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晚年事奉激情四射的奥秘
经文 【路2:25-35】在耶路撒冷有一个人名叫西面,这人又公义又虔诚,素常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来到,又有圣灵在他身上。他得了圣灵的启示,知道自己未死以前,必看见主所立的基督。他受了圣灵的感动,进入圣殿。正遇见耶稣的父母抱着孩子进来,要照律法的规矩办理。西面就用手接过他来,称颂神说,主阿,如今可以照你的话,释放仆人安然去世。因为我的眼睛已经看见你的救恩。就是你在万民面前所预备的。是照亮外邦人的光,又是你民以色列的荣耀。孩子的父母,因这论耶稣的话就希奇。西面给他们祝福,又对孩子的母亲马利亚说,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许多人跌倒,许多人兴起。又要作毁谤的话柄。叫许多人心里的意念显露出来。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 引言: 人人都会老。这是自然的法则,也是人类新陈代谢的规律,谁也无法a逃避。历代有多少皇亲贵族,大商巨贾千方百计寻求长生不老的灵丹妙药,试图抗拒这恒定的法则,试问有谁成功过!人会老是上帝定好,生有时,死有时-------一切都有定时是无法抗拒的事实。 但是人迈向晚年有两种结局:一种是人老心又跟着老,人老情感有跟着老化,人老没有活越的气息,活得越来越无用,越来越没有意思。这不是自然定律,更不是晚年属灵的结局。其实在圣经中让我们看到很多晚年的人,是越老越有热心,越老越有力,越老越有恩膏,越老越有影响力,列如西面。 说到“西面”这个人物,圣经没有说到他的背景,没有说到他是多少岁,没有与他有相关的背景,但是肯定是个老人。为什么怎么讲呢? 当时,西面被圣灵感动进入圣殿,看见所盼望的耶稣基督时,就称颂神说,主阿,如今可以照你的话,释放仆人安然去世。这句说不是求死,不是轻生。神所用的人,是不可以求死,也是不可以轻生的;西面也不例外。西面说这句话,是因为自己很老了,在世的日子不多,所以做为临终前的祷告。透过这段经文,我们不难发现,西面晚年的事奉;越老越有信心,越老越有热心,越老越是清晰,越老越是力量。如【诗92:13-15】他们栽于耶和华的殿中,发旺在我们神的院里。他们年老的时候,仍要结果子。要满了汁浆而常发青。好显明耶和华是正直的,他是我的盘石,在他毫无不义。 为了建立晚年的事奉,激活年青的动力与热切;让我们进入西面的晚年时光,学习他的一生,调整生命的光景,事奉的理念;让我们更好的来爱我们的主,事奉我们的主。 以下我们从五方面来分享 一:成为祷告祈求的人 西面:神听见之意 有些人到晚年时,儿女对他们关怀备至,料理父母,让老人安享晚年。有些儿女给些生活费用与用品,让老人独自安居在家中,一年四季没有来看他们几次,孙子孙女又不重视他们,基本的每一天都是寂寞孤单的,天伦的生活只不过是他们的幻想。有些儿女却把老人置之度外,对他们不闻不问,甚至有些儿女把老人赶出家门,逼得走投无路的老人,只好沿街乞讨。 特别在竟争激烈的社会里,底层的工作人员与白领工作人员,为了生活与家庭;大都将时间放在儿女身上,却忽略了晚年的父母,这是中国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多数晚年的老人,是孤单与无奈的。但是在教会里的晚年的老人却不是这样的。 例:有一对信主的老人家,礼拜天对他而言是可有可无的,住在儿的家中200多平方的家里。儿子经常去差,媳妇也是要上班;他们早起上班;清早起来了吃点早餐就去门,甚至没有时间跟父母打个召呼。晚上一回家,就是烧饭、洗衣、洗澡、看会电视就这样一天过去了。孙子孙女,各自忙各自的,爱理不理,有时想跟儿女聊天很难,也知道他们的辛苦。 为此这对老人,有一天清早出来在社区公园里走走,见到另一位老弟兄携着妻子,高高兴兴唱着基督教欢乐的歌曲。他觉得纳闷,我不愁吃穿又住好房子,而那位老夫妇,是急在他儿子的家中,一家五个人只住80多平方的地方;又欠债,生活因当过得很艰难才是。可是为什么那么高兴呢? 后来跟他们打了招呼,同他们在礼拜天以外的星期里参加教会祷告会;因着全是晚年的老人,他们互相祷告上帝,日子变的越来越喜乐,越来越满足。在神前得着了喜欢,在教会的人群里得到了满足。 要我们年老的人改变这种苦境转向乐境,改变无味的生活走向多姿多彩的生活,首先知道;晚年基本是花已枯色,容已青黄;只有神给你喜乐满足的生活。 儿女在海外,在外地做生意或是在家里爱理不理的,孙子孙女也忙自己的事,没有时间和你谈心聊天,没有时间和你一起出游放松;又见别人的儿女或自己的老爸老妈,儿孙儿女开开心心一起聊天游缆,你觉得心酸难过。最好是与神谈心聊天,祷告交流,神喜欢老人的祷告。 1:会祷告的老人是喜乐的老人 老先知耶利米因南国犹大人悖逆犯罪,道德沦丧,宗教流于形式,眼见自己的民族,同胞、亲人、亲戚朋友处于将要被掳的危险境地,于是大声疾呼,劝其悔改,基本所有失都是无动于衷,他非常悲伤,常常以泪洗面,但神的话使他忧伤的心得了安慰。“所以他祷告耶和华万军之神啊,我得着你的言语,就当食物吃了,你的言语是我心中的欢喜快乐,因我是称为你名下的人。” 例:儿子被火车撞死,夫妻将因此快要支撑不住时,因着祷告马上圣灵将意外的平安,喜乐的生命赐于他们。 亲爱的弟兄姊妹!在这个世界上有许多的事叫我们不喜乐,为甚么我们“不能常常喜乐或没有喜乐呢”?有一个基本的原因,心因所想的事,只有一件不顺我们意,就不喜乐。但事只有一件事告诉你们,只要你祷告,平安或喜乐就意外临到我们。 2:会祷告的老人是加福的老人 家庭、事业、仰望蒙福大都是离不开年老父母的祷告。历世以来,很多人都因有爱主的爸妈为他们祷告,而蒙神的祝福,生命得到极大的改变,生命圣诗433首『奇异恩典』的作者约翰牛顿便是其中之一个。 牛顿的妈妈是一位敬虔的基督徒,她希望儿子受高深的教育,成为牧师,被主所用,所以常常为此祷告。在母亲的栽培下,四岁的牛顿己能背诵圣经和圣诗。可惜牛顿的母亲得了肺病,在他七岁时便与世长辞!但谁能相信,她为儿子的祷告,果然在三十多年后,在不可能的情况下蒙应允了。 没有母亲的小牛顿,随着当水手的爸爸四海为家。年轻时的他,生活放荡,吃喝嫖赌,无所不为。更在非洲经营黑奴贩卖。最后自己竟潦倒沦落在非洲当黑人的奴隶,过着多年非人生活,在父亲努力营救下,才能脱难回国。然而在归途中,船竟遇上大风暴,在差不多沉没之际,他突然想起敬虔母亲所信奉的主,立刻向那位已经被他遗忘的神大声呼求。 神在风浪中施恩拯救了他。当他平安返抵英国后,整个人彻底的改变了。他决心奉献为主使用,虽然学历太低,但经过十六年努力进修,终于在三十九岁时被按立为牧师。他的心愿和妈妈的祷告,终于实现了。 牛顿一生所作的诗歌不下数百首,「奇异恩典」就将他一生的经历写出。他前半生习染不良嗜好,并在非洲作奴隶,人格破产,然而神应允了他母亲的祷告,使他蒙怜悯,得拯救!正如诗歌中:前我失丧,今被寻回,瞎眼今得看见。 是的,儿女是天父所赐的产业,作父母的我,应当倚靠跟随主,为儿女感恩,用天父赐给我们的爱心去爱他们、把他们带到主面前、常常为他们祷告,主必负全责。因祂应许:「爱我守我诫命的,我必向他们发慈爱直到千代。」(申5:10) 例:奥古斯丁的悔改 奥古斯丁在很小的时候曾随母亲加入基督教,这是父亲极力反对的。为了阻止莫尼卡对儿子进行基督教化,父亲把奥古斯丁送到了莫德华镇的一所学校读书,因为他想把儿子打造成一个与基督毫无瓜葛的有出息的人。可令父母始料不及的是,奥古斯丁19岁在修辞学校读书时却成为摩尼教追随者。 公元373年,奥古斯丁来到离故乡不远的迦太基做了一名修辞学教师。与他居住在一起的母亲还是希望奥古斯丁能够成为一名真正的基督徒,奥古斯丁的反应极为冷淡。 奥古斯丁在迦太基过了放荡的四年生活后,向母亲表达了去罗马的意向。莫尼卡很失望。因为她知道罗马是异教徒的聚集地,一旦进入这个领域,便意味着奥古斯丁与基督教的绝缘。于是她流着眼泪恳求儿子不要去罗马。奥古斯丁被母亲的担忧所感动,告诉母亲他没有在罗马长期生活的意思,让她不必担心。 莫尼卡的焦虑打消了一段时间,但是每当她看到那艘停泊在码头等待适当的风向起航的帆船时,她的心就被恐惧揪得紧紧的。 公元383年的一天早晨,莫尼卡从睡梦中惊醒,发现不见了奥古斯丁的身影。她慌忙赶到码头,却看到帆船已经离岸向罗马方向驶去。已经50岁的莫尼卡日夜担扰的事件终于发生了。她怀着沉重的心情,拖着沉重的步伐回到了家里。第二天她怀着悲痛的心情向一位基督教牧师请教奥古斯丁的前途。那位牧师这样答复她:“随他去吧,上帝会帮助他的;你放心,有泪水浇灌的孩子是不会枯萎的。”奥古斯丁在罗马待了几个月之后,获得了在意大利北部的米兰一个教授修辞学的重要职位,并结识了大名鼎鼎的圣安布罗斯主教。奥古斯丁被圣安布罗斯雄辩的口才和虔诚的品格所深深吸引。奥古斯丁告诉他有关自己圣洁的母亲莫尼卡的事情,以及一直潜藏在他内心深处的那种不安的奇怪的忧伤。主教同情地倾听着他的诉说,然后对他进行了开导。他使奥古斯丁认清了曾经困扰和迷惑着他的许多事情。于是,奥古斯丁开始意识到他母亲的信仰是多么地珍贵圣洁。 有一天,正当奥古斯丁在住所花园里为信仰而彷徨之际,耳边响起清脆的童声:“拿起,读吧!拿起,读吧!”他急忙翻开手边的《圣经》,恰是圣保罗的教诲赫然在目:“不可荒宴醉酒,不可好色邪荡,不可争竞嫉妒,总要披戴主耶稣基督,不要为肉体安排去放纵私欲。”他感到这段话击中要害,顿觉有一道恬静的光射到中心,驱散了笼罩的疑云。他决定了,要脱离摩尼教,成为一名基督教徒。此时母亲莫尼卡也来到了米兰,与儿子生活在一起。 公元387年复活节的星期天,奥古斯丁站在米兰的大教堂中,接受了圣安布罗斯给他进行的洗礼。 莫尼卡高兴地跳了起来。她站在大教堂里,感激和神圣的泪水挂满双颊。她要感谢上帝赐予她的成功。 奥古斯丁在完成罗马帝国规定的三级制教育以后,决定带他的母亲回非洲。但是在旅途中母亲却病倒了,并在奥西塔不幸逝世,当年她才56岁。 奥古斯丁很愿意把他的母亲莫尼卡比喻成“一个甜美和神圣的灵魂”。她是培育他成长的天使。他曾经这样称赞母亲:“感谢母亲忠诚而持之以恒的祈祷,有了它我才没有枯萎。” 主啊,据我记忆所及我向你忏悔,我已屡次说过:当时你借我母亲的口所给我的答复,我母亲不为我似是而非的解释所迷惑,并且能迅速看出应该看到的意义——如果她不说,我当时的确看不出--这种种比那场梦更使我感动。这个梦为安慰我母亲当前的忧虑,预示了她经过很长时期后才能实现的快乐。 “因为我在垢污的深坑中、在错误的黑暗中打滚,大约有九年之久!我屡次想站起来,而每次使我陷得更深一层,但我的母亲,一如你所喜爱的贞静、诚敬、朴素的节妇,虽则抱着满怀希望,但依旧痛哭呻吟,在祈祷时继续为我向你发出哀号,她的祈祷达到你面前,你却让我继续在黑暗中旋转。 历代以来均有著名传记文学作品出现,但是要找出一部不替书中人物文过饰非,不为自己扬善隐恶的作品,已经很不容易,至于专门以贬责自己,暴露自己罪行和弱点为内容的传记,奥古斯丁的《忏悔录》也许是基督教文学作品中仅见的一部。 奥古斯丁升任主教后,以极大的精力从事著述、讲经布道、组织修会、反驳异端异教。他在晚年目睹了汪达尔人的入侵。他去世之后,汪达尔人控制的北非脱离了罗马帝国,从此不再受罗马教会的管辖。但奥古斯丁的著作流传到西方,成为公教会和16世纪之后的新教的精神财富。人们习惯于称他是“世界上少见的智者之一”。 儿孙蒙福,做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就是管道,能将救恩、灵恩、天恩、恩上加恩的福流到家人与周围的人,就是祷告。 3:会祷告的老人是尊贵的老人 人老了有用,被人重视,甚至不找有名望的人和有权有财人,反而重视这老人,听从老人,皆因有一个主要原因;那就是祷告。 例:会祷告的老人是精彩的人生 一位老奶奶常被人厌弃,却因祷告成为尊贵的人。生来就是单个鼻孔,嘴又是半张,因此到老也嫁不出去。后来信了耶稣基督,常常参加聚会,可是大家都不喜欢跟她做在一起。特别是吃饭的时候,每吃一口就会掉下一点点,吃完饭的时候,桌子上就有很多米饭与菜,弄得大家很难受又恶心。后来教会长者出面,让她以后吃饭到教会的角落那边吃,以免大杀风景。 受伤的阿姨,在神面前祷告;向神哭诉。说“神阿!为什么让我长的这么丑,受人藐视,被人厌弃” 后来神给了她特别的恩,就是祷告的能力。能赶鬼、能医病;实在是当代教会难见的恩赐。这位阿姨从此,受众人的视,请她到弟兄姐妹家吃饭用餐,动用较车来接她。由此可见,神会抬举祷告的人。 在圣经当中也有这一个人物,在士师记四章是叙述妇女当领袖的事实,当时是重男轻女的社会。男的可以多妻,女的就不可以多夫。男的可以休自己的妻子,妻子没有权利休了自己的丈夫。男的可以当官,女的不可以。但是底波拉是一位女性,成了以色列的领袖;是什么破坏了传统规矩呢?是什么改变了这种现象呢?原因只有一个,她是先知。何为先知,就是简单来说,就是先知先觉。这种圣灵的工作有关,人没有这种本能;那么人是如何有这种先知先觉的灵呢?她必定是一个昼夜不停祷告的人。圣经多处记载,先知是一个常会祷告的人;塞缪尔先知群、以利亚、摩西、亚拿。所以一位女性因多祷告就成了以色列民的领袖,成了极其尊贵的人。许多人来她那里听判断,在靠近伯特利的‘底波拉棕树’那里求她帮助。 二:成为公义虔诚的人 又公义又虔诚公平或公义译自希腊文意思是“直”或“正直”。该词旧约中不仅有遵行诫命的意思,而且还包含人无论在心思或行为上都在神眼中看为正的意思(参诗32:2注)。 公义和虔诚是两码事,但是又分不开。 先说说公义: 神是公义的、圣洁的,是神的属性,公义是神向我们所定的旨意,公义是耶稣在十字架救赎结果,公义是圣灵在我们身上工作的目的,公义的人必见上帝,公义是神所喜悦的,最后是公义是向审判夸胜。旧约先知阿摩司要算为最早倡导公义的先锋,“惟愿公平如大水滚滚,公义如江河滔滔”,先知弥迦也指出“神向人所要的就是行公义、好怜悯、存谦卑的心,与你的上帝同行。” 如今许多人将要老还是那样轻浮气澡,恶习缠身,打麻将、骂人、心怀恶意、醉酒、偷偷摸摸、吸烟又同时不顾家人朋友的健康等等。这是一种不公义的生活。影响他人是罪,对他人来讲是,这种生活是地狱,是对他人残忍的心灵伤害。 别以为神是一个爱我们、祝福我们的神,不会审判我们。人人都要接受审判,胜过神审判的唯一就是公义无罪。 例:公义原是向审判夸胜 那是在三百多年前,柏林有位青年女子被人暗杀,当时有两个嫌疑犯,一名亚力非,一名威廉。法官经四次审问都得不到真相。没有办法,最后就把两个骰子掷在皮鼓上,看谁掷的点数多就释放谁。先由亚力非掷,他的心情十分慌乱不安,想不到当两粒骰子向下一掷,竟是十二点,他的脸容转忧为喜,骄气逼人地对威廉说:“难道你能掷得比我更多吗?”威廉立即跪下祷告:“主耶稣阿!祢是鉴察人心之主,祢知我真心爱这位女子,也在前几天与她订婚,现在法官无法破案,而亚力非的骰子又是十二点,我不知怎么办?愿祢显公义。”祷告完毕,他把骰子一掷,两骰虽仍是十二点,想不到骰子破了一片,多一点向上,一共十三点。这时法官受感动,当场释放威廉,确定亚力非是暗杀者。现在这两粒骰子和皮鼓还放在柏林博物院以警戒后人。 虔诚: 敬虔是基督教的一个老话题了,不同的时代、不同的经历,人们的结论似乎总是不那么一致。按照我小的时候从祖母那里得到的理念,敬虔就是多聚会、多读经、多祷告。当然,聚会、读经、祷告这些是基督徒表达敬虔的基本行为方式,可是我努力做了,我仍然没有觉得自己是敬虔的。参加聚会多了,聚会对我的吸引力却越来越小了,于是我找理由说是因为传道人讲得不行;读经遍数多了,我看圣经的热情却一再下降,于是我找理由说是因为撒但的搅扰;祷告次数多了,我觉得自己越来越不会祷告,于是我找理由说是因为自己的属灵生命还没有长大,“我真是苦啊!谁能救我脱离这取死的身体呢?”这种内心的挣扎,恐怕是所有有追求的基督徒都经历过的,直到我自己成为传道人了,我仍然为自己为敬虔与否而苦恼。回顾我们在信仰和生命上的成长,我们应该要对敬虔重新思考。 以下是自己对敬虔的看法 敬虔需要内心真诚 主耶稣说“那真正拜父的,要用心灵和诚实拜他”。今天在教会中,“属灵”成了一些人挂在嘴上的标签,他们标榜属灵的秘诀无非是“会说方言”、“能医病赶鬼”、“会做异梦”、“能见异象”,也许我无权否定个人的信仰经验,但当上述行为成为一种现象时,我不得不说这是一种趋于迷信的现象,许多民间信仰和封建思想越来越打着基督教的旗号而大行其道,这是当前教会的悲哀。 真正的属灵,必须属乎圣灵,与圣灵同工,做合乎神旨意的事。耶稣之所以不去判断“耶路撒冷”和“山上”哪一个更敬虔、更属灵,是因为那是次要的形式,耶稣更重视的是里面的内涵,那就是用心灵和诚实敬拜父神的心。我们要放弃那种虚假的、表面的、做给人看的敬虔。《提摩太后书》3章5节指出这种人是“有敬虔的外貌,却背了敬虔的实意”,当年的法利赛人就是这种人。 主耶稣在《马太福音》第6章中讲过三件事,即:行善(施舍)、祷告和禁食。这些都是敬虔生活的表现,然而耶稣反复强调不要“故意”让人看见,这种敬虔的生活,是你自己与上帝的关系,有了其他杂念,就不可能是真正的敬虔了。保罗也说“无论做什么,都要从心里做,像是给主做的,不是给人做的”。或许我们无权判断哪些人是敬虔的,因为“人是看外貌,耶和华是看内心”,但就我们自己而言,脱离一些利己关系,脱离一些别人的看法,脱离一些得失计较,这或许就是变成小孩子样式的真意。那种为聚会而聚会,为读经而读经,为祷告而祷告,为施舍而施舍,为禁食而禁食的做法,从根本上说不是真的敬虔。《希伯来书》的作者提醒我们:“我们既得了不能震动的国,就当感恩,照上帝所喜悦的,用虔诚、敬畏的心事奉神”。 敬虔建在爱心的根基上 《哥林多前书》13章是一片热情洋溢的爱的篇章,也是我最喜欢的经文之一。我发现不少人在背诵这段经文的时候,往往忽略前3节。可是讲到敬虔,我发现这几节经文恰恰是不可或缺的。这里指出的行为方式,在大多数人看来,不仅敬虔,而且很属灵,“说万人的方言”,讲“天使的话语”,“有先知讲道之能”,“明白各样的奥秘”,懂得“各样的知识”,“有全备的信”,有“移山”倒海的能力,“将所有的周济穷人”,甚至“舍己身叫人焚烧”……,这些我好像哪一样也做不到,但即使做到了,保罗说如果不是出自爱心,“就算不得什么”。可见敬虔也好,属灵也好,这些圣经中最高贵的字眼是容不得我们有任何杂念来玷污的。 虔诚的基督徒,没有爱的行善,好比假冒伪善的法利赛人。没有爱主的聚会,是形式的聚会。没有爱的替人祷告,是宗教的情操。没有爱的劳苦功高,是不有价值的虔诚服事。 敬虔者默默行道 主的兄弟雅各布说:“若有人自以为虔诚,却不勒住自己的舌头,反欺哄自己的心,这人的虔诚是虚的,在上帝我们的父面前,那清洁没有玷污的虔诚,就是看顾在患难中的孤儿寡妇,并且保守自己不沾染世俗”。所谓“勒住舌头”,是针对那些嘴上敬虔,满口属灵话语的人而言的。在雅各布看来,没有比采取实际行动,践行耶稣基督的教训来得更敬虔。“不沾染世俗”这句话提醒我们,我们的善行,我们的爱心不是用来沽名钓誉的,更不是“以敬虔为得利的门路”,这种俗不可耐的事,应为敬虔的基督徒所不齿。 我们需要注意的是,今天我们所说的基督徒的敬虔,已不再是指沙漠教父的苦修主义,也不再是指中世纪教会的神秘主义,那种独善其身的操练,或许在特定的历史情境中有一定的意义,然而这不是大多数现代人追求的敬虔境界。“荣神益人”、“作光作盐”,这样的口号在教会已经提了很多年,但把它与敬虔联系起来的人恐怕并不多。使徒彼得特别指出“上帝的神能已将一切关乎生命和虔敬的事赐给我们”,可见敬虔的基督徒必须做虔敬的事,这也就是“荣神益人”、“作光作盐”的真意。 认识了敬虔的真意,我明白了过去为什么找不到敬虔者,因为我的标准是错的。今天,当我重新审视教会里的信徒,虔敬的事原来有那么多,他们时时刻刻都在为主作见证,我们的心只要不被热铁烙惯,就总会被感动。不要指望每个人活得都像圣徒一样毫无瑕疵,但每个人的身上总有一些虔敬的事,保罗曾提醒年轻的提摩太“这些事你要殷勤去做,并要在此专心,使众人看出你的长进来”(提前4∶15)。只要每天我们在属灵的生命上不断进步,那就离真正的敬虔不远了。 例:口言是非多,害了一家人的命。 三:成为素常盼望的人 盼望以色列的安慰者来到:原文只有『安慰』而没有『者』字。当时以色列人在异族的统治之下,热切等候神所应许的弥赛亚,拯救他们脱离水深火热的压制,故心目中以弥赛亚为『以色列的安慰』(参赛四十1~5;四十九13)。 没有一个犹太人不深信他自己的民族是上帝所拣选的子民。但是犹太人很清楚藉着人为的努力,他们的国家永远不能雄踞这个世界。而成为世上最伟大的国家,却是他们民族底命运的一部份。他们绝大部份的人相信,犹太人既然是拣选的族类,因此在未来的日子他们一完会领导世界,成为万邦之主。在那日子来到的时候,有些人相信会有些巨大的天军降临人世间;有些则相信在大卫的子孙中,有一个王要兴起,而恢复过往的光荣。更有人认为上帝自己将以超自然的方式直接闯进人类的历史。 此外有少数人他们的信念与前二者相反,一般人称之为地上的沉默者。他们从来没有梦想到暴力、权势或是旗帜鲜明的大军;他们认为生命应是恒常的祷告,与及静默的警醒,直至上帝的到临。他们毕生都在安静的、忍耐的等待上帝。西面就像这类人;在祷告、敬拜和谦卑而又忠心的期待中,他一直盼望那着日子来到,好叫上帝安慰祂的百姓。上帝藉着圣灵启示他,应许他在有生之年必得见上帝所应许的基督。在婴孩耶稣的身上,他看见上帝应许所膏立的君王,就心里欢喜快乐。现在他已可以安然离开这个世界,而他的一番话遂成为教会中一首伟大而宝贝的圣曲西面颂。在卅四节,西面把耶稣的工作和命运作了一个撮要。 西面的盼望,说明了件事;他有一个目标;朝着这个目标事奉和生活。这幅图景是何等的美好,成了晚年最有满意的心灵生活。生活 素常盼望基督的人到老也不会眼花----摩西 素常盼望基督的人到老也不会糊涂----西面 素常盼望基督的人到老也不会有病在床----迦勒 素常盼望基督的人到老满有喜乐----亚拿 例:一老妇、信佛主、生病久、关柴房、等死。因信主、常盼望、病得医、服事主。 四:成为圣灵感动的人 ﹝文意注解﹞「他受了圣灵的感动,」意即『他被圣灵带领』。路 加用三种方式来形容圣灵对西面的工作:(1)圣灵在他身上(25节);(2)他得了圣灵的启示(26节);(3)他受了圣灵的感动(27节)。 ﹝话中之光﹞西面所得『圣灵的启示』,乃是『必看见主所立的基督』(参26节);他所得「圣灵的感动」,也是引导他「遇见耶稣」。这是证明圣灵的工作,全是为着荣耀基督,并引人进入基督的实际(参约十六13~15)。引用解经书 别以为晚年了,没有用了;圣经很难看下去,又看不懂。做工没有劲也没有力量;但是这种情景只有等到圣灵充满以后才能翻天覆地的改变。晚年的事奉更老练更成熟。圣经已经应许。 “上帝说:在末后的日子,我要将我的灵浇灌凡有血气的;你们的儿女要说预言;你们的少年人要见异象,老年人要作异梦;在那些日子,我要将我的灵浇灌我的仆人和使女,他们就要说预言......”。这件事在耶路撒冷的五旬节那天发生了;其中有大部份人是中年人还有少许的老年人;有耶稣的母亲与使徒们的父母等;成了复兴教会的头一批精英份子。 只要圣灵充满,他们都得了恩赐来服事神的教会。1、智慧的言语2、知识的言语3、信心4、医病的恩赐5、行异能6、作先知7、辨别诸灵8、说方言9、翻方言。 在整本圣经里给我们看见,能影响一个国家,影响着一个民族,影响一个家族,影响力被记载在圣经的人是有一批年老的人。亚伯拉罕晚年得子,老来献子;艾萨克年晚年祷告祝福;雅各布晚年跪着床上祷告;摩西晚年蒙召做以色列领袖;约书亚晚年在众人面前说“至于我和我的家必定事奉耶和华”;迦勒晚年宝刀未老;未底改晚年行大事;亚拿晚年在殿中事奉;西面晚年见到救赎主;约翰晚年在讲台见证荣耀离开;皆因他们有一个共同点,他们都是被圣灵感动的人。 现在教会有很多人被鬼附着,有拦阻,有试探。现在最重要的事,就是要一批人被圣灵充满的人,有恩赐有信心有能力的人起来,起来服事教会。让我们晚年将时间光阴全部投入在神的殿中,带来教会的复兴,成为下代人的祝福。 五:成为宣传救恩的人 西面给他们祝福,又对孩子的母亲马利亚说:『这孩子被立,是要叫以色列中许多人跌倒,许多人兴起;又要作毁谤的话柄,叫许多人心里的意念显露出来;你自己的心也要被刀刺透。』 或许有人认为人老了,传福音救灵魂,走出宣教是年青年的事情。人老了,力跟上。人老了,记忆力跟不上。人老了,传福音必成了他人的累赘。可能有许多人会说“我自己都还没有信好,传什么福音啊?”或者说“这不是神职人员的事吗?”但是神的心意并非如此。神将祂最后的心意,掏心肺腑之言的告诉我们。 “你们往普天下去,传福音给万民听。信而受洗的必然得救,不信的必被定罪。”(马可福音16:15~16)这是耶稣在升天以前对门徒说的话,这并不是对某一个人或者对某一群人,而是对今天我们所有的信徒说的。而后来的圣经更是告诉我们在今天耶稣的福音已经赐下的新约时代,我们每一个信徒都是被神选为祭司的(彼得前书2:9;启示录1:5~6)。显然,至少我们清楚:传福音不只是神职人员的事,福音是每个基督徒的本份。 结语: 传扬救恩是一生不变的事奉,没有因年龄大而改变。传扬救恩是一生尽忠的事奉,没有因着年龄大而改变。传扬救恩是一生眼泪的事奉,没有因着年龄大而改变。传扬救恩是一生为晚年最有力的事奉,是最后的冲刺,是最后的一段天路历程。事奉主不分年龄大小,不分富贫,不分有知识或无知识,只讲尽心。 一个人活的有价值,有意义、必是以耶稣的人生为自己的人生,就是救灵魂,传扬救恩。以耶稣为救恩而生,耶稣为救恩受苦、耶稣为救恩奔波、耶稣为救恩而哭、耶稣为救恩祷告、耶稣为救恩而死。这样的人生最后到神面前必是称赞,你我在晚年因当这样是活。 温州教会的历史就是一批中老年人先起来服事,奠定了初期教会复兴的基础。而他们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祷告带来复兴、祷告带来圣洁的运动、祷告带来一批中年的复兴、祷告带来青年的复兴、祷告带来小子们的复兴、祷告堵住了教会的破口。在祷告中让神在旷野开道路,在沙漠开江河。晚年是老人最有力的事奉,是最后的冲刺,是最后的一段天路历程。【提后4:7-8】那美好的仗我已经打过了。当跑的路我已经跑尽了。所信的道我已经守住了。从此以后,有公义的冠冕为我存留,就是按着公义审判的主到了那日要赐给我的。不但赐给我,也赐给凡爱慕他显现的人。 ——原文标题《为主而活的晚年》,编辑时有变动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