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督教华人网移动版

主页 > 新闻 > 国外 >

迷航圣诞节


如果您喜欢我们的内容,可以关注我们的微信公众号(每日圣经故事),每日推送精彩主内好文,微信公众号搜索:meirijidujiao 加关注



  「英国的孩子不知道圣诞节跟耶稣有关」这则报导提醒了我们:「用节日来纪念信仰,有其意义但也有其限制」。


信不信,英国有1/3的学童不知道圣诞节是纪念耶稣降生?这是前几天的新闻。重点是,英国之前还是基督教大本营呢!

  如果连一个有浓厚基督教背景的国家,曾经有过大量敬虔清教徒的国家都沦落到这样的地步,台湾的基督徒是否该好好想想我们的圣诞节布道策略?

  只要从小在教会长大的基督徒都知道,为了圣诞节,教会要花多少力气与经费,多久以前就开始动员?这在台湾早期绝对有其必要,因为那是民众不认识基督信仰的时代,透过圣诞节传福音,让大家知道「耶稣降生的故事」是非常好的方式。

  只是,如今时代不同了,圣诞节的主导权早就落到商家手里,圣诞节是美国传统消费旺季。对餐厅来说,圣诞节是推出大餐的年度好戏;对百货业者来说,圣诞节是打折促销的好时机。于是,抢着在圣诞节传福音的教会只能沦为配角,这就是为什麽教会在圣诞节邀请人愈来愈难的原因。

  当然,透过圣诞节传扬耶稣为爱降生永远是最好的时机,这是毋庸置疑的,即使耶稣根本不是这一天降生(这就是为何许多人反对过圣诞节),但是教会传统还是乐意在圣诞节传福音,多数人都会同意为了福音的缘故,这些努力都是值得肯定的。

  只是,「英国的孩子不知道圣诞节跟耶稣有关」这则报导提醒了我们:「用节日来纪念信仰,有其意义但也有其限制」。

  只知节日不知有耶稣

  曾经,几乎每个英国人都知道耶稣降生的故事,但是,若干年后,圣诞节还在,却有一大堆孩子不知道这个节日跟耶稣有关,这真是令人希嘘的结局。

  信仰的传承主要还是靠家庭,不能靠节日。洋人结婚在教堂,追思礼拜在教堂,名字也在会友名册上并承认自己是基督徒,但其实许多人只是持守一种「宗教文化」罢了,跟我们「拿香跟拜」异曲同工,意义不大,因为早就失落了内涵。

  这样的危机会不会出现在华人基督徒当中?当然会!如果连清教徒的后代都如此,我们当然要引以为戒。

  笔者在纽西兰基督城宣教四年,深刻体会这则新闻的真实性。基督城是「以神之名」建立的城市,当初从英国移民去的必须是绝对敬虔的基督徒,但是不过短短一百多年,现在圣诞节早就是喝酒狂欢的派对代名词了。

  这个现象强烈震撼笔者的信仰概念。台湾一百多年,福音传得很慢,纽西兰一百多年,福音死得很快;如果没有信仰的内涵,「基督徒比例」以及「教会人数」真的是毫无意义的事,都只是「虚浮的荣耀」,上帝并不稀罕。

  如果基督徒自诩为圣诞节意义的宣扬者,我们就必须活出圣诞节的意义而不是把所有的力气都拿来庆祝圣诞节,更不是只把圣诞节当作「传福音的工具」而已。

  试问,假如教会平日与民众疏离,只有圣诞节张灯结彩,谁会有兴趣参加教会活动?基督徒平日对身边的人不闻不问,谁跟你去圣诞节活动?

  耶稣背包里装的是永生

  圣诞节作为节日,下场不难想像。如果基督徒真的在乎圣诞节的意义是「道成肉身」,我们就必须从自己做起,慎思自己有没有在家里活出基督的样式,有没有在职场以及社会带出基督降世的影响?而我们的内在有没有真正在乎耶稣来世界的意义?圣诞节可以交换礼物,可以报佳音,可以办布道会,但这些都是建立在平日基督徒的生活方式上。

  圣诞节,不只是温馨,而是一种谦卑热诚的生活态度,为什麽许多人会认为圣诞节是圣诞老人的生日?因为圣诞老人看起来够真实,够亲切。但基督徒不能只装扮成圣诞老人,我们必须深刻理解,耶稣比圣诞老人还要圣诞老人,他背包里装的不是糖果而是永生。

  永生不是一个礼物而是一种天人合一的关系。唯有如此,才能圣诞快乐!

(责任编辑:admin)

奉献支持

您正在访问的是基督教华人网简易移动版网页,请记住我们的主内域名(www.jiduai.com)使用电脑端访问我们的网页会有更丰富更完善的主内音乐、讲道、在线圣经,在线祷告,主内书库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