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应怎样关爱和教育儿童 ?——写于儿童节之际
六.一”儿童节,别提孩子们有多高兴了。因为他们有的会有新衣服穿,有的会新添喜爱的学习用具,有的会吃肯德基、麦当劳,有的会表演丰富多彩的活动,有的可能还要加入少先队员等等。
在这儿童节前,我这已过了“不惑之年”的人仍然有许多困惑。在现实生活中,为什么现在的孩子负担这么重,以致使他们失去生龙活虎的童真?为什么现在的一些孩子那么自私,个性十足,好像老虎的屁股摸不得,不容易与其他小朋友相处?为什么现在的一些孩子那么脆弱,吃不得苦,受不得一点委屈,在很小的困难和压力面前离家出走,甚至自暴自弃,走上轻生的道路?……。 一、要从思想上重视孩子,让孩子感受到父母的爱护。诗人说:“儿女是耶和华所赐的产业,所怀的胎是他所给的赏赐。”(诗127:3)既然是自己的产业,那自然就要对其进行保护、监管和教育。孩子出生后,不能往娘家、婆婆家一送,或者请个保姆照顾便了事。奶奶、爷爷、姥姥、外公虽然愿意充当孩子爸爸、妈妈的角色,甚至乐意慷慨投入,但他们不定不是孩子的父母,在对孩子的管教上轻不得、重不得。做父母的,特别是中青年父母,固然工作很忙,田里劳动很辛苦,走生意挣钱养家也很累,但还是要“忙里偷闲”,从思想上重视孩子的健康成长这个问题。否则,“养子不教谁之过”的问题就真的说不清了!
三、要正确地使用管教孩子的方法。管家孩子的方法很多,但要正确。一是要适当培养孩子吃苦的心志。让孩子吃得饱、穿的暖,住的舒服,行走的方便,受到呵护,这是家长的责任和义务。但不能因此无形间让孩子成为“公主”、“少爷”,失去必要的社会磨砺。要让孩子从小知道周围有贫穷人、生活有艰辛,人生曲折而精彩,养成节约、吃苦、自立、能帮助他人的好习惯。二是不能随便打骂孩子。孩子听从父母这是理所当然的。(参弗6:1)但必定他们有童真,有不明事理的时候。有的家长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心切,深信“棍棒之下出孝子”的说法,动不动便打骂孩子,把孩子都打骂麻木了,甚至产生了“大不了挨一顿打”的冷对抗。孩子不是不可以管教,关键是要讲究方法,不是为打而打孩子,而是要通过打取得使孩子知错便改的效果。所以,家长在打孩子之前,一定要多一道与孩子交流和沟通的程序,让其知道自己挨打的原因。 四、要言传身教,身体力行,为孩子树立榜样。常言道:上梁不正下梁歪。作父母的,要“好好管理自己的家,使儿女凡事端庄、顺服”,(提前3:4)但要做到这一点,重要的是要为孩子树立好榜样。如果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给孩子留下爱国守法、勤奋工作、孝敬父母、团结邻里、诚实无伪、公平正义、乐善好施、助人为乐、宽容忍耐、和谐相处等方面的印象,那将会对孩子长大后的生活与工作产生积极影响。 衷心祝愿儿童节的孩子们快乐、幸福,健康成长! (责任编辑:jidujiao)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