我们就无法知晓使徒们昔日的工作有何价值。这一个空白,恐怕再没有别的事物可以填补得来了。

 ——法拉(Farrar)

倘若使徒行传失落了,就再无别的书可以代替它的位置;而且更甚的,就是结果使我们的圣经变成两截接不上的散文;好像一个桥拱中间失去了一块石,无法立起来一样。

 ——哈逊(Howson)



三个重要的事迹

我相信,对于使徒行传的基本主旨,就是给以色列人带来一个新的天国福音,这一点我们已经说过了(我们还须紧记,正如旧约圣经预言所说的,那应许的国度并不单为以色列而有的)。这使我们想到使徒行传里面三个重心事迹,和这书的最终目标。这三个转折点就是:

司提反被逼害(七54~60)

保罗遭受逼迫(廿二22)

福音传给外邦人(廿八28)

司提反被逼害

先讨论第一件:司提反被逼害。我们已经说过使徒行传原是分成两大部分。第一部分的每一件事(一~十二章)若不是引发司提反被逼害,就是他遇害的结果。所以,这件事就是第一部分所有事件的中心关键。

我们可以看到,使徒行传最先的几章都是先记载神迹然后才记载见证的。那些神迹不外是用来引发那些见证的内容。它们正是应验旧约圣经像约珥书一类预言的明证,那些预言指出神所应许要降临的国度,就是有这些神迹为证的。所以,这国度现在正要开始实现了。使徒们见证说,只要以色列全家肯接受这些神迹明证,悔改归向主耶稣基督,这样,基督就要立刻再来,国度就要完全实现了。

因此,在第二章我们就看见第一个「方言」的神迹,跟着是彼得那伟大的信息,解释那方言神迹的意思为何。同样在第三章和第四章,记载了治好瘸腿的神迹。这神迹先行在「美门」那里,跟着是使徒们双重的见证——公开向百姓作见证,然后向领袖层作见证。到了第五章,我们看见亚拿尼亚和撒非喇因欺哄圣灵而死的可怕事件,好像一起自然的警告。到第十二节又记着说「主藉使徒的手,在民间行了许多神迹奇事」,接着又是一个双重的见证,也是向百姓和公会作的。然后在第六章和第七章,我们看到司提反在民间所行的「大奇事和神迹」,跟着是他自己在公会作见证,并当众严严指证那些犹太领袖们的罪。还有一点,在这几章圣经里,每一次在记载神迹和见证之后,立刻就看见犹太人的领袖阶层加以拒绝和逼害,使应许的国度无法立即实现。

向以色列最后指控

一切的事情似乎都是在引发司提反的被害,所以他的被害就成了历史的转折点了。第一,在司提反的神迹,见证和殉道的事上,我们看见以色列国好像受到最后的审问和指控一样。相信有不少读者曾经感到奇怪,究竟司提反向公会作了这么长的见证言论有何特殊的目的在内呢?为什么他要重覆提及以色列的历史呢?这篇言论可以缩短一点吗?发出这样的问题的人都表明他们没有领悟到司提反所讲的真正意义是什么?事实上,他覆述历史是为要指控他们,他要指出以色列人怎样在过去的历史里,一次又一次的拒绝圣灵向他们所作的见证。直到最后,在那些离经叛道领袖影响之下,百姓竟做出极端丑恶的事,把弥赛亚本人杀了。司提反悲痛讲论的目的,是要指控他们蓄意的、冷血的,犯了两件极大的罪,第一件是把神的儿子钉死在十字架上,第二件是一直拒绝恩惠的圣灵向他们证明的天国福音。在十字架上,基督曾说:「父啊!赦免他们,因为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彼得亦曾为此给与他们悔改的机会说:「弟兄们,我晓得你们作这事,是出于不知」。可是,现在他们不能再说不知了——事情已经到了非常明朗化,这些犹太领袖们必定清楚明白他们一直以来所作的是什么了。再不能有人为他们祷告说「他们所作的,他们不晓得」。许多神迹都行过了,见证也说过许多了,机会也不算少了,无论如何,他们是已经清楚看过、听过,又明白的,但他们仍然拒绝。

那些神迹已经证实是绝对真确的,以色列人的领袖们定然明白,必然无言可答,必不得不承认这些都是事实。四章十六、十七节和五章十二、十七、十八节,都记明他们承认这事,但他们的态度却仍是拒绝的。

同样地,使徒们所作的见证也是非常清楚明白的,这一点更不用说了。谁会误会或不明白像四章九至十二节所讲的那么直接而显浅的话呢?

不,绝不会有人会误解这样显浅的讲论的。但是结果怎样呢?五章三十三节告诉我们:「公会的人听见就极其恼怒,想要杀他们」!他们的嫉妒,暴怒和抗拒是永无止境的。他们蓄意地拒绝圣灵的丑态,越来越明显,直到最后受到司提反指控之后,就原形毕露了。司提反指着他们说:「你们这硬着颈项,心与耳未受割礼的人;常时抗拒圣灵。」是的,以色列人在司提反面前被判定罪不可恕了。

最后拒绝天国的福音

第二、司提反的殉道事件又可作为犹太人正式拒绝天国福音的印证。在这几章经文里,有两个字经常用来描写使徒们所行的超自然工作,那就是「迹象」(signs)和「奇事」(wonders);译者按:和合本译signs为「神迹」,这会混乱了miracles一字,这字的意思才是「神迹」)。圣经的本意是以使徒所行的神迹为一些「迹象」——就是天国降临的迹象,如今藉使徒们的见证证实了。至于这些迹象的本质,那实在是妙不可言的「奇事」,一看便知其中必有一种超自然的能力在运行着;无可怀疑的,这就是神自己的力量。所以,这些迹象就是天国降临最显浅易明的证据。可是,那些犹太人的领袖们总是以一贯的敌对态度,视若无睹。

他们的怒气如同火烧,不但杀害了面貌像天使一般的司提反,并且还迅速的激动起群众,大规模的进行逼害当时还是人数稀少的基督徒,并且公开的加以杀尽赶绝。这个逼迫的狂潮一发就无法控制了。司提反的被杀,不过是普遍大逼迫的开始,正像星星之火,燃起了燎原的烈焰,要消灭拿撒人耶稣和他的跟随者。请注意第七章最后一节和八章一节的关系:「他们正用石头打的时候,司提反呼吁主说,求主耶稣接收我的灵魂。又跪下大声喊着说,主啊,不要将这罪归于他们。说了这话,就睡了……从这日起,耶路撒冷的教会大遭逼迫。除了使徒以外,门徒都分散在犹太和撒玛利亚各处处……」。随着司提反的殉道,很快就有许多其他的信徒跟着倒毙在那些疯狂逼害人的暴徒面前。据传说,在司提反殉道后爆发的大逼迫之中,最少有二千人丧生。所以,司提反的殉道,实行表示犹太人正式作出最后的决定,抗拒主耶稣作他们的弥赛亚到底。

第一次扩展布道事工

第三、司提反的殉道促成了福音 道事工第一次从耶路撒冷向外扩展。请再翻开第八章,第一节就告诉我们,司提反所引起的大逼迫,使「门徒都分散在犹太和撒玛利亚各处」。第四节说:「那分散的人往各处去传道。」第五节说:「腓利于撒玛利亚去,宣讲基督。」第二十五节又说:「使徒(彼得和约翰)既证明主道,而且传讲,就回耶路撒冷去,一路在撒玛利亚好些村庄传扬福音。」还有第四十节:「后来有人在亚锁都遇见腓利,他走遍那地方,在各城宣传福音,直到该撒利亚。」

跟着在司提反的殉道之后,使徒行传头一部分(~十二章)的其馀各章都是记载这第一次向外扩展布道的事工。主要论及福音怎样传到各大城市和一些重要的人物,就如:

第八章 撒玛利亚 埃提阿伯的银库总管

第九章 大马色 扫罗,就是日后的保罗

第十章 该撒利亚哥尼流百夫长

第十一章安提阿证明福音可以传给外邦人

第四、司提反引起的大逼迫使传福音的中心基地转到安提阿去。十一章十九节说:「那些因司提反的事遭患难四散的门徒,直走到腓尼基和居比路,并安提阿,他们不向别人讲道,只向犹太人讲。」从这一段经文开始,安提阿在使徒行传里就有了领导性的地位。至于耶路撒冷,它仍保持正常的领导地位,作为一切有权威有决定性的宣言中心,因为十二使徒仍然保留在那里。而且因为犹太人一切的神圣组织关系都保持在那里的缘故,它仍被视作犹太人的中心京都和新约信仰的发源地。但是,在实际战略性的地位来说,安提阿现在起来取而代之了。

可以说,「主的手」是很奇妙地在安提阿推动圣工的。在那里,有很多的人相信并归向基督。耶路撒冷差派巴拿巴到安提阿去,后来巴拿巴又到大数去找扫罗,把他一同带到安提阿去。门徒被称为基督徒也是在安提阿开始的。以后保罗多次的旅行布道,游遍整个罗马帝国,都是以安提阿为基地。并且安提阿的教会还把许多款项送上耶路撒冷和犹大省去帮助那里的基督徒。可以说,有了安提阿,才有使徒行传的第二大部分。

由此可见,司提反所引起的大逼迫,最少在如下四方面变成了使徒行传的重心:(1)它表明了以色列人在耶路撒冷受到最后的审问;(2)它指出了犹太人正式公开拒绝这天国的福音;(3)它促使福音布道事工第一次向外扩展;(4)它逼使传福音的战略性中心转移到另一个新地点去。

这样,我们可以清楚的看见,使徒行传第一大部分的中心信息就是:犹太人在京城里正式地再一次拒绝天国的福音。

反对保罗的呼声

现在我们进一步来看使徒行传第二个中心危机,那就是「反对保罗的呼声」。正如在第一部分里,司提反的殉道成了事前事后所有事件的最高峰。同样的在这第二部分里,第二十二章(特别是第廿二节)所记载的犹太人因仇视这福音而爆发的激动情绪,又成了这部分的最高潮,有如电光一闪,把过去仇视的因素显明出来,又立刻促发决定今后一连串的新行动一般。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看十三至二十一章,这是引起那激动的仇恨的因素。主耶稣曾说:「要在耶路撒冷,犹太全地和撒玛利亚,直到地极,作我的见证。」我们在第一部分那里已经看见福音传到耶路撒冷,犹大和撒玛利亚,先给那些犹太人,然后,因为犹太人拒绝的缘故,福音亦同时传给外邦人听。但是这天国的福音只在本上的范围里传扬是不够的,在罗马帝国各地分散居住的还有千千万万的犹太人,他们岂不也需要这福音?他们会接受这福音吗?这一点还需要时间证明才能知道,无论如何他们也应该有听福音的机会。所以第二部分是记载天国的福音给分散各地的犹太人,一直到「地极」的经过。在这一部分里,我们还看见一个不变的次序,就是「先传给犹太人」,然后「也传给外邦人」。

第一次的布道旅程

保罗第一次的布道旅程是记载在第十三章和第十四章,在路程上,传福音传过的地方有:

 撒拉米 (十三5)

 帕弗(十三6)

 彼西底的安提阿 (十三14)

 以哥念 (十三51)

 路司得和特庇(十四6、20)

 回程(十四21、22)

除了路司得和特庇之外,我们看见这两位使徒无论在那一个地方传福音,他们总是先向犹太人讲,所以都是在会堂里讲的。至于路司得和特庇,或许那里没有会堂,又或许那里根本没有犹太人,所以没有这样的注明。根据作者所叙述的:「但有些犹太人从安提阿和以哥念来,挑唆众人,就用石头打保罗,以为他是死了,便拖到城外。」「百姓」一字,在新约圣经里通常都是由希腊文laos翻过来的,而这字一直都是特别用来指犹太人说的。犹太人以自己为独一无二的「百姓」,只因为他们与耶和华之间立了特殊的约。例如,我们在使徒行传二十一章二十八节也看见这字有这样的用法。但是,这一节经文所用的字却不是laos,而是另一个字,意思是「众人」。原来那些可憎的犹太人一直追赶保罗和巴拿巴到了路司得,然后挑唆那里的「众人」(并非犹太人)去对付他们。所以,圣经并没有记载路司得和特庇有会堂。

究竟两位使徒在第一次旅行布道之时所传的信息是什么呢?当然我们认为路加在记录他们的讲道之时必须非常简略;但是信息的中心思想却是十分清楚的。在旅程结束之时,十四章二十一、二十二节概括他们的信息说:「对那城里的人传了福音,使好些人作门徒,就回路司得、以哥念、安提阿去。坚固门徒的心,劝他们恒守所信的道,又说,我们进入神的国,必须经历许多艰难。」从这段经文看来,我们可以知道他们必是传讲耶稣为弥赛亚君王和每一个人的救主。

究竟这第一次旅行布道有何结果呢?从所到过的地方先后次序而论,在撒拉米没有说明有任何结果。在帕弗,按一般的反应来说,仍是没有什么结果。不过我们看见一个行法术的犹太人敌挡使徒们,并看见一位外邦人的官长热心追求真理。在彼西底的安提阿就有更多的犹太人,和虔诚进犹太教的人向使徒们表示对这福音十分有兴趣(十三43);可是同时也引起了犹太人社会普遍的人起来厉害地反对(45、50节)。值得注意的是外邦人反而越来越欢迎这道(42、44、48节):就是在这里,面对着犹太人的仇视,保罗说:「看哪,我们就转向外人去」(第46节)。跟着到了以哥念,在会堂里有很多犹太人和希利尼人相信了(十四1);但以犹太人整体来说,他们仍是非常厉害反对的(2、4节),他们甚至挑唆外邦人来对付保罗和巴拿巴(2、5节)。最后,在路司得和特庇,犹太人追上他们,并且激动众人起来欧打他们,虽然这样,仍有许多外邦人作了门徒(19,21节)。

由此可见,犹太人越来越拒绝使徒们的见证,而另一方面「信心之门也逐渐开向外邦人(十四27)。从一开始到居比路传福音的情形看来,似乎两位使徒企图只向犹太人传讲。到了安提阿和以哥念,他们虽然仍以向犹太人传福音为基本目标,但他们不能不承认也要向外邦人传福音(十三46)。当他们逃到吕高尼的时候,那正是他们被赶绝到不能不完全转向外邦人的时候到了!

最后他们返回安提阿基地,向众人「述说神藉他们所行的一切事,并神怎样为外邦人间了信道的门。」在这个报告里面,他们无法提及犹太人悔改信主的好消息,只有一个新的消息,就是打开了向外邦人传福音的门。这是一个大转变:「并传给外邦的人」这一句话,以后也越来越多出现了。

第二次旅行布道

保罗第二次的旅行布道记载在十五章三十六节至十八章二十二节。大致上可分析以下:

以上所表列的就是保罗第二次旅行布道之时的方针,信息和结果。虽然在帖撒罗尼迦那里,似乎初时反应也不算坏,但那只是「一些犹太人」接受福音的情况而已;大多数信主的人还是希利尼人的(十七4)。若单就犹太人来说,最使人兴奋的一次是在庇哩亚,但很明显的,在那里大部分的犹太人仍是不肯接受的。到了哥林多那里,犹太人反对福音就到达了最高潮(十八6、12、17)。并且圣经记载保罗在回程之前讲了最后一句非常重要的话说:「从今以后,我要往外邦人那里去。」

第二次旅行布道

地点

方针与信息内容

反应与结果

 腓立比

帖撒罗尼迦

 

 

庇哩亚

 

雅典

 

哥林多

 

以弗所

先向犹太人

先向犹太人

 

 

先向犹太人

 

先向犹太人

 

先向犹太人

 

先向犹太人

 

1)那位应许要来的弥赛亚担当了人们的罪

2)那位弥赛亚就是他们所钉死但后来复活了的耶稣

3)耶稣现在成为他们的弥赛亚君王和救赎主

没有记载

  (吕底亚归主)

有一些人相信,但犹 太人拒绝

许多人相信,犹太人更厉害的拒绝

没有一个犹太人接受

 

大大的拒绝和迫害

 

没有记录,后来才有

继续到帖撒罗尼迦传道

逃往庇哩亚

 

逃往雅典

去到外邦人中

于是转向外邦人

返回安提阿基地



第三次旅行布道

第三次旅行布道是记载在十八章二十三节至二十一章三节。这次旅行布道描述得最详细的是在以弗所那里的布道情况,圣经用了整章来描写这事。在那里的布道方针仍是「先传给犹太人」(十九8)。信息也是「神国的福音」(十九8)。虽然这里的人似乎有点反应,但始终大部分的人不肯相信,而且犹太人还是剧烈的反对。结果怎样呢?福音转到外邦人中去,并且开始大大的发展起来(十九9、18~20)。

这样,经过保罗这第三次旅行布道之后,连分散各地的犹太人都曾有过福音传给他们了。其实除了保罗之外,还有其馀的使徒,好像巴拿巴等传福音给他们,不过圣经没有把他们的传道事迹记载下来吧了。结果怎样呢?我们只要看看过去两次旅行布道的分析,然后再看看这第三次不用分析的旅行布道,就可以清楚的发现,那些分散各地的犹太人,对福音所表示的态度,与故土的犹太人所表示的态度是完全一样的。虽然其中有两三个地方,有一些犹太人曾表示相信,但绝大部分的犹太人都拒绝并且反对。多顽固的百姓,看他们高声喊叫说:「我们不要这个人来管理我们!」当保罗完成了第三次的旅行布道之时,他返回耶路撒冷报告他的工作,这报告的内容是什么呢?二十一章十九节告诉我们:「保罗问了他们安,便将神用他传教,在外邦人中间所行的事,一一的述说了。」这句话带有非常重大的意义,尤其是对今后在耶路撒冷发展的局势来说,更是如此。

保罗在耶路撒冷——引起群众的呼喊

接着第三次旅行布道之后,使徒行传三大主要事件中的第二件就开始了。保罗上耶路撒冷参加每年一度的逾越节(廿16)。这时候耶路撒冷挤满了从天下各地上来过节的犹太人。这种情形,正如大约二十七年之前,天下各地虔诚的犹太人上来过逾越节和五旬节的情形一样。记得那一次圣灵照着约珥先知的预言(珥二5、16),降临在使徒们的身上,彼得和其馀的使徒还起来向那么大的群众传道。如今,在这后来的几章(廿一章、廿二章),那些群众却被激动起来,大嚷大叫要杀死保罗。他们既是从罗马帝国各地上来过节的,固然他们就足以代表分散各地所有的犹太人。经过三次旅行布道之后,他们都对保罗非常熟悉了,并恨之入骨,正好在这时候向保罗和他所讲的福音作最后一次整体性的反对和凶狠的指摘。

请注意,是那些「从亚西亚来的犹太人」(廿一27)把保罗拖到众人面前,又耸动众人起来杀他的。他们的喊声正是动乱的火头。「全城的人」立刻就「震动」起来!幸好营里的千夫长及时带兵来镇压,把保罗从死亡的边缘救出来(廿一30~32)!即使在这时候,受伤的保罗还要求站在台阶上向愤怒的群众作一次机会难逢的「分诉》。第二十二章全章就是他所说满有能力和凛烈激昂的话:可是群众并不让他讲完他要讲的。正当他讲到某一点,还想要讲下去的时候,群众就暴动起来,大喊要杀死他了。究竟他讲到那一点,以致引起这样大的暴乱?第二十二节形容那暴乱说:「众人听到他说到这句话,就高声说,这样的人,从世上除掉他罢,他是不当活着的。众人喧嚷,摔掉衣裳,把尘土向空中扬起来……」究竟那句话是什么呢?那就是:「主(耶稣)向我说:你去罢,我要差你远远的往外邦人那里去。」

「众人听他说到这句话,就高声说……」这正是分散各地的犹太人的代表们,联同故土中不信的犹太人,一同发出的喊声,他们大声喊,是要表示最后拒绝耶稣作他们的基督,和反对传给外邦人的救恩信息。尤其是后者使他们更难忍受,这使他们固执的思想更由愤怒变成疯狂。他们自己不接受天国的福音。他们也不容许外邦人分享了他们的权利。

从第十三章开始,我们就可以看见所有事情都是朝着这一点发展过去的;现在我们再来看,从这一点之后,每一件事情都是它的后果。请注意以下的几章:

第二十三章保罗在公会前受审

第二十四章保罗在腓力斯前受审

第二十五章保罗在非斯都前受审

第二十六章保罗在亚基帕王之前受审

第二十七章保罗被解上罗马去

转到外邦人去

使徒行传最后的高峰是在第二十八章,经过那多灾多难的航程(廿七1~廿八15)之后,保罗终于到达罗马(廿八16)。他被解去罗马并不像一个普通的囚犯,这或者是因看管他的百夫长犹流特别关顾及推荐的缘故吧(廿九1)。在罗马,保罗获得某一种程度的自由(廿八16),正像他在该撒利亚坐监之时(廿四23),和往罗马去的(廿3)一路上所享有的特殊自由权利一样。虽然表面上有一条链子把他捆缚,由一个士兵看守(廿八16、20),但他仍可以获准住在自己另外租的一个房子里(廿八30)。在罗马过了三天,他就召集了那里的犹太人的首领,向他们解释自己为何到这里来,并且和他们预约了一个日子,好让他能向他们讲解神的道,和有关主耶稣基督并他所带来给以色列人的天国福音。

当这些犹太领袖到来的时候,保罗向他们作的见证是什么呢?答案是在二十八章二十三节:「他们和保罗约定了日子,就有许多人到他的寓处来。保罗从早到晚,对他们讲论这事,证明神国的道,引摩西的律法和先知的书,以耶稣的事劝勉他们。」虽然在犹大省,甚至各地,保罗都吃了不少的苦头,但他传福音的方针依然是「先传给犹太人」(廿八17),然才「传给外邦人」(廿八30);而且他作见证的中心主题也是「天国的福音」(廿八23、31)。

结果怎样呢?二十四至二十五节告诉我们:「他所说的话,有信的,有不信的。他们彼此不合,就散了……」这段经文给我们的印象是,即使那些「信的」(或者按字句的意思说,「被劝服的」),也没有热心接受这道。照希腊的字义来说,他们的被说服只在理性上而已,没有表示乐意接到心中去。其他的犹太人就更不用说了,他们肯定的拒绝这道。整个事情的结果十分明显的,正如保罗自己说:「圣灵藉先知以赛亚,向你们祖宗所说的话,是不错的。他说:『你去告诉这百姓说,你们听见,却不明白。看是要看见,却不晓得。因为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发沉,眼睛闭着。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25~27节)然后,随即接着这一句话,就是全书最高峰的一句了:「所以你们当知道,神这救恩,如今传给外邦人,他们也必听受。」(廿八28)

作者把我们带到这第三个最重大的转折点之后,这本使徒行传就完结了。因为到了这里,写书的目的已经达到了。我们看见这天国的福音已经有三十多年的时间传给以色列人;首先是传给故土的犹太人,继而传给分散各地的犹太人,最后甚至传给了罗马京都里的犹太人。他们竟然一贯性的不信和仇视,他们不但拒绝了天国,同时亦拒绝了弥赛亚耶稣为他们死而复活所成就的救恩。到了罗马之后,我们可以作出一个肯定的结论就是:

犹大人已经齐声拒绝耶稣作以色列人的基督,君王和救主。天国降临的计划被逼暂时除消,地上的以色列国民必须暂时(即现今的时代)被神弃置一旁,失去选民的权利,神普及全世界恩惠的福音要远远传开,让地万国的外邦人可以听见而接受。

到了这里,本书已经引导我们的思想作好了准备,继续转到教会书信(罗马书至帖撒罗尼迦后书)去。在那里,我们将会看到神一个新而奇妙的计划。这计划一直是隐藏着的,但如今因着犹太人的不信和拒绝,就被启明出来了——就是,教会要成为神的儿子身体、新妇,和新殿。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