驱魔的传统
年前,一个环卫工人大爷,因为写了个标语,鼓励大家少放爆竹,引发网络上大论战。炮竹(爆竹)起源于中国古代,人们相信,燃放炮竹可以驱赶魔鬼(传说魔鬼叫夕),也是春节除夕的来历。但后来,发展到今天,人们不需要像古人用炮竹来驱散内心的恐惧,爆竹更多地成为节庆活动的配角,让气氛更热烈。特别是过年的时候,如果没有炮竹,就没有年味。
人们通过燃放炮竹,表达心情、图个吉利,甚至有社会学家和心理学家说,炮竹会帮助人群释放压抑的心理,缓减压力。我有个长期生活在中国的美国朋友,他惊讶于人们炮竹的痴迷,觉得太不可思议,委婉地评论说,这是一场“全民驱魔”的行为艺术。
审判爆竹
近来,爆竹燃放愈演愈烈,也广为被各方诟病,其罪状首当其冲是引发火灾和人身安全隐患。据公安部门统计,2014年春节,仅仅在1月30日(除夕)20时至31日凌晨1时,全国共发生火灾1047起,死亡10人,未发生较大以上火灾事故。公安消防部队接警出动5452次,出动消防车辆11003辆(次)、警力61107人(次)。每到春节,警察叔叔们很辛苦也蛮拼的。
燃放炮竹的另一大罪状是破坏环境,在空气本来不好的城市中,制造的噪音和空气污染,很多城市PM2.5全线爆表,成为污染最重的一天。在部分地区,一些土豪重金燃放烟花炮竹,成为炫富的工具,让很多人苦不堪言。
放还是不放?炮竹引发了人与人之间的矛盾,成为不和谐的导火索。炮竹是传统文化还是陈年陋习?我们是毫无节制地秉承还是与时俱进地调整?
古人燃放爆竹,能否驱走魔鬼,已是传说不可考。但透过传说,我们知道,至少古人还是敬畏天地,敬畏神灵的,至少古人还讲求天人合一、人伦和谐的。今天,在我们这片“无神”的土地上,没有古人的敬畏和情怀,但我们燃放起来,却比古人过之而无不及。
问题的关键是,燃放爆竹,能不能驱除我们内心中的魔鬼?
释放了魔鬼?
如今看来,燃放爆竹不但没有驱走魔鬼,似乎释把人们内心更多的小魔鬼释放出来了,如任性、肆意狂欢、不节制、发泄情绪、不顾他人感受和公共空间的伦理等等。我自己痛快了,我就不管大家了,或我们大家爽了,你们能把我们怎么样?
看看充斥在网上的口水战,你就知道,本来是寻痛快,最后引发诸多不痛快。
爆竹本身是无辜的,但那些痴迷于燃放爆竹的人动机、心理、行为模式值得探讨。燃放爆竹能否给个人或一个群体带来内心的疏导和平安,恐怕还真是个大课题,值得有关部门研究。
想象一下,数千年前的古人,在山洞或野外的篝火中,偶然地一个竹节被烧得爆破了,响亮的声音或许可以帮助他们战胜寒夜和野兽的恐惧。如今的社会,我们生活的环境比古人安全了N多倍,我们把卫星送上了天空,高科技让我们日行万里,足不出门就可以知天下事。
但人们内心似乎比以前更焦虑、躁动、压抑、没有安全感、抑郁。
有的人通过打坐、修行获得内心平安,有的人通过养花弄草、琴棋书画来陶冶情操,还有人透过广场舞舒展身心,想想看,几亿人的心理该如何疏导?
越是压抑越是渴望释放,越是扭曲,越需要透过更扭曲的方式来缓解。心理学家早就解释过,为什么有些人通过剧烈的搏击、烈酒、吃辣食品、甚至自虐来缓减压力。燃放炮竹,无疑让很多人透过一个简单、有力、低成本的方式,内心释放和痛快了一时。但能满足我们虚空的心灵吗?
伴随着爆竹的熄灭,绚丽的烟花在夜空中渐渐沉寂。仿若我们短暂虚空的人生,我们却不愿意也不想追问下去:我的灵魂将到哪里去?我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是什么?
平安胜过痛快
谁能解你内心之渴?谁能平息你易动的焦躁?谁能带给你无穷的安全感?
过年除夕,当我们集体性地“驱除魔鬼”的时候,让我们先驱除内心的魔鬼吧。
只有驱除内心的魔鬼,我们才有平安。
内心平安比短暂的痛快更重要。
与其不节制地燃放爆竹,享受那短暂的快感,不如寻求内心永恒的平安。
中国人所说的平安一词,通常一方面是指身体而说,例如出入平安,另一方面是指内心的状态,比如充满安全感不再害怕等。
但《圣经》中却有更深的层次,不仅仅是内心深处的状态,更是在描述一种恒久的关系,即人和上帝的关系。行事为人要常存无亏的良心,能在上帝面前站立得住,人才可能有平安;人的罪能获得赦免,与上帝恢复美好的关系,才是平安的根本。
【作者简介】 西风(本名:贾庚荣)陕西大荔人,基督徒。1988年毕业于北方工业大学。2000年移民加拿大,做过多伦多华人媒体记者,编辑.《追求》杂志专栏作家,曾经是《现代日报》和加拿大华人信息娱乐网网站签约作者,负责撰写娱乐评论和时事论政专栏。2008年加入多伦多华人作家协会,加中笔会会员。主要作品有:基督教信仰谈和<西语临风>。<西语临风>收编了作者的评论,杂文,随笔,散文和短篇小说等。散文散刊于《世界日报》、《明报》、《兰州晨报》副刊。小说《月亮何的爱情》获得第一届加华文学奖小说组第一名。本书《心灵的历程》将发表于<追求>杂志的文字汇集成册。 (责任编辑:admi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