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龄前儿童年龄阶段特征及教学原则
1.学龄前儿童非常的好动。他们很能掌握自己的身体,喜欢为了活动而活动。 提供孩子大量跑步、攀爬、跳跃的机会。尽可能在你掌控之下安排这些活动。如果你秉持完全自由的政策,你会发现三十位临时凑起来的三到五岁孩子,一活动起来实在会令人心惊胆跳。你可以在以下的空格记些可以达成半控制孩子的游戏及活动。
在较激烈的活动之后,需要安排安静些的活动。需要有休息的时间。要随时警觉一些太兴奋的活动,如果未能注意将"催化人物"与其跟随者分开,那些活动可能逐渐升高成为混乱不可收拾的场面。你可以在以下的空格记些可以制止混乱场面的方法,(例如,在钢琴上弹出贝多芬第五交响曲的开始旋律)或足以区分紊乱活动,引导至多或少控制的活动(例如轻快的弹奏"基督精兵前进"引导全班学生绕着教室迈步)。 3.儿童的大肌肉比控制手指及双手的肌肉发达。因此他们在一些较细致的动作,如系鞋带、扣扣子方面,都显得有些笨拙,甚至无法做好。 避免太细致的动作,如粘纸圈圈等。提供儿童易用的大画笔、蜡笔及工具。你可以在以下的空格可记些能配合孩子大肌肉发展的活动及教材设施。
如果可以的话,尽量避免儿童定睛在小东西上。(儿童书籍使用较大字体,就是因为眼睛未发展完全之故。)再次强调避免给孩子做太细致的动作。 5.虽然儿童的身体很有弹性而且容易复元,但保护脑部的骨头还很软。 当孩子玩闹时,要非常注意防止打到头部。如果你发现孩子打闹时可能会打到头部,应该立刻制止;要警告班上学生这是危险的举动,并说明原因。
或许避免在男女孩在这类精巧的动作上互比高下。 7.大部份儿童的偏手性已定型,百分之九十是偏右手。 勉强偏左手的儿童改变偏手性应该是不聪明的作法。偏右手或许比较方便,但并不是那么的重要。勉强儿童改变偏手性,可能会让他觉得不适应、罪恶感、神经质以及沮丧。这些都可能造成他多方面的适应不良,如口吃等等。不要认为把要改变偏手性的尝试认为是合理的。 社会化特质 1.大部份的儿童总有一两位最好的朋友,但这样的友谊可能会急速变化。 你可以养成习惯注意是否有那些学生缺乏与别人来往的能力及自信。就某些情况而言,有些孩子宁愿独自一人或只在旁观察,而不愿参与活动。但是如果你察觉一个孩子真的想要认识别的孩子,你可以提供些帮助。社交图表常被用来了解那些玩伴是较害羞儿童想认识的。
你不需要在乎,如果孩子经常游走于各种不同的活动。对这个年龄层而言,这是正常的,虽然它会让你觉得很烦,尤其是在某些日子里。你或许会去想想你对儿童的掌控力倒底有多少。其实该想想倒底坚持到什么程度将可能变成异常的要求,这种要求可能会妨碍建设性的行为而导至破坏性的行为?
当三十个孩子第一次被扔在一个受限制的环境,可分享共享的东西也有限,争执谁该拥有所有权的类似吵闹是不可避免的。可能的话,宁可让儿童去解决他们自己的争执,而只在争吵即将发生时才加以干预。如果你需要干预,你或许可以采取提议其它的活动,以转移他们的敌对,而不是强加干预,强迫他们停止争闹。
提供简单的道具,鼓励编排你觉得合适的剧情。你可以在以下的空格可记些你想鼓励的剧情以及不想鼓励孩子演的剧情。例如,对战争的游戏你觉得如何?有些人争议这类的具有闯劲特色的游戏是需要的,因为它可以舒发情绪。其它人则断言这类的游戏将孩子偏向暴力,容易使他们对苦难失去同情心。
在进入幼儿园的阶段,大部份的孩子对于社会认可的男女两性合宜行为,都有基本的了解。直到最近,这样的了解是必要而且值得鼓励,但实施的策略则值得怀疑。FlorenceHowe(1970)分析小学采用的教学材料及活动,归纳出这些教学材料及活动将男孩描述为好动、冒险、自信且具雄心,同时女性基本上仍被定位于持家的角色。她争论到,从幼儿教育开始,女性就被定位于接受持家为她们唯一的角色,持续这样的教导到小学结束,这种刻板印象已变得根深蒂固难以改变了。 由于这样的教育,结果女孩便尽职的预备自己成为家庭主妇的角色,直到廿几岁,她们才发现他们需要超越这样的刻板印象。BettyFriedan在其所着女性的神秘一书中,如此建议:「教育者及父母亲必须促成一项极大的尝试,就是阻止女孩的成长只是要成为仅仅是一个家庭主妇的印象。....如此一来,同样享有从童年既给予男孩的注意,女孩也能发挥本身的资源,建立能帮助他们找到自我的目标。」如果你同意这样的哲学,你或许需要考量从孩子进入学校起,就需要鼓励发展这种女性的角色。 情绪的发展 1.幼儿教育的孩子倾向于自由、公开的表现自己的情绪。突发的忿怒是常有的。 有些心理学家建议,由于许多人非常在乎隐藏自己的情绪,他们压抑该表现的感觉。因此让孩子在这个年龄阶段能自由的,或者在一些较广的限制下表达情绪是该期许的的,如此一来,他们才能认知且面对他们的情绪。有些幼儿教育老师甚至鼓励孩子分析不被接受的行为。例如他们会对孩子说:「你对刚才拿铲子打黛比作何感想?」你或许需要先好好想想使用这样的方法你是否会觉得好些。HaimGinott在所着的两本书中父母与孩子之间与老师与孩子之间提出一些特别的建议,父母及老师如何帮助孩子发展对本身感觉的意识力。这本书或许能帮着你建立本身的哲学及技巧以面对孩子的突发情绪。 (责任编辑:jidujiao) |