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示:研读马可福音最后一课之前,请先从经文汇编中把整部新约圣经里所有有关马可作者的经文列出来,详细读一遍。然后再小心阅读马可一章与十六章,并使徒行传第十章。 关于作者 虽然我们怀疑四福音书的原著究竟有没有书题,或作者本人的名字有否写在上面。可是,无可置疑的这第二卷福音书是马可写成的。根据使徒时代传统下来的证据,有三个事实是证实可信的:(1)马可确曾写过一部主的言行录;(2)这卷言行录就是现今所公认的马可福音;(3)这个马可就是使徒行传和新约书信中所载的马可约翰。这三个事实一直不变的保全下来,就是今天的学者们也以为正确的。 ——巴斯德 在研究马可福音这最后一课里,我们将会集中注意四件有趣的事:(1)作者本人;(2)彼得的协助;(3)作者想像中的读者;(4)本书的属灵价值。 作者本人 马可本身的事迹是非常值得我们留心观看的。早期生活叫人觉得他不可靠,但后期事迹却赢得人的爱慕和称赞,研究他的生平,越研究就越有趣。他第一次在使徒行传十二章十二节出现,他母亲的名字是「马利亚」,这显然是一个犹太人的名字。他本身却有一个罗马人的姓,犹太人的名,即「马可」「约翰」;所以推测他的父亲极可能是一个罗马人。经常有许多基督徒在他们家里聚会,可见他们的家庭是相当大的。同时由此可见他们还是相当富有的,而且马可的表兄巴拿巴也有不少产业(徒四37)。 使徒行传十二章二十五节记载巴拿巴和保罗曾把马可带到安提阿去,而且稍后他们还表示信任他,让他可以参加他们第一次的旅行布道(十三5)。可是,当他们来到别加,这个不信世界的前线,他就没有勇气继续下去了,于是他离开他们独自回家去了(十三13)。后来,在保罗第二次旅行布道时,巴拿巴表示要再带马可同去,保罗不赞同,甚至和巴拿巴分手了;而巴拿巴却带着马可往居比路去(十五36~41)。 从此,我们再没有听见巴拿巴的消息了;但马可却多次在书信中出现,而且备受赞赏。差不多二十年的时光过去了。这时候的保罗已经是一位身经百战的战士,为主被囚在罗马。他写了一封信,托人带给住在远远的一座小城里的基督徒,他们都是弗吕家人(Phrygian)。这城名叫歌罗西,所以这封信后来就称为「歌罗西书」。在这书信中的第四章十节那里,保罗说:「与我一同坐监的亚里达古问你们安。巴拿巴的侄儿(原译)马可也问你们安。(说到这马可,你们已经受了吩咐,他若到了你们那里,你们就接待他。)」这证实了当时马可还活着,还为主多做工,而且再与保罗一同工作!现在,这封信明明的说他正要再到小亚细亚一带传福音,而这地方却是从前他畏惧退缩的地方!所以,保罗告诉歌罗西的信徒,马可极有可能路过他们的地方,并且吩咐他们说:「他若到了你们那里,你们就接待他」)。 更叫我们感动的,是保罗在第十一节说的话:「只有这三个人是为神的国与我一同作工的,也是叫我心里得安慰的」。当时在罗马的犹太基督徒中,只有三个人仍然与保罗一同忠心事奉主,其中一个就是马可!保罗现在称他为「同工」和「使他得安慰的人」!(参门22)可见他与保罗之间的感情和关系完全恢复了! 到了保罗为主殉道之前,他写了最后的一封信,信中再提及马可。那时保罗在狱中,除了「所亲爱的医生」路加以外,再没有人在他身旁,在提摩太后书四章九至十一节,他这样写着说:「你要赶紧的到我这里来。因为底马贪爱现今的世界,就离弃我往帖撒罗尼迦去了。革勒士往加拉太去,提多往挞马太去,独有路加在我这里。你来的时候要把马可带来,因为他在传道的事上于我有益处。」是的,保罗十分想望再次与马可在一起!而且,马可曾经在罗马有极好的表现,证明是他的最忠实的朋友之一。到了现在,马可勇于传扬主的福音经已有许多年了;这些功绩足以使过往在别加的懦弱完全被人忘记了! 彼得所写的书信也提及马可。请看彼得前书五章十三节:「在巴比伦与你们同蒙拣选的教会问你们安,我儿子马可也问你们安」。这一句亲切的问安,似乎暗示马可是彼得带领归主的;而且这句话也表示过去多年来,马可对彼得的忠诚真像他的儿子一样。稍后,我们还会举出许多明显的证据,证明他们两人确实有特别关系的。 究竟马可在灵性最低点的别加那时开始,一直到了后来再在保罗书信中出现之间,作过了什么呢?根据古时可靠的遣传,他曾到过埃及作过伟大的福音工作。他是亚历山大的第一位宣教士,使许多人归主,创立了亚历山大的教会。这一个曾一度变节的马可,竟然成功地攻进了奢侈繁荣的亚历山大。这城素来以「献给叙拉彼斯和爱斯神的庄丽宏伟的大理石庙」为荣,又以藏书甚丰的图书馆和许多博学哲士为著,可以媲美罗马大城! 由此看来,马可不但得到两位最伟大的使徒的赏识,而且更加得到神自己亲自印证他为主所受的劳苦。甚至可以说还不只如此,神的灵又特别充满了他,使他可以得着一种超自然的默示,能以写出第二卷福音书,把主耶稣生平宝贵的事迹栩栩如生的描写出来。这个曾一度因惧而栗,又因栗而缩的青年人,现在竟然得到何等荣耀不朽的荣誉! 最后,这一个曾经畏缩的青年人,终于勇敢的为主殉道了。他以大无畏的精神,事奉那位为他死又为他活的至爱的主,因而被愤怒的埃及人殴打得半死,拖过几条街道,囚在地牢里,最后是被人烧死的。 让我们为马可的缘故,以静默的灵,以敬佩的心来感谢神。马可实在是一个典型模范,显示出过去的失败是可以完全弥补的,过去的污迹是可以完全涂抹的,这对我们有过失败的人是何等的安慰。只要肯悔改再对主忠心,不良的开始也可以有最佳的发展,天生的懦弱也可以蒙恩变成殉道者的英勇!我小学时代的一本书说:「最伟大的英雄是一个懦夫迫自己要勇敢而变成的」。亚历山大麦卡林(Alexander Maclaren)说:「骏马多是由小丑马培养而成的。」可能我们当中有些人须要用多一点时间,来留心观察马可的榜样! 居高巍峨的人, 不一定是从未尝过失脚滋味的; 通往成功的路, 也未必是平顺无阻的花径。 看哪! 那在曙光中, 站在主前的领奖者, 竟是在过去的路途上, 曾蹒跚跌倒, 但成功走完的人! 彼得的协助 正如我们在前文所说,马可福音的记载详尽而迫真,好像作者亲眼见过他所写的一切情景。我们已经举出过许多例证,这里不用再补充了。既然这样,我们只能推想其中许多的资料来源是与某一个使徒有关,或甚至可能是马可把那位使徒口述的记录下来。究竟是那一位亲历其境的使徒协助写成这福音书呢? 「当那天晚上,耶稣对门徒说,我们渡到那边去罢。门徒离开众人,耶稣仍在船上,他们就把他一同带去,也有别的船和他同行。忽然起了暴风,波浪打入船内,甚至船要满了水。耶稣在船尾上,枕着枕头睡觉。」 倘若我们一点一点的,把马可福音与马太福音或路加福音比较一下的话,我们会发现马可福音像其他福音书一样,所得的详细资料都是第一手的。 那么,究竟那一位大使徒给马可这些第一手的资料呢?会不会是约翰?或者是雅各?又或者是安得烈?不是。那么是不是彼得?对了!读者有没有感觉到这卷福音书的语气似乎与彼得讲话做事的作风十分相似?例如彼得的率直、热情、冲动、同情、活跃等性情都在马可福音书内表露无遗。当彼得传福音给哥尼流全家的人时,他指出:「这话……从加利利起,传遍了犹太。神怎样以圣灵和能力膏拿撒勒人耶稣,这都是你们知道的。他周流四方行善事,医好凡被魔鬼压制的人;因为神与他同在……」这句话可以说是彼得把这福音书讲述出来的缩写。 再者,就以马可和彼得两人相似的性格而论,这岂不是有助于马可作彼得最好的代笔人吗?倘若参考所有有关马可本人的经文,我们会发现他与彼得一样,是一个存心良善,热情而冲动,但有可能随时忽然软弱下来的人。两人都勇于进前,但在早期生活里,都曾失去勇气而跌倒——彼得的否认主,与马可在别加的变节。可是两者都终于再复兴起来,而且不但再勇敢事奉主,还成为特出的领袖。 即使有人认为这些证据都不够肯定,其中可能有巧合的因素在内,我们也可以放下这些。但有一个事实是我们不能否定的,就是确有一些可靠的外证,指出彼得与马可福音是有直接关系的。从使徒时代后期遗传下来的资料来看,这第二卷福音书,虽然称为马可福音,但其实是由彼得口述而经马可默写下来的,又或者是马可把彼得的亚兰文原著翻译并延伸过来的。 最重要的证据还是第二世纪早期,在弗吕家(Phrygia)的希拉波立(Hierapolis)那里作监督的巴比亚(Papias)。他写了一套五本的书,名叫主耶稣言论注释(An Exposition of Oracles of the Lord),可惜早已失传了。但是,优西比乌(Eusebius)在第三世纪末,所写的教会历史(Ecclesiastical History),却引用了这套注释书的三段。以下是头两段的内容: 第一段 「我记忆中所存的,和我经常认为是准确的,都是我直接从众长老那里领受的。我已经把这一切都记录下来,为的是要让人知道,我所见证的都是真实的……过往我无论在什么地方遇见任何跟从过众长老的人,我都仔细的访问他们:众长老有什么话语教训没有;安得烈、彼得或腓力有向他们说过什么没有;多马、雅各、约翰、马太,或主耶稣任何一位门徒有什么宣言没有;主的门徒亚里斯提安(Aristion)和长老约翰有什么话传下来没有;因为我以为我从书本所得的益处,怎么也比不上从前仍活着的人所亲口告诉我的。」(请注意:这段话表明与使徒在世的日子很近,所以他所见证的也该有同等的可靠性。) 第二段 「而且长老约翰也曾如此说:马可是彼得的翻译员,所以他所记所写的,都是极端准确的,只是他并不是依照主说话行事的次序记录吧了;因为他本身没有听过主讲话,也没有跟随过主。正如我在上文说过的,他与彼得在一起的时候,彼得把一切所需的资料都告诉他,但不是把主教训的历史告诉他。所以,马可在记录这一切的时候,并没有任何写错的地方;因为他所留心注意的,就是不放过任何他所听见的,也不在这些记录上多加任何没有凭据的意见。」 以我个人的看法,马可是彼得许多亚兰文著作的编译者。这些著作,都是彼得在事发之日或稍后时,以一种日记方式写成的。我想还有可能,其他的使徒也曾写了一些类似的回忆录。但无论事情是否真的这样,最低限度巴比亚使我们知道,这卷「马可福音」确曾得到彼得的特别协助。到了第二世纪中期,那著名的殉道上犹斯丁(Justyn Martyr)引据马可福音三章十七节的话时,也说明是引据「彼得的回忆录」呢! 现在我们已经研究过这书的著作来源了,自然我们会对这马可福音书有了新的趣味。这是彼得的故事。彼得那敏捷的眼耳和手都在书中各处出现。作者的叙述可以说是与彼得那活泼的灵是相应相合的。由此,我们可以了解到,为何书中记载了一部分有关彼得的事,而某一部分却没有记载。现在请再把这卷书快读一遍,看看其中的原因: 一章二十九节说:「他们一出会堂,就同着雅各约翰,进了西门和安得烈的家」。四福音之中,只有这一卷是这样记载的;很明显这种笔法是出自彼得的,因为只有他才知道那所房子是他和他的弟弟安得烈所共有的。 马太和路加告诉我们,主在橄榄山上的讲论是为要答覆门徒的疑问才有的;但这卷福音却说:「彼得、雅各、约翰,和安得烈,暗暗的问他……」(十三3)。 十一章二十一节又告诉我们,是彼得首先注意到那无花果树很快的就枯干了。 另一方面,书中略去许多反映出彼得的好处的地方。当然这是出于一个叫人感佩的动机——彼得顾及到人们会知道这卷书是出自他口述的。例如:他没有提及自己在海面上行走;没有记载他怎样代表十二个门徒公开的承认耶稣是「基督,是永生神的儿子」因而获得主给他的特别祝福。论及主复活的时候,他没有像路加一样指出「主果然复活,已经现给西门看了」(路廿四34)。反之,他把首先看见主复活显现这个光荣给了抹大拉的马利亚(可十六9)。 再者,关于彼得三次不认主的事,马可的记载是最详细的,而且还加以说明当时的情形,要等到「鸡叫了第二遍」,彼得才突然「想起」主耶稣预先指着他说的话。马太和路加都说彼得「出去痛哭」,但马可只说他「思想起来就哭了」,彼得自己略去「痛」字,可见他是真谦卑的。 当然,最叫人感动的还是最后这一特点,就是只有马可才记载了天使从空坟墓里向妇女所说的话:「你们可以去告诉他的门徒和彼得说,他要在你们以先往加利利去」(十六7)。这句话在那个曾跌倒了又痛海的彼得听来是最宝贵,最难忘的,也是非口舌所能形容的,因为主竟特别的记念他。为了表示一生不忘记主的恩和主的爱,彼得特别把这一句话保留下来。以上所说的这一切特征,都好像是彼得所签的名字一样,证明这卷福音书是「马可和彼得的福音书」! 作者心目中的读者 另一个同样有趣的问题是,究竟这卷书本来是写给那一些读者呢?关于这一点,我们不难发现,作者的原意是写给外邦人的。假若他是写给犹太人的话,他根本就用不着七章三节等的话:「原来法利赛人和犹太人,都拘守古人的遣传,若不仔细洗手,就不吃饭」!也用不着解释「预备日就是安息日的前一日」(十五42)!论到橄榄山的时候,亦毋须说明是「对着圣殿」的(十三3)!更不必注明约翰的门徒和法利赛人的门徒习惯了禁食的(二18)! 历代学者们一向认为马可是在罗马用希腊文写成这卷福音书的,对象是外邦的基督徒。这个观念可能是正确的,作者用希腊文写成本书是无可置疑的。但是,我们有更大的理由证明他写书的地点是在巴勒斯坦。 因为作者叙述的时候,似乎以为读者是十分熟悉巴勒斯坦的地区。本书不像路加福音经常把一些特别的地势解释一下,倘若马可是在罗马写成的话,自然他必须要解明这一点了。 而且,虽然书中有一些犹太人习俗的注解,可表明读者会是外邦人而不是犹太人,但是书中也有不少的地方暗示读者对犹太人的事情有某一程度的认识。举一个例来说,作者似乎理会到读者已经明白了逾越节的筵席,和无酵饼这两者之间的关系与分别(十四1)。许多这一类的例证有关犹太人其他的节期和安息日的事,都没有任何解释或注明,显示出作者心目中的读者并不是完全不懂犹太人的规矩的。 那么,究竟这些经文所暗示的读者是谁呢?他们是住在那里呢?答案是:他们是住在巴勒斯坦的外邦人。各位能否记起使徒行传第十章所提及的「在外邦人中的五旬节」?那一次圣灵降临在义大利营的一个百夫长哥尼流一家人的身上。哥尼流原是「一个虔诚人,他和全家都敬畏神」。其实,巴勒斯坦有许多这样的外邦人和罗马人。他们当中有许多归化犹太教的,后来又信了主,变成一群基督徒。这一类的外邦人是相当熟悉巴勒斯坦地形的,虽然不可以说是最熟悉犹太人的一切规矩习惯,但对犹太人的宗教礼仪可说是有相当的认识的。很可能自从五旬节之后,在巴勒斯坦不断有许多外邦人信主,不但在军营中,就是在平民中也有。 这样的发展趋势,岂不是会产生一个十分大的需要,要为这些人写一卷「福音」书,正如马太为犹太人,路加为外邦人写福音书一样吗?在某一方面来说,这些住在巴勒斯坦的外邦人,因着归化了犹太教,后又归信了基督,似乎应该被列在纯犹太人和纯外邦人之中;而对于这一种信徙,似乎最能了解他们的就是这个约翰马可了,因为他自己也是带有犹太人和罗马人的血统的。由于这样,马可对他们有了极大的负担。他知道只有他才能写一卷最适合他们看的福音书。可能这就是马可福音内载有无数拉丁式的词句的原因吧! 这样看来,这位半犹太半外邦血统的约翰马可,就是在巴勒斯坦写成他的福音书。我们经已指出马可和彼得是有密切关系的。无论彼得晚年到过什么地方也好,最低限度,自从五旬节之后,彼得最少有二十年是住在巴勒斯坦的。我们也知道马可是住在巴勒斯坦直到后来他与保罗和巴拿巴出发作第一次的旅行布道为止;但是后来他在别加离开了保罗,又回耶路撒冷去了。之后,很明显的他没有离开过那里。约八年之后,他的叔父才回来再带他往居比路去。可见马可自从五旬节之后,足有二十年之久是住在巴勒斯坦的。 对于传说马可是在罗马或巴比伦,把彼得口述的写成他的福音书,我们还有一个疑点,就是假若彼得真的到了罗马传福音,他就必定是用希腊话传讲的。然而,马可福音却是从亚兰文翻译过来。 这福音书必定是在写成之后,流传得相当广泛,以致罗马的基督从路经巴勒斯坦的时候,把一部抄本带回罗马去:于是日后就形成一种传统,以为这福音书是在罗马写成的。我们相信最真实的证据,就是马可写这书的原意,是为着住巴勒斯坦的外邦信徒的。 倘若我们的论证是对的话,马可写的这第二卷福音就显得十分有意义了!它之所以被放在第二卷,而马太放在第一卷,似乎是有特别安排的,马太放在第一表明「先向犹太人」传福音——因为这是新旧约连接最适合的媒介。路加被列第三,表明福音终于传给「外邦人」。马可被列在马太和路加的中间,因为他传福音的对象是犹太化的外邦人,就是有外邦人的血统,但有犹太人信仰的人。当福音从犹太人专有的观念——正如马太所写的,转为外邦任何种族都得以同蒙应许的观念——正如路加所写的,其中必须要有像马可所写的作为特别转接媒介的。所以,马可现今的位置是最适宜不过的了! 最后的十二节 必然会有人这样问:这卷福音书最后的十二节又怎样?它们是否出自原著,抑或是伪加上去的?这一个问题实在是不容易回答!如果说马可福音是以第八节「因为他们害怕」这样的一句话作结束,这简直是不可思议。试想谁会如此突然的停下来,以致最重要的复活事迹记载得不伦不类?而且在希腊文法上还有一点叫人感到不完整的,就是最后的一个字竟是「因为」这一个小小的连接词,这似乎表示应该还有下文才对。 这一点,司可福的注解说得好,他说:「从第九节至结尾这一段经文,在两部最古的手抄本之中是找不到的,它们就是西乃古卷和梵谛冈古卷(Sinaitic and Vatican);而其他的古卷亦只记载了一部分,有的还有不同的记载。可是在主后第二或第三世纪之间,爱任纽(Irenaeus)和希波里搭(Hyppolytus)两人却曾引据过这一段经文。」有一点我们应该加以指出的,就梵谛冈手抄本在第八节后,的确特别保留着一个空白的地方,似乎暗示有一段人所共知的经文还没有抄下来。而且,正如安卡斯的圣经手册(Angus Bible Handbook)说:「有大量压倒性的抄本、译本和古代教父都接纳这一段经文」。而且,似乎一直发展到第四世纪以后,才有人表示怀疑,读者倘若要更清楚的研究这问题,最好请参看最新版的安卡斯圣经手册。 照我个人的见解,我确信那些使徒们都曾即时的把主耶稣的言行记录下来,所以第八节就是彼得自己所写的日记或回忆录停下来的地方;而跟着那一段迅速而简明的记录却是马可自己补加上去。其实书中每一事迹情景与另一事迹情景之间都有同样性质的迅速部分,使整个故事都能上下一贯。可能就是因为这个缘故,有一些古代的抄经者把这样的一段删去;也可能是马可自己在这卷福音书已经流行了一段时间之后补写上去的,于是就出现有些抄本有,有些抄本没有的情形了。 本书丰富的属灵价值 任何人越深入阅读这卷马可福音,就越发被它吸引着。除了它的内容情节叙述得迅速而仔细之外,还有一样好处就是它用最少的字写出最完整的教训来。言简意赅,这一点就足以叫人惊叹它的宝贵价值了。就以一章十三节这一个简单的例子来说:「他在旷野四十天受撒但的试采;并与野兽同在一处;且有天使来伺候他。」这话里面已经说了许多宝贵的事实了。 这卷福音书的属灵教训和讲解也是特别丰富的。当然这些例子布满全书,我们不能一一细说,现在只举出其中的一个来研究: 翻开一章九至十三节。我们在前文已经说过,马可的福音是要写耶稣为耶和华的忠仆。所以我们不要忘记他是所有仆人的模范,他的服事态度是最理想的榜样,是我们每一个人都该学效的。在这段经文里(一9~13),我们看见他开始出来公开工作,换句话说,这是他正式公开工作之前必须的准备。这些经文正好严正的告诉我们,若要忠诚的服事主,我们需要作怎样的准备。最少有四点不可少的地方是我们必须做到的: (1)初步的分别为圣(第9节) 主开始工作之前的受浸,就是表示他特意要把自己分别出来,专职去作他公开的弥赛亚传道事工。这一次的分别为圣是两方面的: (1)是从他先前的生活方式分别出来;(2)是分别自己去承担前面新的医病传道工作,亦即是分别自己完全归神。这就是我们事奉主的第一个条件。 (2)初步的圣灵膏抹(第10节) 主在这里(1)有所看见,就是见「天开了」;(2)有所感觉——「圣灵降在他身上」,这就是我们事奉主的第二个条件。我们一定要祷告到「天开了」,得着「从上头来的能力」才可以工作。 (3)初步的属灵保证(第11节) 主在约但河那里得到了一个初步的保证,(1)就他作儿子的身分来说,神保证说、你是我的爱子」;(2)就他的品格来说,神证实是他「所喜悦的」。这是第三个事奉主的条件。我们需要圣灵在我们里面的印证,和得神喜悦的动机。 (4)初步的忍受试探(第11、12节) 有两点关于主受试探是我们必须注意的:(1)这试探得到神的许可,即是有「圣灵催他」的;(2)这是一个最真的试探——是出自「撒但」的。说来似乎有点奇怪,这一位完全分别为圣,有圣灵膏抹,有神保证的忠仆,也要忍受这初步的试探,看看他是否愿意完全遵照神的旨意而行,还是照人的意思而行! 但愿所有立志在这罪恶世界里面忠心事主的,都能留心遵照这四个条件准备自己。基督徒所面对最重大的问题是:我是否愿意现在立刻把自己献与基督,让他的旨意完全成就在我的身上,一生不反悔? 在马可福音里面,满布着这样富有意义而又叫人札心的经文。很需要读者们更深入的研究! 用这些问题测验自己 (1)你能否把下列句子空缺的地方填上适合词句?——「马可福音是特别把耶稣所——的记录下来」 (2)马可对主耶稣有什么特别的观点?你能否举出某一些删减和增添的地方来加以证明? (3)你能否列举一些马可所独载的特别详细而又描写迫真的笔法例证? (4)在马可福音的引言里,有四个呼声介绍主耶稣,请问这四个声音是谁发出的,他们宣告主是谁? (5)马可所写的福音可以分成那两大部分?为何马可放在马太和路加的中间是最适合的? (6)你能否把新约圣经中论及有关马可本身的事简要地写出来? (7)你可以提出两个理由证明马可写福音书是可能有彼得的协助吗? (8)有何例证或特别删减的地方表示确有彼得的影响成分在内? (9)你以为马可写书时想像中的读者是那些人?为什么会是那些人? (10)你以为马可是在什么地方写他的福音书的?请列举理由以证明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