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割尽“田角”
经文:利19:9-10 法国著名的画家米勒在1857年完成名作“拾麦穗”:画中十九世纪的法国农村,收割过后的麦田,三名深深弯下腰的女子,细心地拾取遗落在地上的麦穗。他们是没有土地的穷人,只能捡拾田里剩余的麦穗,以换得一餐的饱足。 米勒所处的时代,法国农村受到工业g e命后城市崛起、农村人口大量流失的冲击。大饥荒更使农村的凋零雪上加霜。那时米勒自己也在困境中,在给朋友的信中他忧心付不出房租,无法喂饱九个孩子的一日三餐。然而,困境中的米勒,却画出生命的尊严,依然相信人性的善与美。提醒世人莫忘照顾贫苦的博爱精神。然而这一精神却是来自圣经利未记中的教导。 《利未记》19章9至10节说:“你们收割庄稼的时候,不可把角落的谷物都割尽,也不可拾取收割时遗下的﹔不可把你葡萄园的果子都摘尽,也不可拾取你葡萄园中掉下的;要把它们留给穷人和寄居的外人;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 一、尊重生命,关爱弱者 耕种田地、收割庄稼、摘取葡萄都是生活中细微琐事,神却藉此为贫穷人、有需要的人和寄居者规定了社会和经济的原则:禁止土地的主人拾取从禾捆上掉下来的穗子,并且要求他们在收割的时候不可把田角的谷物都割尽。掉下来的果子要让它留在地上。律法藉着这条命令,教导拥有土地的人慷慨施予,留下少许余粮,为穷人提供一个获取食物的机会。 “神是看顾在患难中的孤儿寡妇的神”。神对他子民中间贫穷人的关心,必须在百姓们的实际行动中反映出来。百姓们在收割时将田角和遗落的庄稼留给穷人、寄居的、孤儿和寡妇,反映出以色列人群体的概念,穷人被视为整个身体中的一位兄弟或姊妹,每个成员都必须以合理、亲切的方式对待,不能因为物质的缺乏使他们失去生存的机会与人性的尊严。 我们所生活的社会是不完美的世界,人有富贵、贫贱、贤愚,或是健全与缺陷之分,但是神不因各人外在条件而区别对待。在他的眼中,每一个人都是同样受尊重、宝贵的,人不可因自身的优越条件来欺压、轻看、藐视别人,帮助每个群体中的人活出人性的尊严是上帝子民的责任。“富户与穷人在世相遇,都为耶和华所造。”(箴222)在世界的舞台上,人不是孤岛,而是休戚相关的共同体,一个肢体的疼痛乃是所有肢体的疼痛,一个成员的无助乃是全群的困苦。 无论境遇顺逆、富足穷困,每个人都是上帝救赎故事中的一个角色,只有守望相助,敬畏神、效法神,对孤苦贫乏人付出怜悯,给予更多的爱心关怀,才会有美善的人生、和谐的社会。 贫富悬殊问题在现代化社会中成为经济发展的困扰。最近在南非举行了“地球高峰会”,会议的主题是:人类﹑地球及繁荣。南非总统在开幕词说﹕“多数人贫穷,少数人富裕,富裕如岛,贫穷如海,这种人类社会岂可能永续发展﹖穷人与富人,在同一片蓝天下,在同一个地球上,却似乎完全生活在不同的世界。”因此,越是贫富差距悬殊的社会,“不可割尽田角”的精神越是需要被唤起。 二、放下权利,承担义务 田角的麦穗、架上的葡萄,无疑是土地主人的财富。现代“物权法”以法律的形式规定私有财产神圣不可侵犯,财富的主人拥有如何处置自己财产的权利。利未记却告诉我们,权利的对应面是义务。如果“田角”象征着权利与财富的拥有,那么神呼召他的子民为着贫苦者,为弱势人群,放下自己部分的权利,而向有需要的人分享自己所有,尽上帮助他人的义务。对田园的主人,他们已经拥有足够的东西,放下一点点权利,对他们的生活品质不会够成大的影响,但藉着供应那些有需要的人,帮助他们活出生命的尊严。 基督徒对其邻舍的责任包括了内心中一份积极的态度:万物都是从神而来。在短暂的人生中,在今世富足的生活中,要学会知足、感恩,更要看出我们的责任,“富有的时候,当欢心乐意的侍奉神”。拥有财富和物质是上帝赐给我们的恩典,然而我们并非财富的主人,也不是财富的奴隶,而是财富的管家。上帝呼召我们善用财富,并与人分享财富,将权利转化成对他人的义务。 弟兄和睦同居,睦邻相处,建构一个和谐友爱的社会,我们需要唤起一种人性的关怀。在当今中国食品、药品接连出现问题的时候,我们需要提醒企业在获取利益的同时,还同时需要承担社会责任、环保责任以及济世行善的责任,不要只顾获利,还要仁慈地与人分享,返哺社会。 三、谨守诫命,见证上帝 留意经文以上帝的宣告结束:我是耶和华你们的神。不可割尽田角,不可摘尽葡萄,因为上帝是耶和华以色列的上帝。在上帝圣约中的百姓,他们横向的人际关系总是由纵向的神人关系规范,一切伦理的规范都是神人关系的延伸。神以大能的手,将以色列人从埃及地拯救出来,藉着律法,以色列作为被拣选的族类分别出来,单单归属于上帝,与上帝建立起一个特别的关系。 贯穿《利未记》的主题是上帝的圣洁(利192)。圣洁是上帝的本质,上帝也要求他的百姓活出圣洁的属灵特质。因此,神的圣洁不仅规范以色列民的敬拜,也规范他们群体相交的生活。以色列百姓作为圣约中的子民,每个成员必须确保“圣洁”成为他们的生活方式。活出圣洁是上帝的诫命,也是以色列人人际关系的准则。 因为上帝是耶和华我们的神,所以我们需要与人分享与神的关系。这种分享来自我们每日的具体生活中,将我们从神所领受的恩典,与那些有需要的分享。神没有规定所留田角的大小,但田角的大小反映我们信心的大小。或许我们不能一下改变世界,但我们可以从身边开始。网络上曾有一个感人的帖子:如果你的钱还宽裕,默默地支持一下贫困山区的学生。如果遇到学生,尤其是小姑娘出来打工,她卖什么你就买点。如果雨雪的傍晚,遇到卖菜的、卖水果的、卖报纸的剩的不多了又不能回家,能全买就全买,不能全买就买一份,买下来让人早点回家。 随着城市化与工业化,或许今天很多人都已经远离了土地;而消费主义或许使我们不再强调物质的拥有,而是强调生活的享受;表面看来,不可割尽“田角”的教导、米勒画中法国农村的拾穗者离我们甚远,然而,不可割尽田角、不可摘尽葡萄背后的隐喻意义仍是圣经的教训、是我们时代的呼求,是建构和谐社会不可缺少的基石。 (作者系湖南省长沙市基督教会牧师)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