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三课 马太福音 之三


提示:开始这一课之前,请再读十二及十三章几遍。



有关马太自己的事

对于马太本人的事,我们只能确实的知道四点,但其中却含有非常丰富的启示:

(1) 他原是税吏(十3)——当时一个犹太人若替罗马人作税吏,这被认为是一件非常可憎的事。在圣经里,我们常看到「税吏和罪人」两个名词放在一起,可见当时税吏的品德在普通人的眼里看来是何等低贱的。我们之所以知道马太是一税吏,完全是因为他自己告诉我们的。其他两卷福音书叙述他蒙召的经过时(太十八;可二;路五。)只称他为利未;所以,若不是他自己说的,没有人知道他从前是一个税吏。再请注意三卷福音书分别记载拣选十二门徒的经文(太十;可三;路六):马可和路加都称他为马太,但只有马太自己谦卑的自称为「税吏马太」,而且只有他自己保持了「税吏和娼妓」这样刺耳的词句(太廿一31),暗示他看自己从前是何等败坏,又证明了当时一般人对税吏的印象是何等的恶劣。因此,马太的记录实在显示出他的真谦卑。

(2)他跟从耶稣(九9)——根据马可和路加的报导,当马太离开了他的税务职业之后,他立刻邀请主耶稣到他的家里去坐席;并且趁这机会大摆筵席,邀请许多同业税吏来,使他们可以听到耶稣的教训。这一点显示出他当时的财富十分可观,但他放弃了这一切。可是这些宝贵的见证马太自己一件也没有记录下来。他所删减的和他所加插的,都充分的显示出他的谦卑来。

(3)他稍后被派作使徒(十3)——再参考三卷福音书。主差派使徒们出去传福音一向都是两个两个的(可六7)。所以福音书记载他们的名字的时候也是一对一对的记载。马太和多马每次都是被派在一起的,所以马可和路加就以这次序记载了他们两人的名字;但是马太自己记载这些名次的时候,都把多马放在自己的名字以先——道里又多了一个证据证明他为人谦卑。

(4)他成为这卷福音书的作者——这一点,新约专家罗拔臣(A.T.Robertson)的见解是这样:「这卷福音书可能在当时是最有价值和最有用的书,因为它被放在新约全书的第一卷。当然它所给与读者们有关耶稣基督的印象,比其他书都深刻。」



——巴斯德



在前两课里面,我们已经看到新约的第一卷书,内容是何等丰富,叫人一开卷就爱不释手,一直吸引人进入更深的研究。可是,在我们还未研究第二卷书之前,为了使这圣经课程更完备,我们仍须要多用两课的工夫来看看这第一卷书的。所以,请读者耐心一点来研读下面的课程,深信对认识这书的几个特别之处,是相当有帮助的。

天国

要了解「天国」的意思是什么,这问题是非常重要的,因为这正是主耶稣福音的中心主题,所以请各位不要弄错了这重要的一点。可是一般人却以为这是指一个属灵的国度,大致上与教会的意思差不多。倘若我们把这两件事混为一谈,我们就把圣经里面这个最明显的划分线弄得糊涂了。

约翰和主耶稣出来传道,都以宣告「天国近了」为开始的;但两者都没有解释这天国的意义是什么。为什么呢?没有别的,只因为当时的听众都明白,这是指旧约众先知长久以来所预言要降临的弥寒亚国度说的,用不着加以解释。但是请问这些预言有没有任何提示说这国度就是教会?一点也没有!不信只管翻开这些预言看看。

预言所指的是一个有形的国度,有弥赛亚坐在大卫的宝座上,统治全世界,包括以色列和所有外邦国家在内。虽然预言也提到民族的和国灵的两方面,但无论如何这国度本身将会是可见的、有形的、属弥赛亚管冶的、全球性的——这与「教会」的意义完全相反,顾名思义ecclesia即是神所特别召出来的小数吧了。

这天国的信息先由那位先锋宣告,然后再由主以大能的明证,表明自己弥赛亚的身分而传开了。这些明证是人人可见的,只有那瞎眼的一代是例外,他们只渴望天国所带来的物质,但天国所要求的品德条件他们却没有遵行。虽然主的教训和医病善行已经激发起群众对他的热情,但主仍不能不说:「这百姓是油蒙了心的」(十三15)。终于他们拒绝了天国,又把天国的王钉了十字架,到了使徒行传的时期,主再藉他复活的大能显明他是弥赛亚,又在五旬节赐下圣灵,行了许多神迹奇事,证实这伟大的赦罪福音,好让他们再有机会接受这天国的信息;但是他们又再度拒绝了。首先是本土的犹太人拒绝了(徒二~十二),继后是分散在外邦的犹太人拒绝接受(十三~廿八章)。

因此这国度不得不收回。这都因犹太人的首领们在要求要钉死耶稣之时大声喊着说:「他的血要归到我们和我们子孙的身上!」主耶稣说:「我多次愿意……只是你们不愿意……你们就不得见……」(太廿三37、39)。以色列人先不愿意见,所以现在就不得见了。保罗指出:「以色列人有几分是瞎眼的(直译),等到外邦人的数目添满了。」(罗十一25)现在我们清楚知道,教会不是天国,现今的时代也不是天国的时代。当天使向马利亚显现,告诉她主耶稣要降生的时候,他说:「主神要把他祖大卫的位给他,他要作雅各家的王,直到永远。」(路一32、33)这就是主与他所传讲的「天国」连成一起,变成旧约预言的弥赛亚国度了,「大卫的位」与「雅各家」绝不能当作灵意来解释。主在世之时也从未得过大卫的位,但到主再降临在地上之时,他就要真的得位了。那时,王既回来,天国就要建立,而那些悔改的犹太人必要说:「奉主名来的,是应当称颂的!」

请再翻开马太福音,找出里面许多有关「天国」的经文,看看是否指着一个未来的、有形的、可见的国度而说;然后试试把这些经文解释成一种类同教会的灵意——你会发现那是何等困难的事!

主用比喻传讲信息

马太福音多处告诉我们,若不用比喻,主就不向百姓说什么(太十三34)。这似乎是说,主要用比喻把福音的信息隐藏起来,不让百姓知道。为什么?在主最长的讲道记录里面,即是山上宝训里,主却完全没有用过任何比喻,而且在其他许多的教训里也同样没有用过。可见,马太福音十三章三十四节只是为着某一种情况而说的。

所以,当门徒发现主那次的讲道用了前所未有那么多的比喻的时候,他们就表示惊奇的说:「对众人讲话,为什么用比喻呢?」(十三10)。主自己就亲自解释为何从那次开始要多用比喻:「因为天国的奥秘(一直隐藏的真理),只叫你们知道,不叫他们(那些注意外表的群众)知道。凡有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馀,凡没有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所以我用比喻对他们讲,是因他们看也看不见,听也听不见,也不明白。」(十三11~13)

可见,主改用更多比喻的方法是最有意思的。对于那些不住看不住听,但没有真正看真正听的人(即是没有察看自己内心,又对所听见浅白易明的真理不作出反应的人),主把该受责罚的责任更重的放在他们的肩头上。因为主在天上察看他们,又为他们和他们列祖叹息已经太久了!「这百姓用嘴唇亲近我,心却远离我」(十五8)。事实上,他们长久以来这样的态度,经已使他们分辨真理的能力完全硬化了,所以主现在才伤痛的断言:「这百姓油蒙了心,耳朵发沉,眼睛闭着;恐怕眼睛看见,耳朵听见,心里明白,回转过来,我就医治他们。」

通常来说,我们身体上的机能若一直长久不使用,终会失去它的作用的。这一个定律正解释了以色列人的病况;同时又是主所说的原则。他说:「凡有的(那些真诚接受主话的),还要加给他,叫他有馀;凡没有的(那些没有真诚地接受主话的),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第12节)。此后,主耶稣要用一些比喻来表明他的天国教训。这也有恩典在内,因为一来,那些不受教的听众还不致因拒绝更浅白易明的真理而受更重的责罚。但这也有审判在内:「连他所有的也要夺去。」

虽然这样,这些本来要把真理隐藏起来的比喻,却反而对那些真诚的门徒启示更多真理,因为「有的还要加给他。」到了这时候,以色列人拒绝天国的隐意经已明朗化了;所以主在马太福音第十三章所讲的比喻里,开始把一直隐藏着的天国奥秘揭露出来,并且说明目前被以色列人拒绝的天国会在将来有何发展。这就是第三十五节的意思了:「我要开口用比喻,把创世以来所隐藏的事发明出来。」(请参考16、17节)。真的,由这时候开始,主耶稣把天国未来发展的新真理发明出来。明白了这一个背境,我们对解释比喻就容易得多了。



马太福音第十三章的七个比喻

如果我们认为马太福音第十三章的七个比喻是互相吻合的话,我们必须防避采用两种极端的解法:第一种是把这些比喻解成某一种与教会或基督教会有关的灵意;第二种是藉人为的理论办法把它们解成一种时代论。任何人以天国为一种纯灵意的道理就是犯上了第一种错误;另一方面,任何人持有过于牵强的时代论观念就会容易落在第二种错误里。此外,我们还要留心,不要勉强去解释比喻的每一个细节,以为其中有什么特殊的意义存在。比喻的含义只在其中主要角色和特征里,细节通常只是衬托吧了。

然则马太福音第十三章这七个比喻具有什么意义?当然有,但首先要清楚是与教会无关的——连教会的名称也从未有提及过。除了第一个比喻之外,每一个一开始就说:「天国好像……」这样的天国无论怎样也不会是教会。

而且,这些比喻也不是描写现在的基督教时代,正如某一些时代论者所说的。这一点,照我们的审定,「司可福」圣经的注解运用了一种人为的理论,认定天国如今在地上以一种所谓「奥秘」的形式存在着,是错误的。司可福在马太福音十三章三节的注解里指出:这奥秘的天国就是「基督徒所形成的圈子」。跟着他就加以说明:「这就是基督徒的国度」。我非常钦佩司可福所写的许多圣经注解,但是这种时代论的思想,认为以色列人所拒绝的国度现在以「奥秘」的形式存在,就是基督徒的国度,这确实是一种错误的解释。原因是在于这与主自己清楚讲出的字句不相符。举一两个例来说:第一、在麦子与稗子的比喻里面,主十分清楚的解释说:「田地就是世界」(第38节);但是司可福圣经的注解开始时虽然承认了这一点,可是稍后他立刻又转说:「麦子和稗子的比喻并不是指着这世界说的,而是指着天国说的。」第二、在发酵的比喻里,主明明的这样说:「天国好像面酵」;可是司可福的注解却说,那酵是「一种不容易发现的败坏道理」,使教会的信仰腐化。由此可见,这种明明与自己的话不相符的奇怪推论,在原则上是错误的。

那么,究竟这些比喻是说些什么呢?首先我们要注意这些比喻的篇幅位置:原来主讲这些比喻之前,他已经讲过许多明显的道理,也得到各种不同的反应(请参考一百一十一课)。因着加利利各城的人都不肯悔改,主曾厉害的责备他们;所以,到了这个时候,主就用撒种的比喻来描写他向群众传道的结果。在群众之中,原来只有一小部分证实是属好土的听众(请参考十三18~23)。于是主就用跟着的六个比喻来启示出一些更深远的真理,说明这天国因着以色列人目前的拒绝而必须延迟实现。当时这六个比喻的解释仍是隐藏着的,是因为这延迟的计划仍须等待稍后才能明朗化的。

麦子与稗子的比喻

这麦子与稗子的比喻也是主自己稍后私下向门徒解释的。主所亲自解释的,又与司可福的天国现今以「奥秘」的形式在地上存在着的理论,出现不相符的现象。撒种的是「人子」,田地是「世界」,好种是「天国之子」,稗子是「那恶者之子」,那撒稗子的「仇敌」就是魔鬼。收割的时候就是「世界的末了」,收割的人就是「天使」。而且这比喻结束之时是这样说:「那时(即世界的末了)义人在他们父的国里,要发出光来,像太阳一样。」

请注意,当人子在末世再来之时,他差遣天使一同下来,并且建立他的国度,像这样的真理我们可以在新约许多地方都找得到。主在橄榄山上也曾亲自说明这真理,显然,天国必定是在「那时」来到的,绝不会在那时之前。

主没有把所有的比喻全部解释出来,是因为他所指的「那时」还要很久很久才来到,其中插着现在这一段恩典时期。倘若当时主把这些都解明出来的话,主自己和使徒们后来继续向以色列人说天国要来临,这岂不是变成做戏一般吗?怎能说这是真实的事呢?事实上,主知道天国会延迟降临,但他不明说出来,因为他尊重以色列人的自由意志,容让事情顺着这种关系发生。这就是神的预知能力,藉着这些比喻启发出来,因为神预早就知道以色列人的品行必会使事情这样发生,以致使天国降临的事延迟实现。

表面上看来,「天国之子(承受者)」和「那恶者之子」一齐长起来,直到未时收割的日子来到,这助证了天国现今以「奥秘形式」存在,成为基督徒的国度的理论。司可福的就解就昌以这一点为他的推论根据,使他作出错误的结论说:「这麦子和稗子的比喻不是指着这世界说的,而是指着天国说的。」

这里最少有三大因素决定司可福的见解是错的:

(1)虽然主说明天国之「子」或承受人是已经在世上,而且是与那些稗子生活在一起直至末时,但主同样的指出天国的本身非要等到「那时」,即末世之时,不会来到的;为此,司可福所说的「天国之子」如今在地上,就是等于天国以「身秘形式」的基督徒国度如今在地上存在着,就大大的弄错了。

(2)从历史的观点来看,自从主后七十年罗马人攻陷了耶路撒冷,又分散了犹大省所有的犹太人之后,「天国」降临的机会就真的从犹太人中收回了。现今这时代所传给全人类的福音,是基督藉各各他山上的受死,为人类作了挽回祭。犹太人和外邦人都可以一同分享,因为这救恩是个人性的,不是民族性的。

(3)就主自己所说他就是撒种的人,这岂不是指出撒种的工作,就是主自己当年传道的工作吗?似乎没有多大理由说这工作是延至主离开地上之后,由那时至现今许多信主之人所作的传道工作。再者,主为撒种人是以「人子」自称来作的,这岂不是指出那比喻是指以色列人说的,而不是指教会或基督徒国度说的?

这种「天国之子」就是这时代重生的基督徒的观念一定要放弃。照主的意思,由圣灵而生作基督身上的肢体和作基督的新妇,远比作「天国之子」更蒙福。当主的国度来临之时,这些由圣灵而生的,就要进去,不仅是作国民,而是与基督一同作王(正如许多其他的经文所指出的)。

如果要说那些「天国之子」一定在今天地上某一处存活着,因为他们要与稗子一同长起来,直到末时。我们的答覆是那时代的末时早已过去了,就是在主后七十年之时,神厉害的审判了以色列人,结束了他们的国家,并且使他们遭遇「大灾难」,是他们从没有遭遇过的。在这些灾难之前,天国降临的机会一直都是等待着他们接受的,首先由主自己亲身传讲(像在四福音里的),继后又有使徒们不断的传讲(像在使徒行传里的);可是以色列人一而再的拒绝,证实他们已经到了顽梗不化的地步。于是审判来了;那时代就结束了;天国降临的机会被收回;跟着是一段悠长的搁置时期;而现今这时代,神照自己更深远的计划,藉教会实现了他奇妙的恩典时代。

如果有人以为这说法不对,因为主后七十年的审判之后,并没有主自己所形容的,差派天使下来收割的现象,所以那必不是主所指的「末时」。我们的答覆是,照主在这问题上的另外发表来看,这比喻因着以色列人的拒绝而产生的搁置时期,是有先后两次应验的。主在马太福音二十四章三十四节那里说:「这世代还没有过去,这些事都要成就。」(注:有些人以为「这世代」是指犹太民族;有些人以为是指末世时期,预言所说的末世事件发生的那一代。但我们认为两者都不符合圣经的讲法。)而我们确知道主所说要成就的那些事,都在主后七十年的那次大灾难中成就了。只有主自己有形的再来和那些收割的天使要来建立天国这两件事没有实现——这一点我们不能知道,是因为主自己定了这事是例外的,主说:「但那日子,那时辰,没有人知道,连天上的使者也不知道,子也不知道,惟独父知道。」(廿四36)

这比喻下文的应验应与前文具有相同的现象,只是当中相隔着目前这一段搁置时期。这一点,在许多其他关系列天国降临的预言里也有提及,举例来说,主说(参太十一14)施洗约翰就是应验了玛拉基书四章五节的预言:「看哪!耶和华大而可畏的日子未到之前,我必差遣先知以利亚到你们那里去。」可是当约翰死了以后,主又说以利亚还要来,意思是说在现今世代的末了以利亚还要来(请参考司可福在太十七10、11的注解,他也是这样的)。同样约翰传道之时所说那要来的「神的震怒」,经已在主后七十年有了第一次可怕的应验;但是最后的应验,正如书信所启示的,要到这时代的末了才来到。请看启示录六章十七节——「因为他们(神和羔羊)忿怒的大日到了,谁能站得住呢?」

最后,主所说「天国之子」要在世上「直到末时」,即使他的意思是指现今的时代,我们亦不须感到主的话有什么困难的地方。主说他们是「义人」。虽然「天国之子」(即悔改的、正直的、敬虔的、有信心的)与「那恶者之子」两者都要在世上过现今这一个时代;前者——总是少数的——必要承受那应许要来的国的。

所以,让我们紧记,「天国」仍未来到就是了;决不会在现今的时代以一种所谓「奥秘」的形式,或一种与基督徒国度相似的,或「基督教圈子」等类而存在着。

芥菜种与面酵的比喻

第三与第四个比喻(芥菜种与面酵)都是讲解天国在现今是隐藏着,但至终却是显得非常伟大的。我们感到奇怪,那些称为有恩赐的解经家,怎可能把主所讲的这个长成芥菜树的可爱图画,解作那「奥秘」的天国发展得非常庞大(参司可福注解),然后又说(有一些解经家是这样说的)那「空中的飞鸟」来「宿在它的枝上」,就是一些假师傅和假冒为善的人渗入了这「奥秘」的天国,并且加以利用!

更叫我们希奇的是,主已经清楚的说明「天国好像面酵」,而他们却坚持说面酵不是指天国,那些面本身才是。面酵不过代表一种假教义吧了。司可福的注解不但解释面酵是「败坏的原则」或「邪恶的教义」,而且更指明那比喻中的妇人就是「背道的教会」!

由此可见,先人为主的成见影响甚大,非常有恩赐的解经家都因此走错了路!因为其他经文经常以面酵来比喻一些不好的意义,我们就以为我们的主不可能以它来比喻一些好的意义吗?亚当尚且在圣经里被用作不好的预表,又用作基督的预表。启示录第十七章所记载的妇人是一个极罪恶团体的象征;但在十二章那里的妇人却是神选民的象征。马太福音第十三章记载吃了路旁种子的飞鸟是代表撒但的工作,但在六章二十六节和许多其他地方,飞鸟都是用在极快乐的比喻里的。甚至蛇,圣经多次用它代表邪恶,而且又是撒但的别名,但圣经却又用它来预表主耶稣(请参约三14)。民数记第六章告诉我们,人若许了作拿细耳人的愿,「凡葡萄树上结的,自核至皮所作的物」,对他来说都是污秽的;可是,圣经其他地方却经常以葡萄树为圣洁的(约十五等)!像这样,每一个家庭都用面酵,而主耶稣常喜爱利用家中或大自然间普通事物来解释一些真理;现在,他不外又是发现面酵有某一种的比喻用途,以表达出他的心意吧了!

无论人们对面酵的印象是何等的坏,他们仍不能抹杀了主自己的话说:「天国好像面酵」。在芥菜种与面酵的比喻里——一个指出隐藏在地里的虽然不见了,但终于长出来变成了一棵大树,另一个指出藏在面里的好像消失了,但却发起来充满全团。很明显的,主耶稣正是用这些意义来描写那后来被以色列人拒绝的天国,虽然好像没有了,但在最后的日子里却再出现,成为充满天下的大国。我们所说的不是所谓现今在地上存在着的「奥秘」天国,请注意,这是说经过了目前这段搁置时期,到了主再回来之时,所有这些比喻便会突然活现出来,带有新而强大的活力,这就完全应验了比喻的意思了。

藏宝与买珠商人的比喻

在藏宝和买珠商人这两个比喻里,再度指出天国是隐藏着的,但这里带出更深一层的意义,就是对于寻找神的人,神正要寻找他。神救人不再是普遍整体性的,反之,现在是隐藏的和个别发现的;各人自己寻找,及至发现了,估计这要来的天国是如此宝贵的,他不惜变卖一切去得着它。

我们奇怪司可福的注解竟是这么天真地认为宝藏就是「以色列人,尤其是以法莲这个失落的支派,正是隐藏在『田间』,即世界里,」又说「主就是那买卖的人,他是用自己的宝血来作赎价的。」请问圣经那一处告诉我们基督需要「买」他的国度?当然,「基督爱教会,为教会舍己」(弗五25),但是国度却老早是属他的,他有属神的权柄和大卫后裔的位分,倘若我们看准一些圣经的字句,就知道「宝藏」就是「天国」,绝不会是拒绝天国的以色列支派。同时那「无价的宝珠」也不是教会(那是毫无根据的),而又是「天国」,这是经文字句本身的意思。主怎可能是那买卖的人,以致他会惊奇的「遇见」了,然后变卖所有的来买,根本上主是公然而来,把国度带给人的。我们不须要感到希奇,最正确的解释竟是最容易的解释。这解释指出,「宝藏」与「无价宝珠」都是「天国」,而那「寻找」的「人」就是一个诚恳的「先求他的国和他的义」的寻求者。再者,引用保罗的话,那就是「将万事当作有损的」,以承受那要来的天国为「至宝」的。

撒网的比喻

马太福音第十三章七个比喻中的最后一个,就是撒网比喻。这比喻与其他的一们,具有它自己的着重点,指出在末后的日子里,神要在那些承受天国的义人中,把那些作恶的分别出来。这解释是主自己告诉我们的:「世界的末了,也要这样:天使要出来,从义人中,氢恶人分别出来,丢在火炉里,在那里要哀哭切齿了。」

由这些解释看来,这七个比喻合起来形成一个进程。第一个比喻论及当日主自己传道的结果。第二个麦子和稗子的比喻指出「一个长起来直至……」。第三个芥菜种的比喻和第四个面酵的比喻告诉我们,天国现今是隐藏的,但将来却是荣耀得胜的。第五个宝藏的比喻和第六个珠子的比喻表示,那将要来的天国是宝贵无经,值得我们为追求它而看万事当作有损的。第七个撒网的比喻指出那些作恶的人必从天国中除灭。

还有一点我们要紧记,就是这七个比喻都与主在世的时代有直接的关系。无可怀疑的,第一个撒种的比喻是主用来形容当时当地的人对他所宣传的天国的反应。第二个撒稗子的比喻是说撒但在当时已经做了的工作,因为第三十九节说:「撒(过去式)稗子的伊敌就是魔鬼」。这清楚的表示主所说「世代(按原文)的末了」,基本上是指当时的世代说的;而且又从那世代开始,天国就「隐藏」起来了,换言之是收回了、延迟了。现在插入的是教会时代,对天国来说,这也是被搁置的时代。到了这时代完结后,这些天国的比喻便会再接续应验下去,于是天国就真正的降临了。天使要从天国里把那些「不好的丢弃了」,只有义人才能承受天国。

天国比喻的正确解释不能超出了上述的范围。我们知道这些比喻完全应验的日子快到了,就是现在,神的选民经过两千多年分散在全世界各地,又遭受多次的杀害。若是别的民族,必早早就灭绝了,但他们竟然能归回以色列地,重新建立一个自治的国家。虽然他们依然不肯承认我们的主耶稣是基督,而且不论在国内国外都有许多犹太人失去了他们传统的信仰,但是一直以来,他们当中总有一部分人保持对神的敬虔,对犹太教的至高至真的信仰忠心。这些人不断地哀求,虔诚地等候那应许要来的天国。「保护以色列的,必不打盹,也不睡觉」。「耶和华的眼目看顾义人,他侧耳听他们的呼求」。是的,他们的王快来了!他来临的那日「势如烧着的火炉。凡狂傲的,和行恶的,必如碎楷,在那日必被烧尽」;但是向那些敬畏耶和华的人,「必有公义的日头出现,其光线有医治之能」。当神忿怒烈火的审判还未临到地上之前,不但那用羔羊的血所买赎的教会首先被提,改变形状,还有许多天使要差出去,给那「十四万四千名以色列人」(启七1~4)印上印记,甚至他们要像主所预言的,在父的国里发光像日头一样。「凡有耳的,就应当听。」



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