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在召唤
经文:传1:1-11,3:1-15,12:1、13-14。 传道书是一本很有深度的智慧书,它里面包含着许多人生哲理;告诉我们人生中哪些事会带来虚空,帮助我们去发现人生的真正意义,找到人生中永恒的价值,获得真智慧。这一人生的智慧与警戒,使我们不至于掉进没有神的虚空之中。 传道书的信息告诉我们:人不可能从知识、金钱、工作或声望中找到人生的意义。完全的满足来自人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认识,并知道我们所做的事,都在神对我们一生的计划之中,最终获得双重的喜乐与满足。在此,与各位思想的题目:“智慧在招唤”以作共勉。 一、虚空人生,多厌倦 传道者说:“虚空的虚空,虚空的虚空,凡事都是虚空。人一切的劳碌,就是他在日光之下的劳碌,有什么益处呢?一代过去,一代又来,……万事令人厌烦(或作:万物满有困乏),人不能说尽。眼看,看不饱;耳听,听不足。已有的事,后必再有;已行的事,后必再行;日光之下,并无新事。……已过的世代,无人记念,将来的世代,后来的人也不记念。”(传1:2-11) “虚空”一词在本书中重复出现有30多次,原文有“一口气”的意思。就如(诗144:4)说:“人好像一口气,他的年日,如同影儿快快过去”又如(诗90:9)说:“我们经过的日子,都在你震怒之下,我们度尽的年岁,好像一声叹息。”作者在此从属世的眼光看(即在日光之下看人生),人生是虚空的,劳碌且无益处,根本跳不出包藏万般烦恼的物质世界与历史的局限。 人生本已短暂,若和所生活的大自然比较,更显得匆忙!我国诗人云:“月圆月缺,曾慨叹人生太匆匆。”《诗篇》的作者也有人生“如夜间的一更,……如睡一觉”之叹。所罗门好像做实验似的寻求满足。从中他发现,没有神的人生没有意义;人生在世,寻寻觅觅,要得到快乐与满足,到头来却只是一场空。 公元前335年,25岁的亚历山大继承他父亲的王位。他不但梦想征服世界,还梦想把整个世界希腊化,他转战叙利亚、埃及、两河流域,只二年时间便将称霸世界的波斯帝国倾覆了。是他亲自点燃火把丢进波斯,在波利斯王宫里宣告自己的胜利。他为掠夺印度的财富,带兵越过伊朗,进入印度,经十二年战争,建立了庞大的希腊大帝国,掳掠了无可记数的金银财宝,他以自己的名字命名了被征服土地上的城市,妄图把自己的名字传遍世界。 当他派出勘探的远征军,并计划派海军将领奈阿尔科斯去寻找一条海路进行远航征服时,他得了致死的病症,艰苦的行军,旧日的创伤,贪色暴饮,使他一病不起。死前一刻,他命令一切老将士经过他的面前,看着这位征战大英雄是怎样死的。据说在他的遗嘱中吩咐死后把他棺材两侧挖两个洞,使他的两手伸出棺材之外,告诫世人,这一位曾统治征服世界的伟人,在死后,他也是两手空空地下阴间。享年三十三年。 千古以来,不知有多少显赫一时的帝王、将相,名震中外的英雄豪杰,倾国倾城的才子佳人。他们既逃不出神的命定“人人都有一死”,也无法逃脱神的命定,“死后且有审判。”(来9:27) 公元十九世纪,当拿破仑登上历史舞台时,他为自己的权力,发动了许多的战争。奥地利人、普鲁士人、俄国人,都受过他的侵略。拿破仑每次胜利后,都把自己的亲属安置在那些国家的宝座上,他把他的兄弟立为德意志的国王,另一个为西班牙的国王,一个妹夫为意大利南部国王,妄图建立一个以拿破仑为中心的天下大帝国。 但是他失败了,1815年6月18日滑铁卢一役,他彻底被打垮了,他被放逐到南大西洋的圣赫勒拿岛。这时,他仅有一个士兵竟抗上不听他的命令,当时拿破仑叹息一声。“啊!世界上只有耶稣基督最伟大,想我拿破仑,当大权在握时,叫谁死谁敢不死,个个唯命是从。但如今失败后,连卫兵也不听从我使唤了。可是耶稣基督他手下无一兵一卒,自从被钉十字架后,不知有多少信徒愿意忠于他,为他死也甘心。”这就是拿破仑一生痛苦中所得出的教训。 人仍在寻觅。他们越要抓取,就越感到自己所有的实在很少。人贪得无厌、永不知足。再者,世事不全由人控制,人的财产和成就也会无端被夺去。 大卫曾在(诗39:5-6)向神祷告:“耶和华啊,……你使我的年日窄如手掌;我一生的年数,在你面前如同无有。各人最稳妥的时候,真是全然虚幻。世人行动实系幻影;他们忙乱,真是枉然;积蓄财宝,不知将来有谁收取。” 约伯也见证:“我赤身出于母胎,也必赤身归回……。”新约圣经中的雅各说:“你们的生命是什么呢?你们原来是一片云雾,出现少时就不见了。” 二、觉悟人生,存盼望 人生既然如此短暂,我们就当觉悟人生,并承认神在万事万物中的主权地位。因为“生有时,死有时,栽种有时,拔出所栽种的也有时;杀戮有时,医治有时,拆毁有时,建造有时;哭有时,笑有时,哀恸有时,跳舞有时。”(传3:2-4)上帝创造了时间,又把时间赐给人类,是要我们在有限的时间中做该做的事。 因此,传道者见证说:“神造万物,各按其时成为美好,又将永生安置在世人心里,……我知道世人,莫强如终身喜乐行善,……神一切所做的都必永存,无所增添,无所减少。神这样行,是要人在他面前存敬畏的心。”(传3:11-14)这就是传道者的人生感悟。 我们永不能完全满足于世上的享乐和追求。由于我们是按照神的形像造的,所以(1)我们有灵性上的饥渴;(2)我们有永恒的价值;(3)只有永生神能真正满足我们。他把对完美世界的渴求安置在我们的心中,这只能在他完全的统治下,才可得到真正的满足。 在我们有生之日喜乐行善,是人生有价值的追求。神愿意我们享受人生。当我们对神有了正确的认识后,就发现真正的快乐,是把自己所享用的一切都看作是神的恩典,而不是自己积聚得来的。 生命的目的是敬畏神,并且把他放在首位,即尊主为大;否则我们便无法完成他在我们身上所定的旨意,也就是把人生的主权交给神,并顺服他。 一个公墓看守人,每星期都收到一个妇人寄来的一封信,内附钞票,要守墓人买一束鲜花放在她早逝的儿子坟墓前。 有一天,妇人亲自来了,守墓人见她病得很厉害,行动都已很困难,眼神哀伤,无精打采,她说自己将不久于人世,医生说只有几个星期了。她又自言自语地说:“死了倒好,活着也没有意思,我只是想着这死去的儿子,亲手放一束花。” 守墓人说:“夫人,您这几年寄来钱买花,我总觉得可惜。”“可惜?”妇人问道。 守墓人说:“是的,死人已没有了知觉,无法看,无法闻,您为什么不去孤儿院、养老院、医院,那些都是活人,他们是爱看花、闻花的人。”妇人没有回答,小坐一会。默默祷告以后便离去了。几个月后,这位妇人又来了,她不但没有死,反而康复了,是自己开车来的。她高兴地对守墓人说:“你的话真好,我照着去行,他们见了我的花很高兴,我也很快活,病竟然好了,医生不明白,我自己明白,因为我活着还有一些用处。”是的!“人最大的需要,是被需要。”被需要的人,才体现人生的真正价值。 三、智慧人生,享永福 “你趁着年幼,衰败的日子尚未来到,就是你所说‘我毫无喜乐’的那些年日,未曾临近之先,当记念造你的主!”(传12:1) 传道书的语调看似消极悲观,其实它最终是要引出一个智慧的人生——敬畏神。人的一生中最重要的一件事便是认识神并敬畏他。本书既有实用的智慧,即如何完成世上之事,又远离烦恼;也有属灵的智慧,即如何寻求和认识永恒的价值。 所罗门坦诚看待生命,他对人生万事无益的评述,为的是叫人要寻求真正的福乐。他并不是要使人因虚空的人生而感到绝望,且是叫人把盼望寄托于独一的真神身上,因为惟有他能成全人一切的希望。 所罗门在《传道书》中说明人不追求与永生神建立关系,而单一追求今生的欢乐,是多么空虚。追求享乐、财富和成功,只会令人失望。世界上没有任何事物可以填补人内心的空虚并满足人永不止息的渴望。然而,那以神为中心的生活态度,是治愈人心灵空虚的良药。神的爱能填补人生的空虚。不要只求一时的享乐,要一生敬畏神、侍奉神与服侍人。 人人都有其大限,这个事实使人觉得凭着自我的成就,都变得毫无意义;然而神对人的安排超越生死。人的衰老和死亡的真相提醒着每一个人,人生的尽头有神的审判。“人所做的事,连一切隐藏的事,无论是善是恶,神都必审问。”(传12:14)“银链折断,金罐破裂,瓶子在泉旁损坏,水轮在井口破烂;尘土仍归于地,灵仍归于赐灵的神”。(传12:6-7)这些描述都象征着生命的脆弱。死亡很容易临到我们,我们也会迅速而不期然地归回尘土。所以,我们要视生命为珍贵的财富,有智慧地运用,不要轻率地浪费它! 生命是短暂的,所以我们需要有超乎这世界所能给予的智慧。我们需要神的话,聆听神的话,他的智慧便能教导我们免受徒然的人生苦楚,并给我们死后的盼望。 人类的智慧并不能解决一切的问题,知识和教育的力量也极为有限。惟有从神的话语——圣经中,我们才能参透人生,得到真智慧。既然知道神要审判我们所做的一切事,就应生活得有智慧。要记住神无处不在,并要学习顺从他给我们的生活指引。要得到神的智慧,我们首先要认识他,尊敬他。“这些事都已听见了,总意就是敬畏神,谨守他的诫命,这是人所当尽的本分。”(传12:13)人的存在,是爱我们的神所赐给我们的。因此,人必须生活在神的爱里,才能有真正的满足。 死是每一个人的份,只是不知何时来到,可能遥远,可能很近。对于意外死亡的人,连计划都来不及去想了,如果在一年前能知道,必然会改变自己的行事和生活方式,计划自己有限的生命。“求你指教我们怎样数算自己的日子,好叫我们得着智慧的心。”(诗90:12)天天准备,准备好迎见我们的神。 对基督徒而言,人生有两件具有永恒价值的事: 1传福音:“所以,你们要去,使万民作我的门徒,奉父、子、圣灵的名给他们施洗。凡我所吩咐你们的,都教训他们遵守,我就常与你们同在,直到世界的末了。”(太28:19-20) 2行善:“我们行善,不可丧志;若不灰心,到了时候就要收成。所以,有了机会就当向众人行善,向信徒一家的人更当这样。”(加6:9-10)“他施舍钱财,赒济贫穷,他的仁义存到永远。”(诗112:9) 【作者简介】 骆颂恩,上海松江人,生于一九六一年,籍贯浙江诸暨。自幼受父亲的影响,蒙恩成为基督的跟随者。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福音广播”成了我学习圣经的启蒙老师……八十年代末,参加过上海华东神学院(一年制)的培训学习,九0年八月回到本区教会作义工传道,直至二00一年三月被按立为该区教会长老,并作专职传道至今。于二00五年九月返校,再就读一年神学,获取了神学专科学历。二00八年至二0一0年,就读于上海电视大学的“行政管理”专科,并获得大专学历。不惑之年的学习生活,使我惊喜地经历到与童年时代不一样的人生体验,让我更珍惜自己的学习成果,为主所用。笔者比较倾注于“归正神学”,因它给了我更坚定的信心和勇气,走侍奉神的道路。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