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他走当行的道”——从圣经看基督徒的家庭教育
和谐家庭源于和睦的家庭人际关系,为此,我想谈谈圣经中父母如何教养孩子的问题,这方面较为典型的经文是:“教养孩童,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箴22∶6)“你们作父亲的,不要惹儿女的气,只要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养育他们。”(弗6∶4)根据圣经,教养孩子的目标就是“使他走当行的道”。
一、什么是“使他走当行的道”
圣经中的“使”字表明父母的职责与义务,父母的养育与教导应当是主动的,不仅是孩子犯错之后才去惩罚训斥,而是时常明白教导孩子就是为人父母的责任,古人说,“养不教,父之过。”父母如果不执行教导孩子的义务就是父母的过错。
“当行的道”指的是什么呢?指的是孩子自己当行的道,是上帝为他预备的道,而不是父母为他安排的道路。
“使他走当行的道”对我们中国的父母来说非常重要,因为现在有许多父母在教养孩子的方向上存在一个误区。父母逼迫孩子学习各种各样的东西,希望把孩子打造成一个样样都会的全才,强迫孩子成为父母自己曾经想成为的人,目的是藉着孩子实现父母的愿望。而这样做的结果往往事与愿违,即使是一时成功,但在孩子长大之后,父母与孩子之间常会出现明显的裂痕,甚至产生怨恨情绪,如果有一天,一个孩子完成医科大学学业之后,将毕业证书交在父母手里,并告诉他们:这个毕业证书是你们想要的,我已经给你们了,现在我要去实现自己的愿望——绘画了。对此,父母们便感到十分惊愕!
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并非孩子不孝顺、不明理,而是父母教养孩子的目的有偏差,他们抚养孩子是有条件的、要求回报的、利己的,忽视孩子的意愿及自我意识,而要求孩子按照自己的方式、目标及愿望选择生活。父母的深情背后往往隐蔽着其不易察觉的个人需求,比如,父母缺乏安全感而藉着控制孩子得到补偿,或者父母为了弥补自己童年的缺失而坚持把孩子当作实现个人夙愿的工具,等等。
基督徒中为人父母者,可能也正面临这样的难题,我们究竟希望孩子走在什么样的道路上?是按父母的愿望、孩子的愿望,抑或是上帝的旨意行呢?
二、为什么要“使他走当行的道”
因为只有使他走当行的道,他才能够“就是到老他也不偏离”。
当孩子长大后出现不良行为受到社会规则的惩罚时,常有父母感到非常惊讶,惊讶于自己一心一意养育的孩子怎么会走上邪路。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就是父母的教养缺乏正确的方向,孩子也不知道人生目标是什么。从圣经中可以看出,如果父母希望孩子到老也不偏离正道,那就需要“使他走当行的道”。
如果父母心中目标明确,对孩子的教养自然会有的放矢,随时对其不良行为进行规正、管教,否则孩子的恶习自由发展,可能离正道越来越远,最后导致整个家庭遭受亏损,更不要提和谐了。圣经说,“不可不管教孩童,你用杖打他,他必不至于死。你要用杖打他,就可以救他的灵魂免下阴间。”(箴 23∶13-14)
大卫对孩子疏于教导,家庭悲剧不断发生。第一件是乱伦事件,大卫的妻妾很多,同父异母的儿女也很多,长子暗嫩爱上同父异母的妹妹他玛,暗嫩被单相思困扰着,一个朋友给暗嫩出主意,藉病要妹妹服侍而污辱了妹妹。大卫平日里不清楚儿子和什么人交往,即使一个以后要继承王位的长子交往的是狐朋狗友,他也不知道,这说明大卫在对待儿子的教育问题上糊里糊涂。另外,大卫也不了解儿子的性情,不知道儿子的心思,当暗嫩求父亲叫妹子他玛来,在他眼前做两个饼给他吃时,大卫就应允了。
接下来,作为一个父亲,大卫更加失职。圣经记载:“大卫王听见这事(乱伦事件),就甚发怒。”(撒下13∶21)有一些译本在这节经文加上“大卫因暗嫩是长子而爱他,没有惩罚他。”家里发生了重大的恶性事件,大卫不主持公道、不批评、不警告、不惩罚,不管他是出于溺爱长子还是怕家丑外扬,都是做父亲的失职。而且由于大卫对这件事情的处理不当,造成了后来押沙龙为妹妹报仇的隐患。
押沙龙当时没有立即对暗嫩下手,或许他希望父亲主持公道,但是等了两年,大卫一直都没有惩罚暗嫩,大卫毫无执行家法的打算,结果,押沙龙设计杀了暗嫩。显然,大卫要为这个家庭悲剧负责任。
大卫在国家大事上何等精明,可是家里的悲剧不断发生,他知道是上帝在管教他,但是他的责任也是不可推卸的,他不能明察儿女的邪恶动机,只是眼睁睁地看着恶性事件在自己的家庭里发生。作为一个父亲,如果大卫在平日能多了解儿女的生活状况,了解他们的想法,明白他们的需要,多对他们进行教导,如果他能够在平时多向儿女灌输正确的人生观与价值观,使他们明白人生的方向;如果他能够以身作则,他在孩子犯了错误之后,能够反省自己;如果他在关键的是非问题上,不偏袒,没有私意,执行公义,采取措施,责备、警戒甚至惩罚孩子,他的家庭悲剧是可以避免的。
只可惜大卫没有逃脱家庭悲剧,甚至在他垂暮之年,他的亲人仍然在关注着权力斗争,身边没有妻儿陪伴,四儿子亚多尼雅见他老了,就趁机谋反,想要做王,而妻子则关心其儿子所罗门继承王位的事情(参王上1∶)。这个家,没有和谐的影子。
三、如何“使他走当行的道”
有的父母为了让自己的孩子不受到恶习的侵扰,把孩子保护起来,孩子生活在真空中,像温室的花草一样,禁不起一点点风吹雨打。这样的孩子长大了,进入社会,一旦遇到挫折等负面的事件,便一下子适应不了,就会产生退缩和逃避行为,他们可能会要求上帝一定要把世界变得完美才愿意生活在其中,否则,他坚决不接受这个世界。我们知道,要想使地里长出好的东西,不是拔除不好的东西,而是栽上好的种子,正如圣经所描绘的:“松树长出,代替荆棘,番石榴长出,代替蒺藜。”(赛55∶13)同样,要消除人身上不良的行为,不是想方设法去堵漏洞,而是种上好的;要想使孩子走在正道上,不是想办法去消灭那些可能引诱他偏离正道的东西,而是照着主的教训教导他,把上帝的道种在孩子幼小的心里,培养孩子内心渴慕真理的倾向。
如何“使他走当行的道”?就是“照着主的教训和警戒”,一方面父母自己照着上帝的道行事为人,一方面把上帝的道浇灌在孩子心里。哈拿教养撒母耳是一个非常好的例子,那时,哈拿没有生育,向耶和华许愿:“万军之耶和华啊,你若……赐我一个儿子,我必使他终身归于耶和华……。”(撒上1∶11)耶和华顾念哈拿,哈拿就怀孕,生了撒母耳。
撒母耳是哈拿苦苦祈求得到的,她在家里用心地乳养儿子,她心底多么希望儿子天天在她身边,但她必须让儿子行他所当行的道,所以,等到孩子断了奶她就立即把他带到示罗,带到耶和华的殿中,圣经上说“那时孩子还小”,哈拿就领孩子到以利面前,她说:“从前在你这里,站着祈求耶和华的那妇人,就是我。我祈求为要得这个孩子,耶和华已将我所求的赐给我了。所以我将这孩子归于耶和华,使他终身归于耶和华。”(撒上1∶26-28)之后哈拿把撒母耳留在殿中事奉耶和华。尽管哈拿非常舍不得儿子,但是她不是按照自己的私意教养撒母耳,而是让撒母耳行在上帝的道中,使他行他自己生来就应当行的道。
随后,哈拿并不是把撒母耳送到耶和华的殿中就不闻不问了,她不是把儿子完全交给上帝就忘却自己的责任了,她不是一个撒手不管的冷漠的母亲,她对撒母耳充满了温情,圣经上说,那时撒母耳还是孩子,穿着细麻布的以弗得,侍立在耶和华面前.他母亲每年为他做一件小外袍,同着丈夫上来献年祭的时候带来给他。更重要的一点,哈拿每年到圣殿,不仅仅看望儿子、给儿子送衣物,她每次都要祷告、敬拜、感恩、献祭,这在幼小的撒母耳内心会有非常深刻的印象。
后来,他们都得到上帝的祝福。撒母耳渐渐长大,耶和华和人越发喜爱他,耶和华与他同在,使他所说的话,一句也不落空,撒母耳被上帝重用;上帝眷顾哈拿,她又生了三个儿子,两个女儿。
所以,基督徒若想有和谐的家庭生活就要教育好家中的孩子,基督徒父母们若希望孩子走在正道上,就要从孩子幼年开始将上帝的道浇灌在孩子心里,时常用主的教训和警戒教导孩子,这样他就是到老也不偏离。
(责任编辑:jiduji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